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609节

  当然,68-71,这几年有一些客观因素。

  比如和北边的摩擦冲突,挖防空洞都来不及了,哪里还顾得上加工资的事。

  ‘第聂伯-67’,演习人数60万人以上,实际上是人类历史上最多人数的演习。

  大敌当前,优先解决存亡大事。

  相反的。

  港城算是走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土瓜湾的事情了结了,汇率也跟着英镑贬了,对日笨、镁国、瓯洲其他国家的出口都有价格优势。

  镁国在越国的战争,也有从港城大量采购各类物资,活跃了本地的市场。

  星辰公司的杯装方便面,港城普通人是不太能消费得起,产能的大部分是给镁供货了。

  娄晓娥正在荃湾的杯面工厂视察,“文经理,陈经理,考验你们的时候到了。”

  “日笨市场那里急需供货,你们要尽快让新的生产线发挥出最大的产能。”

  方便面厂负责人文广顺说道:“董事长您放心,我们方便面厂肯定不会掉链子。”

  已经脱离方便面厂,专任包装厂经理的陈士谋说道:“我们已经培训好了班组,会加班加点把生产线开起来,不会影响公司整体计划的。”

  娄晓娥语气缓和道:“不是我要给你们压力。日笨分公司的陆瀚良经理三天两头发电报回港城催货。”

  火星贸易倪休经理习惯性的奉承道:“董事长您知人善任,把陆经理派去日笨,杀得日笨各家方便面公司毫无抵抗之力。”

  娄晓娥微笑道:“只是打开了公务市场。百货、超市的消费市场还有待验证。”

  倪休陪着笑脸说道:“文经理、陈经理都是干才,肯定能安排好生产供货,百货和超市都不在话下。”

  7-11那种连锁便利店,还没有冒出来,大型超市也才刚刚兴起,此时日笨的零售市场是百货店的天下。

  娄晓娥不置可否道:“希望事情能顺利。”

  文经理可惜道:“面粉又有涨价,让我们的成本回升了一些,利润少了好些。”

  因为汇率贬值的因素,港城进口的小麦涨价了。

  早在1966年,澳元改为十进制,汇率也由盯着英镑改为美元;加拿达元更早盯着美元了;阿根廷比索等等也是盯着美元。

  加上镁国,从这些地方进口的物资,对于港城来讲是涨价的。

  这些国家偏偏是小麦国际市场的主要供应方。

  港城不管找哪里买,不算其他变动的涨价,单单因为汇率一项就涨了好多。

  这也是之前有提到的,货币贬值容易助推本国的通货膨胀,恶化经济。

  有内地的‘三趟快车’支持,再加上港府微调了英镑港币的兑换比,变相涨回了几个点,没有步入恶性通膨。

  星辰公司的方便面一直采取不涨价的策略,利润有所下降,但把控了整个港城的方便面市场。

  商人都很精明,进入之前会先计算盈亏,其他公司要是做不到星辰这样的规模,成本压不下去,生产多少会亏多少。

  市场恢复了繁荣,暂时还没有其他家族进入方便面市场。

  娄晓娥看完方便面工厂,又到了隔壁楼的钟表工厂。

  封智聪经理领着她视察新产品。

  “董事长,这墙壁上都是石英挂钟。”

第673章 还是太落后了

  娄晓娥对挂钟的进度了如指掌,但是看到满满一墙壁的新款产品,她还是觉得展示的效果很惊艳。

  “很好!”

  “找港城最好的摄影家,拍出效果最好的产品图册!”

  “公司进军全球市场的主推产品,不用怕花钱!”

  连不用怕花钱都能说得出来,大老板显然是非常满意。

  礼品公司的汤洪德凑趣道:“我们的娄董在镁国又有得要忙了。”

  封智聪有技术员的谨慎,提醒道:“董事长,产能的提升还需要一点时间。”

  “我们和配件公司商谈供货量、供货价也需要些时间。”

  娄晓娥微笑道:“没事,图册的制作也需要时间。”

  “石英钟表业务,我们已经准备了半年多了,投入了1000多万港元的资金,我的耐心好的很。”

  封智聪由衷的敬佩道:“数遍港城,愿意投入这么多资金研发新产品的,只有我们星辰公司了。”

  汤洪德瑟道:“别家公司要不是抄袭瓯镁,要不就是按着瓯镁客户设计好的要求生产。”

  “他们别说没有领先全世界的创新产品,连想都没有想过。”

  “董事长,我估计明年年底,港督会把您列入授勋的推荐名单里。”

  娄晓娥摆摆手,“不希罕。”

  “你们要是想要,你们可以去运作。”

  封智聪想起听到的传闻,开口询问道:“董事长,咱们公司真的给港府写了建议书么?”

  这两天,港城的市面上有私下传言。

  星辰公司给港督、议员们写了一份建议信,里面内容总结起来就三条。

  1.给学校补助,为全港城的适龄儿童提供免费、有质量的小学教育,让全港城的家庭能减轻生活负担。

  2.严厉打击贪污,并且提高基层公务人员的薪资。

  3.建立劳资双方公平对话的机制,双方坐下来一起协商薪资待遇问题。

  简简单单三条建议,引起了好些有识之士的谈论。

  教育费用昂贵,是港城平民家庭的痛中之痛,不管是秉持儒家传统理念的人,还是崇尚硒方那套的人,对这条都大力支持。

  港城的基层公务人员不收钱的话生活压力过大,提高这些人的薪资,虽然有很多人反对,但是支持的声音更大。

  港城还在执行着大清朝的律例,养廉银还是很深入人心的。

  薪资对话,不管企业主还是员工,虽然不是很看好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但都认同应该要有个沟通商谈的管道,有机制总比没有更好。

  毕竟,今年持续折腾了快一年,工商界的老板们也是苦不堪言,很多订单都跑了,没有赚到就是亏了,损失巨大。

  而且只是说协商,没说一定要涨工资待遇,甚至可能可以合情合理的不用涨。

  所以包含瑛资在内的工商界很支持这条建议。

  本地的普通人、企业主,瑛资的代理人,全都支持的主张,港城的议员们自然是支持的。

  到底该不该做,球抛到了港督的手上。

  治理港城的是汇丰、怡和、马会和港督,已经有三家的同意,港督实际上也只能同意。

  大伙此时谈论的是应该怎么花钱,自然是上下嘴皮子一碰,轻轻松松。

  除了第三条花钱不多,前两条特别是第一条免费的小学教育,要的钱可是不少。

  至于资金从哪里来,李铭的建议书上没提。

  他相信有的是大聪明能想出办法来。

  娄晓娥作为联名参与人,“李董和我是以个人的名义给港府写的信。”

  “在双方矛盾很大的时候,我们没有力量使双方坐下来谈,也就没有掺和。”

  “现在事态平息了,我们星辰公司作为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有责任义务提醒港府应该为市民做一些改善民生的事。”

  娄晓娥一句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让封智聪敬佩不已,跳槽到这家公司算是来对了。

  汤洪德早知道这个事,当时还提醒过是否会惹怒瑛国人,担心被认为是支持土瓜湾那伙人。

  土瓜湾那伙人会主动停了,这是汤洪德之前没想到的,“有好些人来找我求证,我也顺便问了他们对这个建议的看法。”

  “港城现在是一面倒的支持您和李董的建议,特别是关于免费教育的建议,好些私立学校都赞成。”

  娄晓娥拿起一只挂钟,翻看后盖的机芯,“李董有让黄顾问派人调查,私立学校的入学率、辍学率。”

  “很多私立学校其实是在亏本运营。”

  “要是有了港府的补助,那些学校可以不用担心学校经费的事,可以专注于教授好学生。”

  不管什么行业,赚大钱的只有少数,港城很多私立学校都指望募捐的资金弥补窟窿。

  除了富商的私人捐资,各个同乡会、同业公会等组织,捐资助学可能占它们所有支出费用的绝大多数。

  封智聪还是工程师的思维,想着该怎么实现,“就是不知道港府能从哪里筹集到这么一大笔钱。”

  汤洪德一针见血道:“在搞钱这方面,你要相信瑛国人的能力。”

  “除非他们不想做事,不然肯定能搞到钱。”

  封智聪失笑道:“确实。瑛国人捞钱的能力不得不服。”

  汤洪德回想说道:“董事长。现在也有人说我们在抢钱,抱怨我们的魔方在港城卖得太贵了。”

  星辰公司的魔方在镁国不含消费税的零售价5美元,在港城卖29港元一个。

  港府前些时候微调了英镑兑换港元的比例,相应的港元兑美元有提升几个点,此时汇率1美元兑6.0606港元,能稳定个两年。

  娄晓娥小脸蛋的笑容消失,严肃认真的问道:“什么时候开始冒出来的?”

  汤洪德回话道:“就这两天,有听到那么两回。”

  娄晓娥转头对一直站在角落的小跟班吩咐道:“阿霞,记下来,这个事我要派人去查一查。”

  “好的,董事长。”阿霞已经记到工作用记事本上。

  汤洪德反应过来了,“您是怀疑有人在故意败坏我们公司的名声?”

  娄晓娥皱眉道:“一件玩具而已,不是生活必需品,嫌贵了可以不买。”

  “新产品,普通消费者不知道成本是多少钱。”

  “你能多次听到,有懂行的人故意散播的可能性不小。”

  怕事不敢仿制,看着别人赚钱得红眼病的人,可能会有一些的。

  这种人,喜欢在嘴巴上贬损别人,也不算是骂人,就是阴阳怪气让别人心里不舒服。

  汤洪德立马说道:“我待会就和黄福义顾问仔细描述经过。”

  娄晓娥点头道:“嗯。”

  这类乱七八糟的事,她一般都是安排给黄福义。

  调查清楚了,她再找自家男人拿主意。

  拿主意的人在京城轧钢厂刚开完会,学习《关于恢复职工探亲假的通知》的会。

  保卫科小楼下。

  前些天升任三队长的李方胜迎上前问道:“科长,上面通知恢复放假了么?”

首节上一节609/6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