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07:从小学生开始加点 第318节

  因为他们已经有了足够的行业地位,又具有过硬的技术水平,他们一方面看得出来李颜的产品思维有多牛逼,同时也能明确知道李颜这台手机技术上的难点还有多少。

  他们更多地把李颜看作是有点威胁的潜在对手,而不是像一些刚毕业的名校大学生、做小项目的负责人、研究智能手机套路化速成的研究员等等,看李颜的时候有夸张的滤镜。

  这也是为什么李颜对手头的简历很不满意。

  他只能通过人脉推荐的方式去认识这些行业内的大拿。

  例如孙淼就是通过黄展认识的。

  过程有点曲折,黄展推荐的那些人里,有一个谷勾公司大华夏区华南片区公司的工程师。毕竟这就是搞出了罗伯特系统的公司,李颜还是对这位工程师很感兴趣的。

  结果他表示自己主要从事的工作与智能手机没什么关联性,又介绍李颜直接去上京找谷勾大华夏区总裁。

  总裁姓李,叫凯富,刚好是个非常热衷于搞创业孵化的人,他知道李颜的存在,且对于李颜的来电感到非常愉快,然后把谷勾华夏工程研究院林副院长的介绍给他。

  结果李颜一沟通才发现,这位林副院长已经跟老雷达成合作了,也在搞手机业务。

  不过他竟然直接跟李颜说明了情况,这倒是令人有点绷不住。

  李颜自己也没想到,老雷被他的发布会整得道心破碎,已经有点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意思了。

  林副院长又给李颜推荐了他的好友,另一家美利坚科技巨头win在华夏的副总工程师。

  结果李颜去电之后人家表示“你谁”?

  进展到这里的时候,李颜一度有些愤怒。

  合着你们这群人玩我呢?

  但是冷静下来想想,这些人实力地位兼具,愿意当个介绍人已经不错了。

  李颜在有初中生现在其实应该算高中生了身份加持的情况下,确实尤为突出。

  但真把他放到行业内部对比,他也就只是一个有政府支持、手里有三千多万投资的新人。

  三千多万作为公司目前总资产,在这些人眼里没啥吸引力。

  所以李颜调整了心态,与这位副总工耐心沟通,最终要到了孙淼的联系方式。

  

  李颜直接放弃了孙淼的顶头上司,他需要的只是具体实现他本人想法的技术支持,而不是找一个管理者。

  孙淼工作的地方就在新安市,李颜一个人就过去了。

  并且跟他约在了一家有包间的餐厅。

  孙淼有些微胖,polo衫,戴眼镜,非常符合典型的IT男刻板印象。

  刚见面,寒暄少不了,互相夸赞也少不了。

  李颜再次吃下了“我听说过你”“你太年轻了”“你怎么看起来不是未成年”三板斧,对此已经轻车熟路,连着打哈哈就过去了。

  很快话题就转到李颜那场发布会上去,孙淼一下子提了好几个效果实施上的难题,本想着给李颜一点压力,没想到李颜表情倒是轻松不少。

  至少能看得出来孙淼确实是个技术狂,他没看错。

  “今天过来,是先跟淼哥认识认识,”李颜说道,“咱们畅所欲言,边吃饭边聊。”

  “有机会跟你交流,也是我的荣幸。”孙淼点头。

  两人也就智能手机的发展展开了讨论、

  五分钟后,他紧张了,同时很兴奋。

  李颜在餐桌上展现的能力,比他在发布会上答记者会都恐怖得多。

  最让孙淼震撼的,就是李颜的“系统性认知”。

  他在开发智能手机,但是眼里远远不只有智能手机,诸多方向的思考互相佐证支持,听得孙淼大受震撼。

  二十分钟后,孙淼汗流浃背。

  因为他发现自己稍微有点跟不上李颜的输出了,这个少年的知识储备极其惊人,并且聊起天来特么不用想的,例子说举就举,理论说用就用。

  还是全方位的。

  这中间孙淼想过跟他斗一下具体技术难题,拿这个东西证明一下自己的价值。

  没想到他还没问,李颜自己就把问题抛出来。

  当“孙工,您看看有什么思路”这句话出现的时候,孙淼才突然发现……

  今天他好像是被面试了。

  四十分钟后,孙淼被折服了。

  他自觉思考速度已经很快了,结果每次提出可能的思路之后,李颜就会马上把这个思路里边可能碰壁的难点问出来,他被迫马上进入新一轮思考。

  然而无论如何都快不过李颜,他的解答总是立马伴随李颜的提问。

  甚至于后边他自己都不太确定某个做法是否可行在电脑上输入跟直接脑内模拟完全是两个难度,脑内模拟也会随着思路支线的增加而呈现出难度的几何提升。

  然后李颜直接一拍手,“这个做法确实可以,就是运行效率低点。”

  孙淼都懵逼了,李颜刚刚这一波思维压迫让他紧张到在空调房沁出了一身汗。

  当然,他的表现其实是很亮眼的,从他提出的思路来看,孙淼在系统开发上边的经验值得李颜给他一个好机会。

  “淼哥知道未来科技在研发河图系统上,目前有什么支持吗?”

  “知道。”

  “那就行,”李颜举起茶杯,“青信奥金牌小队的成员们,是我的二到五号员工,你有兴趣做六号吗?”

  “这个……”

  “我可以给你比现在更高的薪水,或者你也可以选择跟我谈谈股份。”

  孙淼挠挠头,“倒不是这个问题,李颜,我想问问你,你为什么选择我?我只是总工手边好几个副手的其中之一。”

  “我只需要技术,不需要身份。”李颜正色道,“而且副手往往才是干活的那个,我需要你的技术你的经验,但不需要你们总工对大方向的把控。”

  孙淼挑眉。

  “因为掌舵人是我,一个就够了。”李颜跟孙淼的茶杯碰了碰。

  “你觉得,你这个公司对我最大的吸引力在哪里?”

  李颜突然笑了一声,“孙工,吸引力在哪是你的事,不是我要回答你的东西。渴望让自己一身高超技术用在更值得地方的人,很多。”

  “我也渴望,而且自己创造的价值成为回馈,也比领死工资好得多……但还需要一些时间考虑。”

  “理解的,”李颜点头,“理想与面包的问题。”

  “我想多问你几句。”

  李颜再次点头。

  “你真是一年时间从没接触编程到青信奥国赛第一名?”

  “不是。”

  孙淼既有些如释重负,又似乎有点失望。

  “是不到一年。我初一上学后才开始接触计算机编程相关的内容,国赛是初一下学期暑假。”

  ……好像确实跟传说中一样,这个李颜很爱装逼啊。

  “那关于手机研发的事情,我看网上有些说法……”

  李颜直接从皮包里掏出两台蛟龙概念手机样品,递给孙淼。

  其中一台就是发布会上惊艳众人的半成品,而另一台是李颜接手闭关之前的……草稿。

  “从这个,到这个,”孙淼挥动手机问道,“听说你们只用了一个月?”

  “不是。”

  孙淼这次不敢提前失望了。

  “是我只用了一个月。”李颜笑道。

  孙淼非常快地就适应了李颜的装逼节奏。

  但很明显,他还没适应这些装逼故事本身。

  “不过这样的话,网上说动画视频ppt这些都是你主导的,应该就是假的了吧?”

  “确实没说对。”

  孙淼还是不敢有什么反应。

  “不是我主导的,那就是我做的。”

  孙淼明白了,这家公司最强的吸引力,最大的筹码,最牛的优势

  就是李颜自己。

第352章 启航兄弟们

  加盟一家初创公司不难。

  从稳定的行业头部加盟一家初创公司很难。

  所以孙淼还需要时间考虑,李颜一直表示理解,但同时也表示“谁先加入谁先是6号员工”。

  孙淼哭笑不得,敢情在玩什么限定版营销吗?

  不过……说不定李颜会对早加入的人有倾斜呢?

  在他思考到这个问题的瞬间,他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有了答案。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颜用这一套高压面试检验了不少人的含金量,并且得到了十三个“容我再考虑考虑”。

  十三个人无一例外都是技术型人才,跟孙淼具有一定的共性。

  都是技术骨干,相对年轻,在原公司相对不受重视。

  定位基本属于“听领导安排解决问题的技术工”,跟进设计院几年的高材生一个类型。

  能在大公司甚至总工旁边干实际活计的,技术水平说是行业内翘楚一点毛病没有。

  他们基本缺少经验与地位,所以满脑子思路用不上,终究有些憋屈。

  跟孙淼一样,他们都经历了被李颜思维速度压制的体验,从轻松写意到汗流浃背再到折服于李颜的能力这是加入团队的必要属性,李颜并不希望他们在主思路上跟他有什么辩驳的想法。

  因为掌舵人只能是他自己。

  初创团队成员玩“彼可取而代之”那一套是不可能的,往后的日子里李颜会让他们意识到,什么叫一团队里的灵魂人物。

  其实在他们提出考虑的那一刻,天平就已经朝李颜倾斜了。

  过了两星期,李颜得到了十个确定加盟的答复。

  不过他们还没法马上就位,最少都需要一个月的工作交接。

  好在这十个人里,除了两个上京的年轻工程师,其他人本身离新北都不算远。

  主力军是高新技术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新安,被李颜拉过来了六个人,其中不乏在新安科技型国企任职的研究员。

首节上一节318/5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