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歌拯救一部电影,首首封神 第76节

  萧炎唱到“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马字的时候,声音仿佛带了两声大笑,一下子将作者那种心胸宽广,肆意豁达的感觉发挥到了极致。

  ~~~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

  “只有我觉得这个词用粤语唱出来比普通话好听么。”

  大神科普:“你的感觉没错,确实是这样的,因为粤语完整的保留了古汉语的“平入上去”声,读起来更加押韵,有韵律感。”

  粤语保留了汉语所有音调,发音为短促字词,能从语音上充分的表现一些激烈的,急切的情感爆发。

  这也是听完这首歌,让人觉得热血沸腾的感觉。

  一首歌完整的结束,导演激动的站起来:“有了有了,我们节目有代表作了。”

  以前没有人做过这件事,大家都在摸索,现在好了,有榜样了,后面的作品就照着萧炎这个水平给我上。”

  工作人员:“导演,好像挺难的。”

  一首好歌,既要编曲好听,又要意境身后,再者还演唱者的水平。

  前面那些老师唱的歌,没有萧炎对比的时候 ,还觉得过的去,可是听完了萧炎唱的以后,他们都齐齐感觉,白瞎那么好的诗词了,编曲那么垃圾。

  “老师昨天留的背诵定风波,我感觉听完萧炎老师的歌,一遍就背下来了。”

  “哈哈哈,齐仁要抄《道德经》了。”

  齐仁的脸色黑的像平底锅,他身边的其他三个人也都不语,他们也没有想到,萧炎唱的这么好。

  萧炎下台还没落座:“齐仁老师,《道德经》请用毛笔写。”

  齐仁还没反驳,许英民倒是呵斥了萧炎一声:“你怎么回事,这么不懂事,刚才在台上,齐仁老师明显就是在和你开玩笑,你不要太咄咄逼人。”

  萧炎一听,好嘛,有道德绑架是吧,让你们知道我电视剧没白看:

  “啊?原来是这样啊,我就说齐仁老师不会骂我没文化,齐仁老师更不可能欺负我,他说我草包一定是有道理的,我自己会反省的,争取不让齐仁老师伤心。”

  吃瓜观众:

  “炎哥好像喝了很多茶。”

  “炎哥那是柔弱无助小可怜。”

  “说炎哥没文化,你唱歌小学三年级的诗词,炎哥唱的是高三的,比你高八个年级呢。”

  “第一次觉得诗词结合音乐这么好听。”

  “那个齐仁可烦死了,之前看他不错,怎么张嘴这么粗俗。”

  “那个许英民也没好哪去。”

第129章 去云南参加助农活动

  节目还没结束呢,齐仁放在口袋里的手机便开始嗡嗡嗡震动个不停。

  齐闻平常也不太关注自己叔叔的节目,最近受萧炎的影响,齐闻心情不好便找个地方旅游休息。

  晚上躺在床上刷手机正巧看见《经典永恒》这档节目被推送出来了。

  他进去的时候,正是主持人采访萧炎和他叔叔的画面,齐闻“当啷”从床上坐起来了。

  看到叔叔批评萧炎的时候,齐闻心里舒服极了,在看到叔叔齐仁和萧炎打赌的时候,齐闻满心期待以为叔叔可以替自己教训萧炎,结果后面的发展让齐闻颅内血压飙升。

  叔叔不仅没有赢了萧炎,还在直播中口无遮拦。

  现在弹幕里全都是在骂叔叔的,他赶紧给叔叔发信息,想要提醒他现在直播中,让叔叔赶紧想办法和萧炎和解。

  但是叔叔的手机在节目开始的时候便静音了,根本听不见,无奈只能给叔叔的助理打电话。

  叔叔的助理被派出去买东西了,等到助理看到消息往回赶的时候,节目已经要结束了。

  齐仁经过提醒这才拿出口袋里的手机,齐闻的电话就有八个。

  齐仁将电话回了过去,原本镇定的脸开始崩散。

  齐仁扫视一圈,终于发现了舞台右侧多出来的机器,他面色难看,忍着怒气等到节目结束直接冲到导演面前。

  “导演,这个直播是不是把我说的话都直播出去了?”

  导演点头:“是呀齐仁老师。”

  齐仁发怒:“你们节目组怎么可以这样,你知不知道你们这样的操作对我的名声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导演是央视的导演,可不怕什么得罪人不得罪人的,他们硬气着呢:

  “齐仁老师啥意思?”

  齐仁指着导演的鼻子:“我要让你们赔偿我的损失。”

  导演笑了:“齐仁老师,直播通知是今天上午和所有老师都沟通过的,也都签了附加的合同的,我们直播没有半点违规。”

  齐仁这才想起来上午是有工作人员联系自己来着,那时候自己和朋友喝酒呢,根本顾不上仔细看,助理把合同给自己,自己就直接把合同签了。

  饶恕如此,齐仁心里憋着一股怒气:”那你们就可以这么肆无忌惮的直播么?”

  导演双手插兜,虽然个子不高,但是气场很足:

  “是你说的肆无忌惮,可不是我们播的肆无忌惮,再说我们也想好意的提醒齐仁老师说话注意,但是你把耳麦关了吧。”

  齐仁这才想起来自己上台前,耳麦里一直在提醒自己什么走位乱七八糟的,自己都参加过这么多期了,还能在舞台上乱了?于是就把麦给关了。

  齐仁像一只哑火的炮弹说不出话,没想到自己想给侄子报仇,却把自己打进去了。

  央视这档节目是一期一签合同的,网上现在疯狂的骂齐仁,他争议这么大,下一期肯定是没戏了。

  但是他忘了一件事,央视都不用的人,别的频道又怎么会用。

  萧炎下了节目,导演亲自道道谢,第一次直播的数据,直接破八千五百万,这个数据为这档节目拿了五个第一。

  最重要的是,萧炎的那首《定风波》太优秀了。

  这档节目的初心是让少年们喜爱诗词,发扬华夏诗词文化,而《定风波》这首歌做到了。

  央视将《定风波》置顶页面宣传。

  而与此同时,萧炎还带起了一阵将诗词放进歌曲中背诵的风潮。

  这个节目结束,赵明朗跟萧炎请示接下来预计要参加的节目。

  赵明朗把被邀请的节目打在了纸上,他自己筛选过一遍以后,觉得和萧炎本职工作不太大的,和萧炎自己不想接的类型给划下去了。

  萧炎看着文件上的活动,赵明朗建议的都是一些质量高的音乐节目 ,但是萧炎被赵明朗用红笔划叉表示不列入选项的一个节目深深吸引了。

  上次《山里的生活》邀请自己做常驻嘉宾,萧炎因为时间长拒绝了,但是并不表示萧炎不想去云南。

  眼下正值九月份,云南那边蘑菇菌子应该不少吧~

  赵明朗介绍着这些节目,却发现萧炎居然在发呆,赵明朗加大音量。

  “炎哥,你听见了么?”

  萧炎回过神:“啊,见手青也好吃。”

  赵明朗:他就知道~

  看萧炎的目光一直在盯着一处,赵明朗顺着文件找,原来是一个助农活动。

  九月份的云南,蒙自石榴成熟,为了宣传石榴帮农民卖石榴,云南当地举行了公益助农活动。

  现在明星带货很火,也有不少明星参加公益直播带货,帮助卖不出货的老农民进行网上销售。

  活动的内在价值很高,公益活动原则没有酬劳,但是会有一定的补贴,只不过这个价钱和萧炎现在每场的出场费比就很少了。

  不过赵明朗划掉这个活动也不全是因为酬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萧炎是个歌手,这个算是一个直播的活动,和萧炎本身的职业没多大关系。

  萧炎:“这个活动的时间长么?”

  赵明朗道:“不长,一共就一天的行程,直播时间一共是四个小时,但是邀请的嘉宾只需要在最后的半个小时出现在就行。”

  “地点在云南的蒙自,直播的地方靠近石榴田,是个小镇下的乡县,会有点偏。”

  萧炎果断报名,山里的蘑菇才是最好吃的。

  萧炎要参加,赵明朗只能打电话沟通,一切谈妥以后,赵明朗开始定往返机票:

  “炎哥,咱们买当天去当天回的车票,还是隔天回?”

  好不容易去一趟云南,又赶上吃蘑菇的季节,萧炎哪肯吃一顿就走:“隔两天回!”

  赵明朗:“???还有什么别的事么?”

  萧炎:“来都来了,玩会呗~”

  赵明朗:他多余问。

第130章 彝族养蛇的小男孩

  云南蒙自,吕鑫是本地人,他大学毕业以后,回到家乡当了小镇下面一个贫困乡的书记,想要带领家乡人民脱贫。

  今年九月份,石榴成熟了,但是销路特别不好,不少农民的石榴滞销。

  吕鑫绞尽脑汁思考,正好政府也帮助组织了助农的公益活动,但是光靠他们自己直播是恐怕卖不出多少石榴。

  吕鑫知道现在明星带货很火,就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邀请的萧炎。

  他身边的朋友还说他异想天开,就凭他们,还想请明星?

  吕鑫当时正在屋里计算,本乡共有十七家种植了石榴,每家的投入在十五万上下,一斤石榴是三块五毛钱。

  他们每家起码要卖掉四万两千多斤才能回本,面对满山的石榴,他觉得身上的责任压的喘不过来气。

  农民卖石榴的钱不少都是借的,如果今年销路不好,他们会赔的精光,这是他们的活命钱,挣不到钱,这帮人就会出去打工,那么这个村子留下老弱病残,就更难脱贫了。

  吕鑫个人很喜欢萧炎,听了他不少的歌,要说邀请明星,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萧炎。

  当接到萧炎那边的电话的时候,吕鑫简直不敢相信,他直接给了自己两个巴掌,好怕自己在做梦。

  直到脸被自己打红了,他确定不是梦。

  他飞快的冲出屋子去找同伴,他要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所有人。

  冲到一个小木屋附近,还没进屋,吕鑫扒着窗子就对里面喊道:“小锦,小锦,萧炎老师答应来了。”

  小锦正在屋里洗衣服,听见吕鑫这么说,还以为听错了:“你说什么?”

  吕鑫再次强调:“萧炎老师同意来了,萧炎老师真的要来了。”

  小锦惊喜万分,他们开心的都要跳上天了:

  “我一定会好好组织这次活动的。”

  萧炎和赵明朗在路上辗转7个小时,出了车站就看见小锦和吕鑫举着纸壳子做的牌子,写着萧炎两个字。

首节上一节76/28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