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穿,开局一桶泡面换媳妇 第30节

  听着王捕头羡慕的声音,丁武仰头挺胸,骄傲不已。

  这群乡巴佬真是没见过世面。

  自家少爷手段通天,随便赠与的宝剑,都是他未见过的材质。

  这把宝剑锋利无比,名唤龙泉宝剑。

  这等庸俗之人,观摩此剑,怕不是要羡慕的头脑发昏!

  “丁武,把龙泉宝剑,借给王捕头鉴赏。”

  “是!”

  丁武取下宝剑递了过去。

  王捕头握紧宝剑,顿时震惊的难以言喻。

  他抚摸剑身,如同抚摸少女的肌肤。

  “好剑,好剑,这剑无论做工,还是材质,都属一等一!”

  “不过,这剑是用何种材料锻造?为何我从未见过?”

  “我总感觉这剑不似凡物,倒像是从天而来的神剑!”

  王捕头身为一名武人,对兵器颇有研究,一眼就看出龙泉宝剑的不凡。

  丁武生怕对方借剑不还,急忙伸手要回来。

  王捕头虽然不舍,但还是把剑还给丁武。

  王守诚有些好奇,开口问道:“王捕头,这把剑你夸的神乎其技,但不也是一把剑吗?”

  王捕头摇了摇头说道:“县老爷,这你就有所不知了,我平时就喜欢舞刀弄剑,沈少爷给随从配的剑,非凡品,此剑不仅华丽,论起拼杀,也绝非普通刀剑能抵。”

  王守诚听着讲述,也更加好奇沈浩的身份。

  这位沈少爷,莫不是真与军方有关系吧?

  不然从哪里找来这么好的兵器?

  民间工匠断然打不出这么好的剑。

  看来以后相处,要更加谨慎了。

  不用一会,一行人就来到正阳县城门口。

  此时大门前已经围起木栅栏,城门外聚集了数万灾民。

  这声势浩大的一幕,差点没把王守诚吓晕过去。

  谁也想不到,居然会有这么多灾民。

  看来其他几个县城的官,都在针对王守诚。

  王守诚是这些官里,背景最小的一个。

  其他县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交好的武官。

  只要说一句话,就能调来官兵驱赶灾民。

  但这就苦了王守诚。

  几个县的灾民全被赶出来,都聚集在正阳县城门外。

  现在这些人,好歹还惧怕官府,不敢为非作歹。

  但是,要在这么放任下去。

  恐怕距离民变就不远了。

  王守诚手扶额头,晃晃悠悠:“如此之多的灾民,这可如何是好?再多的粮食,也喂不饱他们,更别说安置他们了。”

  朱师爷也头皮发麻,这么多人,一个县城怎么安置?

  怪只怪县老爷没人脉,被迫接收这么多灾民。

  王捕头握刀的手都在颤抖,数量太多了,假如他们群起而攻之,他带的人真拦不住。

  这些灾民处理不好,将会酿成大祸!

  沈浩望着数万灾民,也眉头紧锁,大乾国太特么的腐败了。

  这么多人,照理说,每个县城分一点,也就没什么危害了。

  但是当官的不想担责任,就把灾民当畜生赶。

第37章 数万灾民,民怨四起

  现在灾民全聚集在正阳县了。

  要是冲进城,沈浩置办的基业全毁了。

  “这下有的烦了。”

  沈浩摇了摇头,数万灾民可不好解决。

  除非朝廷的赈灾款项下来,不然要饿死很多人。

  而且饿死人不说,一旦民变,十里八乡的人都要被屠屠。

  王守诚当即下令,“王捕头快把这些灾民撵走,不许他们进入正阳县!”

  王捕头得令,立马带着一众衙役手持水火棍驱赶。

  灾民们望着如狼似虎的衙役,也被吓的惊慌失措,不断哭喊。

  “县老爷,可怜可怜我们这些逃荒人吧。”

  “别在驱赶我们了,我们已经无路可去了。”

  “苍天啊,这是要我们的命啊!”

  一众灾民哭喊着,跪在王守诚的面前。

  这些灾民依旧非常愚昧,都快要被饿死了,还期望着通过下跪,获得活路。

  沈浩站在一旁,心里五味杂陈。

  其实,大乾国发放赈灾银两,根本就不是出于同情,而是怕他们造反。

  只有具备统战价值的人,才能获得应有的待遇。

  越是跪拜,县官就越是不拿他们当一回事。

  明明有上万人数,但还是乖的如同绵羊。

  愚弄百姓就是大乾国,屹立数百年而不倒的秘诀。

  王守诚望着这些跪拜的灾民,心中厌烦至极:“快赶走,不许他们靠近正阳县城门一步!”

【厌世小说 中转站一九四 八三. 二 四 零 九二】

  得到命令,王捕头等人大着胆子,手持水火棍不断驱赶灾民。

  灾民被打的连连后退,但都不敢还手。

  数万人被驱逐到百米外的山神庙落脚。

  王守诚眼见灾民被赶走,也松了一口气。

  他也是看准这些灾民不敢造反,才敢驱逐。

  先前这些人没有下跪的时候,他真怕他们暴起。

  还好朝廷的威严犹在,没人敢反抗。

  王守诚擦了擦额头的冷汗,说道:“沈少爷,灾民们暂时被逼退,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如果时间拖太久,恐怕会民变。”

  沈浩点了点头,也知道能暂时驱赶,是靠朝廷的威严。

  但在饿上几天,加上数万之众,难保不会铤而走险。

  一旦有人突破底线,剩下的人也会效仿。

  “如此之多的灾民,如果不想办法安置的话,民变也是迟早的事。”

  沈浩摇了摇头。

  王守诚急忙叫来朱师爷:“朱师爷,你去把胡、白、林三大家族的人叫来,还有正阳县的其他富户也喊来。”

  朱师爷立马就明白县令的意思:“县老爷,你是准备让几大家族出面,安置灾民对吗?”

  “三大家族在正阳县小有势力,灾民的事他们要是不管,发生民变他们一个也别想跑。”

  王守诚不敢耽搁,立马带着人往衙门赶,准备和三大家族协商解决灾民的问题。

  沈浩毫无疑问,也被邀请参与。

  毕竟,沈浩背景不俗,算是个镇场面的人。

  “还劳烦沈少爷,你先回去准备一下,中午到县衙门一趟。”

  “不劳烦,我准备好就过去。”

  话语落下,沈浩也打道回府。

  他也要想办法解决灾民的问题,

  都说危机就是转机。

  这么多灾民,可是大大的劳动力。

  正好可以给他补充人口。

  现在有了白鹿山,建山庄也需要工人,更别说以后扩大规模,需要大量人口。

  在古代,人口虽然消耗粮食,但也是强有力的征战力量。

  附近这些县官看不上这些灾民,那他就效劳都收了。

  正好从新给他们灌输思想,让这些人成为他的忠诚领民。

  ……

  山神庙前,灾民席地而坐,各个面黄肌瘦,苍蝇围着他们打转。

  女人挤血喂孩子,男人吃着树皮虫子,场面犹如人间炼狱。

  他们全目光呆滞,早已麻木。

  经过十几天的逃荒,他们如同丧家之犬,被各地官兵驱逐,没有一丝身为人的尊严。

  在生死徘徊的他们,早就已经对烂透的大乾国,彻底失望。

  之所以不敢反抗,是怕被大乾国的官兵打杀。

  现在,唯一压住他们底线的就是武力威慑。

  但如果继续饿上几天,他们很难保证会继续跪下去。

  横竖都是死,他们宁可暴起,吃一顿饱饭再死,也不要在饥荒中死去。

首节上一节30/16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