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百倍返还 第374节

  阎解放则是见李建东这样,便是好奇的问道:“建东叔,你怎么了?”

  李建东忽然站起来,还给阎解放给吓了一跳。

  “叔,你可别吓我啊,我又没犯法。”

  李建东在四合院里是正儿八经的一大爷,谁见了都要尊敬三分的。

  现在阎解放被这李建东这样,自然给吓了一跳。

  此时的李建东才是乐呵呵的对阎解放说道:“解放,你小子提醒了你叔我啊。”

  ‘对啊,琉璃厂啊,这么多年了,我怎么没想到。’

  “叔你咋了?”阎解放有些诧异的看着他:“这琉璃厂以前您不是经常去嘛。”

  “行了行了,没有什么事情了,你先忙你的,我去一趟琉璃厂。”

  说完,李建东转头就离开了四合院。

  见李建东如此,阎解放也没多问,只是自己回了家去。

  琉璃厂在四九城的西面,城西的方向。

  说起来这个琉璃厂还是比较有来头的。

  要按照历史上的追述,最早可以追溯到辽国的时候。

  要说整个四九城最有文化的一条街,自然就属这琉璃厂了。

  他虽然起源于前秦的时候,但在辽国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个地方叫海王村。

  后来到了元代,这琉璃厂又被改造成了官窑,负责烧制琉璃瓦的地方。

  到了明代后,这地方更是被下令再次扩大。

  琉璃厂的大名也就由此得来。

  而琉璃厂更是明代工部的五大厂之一。

  后来琉璃厂因为嘉靖年间修建外城墙的时候搬迁去了别的地方。

  但琉璃厂这名字却是一直保留下来。

  到了清代顺治年间,因为满汉分城居住,琉璃厂又恰恰在四九城的西边。

  所以这里就成了许多汉人官员的聚集地。

  加上许多进京赶考的才子们都会聚集在此。

  故而,琉璃厂一度在清代的时候发展到了巅峰。

  整个长街大概83000米,两边分列了许多书斋一类的店面。

  其中最出名的,自然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荣宝斋了。

  这琉璃厂一度发展到清末民初的时候,基本上已经变成了古董文玩商人的天下。

  许多历史文物都在这里出现过。

  其中就有望天吼还有四方樽这样的顶级宝贝。

  当然,也幸好是被琉璃厂的文物商人保护好,否则就真让外国人给拿走了

  等到民国后,琉璃厂就基本上变成了一些好吃懒做的八旗子弟变卖家产的地方。

  当然了,这是明面上的变卖家产的地方。

  还有另一处地方那叫鬼市,那又是另一个故事。

  自从大国成立后,为了保护好历史文物,故而对琉璃厂也是进行了管控和扶持。

  虽然十年起风的日子里,琉璃厂也遭受过冲击。

  但最终还是保留下来了许多好东西。

  现如今改开了,自然也有许多外国商人跑琉璃厂来淘东西。

  因为国家的重视,所以基本上真正的顶级文物都在博物馆里。

  至于外国商人能弄到的文物,实际上也就是古代那些文人雅士们的一点日常小物件

  有点价值,但不多。

  李建东本身就因为刚得到的技能,正没有用武之地。

  正好,今次也可以去看看,自己这个神级鉴定技能到底有没有用。

  如果利用的好,说不定能给自己带来不一样的效果也说不清楚。

  从四合院到琉璃厂倒是有些距离。

  不过李建东的身体本身就很棒,所以走这点路倒也不觉得累。

  差不多一小时后,李建东到了琉璃厂大门口。

  古色古香的门牌,还有南来北往的游客。

  时不时还能听见一些外国话。

  不过现在不算是旅游旺季,所以来的人也不是很多。

  但依旧还是不少人。

  沿着街边直行了五十米,一家叫白谷斋的店铺吸引住了李建东的眼睛。

  这店面看起来倒是比较朴实无华,但透露着一股浓厚的历史厚重感。

  指不定也是个百年老店了。

  在琉璃厂这里,你要不是个百年老店,你出去都没什么牌面。

  此时,门口一个年轻人站着,正好看见李建东便呼道:“这位先生,你要看点文玩不?”

  虽然想对他说你可以叫我大爷了,但李建东这三十五岁的外形。

  不知道他的人还看不出来。

  李建东笑了笑,在年轻人的接待下走进了这白谷斋。

  刚一进店内,李建东就看到了一旁坐着喝茶的一个中年人。

  看中年人神态自若的样子,应该是这白谷斋的老板了。

  年轻人则是乐呵呵的说道:“这位先生,这是我父亲,也是我们白谷斋的老板。”

  “原来你是少东家啊。”李建东乐呵呵的说道。

  “哎呀,这少东家的称号确实许久没听到了。”年轻人有些不好意思。

  “您先坐着,我去给您沏壶茶。”

  说完,年轻人转身就去了后堂。

  而李建东则是与老板点点头后,便是走到了一旁的展品柜前面看了起来。

  都是一些好东西,不算太值钱,但也不算便宜货。

  有些是近代的东西,有些则是光绪年间才有的。

  都是市面上常见的玩意,不算太少见。

  就在这时候,李建东忽然看到了一个玻璃柜里放着的一个杯子。

  李建东也是知道这琉璃厂里的规矩。

  能单独放一个展览柜的,就算是这店铺里最好的东西,至少也是数一数二了

  “老板,你这杯子……”李建东指着那玻璃柜好奇的问道。

  喝茶的老板见李建东问自己,这才放下茶杯乐呵呵的起身。

  “先生,这杯子叫粉彩杯,是道光年间的物件,市面上就这么一个了。”

  李建东一听,脸上露出一抹惊讶的神色。

  “粉彩七珍杯是吗?”李建东说道。

  “先生是行家?”老板有些惊讶。

  “倒也不是什么行家,只是略有耳闻。”

  “先生客气了,还不知道先生尊姓大名?”店老板客气的问道。

  “鄙人姓李。”

  “李先生能知道这粉彩七珍杯,在这四九城里只怕也是少数了。”

  “祖上莫非在宫里当过差不成?”

  这是四九城的老规矩。

  前清那会,因为这一代基本上都是王公贵族来这里闲逛玩文玩。

  所以老板们也都是为特定对象服务。

  而到了民国后,因为八旗子弟的落寞,自然这地方也就越来越平民化。

  但平民化也就意味着很多东西懂行的不多。

  就拿这店老板店内的粉彩七珍杯来说,这玩意是道光年间出的东西。

  杯子的外壁是以金彩弦纹分隔为三层的装饰带。

  中间环杯描绘莲托七珍,构图精美繁复。

  可以说是极为难得的珍品。

  一般来说,这样的珍品民间的普通玩家哪里能知道。

  就算是有一定知识的知识分子都未必能拿捏得准。

  但李建东能够一眼认出来,并且说出它的名字。

  那至少证明李建东家祖上不是什么普通人。

  所以才有次疑问。

  “不知道老板能让我近距离看看吗?”李建东好奇的问道。

  “李先生,咱们这一行的规矩,客人看看可以,但不能过手。”

  听见老板的话,李建东笑着说道:“老板你放心,我也是讲究人。”

  “这东西我就是看看,你放桌上就行。”

  “我肯定不过手。”

  “那行,既然李先生你也是识货之人,那今儿个就为您破例一次。”

  天知道这老板破例几次,琉璃厂做生意的老套路。

  不过李建东并不打算揭穿。

  这粉彩七珍杯倒是个好东西,若是拿下来倒也不失为一件奇珍

首节上一节374/49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