重生之收藏大玩家 第673节

  沈瑜说道:“我需要仔细看看。”

  麦克示意沈瑜可以细致观察。

  沈瑜凑近观察。罗汉床选用具山峦纹、流水纹的黄花梨,木纹屈曲变化的,色泽沉静,包浆莹润。

  乍看为三屏式,其实后围子又分为等高的三屏,实为七屏式。三面围子后高旁低,攒框平镶素板,以黄花梨自然优美的花纹为装饰,是素朴自然的美学观点体现。后背中间设二竖枨,平镶三块心板,心板后又设穿带加固。值得注意的是后背三块心板之间的木纹走势贯通,不排除是一块长料截为三段后镶装。视觉上,因竖枨与心板表面平齐,两边木纹相衔接,形成了一气贯通的效果。

  从结构上看,前方两根竖枨和后方三根竖穿带,可以加固管束心板,并分散木板本身的应力,更加牢固。两侧围板较短,直接镶装独板心板。

  围子边框线脚甚是微妙:顶端做成素混面,体现圆润面貌,竖向则起委角线,以增肃静和挺拔,如果观察再细致,可发现后围子竖向委角线在与侧围子相交处逐渐消失,变为平直的转角,与侧围子端面严密交接。

  座面冰盘沿,弧面柔和含蓄,线条劲挺。矮直束腰,与牙板一木连做。牙板两旁大挖弧嘴,中间直而窄秀,与罗汉床整体造型相契。牙板与支撑足以大弧弯相交,柔和自然,直腿足,末端内翻扁矮马蹄。牙板和两侧腿足内侧轮廓线拿捏极佳,线条收放自然,或挺拔,或柔和,顺畅优美。边缘起宽皮条线,以增层次。腿足内侧,则采用挖缺做法,即将矩形腿足的一转角切去一块,形成断面为近“L”形的效果,这是早期唐代门大榻遗意,一般早期的家具上多见此做法。此处挖缺做法与矮小马蹄腿配合,形成轻盈灵巧的效果。

  沈瑜看过了罗汉床的底面,站起来的时候,已经做出了判断,这件罗汉床制式文雅秀气,造型简炼清癯榫,卯交接处多施楔钉,为较典型的苏作家具。应该是古代文人书斋搁置,倦时小憩之家具。放在书房中,非常合适。从其造型特征和审美情趣来看,当制作于明末清初,不排除是晚明文人所用。

  所以,他决定,把这件家具换回去。

  麦克再次提议:“沈先生,如果您喜欢这件家具,可以把它列为交换条件。”

  沈瑜说道:“这件家具很好,交换价格是多少?”

  麦克看向一位鉴定师。

  鉴定师名叫理查德。他对沈瑜说道:“沈先生,罗汉床是华国硬木家具中大型家具,黄花梨所制者本就不多,素雅洁净者更少。又因结构特殊,往往三面围子有修配等问题,像这样完整保存者,实属罕见。目前所知的这种黄花梨素围板罗汉床,可靠的也仅十几件。我们给他的估价是70万美刀。”

  沈瑜说道:“罗汉床这一名词出现较晚,目前只见于清代文献。按照成交记录来看,价格应该是70万美刀左右。还要考虑这件家具有过修补。”

  麦克和沈瑜商量了一会儿,决定把罗汉床额交换价订在是75万美刀。

  沈瑜根据游戏地图的显示,觉得这个价格不高。

  谈好家具价格,他就去看其他的古玩。

  他很快注意到了一件白玉雕(wen,po)摆件。

  是一种类似苹果的水果。

  麦克将摆件从陈列柜取出,告诉沈瑜,这件玉器长,15.5厘米,创作时间是18世纪。

  沈瑜观察,摆件形状为一个大和一个小,两者都生长在一个多叶开花的树枝上,树枝一端为镂空雕刻,两边为高浮雕。有少许褐色留皮,模仿叶子的形态。材料难得,雕刻精美,应该是乾隆年间雕刻精美的白玉雕。

  他觉得这件玉器值得交换,就和麦克谈价,把这件白玉摆件的交换价格订在12万美刀。

  沈瑜定下摆件,很快又发现了一个玉琮。

  这件新石器代良渚文化的玉琮,可能是公元前三十世的玉器。

  沈瑜的收藏中,缺少这种古老的玉器。他决定把这件玉器也换回来。

  玉琮的交换价格,订在15万美刀。

  按照沈瑜和麦克约定的等价交换原则,沈瑜已经选择的物品价值达到了102万美刀,距离洛克威尔绘画的价值还差很远。不过,麦克也没有着急,耐心的等着沈鱼挑选。

  沈瑜又看中了一件白玉执壶。

  他征得允许,将执壶取出观察。

  执壶白玉质地,上部微泛灰白,色差过度自然。唇口,圆直颈,短流,长耳,筒腹,腹至胫渐收,底落圈足。壶盖外壁雕仰莲纹,顶出环形圆钮,壶颈粗长,其上点缀蕉叶纹,流、腹之上为主体纹饰为螭龙纹。此壶以整块和田美玉剖制,盖、执、流,比例适度,布局合理,纵览之下,给人一种沉稳大气的审美感观。

  他判断,这是晚明仿古白玉螭龙纹执壶。

  麦克告诉沈瑜,执壶创作于16或17世纪,高18.5厘米。交换价可以订在8万美刀。

  这件执壶在地图上显示为蓝点,所以,沈瑜同意了这个价格。

  此时,他已经选择的物品中,除了罗汉床在地图上显示为橙红光点之外,其他几件在地图上都显示为蓝点。

  麦克让人把沈瑜选中的古玩单独摆放,同时注意到,沈瑜已经开始观察一件瓷器。

  沈瑜正在观察的瓷器,是一件青白釉的菊瓣形杯。

  杯子内部高起圆孔穹隆,底开四孔,以便入水;其外剔刻花蕊;其中空,置一小型活动人物塑像于其中。

  这时,麦克说道:“沈先生,您的眼光很好。这件酒杯,是大约12世纪的瓷器。价格应该是4万美刀。”

第1112章 ,高升杯,山水长卷

  沈瑜观察这只杯子内部的穹隆设计,对麦克问道:“这是不是一个小机关?”

  麦克笑着点头,让人取来了一杯凉水。他把公道杯有放到桌子上,对沈瑜说道:“沈先生,这只杯子会给观赏者带来一点惊喜。”

  沈瑜听他这么说,立刻想起了一种很奇特的杯子。

  麦克将凉水缓缓的注入杯子。

  周围的几个人都围了过来,等着看结果。

  沈瑜看到,随着杯子中的水越来越多,穹隆之中的活动人像便缓缓浮起,并随着水流轻轻晃动,憨态可掬,趣味性十足。

  其他人看到这一幕的,纷纷赞叹小机关设计者的巧妙构思。

  麦克说道:“当杯中注水后,穹隆之中人像会因浮力升出,并旋转,这是一种罕见的酒杯。

  大部份人将这件器物命名为公道杯,不过,这可与我们今天分茶的那种公道杯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的。用更直观和准确的称谓,我们可以叫它高升杯。”

  沈瑜看着杯子,明白这种惊喜盏的制作是利用了浮力的原理,将酒水徐徐倒入杯内,水会通过旁边的小孔深入中心的拱室,然后在水的压力之下,碗心的人像玩偶从直口中缓缓上升浮出水面;当酒水减少时,瓷塑的小人儿又会从直口中缓缓降落。其上升的高度与酒水的多少成正比。

  麦克继续说道:“因为喝酒的过程中,中心悬浮起来的小人,会随着酒杯漂浮晃荡,所以欧美藏家把这种充满了趣味与惊喜的酒盏命名为惊喜盏。

  这种器型在制造的时候叫什么,目前暂未发现可以印证的资料。”

  沈瑜没有收藏过这种杯子,不过,他想到了以此类型小设机关,以博饮者一笑的酒器,在宋元时期多作为宴席间的劝酒之具,名曰劝杯或劝盏。

  他想起从一位宋人的诗,诗歌的题目很长《以白瓷为酒器,中作覆杯状,复有小石人出没其中,戏作以识其事》。

  这首诗的题目,基本能够与“惊喜盏”的形制对应上,诗文内容主要就是讲用这种杯子的乐趣,因为盏心的小石人是活动的,所以在斟酒之后,杯心的石人儿便会漂浮摇晃之中。诗人甚至感叹,有了这样的杯子,连看上去孤独而无趣的独酌,也显得不那么寂寞了。

  从已知的资料来看,这种杯子或盏,数量非常稀少,可见这类器物,当时可能并不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南宋官窑、钧窑、JDZ窑、定窑,均有生产过“惊喜盏”,不过它们在形制、细节上并不完全一致,似乎并不具有标准化商品的特质。

  惊喜盏所用的原理其实并不复杂,但难的是将这种趣味与巧思融入生活,融入设计之中。

  沈瑜决定换回这件杯子,因为之前的许多拍卖中,很难找到佐证的例子。于是,开始和麦克商量价格。

  商谈的过程中,他用地图验证,这件杯子在地图上显示为橙红光点,未来有升值空间。

  麦克在价格上不肯让步,最终,这件青白釉高升杯的交换价,还是定为4万美刀。

  沈瑜又从麦克收藏酒具的柜子里,看到了一件白玉仿古镂雕蟠螭觥。觥的造型小巧,融合了龙和鲤鱼的造型,有蟠螭浅浮雕装饰,是清晚期的玉器。这件玉器作价12万美刀,进入交换范围。

  至此,沈瑜选择了罗汉床,白玉执壶,青白釉酒杯,白玉摆件,玉琮,白玉觥等下学上来说。尽管这些古玩都很珍贵,但从价值上来说,总价是126万美刀,还远远达不到洛克威尔绘画的价格。

  在书房中选了一段时间,他再择没有见到比较满意的古玩。

  由于鉴定和挑选已经用了一段时间,麦克和两个年龄较大的人已经有些疲惫。

  于是,他提议暂时休息。

  几人离开书房回到客厅,边喝着咖啡,边聊天休息。

  听着几人的聊天,沈瑜突然意识到,麦克收藏的华国文物种类很多,但似乎没有书画。

  想到这里,他问道:“麦克先生,呃,不知道您是否收藏过华国的书画?我看到您这里似乎没有这一类的收藏。”

  麦克说道:“我收藏的华国绘画很少,如果你想看,等一会儿我让人取来。”

  众人休息够了,再次来到麦克的书房。

  沈瑜看到工作人员取来几个长条形木盒,猜到里面应该是立轴或长卷一类的作品。

  麦克打开的第一个盒子里,装的是一幅长卷。他告诉沈瑜,这是清代吴历的作品。

  两个工作人员,在书桌上把长卷缓缓展开。

  沈瑜看到,这是一幅山水长卷。从装裱和纸张墨色判断,像是清代的作品,但是这件东西在地图上毫无显示。

  他顿时失去了观看的兴趣,也没提醒麦克这幅作品有问题,没有必要在这时候节外生枝。

  沈瑜耐心的把长卷看过一遍,告诉麦克,自己对这件作品不太感兴趣。

  接下来,他又看了一幅立轴和一副长卷,都没有选。

  麦克见沈瑜不喜欢这些绘画,又让人取来两件。他拿起一个木盒,对沈瑜说道:“这里还有一张有些残破的作品,你要看吗?”

  沈瑜见到这个木盒在地图上显示为蓝点,自然要看一看。

  工作人员打开木盒,小心的取出长卷,

  长卷的装裱已经破损,工作人员每次展开一段,都要反复确认,没有问题了,再缓缓打开之后的部分。

  沈瑜看到,这是一幅山水长卷,不止是装裱已经出现了损坏,内部的绘画也已经出现了损坏,部分绘画的内容受到了影响。

  他对麦克问道:“您没有找人对这张绘画进行修复吗?”

  麦克说道:“购买的时候,这幅画已经变成这个样子。我们判断这是华国画家王的作品,大约是他在17世纪创作的。

  我请了几个擅长修复的专业人员,但是他们都没有绝对的把握。这几位都建议我,在没有绝对把握之前,最好先保持原状。”

  沈瑜认真的观赏这幅山水画,从绘画风格,以及纯熟的技巧来看,的确像是像清代王的绘画风格。

  随着工作人员慢慢儿调整长卷,山水画的内容结束,后面还有收藏者、观赏者们书写的文字内容。这部分的损坏特别严重。从后附的文字部分判断,这幅长卷已经有过几次修复。

  麦克说道:“画家和收藏者的部分落款、印章受损,但是,不影响对这幅画的鉴定。”

第1113章 ,张大千的作品,交换完成

  工作人员将长卷收好,等着麦克的新指令。

  沈瑜已经通过地图,知道这一幅长卷有很大的价值升值潜力。尽管暂时还无法判断这是不是王的作品,但已经想把它换到手。他对麦克问道:“您对这幅长卷的定价是多少?”

  麦克答道:“80万美刀。”

  沈瑜的视线转到了存放长卷的盒子上,同时说道:“这个价格,有点高。我不知道能否找到人进行修复。”

  麦克十分笃定的说道:“无论能否修复,这幅画的价值是很明确的,不可能再低了。”

  另一位鉴定师说出了王绘画在次拍卖的记录,左证这幅画的价值。

  经过一番商谈,沈瑜和麦克把这幅画的交换价定在了75万美刀。

  眼看还有将近二百万美刀的差价,麦克指着最后一个长条木盒,说道:“沈先生,我相信这幅绘画作品应该会让您满意。这可是一位大名鼎鼎的画家的作品。”

  沈瑜问道:“是谁的作品?”

  麦克说道:“张大千。”

  “哦,真是太幸运了。”沈瑜对这幅画很好奇。这个刚刚被移动到桌上的盒子,在地图上显示为非常明亮的橙红光点。

  无论是谁的作品,都有升值潜力。

  麦克看着工作人员把立轴缓缓展开,同时对沈瑜说道:“这幅画是张大千旅居米国期间的作品。”

  等立轴完全打开,沈瑜仔细观察,这是一副大士像。

  大士开脸丰腴慈祥,高髻宝冠,手拈双色莲花,身着僧支,腰系锦裙,配饰璎珞臂钏,脚踏多彩莲座,脸部与双手用笔精准利落,裙摆衣纹圆转流畅,功力非凡。

  题识为壬子三月,张大千爰。钤印:张爰、大千居士。

  沈瑜想了想,这应该是1972年的作品。

首节上一节673/76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