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1979从山民到首富 第162节

  “一般人当然不是那么容易了,不过既然我说了,肯定就有办法的。”

  宋朝阳已经考虑好了,只要小丫头答应去县城读书,他就去找编辑部的人帮忙安排。

  自己的成绩摆在那里,这点事儿他们解决起来应该还是没问题的。

  退一万步说,如果他们搞不定。

  自己还可以去找孔凡。

  孔书记随便给了条子,这种小事直接就能迎刃而解。

  他也看出来了,小丫头脑子还是非常聪明的。

  现在马上就要上初中了,如果就在公社里上的话,凭借公社的教师实力很难教好。

  原主记忆中的公社初中是个什么样的水平,宋朝阳清楚的很。

  有些老师自己都还没弄懂书本上的知识,就出来教学生。

  还有所有老师的普通话,基本上都带着浓重的乡音,教出来的学生自然那普通话就更是离谱了。

  无论如何,宋朝阳想让小丫头打好基础,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这会儿教育投资相对于后面几十年已经算是相当便宜的了。

  不用什么择校费,学区房,补习费,兴趣班。

  只需要简简单单的把人从乡镇送到县城,就能够享受到比以前好很多的教育资源。

  而且宋朝阳觉得只要小丫头能够适应这种状态,他甚是愿意花更多的钱把她送到百公里外的省城去读书。

  老爹老娘担心的事情,对宋朝阳来说都不是困难。

  担心规矩,可以去走动。

  担心生活,小丫头都说没问题,那自然就是没问题。

  都是农村里长大的孩子,洗衣做饭这些都是小意思。

  老爹宋守一听着宋朝阳的回答,他摸着下巴说道:

  “那既然你们两个觉得都没问题的话,去县城里读书倒也不是不可以。”

  这时候一直没开口说话的大姐也讲道:

  “我们开学前就要去王家河坝做那个工厂的活了,到时候隔着县城也近,可以时不时去瞧瞧老幺。”

  听了大姐的话,宋朝阳一拍大腿说道:

  “对啊,大姐和姐夫到时候就在王家河坝。”

  “他们离县城就没多远了,那边肯定天天都有到城里的车,小丫头隔三差五的就能见着家里人。”

  “那倒是也行……”一直有些担心的,老娘这时候也松了口。

  王家河坝到县城要不了多远,而且那边天天都还有乡镇汽车来来回回。

  想要去县城里,相当的方便。

  王家河坝的工厂要修个好几年,小丫头只需要习惯县城里的生活,就不用再太过担心了。

  这边商量好了小丫头宋玉的未来教育计划,钱教授两口子,还有溜达去隔壁村买甲鱼的老张头也回来了。

  接着宋家就准备开始做晚饭。

  就在宋朝阳准备连带着老张头的甲鱼山参汤一起做了的时候,二哥回来说了一声,今晚上不在家里吃了。

  说是秦万山要找他去家里吃饭。

  听到他这么说,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他和秦柔的事情。

  这相当于未来老丈人找他上门吃饭。

  那肯定不能空着手去啊!

  老娘徐翠萍当即就从家里拿了两斤腊肉,加些皮蛋,花生,核桃什么的东西出来。

  宋朝阳更是直接把剩下的腊排,全都拿了出来,反正也没剩下多少了,干脆全部拿给二哥去当礼物算了。

  毕竟是他第一回正式上门,还是得讲究讲究。

  二哥被家里人搞的有些不知所措,不过想了想倒也是这么回事儿,于是便拿了个篮子,将所有东西都装入进去。

  然后提着去了秦万山家。

  他这个未来老丈人其实还是不错的,年底的时候还能调去公社里。

  和秦家结亲,二哥怎么都不亏。

  等到二哥走了之后,宋家又来了客人,这次是知青点的曹薇。

  她手里提着个蛇皮口袋里面鼓鼓嗡嗡的,发出一阵阵青蛙的叫声。

  “今天几个村里的孩子在外边玩,我就给了他们一人一把糖,刚刚他们就给我提来了这么大一口袋的青蛙和黄鳝。”曹薇对着宋朝阳说的。

  说着他就把口袋递到了宋朝阳手里,并说道:

  “我想着我也不会做,索性就给你们家带来了。”

  “上次吃了你做的红烧黄鳝,确实挺好吃的。”

  宋朝阳接过那一个口袋,然后放在地上,将上面捆着的稻草打开,往里一看,发现密密麻麻的黄鳝和青蛙在里面挤得满满的,他有些惊讶:

  “嚯,这么多?”

  曹薇点了点头:

  “嗯,确实挺多的,看得我都有些起鸡皮疙瘩。”

  这年头青蛙还没有成为保护动物,有时候会被人抓了吃。

  味道好坏,就要看调料和油水了。

  舍得油和各种调味料,那么这青蛙肉就做的好吃。

  道理就和黄鳝差不多。

  宋朝阳点了点头,把这一口袋的东西全给收了下来,然后就让曹薇留在家里吃晚饭。

  他则是和家里人开始处理起了这么一大口袋的食材。

  当然了,还不忘了给曹薇找点活,让她和大姐小丫头一起去剥大蒜,剁辣椒和野山椒。

  今晚上宋朝阳打算做个五花肉美蛙鳝鱼锅。

  油水就用五花肉和猪油。

  蛙肉和鳝鱼肉这两个鲜嫩的食材,负责当主角。

  宋朝阳一边忙活,还不忘了一边照看着刚才炖上的甲鱼山参汤。

  这一锅顶的上一个成年人两个月的收入。

  那炖坏了老张头得心疼死。

  宋朝阳之前还打算给金子拿给老张头换钱拿去买山参和甲鱼,结果他也不知道是不是死鸭子嘴硬,非说自己兜里还有钱,用不着宋朝阳操心。

  那块金子等到宋朝阳自己练到需要补气的时候,拿去换甲鱼和野山参,正好合适。

  宋朝阳无语。

  不怀疑老张头确实可能会有点存款,但是怎么说应该也不会太多。

  省武警总队的顾问说破了大天去,也就是个顾问。

  那能有多少钱?

  除非老张头,还有什么副业。

  不过宋朝阳想了想,老张头应该不太可能有什么副业。

  改革开放前在市面上,能有什么能够挣到钱的副业?

  宋朝阳也是无奈了,打算后边这老头子要真的不买山参和甲鱼了,那自己还得帮他一把。

  “师兄,你最近这气补的怎么样?”宋朝阳忍不住问了老张头一句。

  老张头背着手在一边站着,听了宋朝阳的话后,他也没有犹豫的就回答道:

  “快了,不出意外的话,明天过后就补正常了。”

  “到时候只要食补的东西不断供,应该足够我接下来的修炼了。”

  老张头倒是非常淡定。

  听到他这么说,宋朝阳也就放心了。

  看来这食补的效果还是挺显著的。

  还没吃够一百块,就差不多补回来了。

  “那个山参其实还能多炖上几次,之前我师父都是炖到没味儿的时候,才让我吃下去的。”这时候老爹宋守一,说出了自己的经验之谈。

  结果没想到,老张头笑了笑说道:

  “师叔,咱们现在生活好了,不差那个钱。”

  听到他这话,宋守一张了张嘴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宋朝阳摇摇头,翻了个白眼,心想这老头还挺倔。

  大概又过了一个小时的样子,宋朝阳做完了最后一个菜。

  然后就招呼着全家人上桌吃晚饭。

  钱教授两口子这几天帮着宋朝阳翻译了不少东西,老娘装饭的时候都给他们俩多弄了一勺。

  一个大碗饭装得冒尖,还得用勺子拍紧。

  看得宋朝阳有些想笑。

  不过算起来钱教授两口子确实给自己赚了不少。

  单价5元的翻译稿子,宋朝阳拿回来就没去碰过,最后还是钱教授拿着翻译了起来。

  不愧是在国外喝过洋墨水的,翻译单价五元的和三元的速度都一样。

  钱教授老婆也在翻译单价两元的,速度比钱教授也就稍微慢了一些。

  等到大家所有人都上了桌,一家之主的宋守一大手一挥,招呼:

  “别客气,别客气,大家都动筷子。”

  反正就算不是宋家的人,也是熟人。

  算起来没有一个人是吃白食的。

  钱教授两口子靠着翻译给宋朝阳赚了不少。

  曹薇今天是自带食材。

  老张头挖出来的金子,就是将近两万的价值。

  别说在宋家吃一顿,就是天天吃都行。

首节上一节162/18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