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是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李颜的唱片完成度实在是太高了,声音细节饱满,编曲复杂有趣,用会议室一般般的音响都能听出氛围感。
最后一首《定风波》更是整了国风电音,既前卫又古典,听得李局心潮澎湃。
这是初中生搞出来的东西?开什么玩笑。
他还以为谭力天天吹牛逼呢!
林恒的关注点非常清奇:“会议室居然能用得这么奢侈,今天看来比较闲哈。”
“怎么样李局,值得吗?”
“值得,太值得了。我回头就安排一下,这么好的资源,可得好好发挥发挥。”
“我看了一下,新北文化现在是有3000个粉丝是吧?”
“对,刚开始运营,我们也在摸索。”
李颜笑道,“我5600个粉丝了。”
有点尴尬。
陶彩虹突然伸手搓了搓鼻子,不知道是不是在憋笑。
李副局咳了两声,拿过纸巾擦擦嘴,也不知道是真有鼻咽炎还是怎么。
“这么厉害?你都发了什么,年轻人的东西,我们也学习学习。”
“我啥都没发。就注册了个号。”
要知道,这时候可还没有什么手机微博,想用就得有电脑,能有自己电脑注册微博账号的初中生本身占比就不算高。
就算是梁天成这种年级名人,包括那些个社交狂魔、学生会主席、体育生里最帅的、班花级花校花等等学校风云人物,顶了天也就两三百个粉丝。
还得自己发得很积极,让别人产生好奇心。
这群玩微博的孩子有个莫名的自尊心,关注的人要小于自己粉丝数。
所以5600个……
“关注你的一般也该是初中生吧?”
“那就不知道了。”
“啥都没发,他们怎么就关注你呢?”
李副局一直没搞懂一件事,那就是李颜的影响力。
“因为他的微博名字叫‘李颜Y’。”林恒骄傲地说道,“他竟然带了名人认证!所以大家都知道这个账号就是李颜的。”
“名人认证?……认证了个啥?”
“著名学生。”李颜很淡定地说出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我提交的资料,可能微博那边认为我的佐证材料足以支撑‘著名学生’这四个字吧。”
这是什么幽默现实吗?
李副局揉了揉太阳穴,“那……你这次来找我们,是要?”
影响力比我们局都高,你还要啥?
“互惠互利嘛。”
“怎么搞?”
诶要的就是你这句话。
李颜露出了微笑,满脸得逞的表情。
“李局,还请文化局这边看看能不能在微博上跟各大报社,研究学会等等互动一下,让他们也帮忙转发。”
“原来你是要这个……”李副局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我们这管理账号的也是文化馆那边的一个小伙子,回头干脆你俩直接对接吧。”
“跟他对接没用,”李颜果断拒绝,“发一条微博艾特其他单位,最后不还是要各位领导决定?”
陶彩虹看得很爽,她正在享受“教师”这个职位带来的特殊优势。
甭管李颜再怎么超规格,乃至一个初中生坐在文化局的会议室,气场还能压过人家的领导一头。
他也是个学生,而陶彩虹是他的老师。
一来二去,陶某人也是力压领导了啊。
如果李颜能理解陶彩虹此刻的精神胜利法,也就能理解为啥身边那么多人喜欢替他装逼了。
会议持续了半小时。
在李副局眼里,这次见面应该是双方互相试探,天平两端互加砝码,由文化局主导,最终让李颜这个小年轻感激涕零的同时,局里名利兼收。
有扶持后生支持传统文化传承的美名,也借此吃一波流量。
岂不美哉?
结果一开始确实是双方互相试探,但很快李颜就成了掌舵者。
“你们要是觉得出方案比较麻烦,我这有一份,尽量模仿公文写的,需要您找人润色修改。”
李副局怎么看怎么想,最后文化局都成了被李颜利用的一方。
关键是还没法不答应,以他现在的影响力,找报社应该是轻而易举的,就算他自己不努力,谭力也会拼命用新北一中的资源把他的唱片推出去。
一位能跟华大谈条件的初中生做的唱片,主题是“唱响宋词”,既有噱头又契合当下“弘扬传统文化”的大主题。
这完全就是送上门的成绩啊!
哪个文化线的单位不眼馋?
李局自然也眼馋,所以最后他全盘答应了李颜的要求。
胜利班师,回去路上,陶彩虹沉浸在莫名的爽感里,倒是一直骚里骚气的林恒变得非常沉稳:
“老颜,说实在的,今天是不是有点太过……锋芒毕露了点?”
“不愧是大领导的儿子,考虑起这些了?”
“不是不是,没这意思。只是好奇明明是希望文化局帮我们,为什么你会表现得……”
“帮我们?”李颜反问一句,“林恒,或许在我们刚有唱片这个想法的时候,确实是他们帮我们,但现在反过来哦。”
“是我们……帮他们?”
“Bingo!”李颜笑。
“那你又为啥需要找他们呢?”林恒不解,“其实你现在这影响力,并不怎么需要官方背书吧?”
然后他就狠狠吸了一口气,“卧槽,你不会是为了我吧?!”
“别太自恋谢谢。”李颜捂脸,“我只是选择一条比较稳的路线而已。这微博会是我的成就记录本,我希望能展示给别人看看,以此获得更多的话语权跟资源,这些都是我的筹码。而被官方认可的筹码,自然会更值钱一点。”
“给别人看看……”林恒若有所思,“我知道了,有些事情不好直接跟韦学姐说,只能用这种方式装逼对不对?”
然后他就挨了李颜一记“看傻逼的眼神”攻击,对身心造成穿透伤害。
第295章 一次有点尴尬的升级
唱片发布的还是有些准备工作要做的。
李颜跟林恒在建立组合账号与否这件事情上疯狂横跳。
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
最主要原因,竟然是林恒并没有成为音乐从业者的想法。
这点倒是很让李颜惊讶,然后他也才突然想到,自己习惯成为中心人物了,这些舍友们对自己未来的一些想法,他还真是一点都不清楚。
除了曾经主动找他聊过的梁天成跟朱青伦。
陈凡以后是不是要研究计算机,李若飞的梦想是不是当一个作家,林恒未来又想做什么,李颜啥都不知道。
“虽然我从小喜欢音乐,一路也学过来的。”思考了一晚上,林恒难得在只有两人的宿舍发出严肃的感慨,“但我其实并不算音乐上的天才。”
“没人说只有天才才有资格逐梦。”
“那不是我的梦,李颜。”
这句话突然有点戳中李颜心窝。
就是为啥聊天内容一严肃起来,个个都喜欢叫他全名?
“那你的梦是什么?”
“我没有梦。”
果然骚包少年都有一颗沉重的心。
“别是因为被我打击了音乐信心啊。”
“真不是。”林恒笑了一声,“李颜,从小学的时候,我的未来就被规划好了。”
“体制内?”
“嗯。家族摆在那,资源摆在那。”
“而且看来你并不排斥。”
“确实,虽然初中的‘政治’科目跟这方面能力其实不沾边,我也并不懂那些人情世故。”林恒幽幽叹了一声,“但我可以去学习。”
“你不认为这是梦想?”
林恒没有再说什么。
李颜表示理解,一方面这种问题在初中阶段聊不出个所以然,另一方面也实在是带有太过沉重的现实枷锁。
你让李颜在这时候说一句“能确定进入体制内已经很幸福了”,他是断然说不出口的。
前世的他直到一觉睡重开为止,都还保持着象牙塔里的气质。
遑论一家境很好的优秀初中生,跟他谈现实这种傻逼事情,李颜不会做的。
后来林恒就这么睡了过去,并且第二天好像昨晚啥都没说过,又骚里骚气地给文案出一堆鬼点子。
然后他就回家了“你这根本也没啥好忙的嘛。”
走之前他一直对着李颜做“我懂的”表情,成功兑换得到李颜大无语白眼三次。
宿舍就这么又只剩李颜一个了。
杨成章旅游采风去了,苏思青说是外出感悟了这些老家伙日子过得真是舒坦啊。
小说正常推进,按李颜一个月二十万字的速度,要到“持续爆发”的阶段,还得有半年,他看着自己接近一个月的存稿,心下宽慰不少。
十一月初就要到上京进行国际赛培训,存好了稿子才好专心搞计算机。
他一直都在做手机系统开发的前置准备工作,比较欣慰的是丢在群里的各种研究资料,大家还真都看了。
不过目前也只能是看看。
至于外卖订单配送的算法,虽然做了点优化,但大学开学的第一个月大家都还对食堂保持着热情,黎凯那边一没数据二没需求,所以缺少验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