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间官窑烧造情况不明朗,至今未见书写三朝年号款的实物,陶瓷学界称之为“空白期”。
同时,宣德之后,明朝实施严格的海禁,无需烧造专门赏赉西洋番国的瓷器,御器厂仅需烧造满足宫廷之需即可,导致此时陶瓷规模缩减。
此时的官窑烧造,依然断续进行,并非全部停止。例如《明英宗实录》、《明史食货六烧造》都有缩减烧造瓷器规模的记录。
三朝官窑的烧制退出常态化,规模远不及前朝,优秀的工匠和技术便流入民间,以致民窑之生产日趋鼎盛,更具活力,这就是当时民窑精品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
由于工匠与技术来源于御窑厂,为了防止民间僭越,明朝禁止民窑烧造和官窑器式样相同的青花瓷器。《明英宗实录》有禁止的记录。因此,这个时期的民窑与官窑的面貌区分非常明确。
这是我判断这件瓷器的一个依据。
这件青花高士大碗,就是这一时期民窑高档器皿的例子。
这种菊瓣形大碗,是正统一朝始见的特色造型,这种造型的大碗皆是工致质精、青花妍丽之物。其造型婉转优美,为十五菊花瓣形。”
他指着瓷器外壁说道:“几位老师请看,外壁上下分别绘以浪涛纹和回纹,碗内心绘一高士闲歇溪边,有坐看云起时的境界。
内壁四面对称绘画松柏与芭蕉翠竹装饰,布局新颖独特,也是明朝空白期所有的特色。”
他的讲解吸引了众人的注意,众多的目光随着他的讲解而移动,会议厅内变得越来越安静。
“有了以上这些依据,我就判断这件瓷器是明代民窑精品。”
曲老师赞叹道:“小沈说的好,把几种判断依据,说的很明确。”
沈瑜说道:“我了解的还不够,曲老师多指点。”
曲老师说:“你没有说这件大碗的描绘笔法。
工匠描绘的笔法灵动,沿袭了明初常见的一笔勾勒法而又有所变化,特别是中锋运笔,所绘的流云和人物,具有独到之处。云纹的轮廓线宽广,沿着粗线内侧再用细笔画数层连接的弧状云纹或涡状云。
这种笔法至景泰以后,演化为弹簧状,而且,笔法也更加泼辣恣肆,层数也更多,为三朝所独有。
这种精品瓷器,足以代表空白期高档瓷器的面貌。流传至今,能够保存完整,是非常珍贵的。”
他说完之后,看向几位同事,问道:“你们几位怎么看?”
“我看没问题...”
“曲老师和小沈的分析很有道理。”
“……”
几位鉴定师对曲老师与沈瑜的判断都表示赞同。
估价师在刚才的过程中,一直没说话,此时开口问道:“几位老师。这件瓷器的起拍价定在70万,怎么样?”
曲老师沉吟片刻,说道:“起拍价有些低了。”
第168章 ,二百八十万的起拍价
“低了?”
“70万?”
“……”
看热闹的人听到起拍价,已经觉得很高了,这位鉴定师居然还觉得低了?
曲老师考虑过后说道:“这一类少见的精品,建议把起拍价定在90万。”
沈瑜没有说话,他对这件瓷器的期待是百万以上。不过,起拍价只是开始,还要看拍卖时的变化。
估价师与几位专家商量过后,决定把明代青花大碗的价格定在80万。
张小琴与陈晨听到这个价格,不约而同的看向沈瑜,发觉这时候的沈瑜表情非常自然,仿佛别人商量的事情与他无关。专家席上的热闹,沈瑜的沉静,这种对比,让二女同时觉得,此时此刻的沈瑜不像是年轻人。
吕老师说:“几位,别只说一件,这几件古董,都是小沈带来的,咱们都要拿出意见。”
“对对,每件都要说说。”
吕老师看几人看向自己,就就继续说道:“我先说说这件--清代红木地藏菩萨占察轮。
这套木轮是修行地藏占察法门的一种工具,出自隋代菩提登中译《占察善恶业报经》。此套地藏菩萨占察轮是清代制作使用,流传至今,而保存完好,并不多见。
木轮本身没问题,而且,就是从咱们魔都市场收来的。”
他的话一出口,有不少人看向沈瑜,目光中带着不同的意味。
估价师询问:“吕老师觉得,把起拍价定在八千元到一万元,怎么样?”
吕老师点头:“差不多。”
他们这两组都做出了判断,另外一组鉴定老师,刚刚结束对粉彩赏瓶的判定。
曲老师对其中一位鉴定师问道:“老丁,你说说这件粉彩赏瓶?”
这位丁老师性格直爽,非常直白白说:“这是大开门的古董,算得上是清末民初的名家精品。”
估价师说道:“您说说具体判断,可以作为估价依据。”
宁老师坐直之后,说道:“这件瓷瓶应该叫做,粉彩孔子周游图赏瓶,作者--王大凡。
赏瓶高34cm ,有明确的创作年代--1932年。
这件赏瓶造型优美别致,釉水白皙明润,使用落地设色粉彩技法,所绘人物表情各异,灵动精彩。而且----”
他指着赏瓶说道:“这里有款识:时在壬申冬月,鹭庭先生清玩,李少甫敬赠。黟山大凡王并题于昌江。印文:、大凡。底款:希平草庐。”
估价师计算之后问道:“宁老师,起拍价定在100万,您看可以吗?”
宁老师说:“我的估价是一百五十万至二百万之间。”
估价师反对:“宁老师,这个价格太高了。”
陈晨与张小琴听到这个价格,更加惊讶。陈晨可是知道,沈瑜来魔都的时候,什么古董也没带,那个背包还是昨天买的。回想起来,昨天下午沈瑜自己出去玩,可能就是在那段时间里买了古董,一转手就一百多万?她有些后悔,昨天没有与沈瑜一起活动,导致没能看到捡漏的过程。
宁老师向估价师解释:“赏瓶的另一面是墨彩长题书法,题识为李少甫敬赠,可见,此瓶当时是作为文人雅士之间互相馈赠的礼物定做,而非同于一般商品。赏瓶做工精良,是王大凡不可多得的代表性佳作。”
曲老师说道:“这件粉彩赏瓶与明代青花大碗,可以作为精品上拍。”
估价师建议起拍价格不要太高。
最终,几人商议之后决定,王大凡粉彩赏瓶的起拍价格定在一百二十万,明代青花大碗的起拍价格为80万,清代占察轮的起拍价格定在一万元。”
曲老师看向沈瑜,询问意见。
沈瑜同意了这个起拍价。
曲老师连着看到了几件精品瓷器,心情很好,对沈瑜说道:“小沈眼力不错,能收到这些古董,可见你出手也很果断。你先与拍卖会签协议。等空闲下来,咱们再聊。”
沈瑜在拍卖行经理的指引下,签署协议。
有陈晨和张小琴从旁协助,沈瑜办理手续方便很多。
协议与合同签署完毕,沈瑜回到鉴定现场,向几位鉴定师告辞。
几人离开酒店,张小琴看四周无人注意,对沈瑜说道:“恭喜沈总,这一场拍卖下来,至少是200万以上的收入。您买古董的时候,价钱贵不贵?”
沈瑜说:“买的时候价格不贵。捡漏需要碰运气,也许一两年都遇不到一件。”
陈晨笑着说道:“谁能想到,您这背包里,能装了几百万的东西。我看您还有一个锦盒,为什么不在这里鉴定?”
沈瑜说:“这件东西要送另一家拍卖会。”
三人来到了新吴酒店,得嘉拍卖行的鉴定现场。
沈瑜进入会议厅,看到了坐在专家席上的郑老师,他是此次拍卖的估价师。
另外,专家席位里还有收藏协会的楚理事。
郑老师看到沈瑜进来,对他点头示意。
沈瑜回应之后,按照服务人员的引导,排队等待。
排队等待的人不多,轮到沈瑜时候,楚理事也看到了他。
沈瑜急忙打招呼:“楚理事好,几位老师好。”
楚理事热情的打招呼:“小沈来啦,快请坐。”
他向几位鉴定师介绍了沈瑜。
几位鉴定师听说沈瑜也是收藏协会的会员,顿时热情很多。
楚理事开门见山的问道:“小沈,你这次带什么藏品来了?”
沈瑜拿出银汤碗,放到桌面上。
专家席位里有位金发碧眼,高鼻深目的鉴定师。几位鉴定师看到汤碗之后,不约而同的等着他进行鉴定。
这位外国鉴定师看到汤碗的时候,嘟囔了一句外语。
沈瑜大概听出那句话的意思,-----意外惊喜。
鉴定师打开汤碗盖,仔细查看每一个细节,看完内部又去看底足。
旁边两位鉴定师也在观察。有位鉴定师不确定的说:“这银质的汤碗,是腐国制作的?”
外国鉴定师将汤碗盖子复位,然后说道:“这个银汤碗非常好。”
这时候,他用的是中文。
“这是1742年的一件纯银的汤碗,由杰拉德设计制作。汤碗正面及碗盖刻有皇室徽章标志,碗底及碗盖边缘有制作者印章。”
这位鉴定师看看左右,见众人没有反应,继续说道:“杰拉德是著名的珠宝设计公司。创始人曾经是一位王子的专用金匠。
这件汤碗是设计师为亨利伯爵定制的汤碗。所以,这个是有来历,有纪念意义的古董。
杰拉德珠宝的名气越来越大,早期的这些精品,能在市场中流通的并不多。”
他向沈瑜询问:“您有这件汤碗的收藏证明吗?”
沈瑜直截了当的说:“我是从魔都的市场上收来的。”
几位鉴定师的脸上,不约而同的露出笑意。
外国鉴定师非常认真的问道:“你买汤碗的价格,贵吗?”
沈瑜说道:“不贵。”同时比了一个十的手势。
外国鉴定师是个中国通,他笑着说:“你是位很有眼光的收藏家。银汤碗非常好。谢谢您对我们的信任。”
郑老师及时的问道:“布朗先生,这个银汤碗按照六十万起拍,您看怎么样?”
布朗说道:“我的建议是八十万元起拍。因为这次的拍卖会吸引了很多国家的藏家,一定会有藏家对这件汤碗感兴趣。所以,我建议把起拍价调整到80万。”
郑老师说:“那就按80万起拍。”
布楚理事向沈瑜询问意见。
沈瑜自然同意这个起拍价,同时也佩服郑老师的眼光与办事方法。
签署了一堆协议与合同,沈瑜向几位鉴定师告辞离开。
第169章 ,墨韵千秋
新吴酒店楼下。
三人坐到车上,张小琴和陈晨已经忍不住议论起古董价格。她们帮沈瑜把价格算的很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