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512节

  李铭提着食盒推门而入,给周晓白打传呼电话的时候,也给城西小院打了个传呼电话,让福妈多准备些饭菜。

  周晓白腾一下的站了起来,两天没见了,心里甚是想念。

  罗芸笑嘻嘻道:“晓白连吃雪糕都想着给你留一份,省得你来了的时候没有东西降温解暑。”

  “你看,她有多心疼你!”

  李铭用脚带上房门,“我带了冰镇过的绿豆汤,咱们喝绿豆汤。”

  周晓白精致的小脸上全是笑容,开心得不能再开心了,嘴上埋怨道:

  “你出差才回来,有一大堆的事情要你忙呢。”

  李铭笑盈盈道:“那些都是小事,在我心里没有比你更重要的事了。”

  罗芸接过一个食盒,“我已经吃饱了,吃的全是你们俩撒的狗粮。”

  “呵呵,有你们爱吃的糖醋鱼、腊肉炒莴笋、拍黄瓜。都是开胃菜。”

  罗芸高兴道:“哇!今天都是好菜。”

  周晓白接过另一个食盒,“你们食堂炒的菜每次都好精致。”

  李铭随口忽悠道:“食堂小灶嘛,当然会做得好一些。”

  “好些材料也是我自己准备的,食堂就是帮忙加工两下。”

  “怕把你们饿坏了,不然我要叫食堂帮忙炖老鸭汤的。”

  周晓白叮咛道:“太麻烦人家也不合适。”

  “经常大鱼大肉,其他人嘴上不说心里也会嘀咕的。”

  小姑娘的劝告,挺有趣的,李铭笑眯眯道:“偶尔为之没事的。”

  大半年了,李铭带的饭菜也不是每次都很丰盛,有时只是几碟酱菜,有时是一些酸菜。

  萝卜青菜有,海参鲍鱼也有,什么情况都有,周晓白也就习惯了,偶尔提醒他不要太超标。

  饭后,三人喝着冰冰凉的绿豆汤闲聊。

  周晓白跟他说了个好消息,“方便面生产线的钱到了,4万块钱已经在研究所的账上了。”

  红星轧钢厂的方便面生产线对外报价是5-6万块钱,具体看配置。

  相比日笨的机器并没有价格优势,好处是可以节省外汇。

  研究所搞出来的这一套试验性质的生产线,为了避免瓜田李下,直接压低了价格报过去的。

  好在国产电机、履带那些大金额的配件有采购信息,别人也找不到茬。

  李铭嘿嘿笑道:“总算到了,要不然我都要揭不开锅了。”

  揭不开锅还能大吃大喝,旁边喝着绿豆汤的罗芸是一个字都不信。

  周晓白笑道:“是好麻烦,以后咱们不做这么麻烦的事。”

  李铭咳了一声,“你爸发话了,咱们也没辙。要是别人问我,那肯定是要对方先给钱,不然我理都不带理他们。”

  周晓白甜甜应道:“嗯。”

  4万块钱,1年前来讲,在京城冒不了泡,有这样家底的大户人家不少。

  1年的物是人非后,现在4万块是非常土豪的了。

  研究所的归属、账目,包括张海洋在内,就他们四个人知道。

  其他来兼职的研究员都不大清楚,本身都不是好事之人,是来这躲清净的,也没人追根究底的问。

  这也是张海洋这样的大院子弟十分佩服李铭的缘故,太TM能折腾了,牛逼轰轰的,关键还没事。

  要是每次都能站对位置,机关、企业单位等的中低层干部,确实可以说屁事没有。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城头变幻大王旗,想每次都站到对的一方,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位置很稳的李铭又准备大花钱了,“有了这钱,我们可以大量采购机器设备了。”

  周晓白询问道:“你去津城看展会,有看到咱们用得上的吗?”

  “钟表研究室现在都还在讨论研究那些资料,因为缺少仪器设备没有办法开始试验。”

  港城寒武纪实验室收集的资料,翻译成中文后被李铭拿到了京城。

  “看到了一些,不过我没买。”

  罗芸以为是缺钱的缘故,“这下有钱了,可以买了吧?”

  李铭解释道:“也买不了,那些都是要外汇的,咱们研究所没地方申请外汇。”

  “我找了那些一起看展会的人,跟他们互通有无,问到了好些国内的厂家。”

  罗芸佩服道:“你厉害!要是我去,我就想不到这个办法。”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你可能会想到其他办法。”

  罗芸心里有数,“谢谢你的夸奖咯,我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

  “你做的这些事情,我是一个都想不到。就是那个比较不离谱的木屑种植香菇我也想不到。”

  “对了,香菇长得怎么样了?”

  周晓白帮忙说道:“小铭才刚回来呢!”意思还不了解情况。

  李铭答应道:“大概10来天后吧。到时候就由你们来照看菌棒,让你们亲手培养出香菇。”

  “我会让乔永宽这几天在后院提前搭盖一个小棚,保证阴凉通风。”

  刀疤脸乔永宽,45元的高工资不是那么好拿的,除了看大门守夜,也要负责一些使力气的杂事。

  10来天而已,罗芸开心道:“你得指点我们。要是被我们搞砸了就可惜了。”

  李铭随口道:“一个菌棒可以长2斤香菇,你们确实要多花些心思。”

  “我们肯定会很用心的。”

  罗芸接着憧憬道:“晓白,你说我们到时候怎么吃这些香菇比较好?”

  周晓白笑道:“用我们自己种出来的香菇煮汤喝,肯定很香。”

  “我觉得拿来炒肉吃应该更香。”

  还没开始着手行动,两人就已经开始畅想着要怎么吃了。

  李铭喝着绿豆汤,在旁听着也别有一番趣味。

  下午。

  轧钢厂保卫科。

  李铭在办公室里写写画画的。

  秦淮茹找上了门。

  “你中午去哪里了呀?”

  “去城西研究所和那些研究员讨论石英机芯去了。”

  “哦。中午我没回家在厂里吃的饭,过来发现你门锁着人不在。”

  “怎么着?你已经好啦?想跟我联络联络了?”

  秦淮茹娇嗔道:“去去去。我有正经事要找你呢。”

  “有了新采购的斩拌刀和半自动灌肠扎线机,生产效率更高了,现在火腿肠加工厂有点人手不足了。”

  李铭自从知道陈国栋科长有路子贷款,他就提前在设备工厂那里下了单。

  在他去津城之前,机器已经到货了。

  “等我捋顺一下头绪,过几天再招50个人。”

  “是从上次没抽中的那350人里挑人么?”

  “嗯。说过的话就要尽力去实现。”

  秦淮茹提醒道:“其他人见火腿肠加工厂这么好,估计也会有想法的。”

  李铭不以为意道:“放出消息,后续还要接着扩大规模呗。有盼头他们自然不会找事。”

  “安放了新的机器,加工车间已经很挤了,你还要扩大规模?没那么多地方了。”

  “挑出几名腿脚灵活、能说会道的人出去找地皮。我要建新工厂。”

  秦淮茹诧异问道:“你哪来的钱啊?”

  “我的意思是加工厂明面上是没钱的,这次买机器还是贷的款。”

  李铭随意道:“新工厂起码要搞500人,也就有450人要交400块,有18万块。”

  “砖头水泥那些材料,先找鲁家山建材厂借用点,建厂的钱绰绰有余。”

  秦淮茹惊讶道:“这后面的人也要交钱啊!你打算以什么名义收钱?”

第601章 我要草莓味的

  建新厂的方案,李铭从最开始计划建家属工厂的时候就想好了。

  “我会把这次新招的50个人设立成一个小厂,只是有个名义的小厂,然后跟加工厂合并为一个厂。”

  “后面的400号人也是这样操作,他们交钱就是合情合理的了。”

  秦淮茹感觉打开了一片新的广阔天地,“这样能行吗?”

  李铭笑问道:“现在有谁能站出来说不行?”

  “工业局么?不对,现在应该叫工业组。等工业组把他们单位内部的事情厘清了再出来说话。”

  “我这样操作,讲究了公平公正,咱们厂里的人肯定没有意见。”

  要求复工的通知,一发再发,大伙还是我行我素。

  复工了的有,复一部分工的有,复工后停工的有,复工停工再复工的有,一直没有复工的也有。

  各式各样的都有,没有人能说得清。

  委会精简了下属的机关单位,很多业务部门总共没剩几个人的编制,还要经常参加劳动。

  县城倒是可行,本来就没多少家企业单位,精简后即使只有几个人照样能管得住,之前的业务部门确实过于臃肿。

  大城市的企业单位多,这样子哪里能管得过来,天天忙得不可开交。

  缺人做事,要不少管点事,减少业务量;要不就多加人手。

  少管事是不行的,后面只能又慢慢把人员给加回去。

  早有先例,例子都是很新的。

  经过精简下放,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在62年年底全所只有28人。

  63年就增加了45人,到65年的时候已经达到105人。

首节上一节512/6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