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07:从小学生开始加点 第449节

  猛,太猛了。

  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李颜早就知道了砸钱。

  只要你给足补贴,在商家都差不多的情况下,用户自然会流向能省更多钱的。

  其实也是非常简单的战略,要是有能耐,商家赚钱、用户吃免费餐、配送员拿提成、你得到用户群,全盘皆赢。

  唯一的问题就是烧钱能撑多久。

  撑得不够久或者别人顶住了,资本看不到你夺魁的希望,选择了及时止损例如吴兰生这种性格的,那就是彻底崩盘了。

  赚不到钱,负债累累,大家只记得你曾经在某段时间当过外卖仙人,给人民群众做慈善来了。

  所以这种竞争是非常凶险的,成本可以被拉得无限高。

  面对如此来势汹汹的攻势,所有人都认为李颜需要打价格战的时候,李颜反而停下了烧钱的手。

  孙淼觉得奇怪,但李颜这么做一定有他的深意;

  刘立伟不理解,但李颜的决定一定是对的;

  白书云搞不明白,但李颜现在就是指路明灯;

  曹海斌也搞不懂,但他很怕被李颜打脸;

  汪紫……汪紫没什么想法,她本来也不是做决策的。

  所以李颜走在了大家齐齐发出“啊?”的路上,确是一个高层都没提出异议。

  “那就该我们出手了!”覃海如此认为。

  2011年6月24日,李颜在会议室听着项目部、商务部跟饿了吧项目组的专项汇报其实已经是个子公司了,但在李颜眼里就是个项目组。

  一边是乐团、度餐、企鹅外卖等烧钱平台暴涨的用户数,一边是饿了吧自己不温不火的数据曲线。

  汇报的黎凯很紧张,其他人倒是还好。

  毕竟坐镇的李颜面无表情,肢体语言甚至很放松。

  他此刻满脑子都是时空乱流。

  在乐团启动金钱攻势的时候,重生者的特权就被触发了。

  2015年,李颜刚上大学的时候。

  第一顿饭,被同宿舍的师兄带去了食堂。

  第二顿饭,就跟这位师兄一起点外卖了。

  那是李颜第一次点外卖,同时享受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大红包。

  “外卖七块钱吃六个丸子的汤粉,食堂十二块钱两个丸子的汤粉,大学食堂果然就是一坨谢特啊!”

  ……嗯,现在回忆一些前世的自己,怎么还有点陌生了呢?

  当时大家点外卖最喜欢说的话就是“某某平台优惠更厉害啊!”

  一台手机三四个外卖平台,今天在这享受一波,优惠力度不行了就换一家,全都不行了就开新号……

  这个打法不新鲜。

  乐团为什么一开始会成为李颜重视的目标,因为从10年开始,五千多家网站携海量资金杀入团购舞台,史称“千团大战”。

  乐团算是在这里边发展思路比较匹配李颜想法的,所以当初才会想要跟他们合作。

  如果历史正常发展,千团大战的惨烈厮杀会在11年年中,也就是现在,迎来尾声。

  资本顶不住了,九成以上的参战者力竭身死,稳扎稳打的乐团在最后关头拿到大资本的压哨投资,成为最后赢家。

  并一举奠定霸主地位。

  只是那时候李颜连网购都没尝试,只是听说有“团购”这个东西,所以记忆不深。

  在李颜前世读大学的2015年,乐团只是来时路再走一次,然后再次成为胜利者,最终在这条路径上称王称霸。

  但,现在一切都不同了。

第448章 你有什么资格跟我说话

  千团大战的大致走向与李颜前世并无太大不同,但在从PC走向移动端这至关重要的一步,历史走向被李颜彻底改变了。

  曾经的2011,乐团现在还在咬牙坚持,继续保持着中小型城市的扩展,真正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等待资本垂青给一笔奠定胜局的钱。

  然后继续修炼内功,先一步走好移动客户端路线,才有了后续摘下胜利果实的基础。

  现在的2011,乐团却当了急先锋,火急火燎超了李颜的思路就杀了出来准备夺食。

  关键的第一步已经让李颜走出去了,未来科技捏着两千块一台的划时代手机,用户群比谁都稳。

  如果乐团还是修炼内功,借力庞大的团购用户人数,稳扎稳打发育,依托于当前“蛟龙手机不可能覆盖所有智能手机用户”的事实,蚕食其他用户,然后再来跟李颜打价格战……

  那确实不好应对。

  始终你没有沉住气啊,王老板。

  整个时间线被李颜狠狠往前推了一把,导致千团大战中战到最后的公司还没来得及享受胜利果实,就立刻遭受了第二波冲击。

  这种时候,实在不好做出理性的判断。

  团购还会活下去,李颜也不准备在这件事情上跟谁斗,但是利用美食团购的商家资源转外卖这条路,就不容易了。

  当然,如果乐团因为这次烧钱垮了,李颜也不嫌自己业务范围扩充一下。

  反正超级生活圈的基础摆在那。

  至于现在,乐团算是骑虎难下了。

  钱烧得越多,资本的耐心就越差,乐团的压力就越大。

  他们必须拿出自己能成为赢家的根据,必须尽快证明自己能吞下这口蛋糕。

  快,在你作为先行者的时候很重要,在你底气充足的时候是优势。

  但如果你在走别人的路,自己又有点虚,追求快就是歧途了。

  “不得不快”,那基本可以说是败象尽显。

  偏偏李颜的用户群硬梆梆摆在那,外卖现在压根还不成熟,价格打下来了,质量怎么保障?

  就如同李颜前世的2015年,大家度过了一阵哪里便宜点哪里的日子,但当价格都回归正常,还不是看质量看服务。

  能准点送达,就是要比配送随缘的厉害;有完善机制,就是能让客户群更加稳定。

  简单到不能更简单的道理。

  别人的互联网公司或许会死在烧钱烧不过丢失市场份额上,但老子特么造手机的啊!

  李颜想得出神,突然听到了一个陌生的声音:

  “李总,我觉得现在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

  脸圆圆的,略微有点秃,戴着黑框眼镜的中年男人。

  李颜记得他,覃海,商务部中层管理,有过电子产品开发经验,勉强算个人才。

  记得的原因不是覃海有多特别,而是李颜记忆力太好。

  各部门中层以上管理,他都能对得上号。

  原来这哥们这么有锋芒的吗?

  刘立伟瞪大了眼,他不知道平时比较闷葫芦的老实大哥今天这么激情,正准备说话,却听李颜开口:

  “有什么高见,覃工。”

  覃海一下就紧张了,“主要是,我不太清楚您为何在这种需要正面对拼的关键节点,选择了退却。”

  李颜眉头登时就皱了起来。

  他第一反应是观察其他人,但还用不着他去分析,就已经听到了新的观点:

  “李总,我感觉,我们其实应该放开系统,吸纳一些优秀的平台,例如乐团。咱们跟他强强联合,不比自己这么推进来得好?”

  是另一个瘦点的三十来岁女性,饿了吧的管理班子成员。

  “所以我很疑惑,李总您既不选择跟他们对拼,又不合作,到底是有什么想法?”覃海说道。

  “关键是,我们实在不清楚李总您的想法,做起事情来有些没有方向。”那女的立刻接话,“希望李总说明一下您决策的理由。”

  这一男一女一唱一和,不对劲啊。

  李颜笑了,看了一眼刘立伟,又看了一下黎凯。

  刘立伟跟黎凯已经满头大汗了。

  “覃工,”李颜又看着覃海,“你不知道我们为什么不跟乐团合作吗?”

  覃海打响头炮,显然是领头的,李颜还有点跟他对话的意义。

  跟进说屁话的理都懒得理。

  “呃……立伟有跟我说过,算是比较理想主义的一个决策。”覃海说道。

  李颜已经收起笑容了,“你知道在未来科技的会议桌上说话,有‘不能只提问题’这个规矩吗?”

  会议室的气氛很不正常,大家都保持着沉默。

  这给了覃海莫大的压力。

  “明白,就是需要一些解决方案。我觉得无论如何,该拼刺刀的时候还是要拼。”

  李颜没反应。

  “李总,我觉得我们还是要顾及大企业的责任感。”那个女的又开口了,“刚刚我听到了‘理想主义’四个字,如果您有这种倾向,就更应该放开系统,跟优秀的公司合作……”

  刘立伟观察李颜的状态,正准备发作,却突然听李颜压低声音说道:

  “我问你了?”

  平时不怎么发火的人真发火了压迫力有多强,大家应该都懂。

  如果这人还是老大,那就更恐怖了。

  所以整个会议室彻底安静下来。

  但那个女的平时在饿了吧干活,对李颜在未来科技的地位了解得还不到位,于是争了一句:“只是自由讨论……”

  “闭嘴!”刘立伟直接喊了出来。

  来不及了,李颜罕见地露出了不爽的表情,“我什么时候说是自由讨论了?”

  “参加会议的目的不就是讨论吗?如果不能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又何必……”

  “你有什么资格跟我说话?”

  黎凯感觉自己腿都软了,他本来就觉得自己做饿了吧老大这个位置有点虚,看李颜如神明,结果自己招进来的管理层罕见地惹得李颜公开发火……

  谁也没想到的是,这个女人直接一拍桌子,“我不配是吧?行,我不配那我就走。”

  “滚吧。”李颜直接看向一旁的汪紫,“开了,该给的补偿要给到位。”

首节上一节449/5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