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少,大哥,颜总,你知不知道小学生羽毛球大赛市级第一是啥概念啊!咱们育才连报名参赛的机会都没有,你想打比赛还得自己报名先打海选赛,区级选拔赛打进四强才能打市级比赛……”
“很好,就是要这种信息。”
“我的亲爷爷诶!这时候就不要满脑子想着装逼了颜少,光是区的比赛,去打的就全都是童子功!我去了会被生吞活剥的!”
“谁还不是个童子了,而且志远,你也是被我生吞活剥的。”
“特么的,老子就喜欢你这逼王的样子,你要真能给那些童子功们一点教训,颜少,你在我心里的地位将无人能及。”
小胖子稀里糊涂地就成了支持者,“咱们东门区竞争最激烈,所以也是唯一一个进八强就能去市级比赛的区,南城小学的梁建,东门二小的林涛,东门实验的洪朗,我都打过,非常强,你帮我打爆他们!”
“嚯,我还有战术分析师?”
“嘿,何止啊。”林志远翘起嘴角,“还是陪练,你要我做领队带你报名啥的,也都可以。”
“最强的是哪个?”
“你五百年前的一家人,实验小学李灿辉。”
又是实验小学……李颜无语,在这小学的师生眼里,自己会不会成为反派大boss了?
“但是颜少,我真心讲,你现在的水平,海选进区赛或许可以,区赛拿八强基本没戏,市级第一更是……天方夜谭了。”
“你小子最近语文学得不错啊,用词一套一套的。”
“嘿。”林志远总是一被夸就得意上天。
“所以我要制定一个全方位的羽毛球提升训练计划。”李颜说着把从刚刚就一直在写的笔记展示出来,上边赫然写着:
每日跑步上学回家锻炼心肺,上课研究体育训练相关知识,晚上力量训练突破极限,周三晚羽毛球对抗提升,周六羽毛球培训班,周日林大伯格斗技巧训练。
“那你啥时候学习?”这么几行字林志远看了半天,确信自己没有找到读书的内容。
“我这不是要研究体育训练的相关知识吗?你有没有书借我看看?”
“我朋友有一些,你记得还。不对,这算啥学习啊!”
“这怎么就不算了?”
“语文数学英语呢?”
“还用学吗?”
“……”林志远被当场堵住了嘴。
是啊……李颜还学啥?主科竞赛大满贯,小升初四大初中争着抢,早就超前学到初中去了,现在的小学考试对他来说纯属闹着玩。
“不过,为啥还要去跟我大伯学格斗啊?”
“好玩。”
志远兄弟,“为了系统多方面提升突破瓶颈”这种话,关系再好也不能说,对不住咯!
“够装,够喜欢,需要我帮啥的,你尽管说!”
于是李颜用“一对一辅导”的待遇换来了小胖爱拍红弓10号的两个月借用期这是目前他最趁手的拍子。
从三月的这个春日开始,学神李颜一转身份,变成一个正在沉淀的体育生。
虽然李春陈凤玲夫妇对自家儿子已经是百分百信任状态,他们也甚至不该以自己平庸的眼界影响天才儿子的发展,但涉及到“人生经验”这唯一优势点时,他们还是不想放松控制权的。
就算李颜是24岁在大城市读了大学也打拼了一年的社畜,他们照管不误。
遑论一个小学生?
李颜也自知如此,本不想跟爸妈说明走这个路子,毕竟要是自己没系统,这条路听起来纯属白日做梦。
但是英雄为五斗米折腰啊!练球要场地费的,为了身体训练也要多吃点好的,这都需要父母的鼎力相助啊!
不过他很快找到了突破口,在他跟爸妈说完走体育的曲线救国路线后,果不其然遭到了大力反对。
“我没说不去四大初中了,反正还有点日子,四大初中不急着我做决定,不如就让我试试,连市级比赛都进不了,我马上答应金石实验,怎么样?”
只是试一试,成了狂喜,不成不亏,所谓“来都来了”。
这是华夏劝服他人的最强法门。
果然,李春率先认可,陈凤玲也决定依照儿子给的食谱备备饭菜。
“怎么都是些看起来不太好吃的菜……”
前置条件该准备的都差不多了,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行动了。
一切就从第二天一早的跑步上课开始吧!
然后李颜迟到了。
倒不是他跑太慢,他起了个大清早,也知道要循序渐进,所以保持着还能承受的速率。
但是没跑过长跑的他还是小看了有氧运动,呼吸节奏的把握,身体姿态的调整,全都两眼一抹黑。
还背着个松松垮垮的书包,跑了三分之二,他实在顶不住,喘得跟头牛一样。
这时他才发现自己忽略了一件很关键的事情,三月下旬,天气开始转暖,空气湿度非常大所以流汗这件事情一定会发生,发生了就一定很难受。
哪怕最后一段路他慢慢走,等到走进校门,鬓角还是在出汗,身上还是黏糊糊。
他不想这样一身就进班里,于是就在走廊放了书包看风景,随着到来的同学越来越多,感受到被注视的李颜闭上了眼睛。
他不知道长跑带来的热量正让他头顶冒出白烟。
最吊诡的是,等到上课铃响了,进入了冥想状态的李颜没注意到,走过来的同学们也没人敢打扰,连上课的邱老师都没有提醒他。
谁知道这又是天才的什么特殊思考时刻?
所以他就这么华丽丽地迟到了不过现在没有任何人在乎这件事,像陈文静说的,“不来都可以”。
李颜其实有些尴尬,他不敢说自己刚刚只是在风干……
特别是看着林志远精光四射的眼睛,听着他问“你刚刚是不是在修仙”的时候。
第47章 打球得用脑子打
在略显尴尬的开局后,李颜很快进入了状态,这段时间其实是爽快期。
体育训练相关的知识,此前了解得很少,心肺功能也甚少训练,也就意味着,这两项技能他的提升会很快。
而这两项技能的提升,一个会带来更科学、更正确的运动认知,一个会从肌肉以外的方向提升“体力”这个大技能。
既然全能加点系统是交织的网,这种快速提升的技能必然引发一些连带效应。
系统确实给了良好反馈,激活的“运动知识”技能以惊人的速度来到了26分,仅仅在李颜认真看完了林志远送来的三本相关书籍后。
逻辑:人保护身体的本能决定了运动知识为零的人群几乎不存在,但真正会了解对应知识的人比例却很低,导致该技能平均水平非常低,前期涨分奇快,但实际提升未知。
心肺功能就很喜人了,李颜从第一天最后放学要林志远自行车载回家的狼狈,到周五坚持完一天四趟全程不减速跑,提升了高达6点的心肺功能,成功突破平均值,来到了32点。
看来这平均值也不算很高嘛。除了专门练习体育以及有运动习惯的少部分人外,就算是青壮年,在有氧心肺上边,还真不一定能比得过日常在操场跑步的学生们。
这也要归功于长跑姿势与呼吸频率的调整自然是源于书籍的指导。
心肺的提升带来了体力的进一步提升,成功到达15点与平均值看齐。
而运动知识的提升竟然还给“体育运动”技能加了3分只可惜并不能反哺高于此项分数的羽毛球技能。
处于提升爽快期的李颜却并不够爽快,因为他的时间很紧迫。
四月中旬有为期两天的海选淘汰赛,林志远已经借丁教的名义帮李颜报上了名,最终确定海选淘汰赛共有32名选手参加,四强可以进入东门区区赛正赛。
而东门区区赛正赛,就在四月下旬,二十五日到二十七日,周五到周日,一共三天。
也就是说,已经练习了快一星期的李颜,还有十来天,就要参加海选淘汰赛了。
羽毛球技能的分数却依旧停留在37。
海选淘汰赛,以超越平均水准7分的水平来看,应该是没太大压力。
但是一周时间了还是没有提升,到区正赛又该怎么打呢?
所以李颜在周六的培训课上,提出了要跟七成功力的丁教打认真局的请求。
“七成功力认真局?”丁教有点迷惑,他也不知道七成功力要怎么准确输出。
不管怎么说,身体素质的差距摆在那,丁教身高臂长也摆在那,对步伐的深刻理解,对发力的通透认知,早就刻入骨髓了,属于哪怕放水还是隐藏不了的技能。
所以球速的差距依旧存在,哪怕是降速的丁教练,放弃进攻的丁教练,也能轻松通过调动化被动为主动。
攻不穿,还调动不了,根本没法打。
李颜心急了,一着急打得就毫无章法,加速了溃败。
他想通过这次跟高水平选手的较量,精准抓住自己的弱项。
但最后还是那个有些无奈的理由身体没跟上。
发育的时候还没到,力量训练也做了,爆发力训练也做了,长跑都跑了,这些技能都到了积累提升效果不明显的阶段,自己还有什么办法?
“明明动作都做得出来,也都知道怎么发力,为什么就一直是被动的呢?”
他突然意识到一点,这场比赛打完,他的体力并没有见底,相反,甚至还有点充沛。
那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己几拍相持打下来,会被完全不进攻的丁教打成被动的?
“李颜,”知道李颜准备参加比赛后,丁教也非常上心,“你是不是总觉得,是我身体比你好的原因?”
被看穿了,李颜悻悻一笑。
“其实是脑子。”
林志远摆出了搞怪的表情:丁教练不知道李颜何许人也,竟然想说自己脑子比李颜好使?
“打球的被动与主动,不只是看技术看力量看身体的,”丁教捡起一颗球,小臂一抖,球干脆利落压到底线。
“我没提速,甚至没拿高点,但走的步子就是比你少,觉得什么原因?”
李颜陷入了思考,直接无脑回答一句“你步伐好”不是他的风格。
“你预判了我的球路?”
“应该说,是我牵引着你的球路。”丁教练又捡起一颗球,小臂还是一抖,球轻轻翻滚着过了网,一个非常漂亮的小球。
“你学球真的很快,技术动作要领一下就学会了,很有天赋。但是打球的时候你只会机械式地回球,你自己不怎么找主动的变化。”
李颜马上回应:“我还是有找的吧?主动找你反手位,四方球调动,我也有接球前用余光观察你的身位决定下一拍回球的位置。”
“这就是机械的回球。”丁教一句话把李颜说怔住了,“你知道要这么打,我也知道。那这种调动,就变成了基本功训练。”
“但我不是啊。”丁教笑着说道。
此话一出,李颜突然感觉大脑过电,整个人都兴奋起来。
“你打得太有节奏,也就等于没有节奏。”丁教干脆坐下说,“你上一个球拉了后场,我接完正常回中场,你确实观察了我的位置,然后你就按最常见的思路吊一个网前对角,或者拉一个反手位后场球。”
“确实。”李颜正在脑子里急速复盘。
“但你没管你自己的位置,你的身体姿态,你落地后的重心,你的下一拍衔接,你没有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