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509节

  而且,他在城西的创新技术研究所还有一堆人是在单位旷工,跑到研究所做事。

  他更没什么好说的。

  城西。

  创新技术研究所。

  周晓白带着两位新来的人员到钟表研究室门口。

  “钟师傅、王师傅,这间就是你们以后的办公室。”

  “你们需要些什么可以开个单子给我。”

  “我会找人去尽量配齐的。”

  周晓白是和罗芸站一起,硬着头皮应对这两位陌生人。

  食品研究室的人就在旁边搞试验,刀疤脸守在大门口,倒是没什么危险。

  她们也不是害怕,就是与陌生人打交道少,会有些紧张。

  此时是年轻人的天下。

  老钟师傅也没有小觑两位小姑娘,“周组长,我对钟表维修是在行的。”

  “要我组装一个机械表,配件可以从各个手表里拆。我多花些时间也能装出来。”

  “但是那个年轻的张副组长好像要制作什么新的机芯?我是没那个能耐的。”

  学徒工的小王师傅也跟着坦言道:“我就更不行了,我连钟表维修都还没有出师呢。”

  周晓白强自镇定的说:“你们不用担心。还会有其他人一起参与研制的。”

  “张副组长已经去京城手表厂请技术员了,估计这两天就会回来。”

  钟师傅连声说:“这样好!人多力量大!”

  周晓白尽量表现得热忱欢迎,“桌椅这些都有现成的,笔、墨、记事本什么的也都有现成的。”

  “你们看看缺点什么?缺了什么就跟我和罗芸说。”

  钟师傅也客客气气的说:“有桌子凳子就够了。”

  “镊子、螺丝刀、放大镜、开表器、取针钳这些小工具我都有。”

  “测试仪器我就真没有。”

  这些工具都是吃饭的家伙,老师傅还算是制备得齐全。

  小王师傅是年轻人,心里也挺紧张的,作为学徒工的他什么工具都没有。

  周晓白大气道:“研究所会给大家提供工具的,只要能找到,每个人都会有一套新的工具。”

  “这还得麻烦您给开个详细的清单。”

  听到这话,小王师傅脸上不自觉的流露出轻松的表情。

  这地方的领导热情周到,是个做事的地方。

  钟师傅老成的说:“还是等手表工厂的技术员来了再看吧?”

  “可能他们知道些最新的工具,重复购买就浪费钱了。”

  确实要省着点花钱,周晓白没有勉强,“也行。”

  “张副组长估计明后天就会带人来,耽误不了多少时间。”

  “钟表你们比我懂,我先跟你们大致的介绍下将要研究的石英机芯。”

  周晓白听了李铭的详细解释,也懂得石英振荡、频率、步进马达、集成电路那些玩意。

  对于两名钟表维修师傅和罗芸来讲,就有点大开眼界的感觉。

  中午。

  轧钢厂食堂。

  全厂职工刚下班就蜂拥而来。

  吃饭不积极,脑袋有问题。

  更何况食堂今天有新菜,厂里还以‘试吃’火腿肠的名义出了个实惠价,3分钱一份菜。

  要说收买人心,李怀德主任是有一手的。

  一大盆一大盆的芹菜炒火腿肠摆放在桌台。

  快要过季的芹菜与火腿肠,红绿相间,很是显眼。

  “那就是火腿肠啊!”

  “看起来像是午餐肉啊!”

  “一片片都是圆的,看着像是香肠切开的样子。”

  消息传了好久,大伙已经期待了好些天,正在排队的人议论纷纷。

  李铭和陈国栋科长站在第三食堂的进门入口处。

  陈科长点评道:“1毛钱1根,1根有2两,5毛钱就是1斤。”

  “3分钱一份的菜,即使不合口味,广大职工应该也没有意见。”

  李铭随意说道:“希望大家能满意吧。”

  陈科长刚才已经品尝过,“口感比午餐肉好多了,价格也比午餐肉便宜多了,应该没什么不满意的。”

  李铭笑了笑,“每个人的口味都不相同,不好说呢。”

  陈科长随口道:“等会就知道了。”

  “对了,加工厂可不能给我掉链子了!我之前答应了好多家单位。现在他们都在催着我要货。”

  李铭笑呵呵道:“加工厂那里一天能产1600斤的火腿肠成品,您给看着安排吧。”

  陈科长发现不对劲,“上午我在加工厂听你讲解的时候,你明明说那个什么刀每小时可以切100斤的料。”

  “那就是每小时可以产100斤火腿肠。”

  “怎么又变成一天只能产1600斤了?还有几百斤去哪了呢?”

  李铭笑嘻嘻道:“搞生产嘛,总是会有意外情况发生,提前留有余地更好安排。”

  “而且这样置换的利润太低了,资金积累太慢。”

  “我还等着积累了资金,好增加斩拌机装置和半自动灌肠扎线机,火腿肠的产量才能快速增加。”

  “所以啊,我要留下一部分的产能用来生产便宜猪肉的火腿肠,多搞些自产自销的才有更高的利润。”

  没什么可以指摘的,陈科长啧了一声,“你想要扩大生产,那干脆去银行贷款好了。”

  李铭有些心动,不置可否的说:“银行贷款也要还的啊,现在也不知道还能不能贷到款。”

  “外面跟咱们厂没得比,乱糟糟的。”

  人面很广的陈科长主动揽下了这个活,“我去帮你问一问。”

  “产品已经投产了,还是有得商量余地的。之前没投产,又是新鲜玩意,银行现在也是很谨慎。”

  之前没提供这个建议的原因,陈科长多解释了两句。

  李铭高兴道:“科长,要是能贷的话,给我贷个10万块钱吧?”

  陈科长笑骂道:“你想得真美!”

  “破厂子还没投入3万块钱,你就想贷10万,银行懒得理你。”

  李铭反驳道:“哪里才3万块!加工车间的建设,那些机器设备的制作,咱们轧钢厂出的物资和人工,全都是值钱还不好找的啊。”

  陈科长肯定的说:“10万你想都别想了。估计最多给你批一两万块。”这还是背靠红星轧钢厂的好处。

  “你要那么多钱做什么?”

  李铭没有保密预定的计划,“我打算建一座新的厂房。”

  陈科长猜测道:“你是想去外面找地皮建新工厂?”

  “没错。咱们厂里空间有限,再加上灰尘较多,我打算在外面找块地,建个独立的厂区。”

  陈科长劝说道:“过两月再看吧。步子暂时不要迈得太开。”

  李铭也听劝,“没资金的话,我就是想跑也跑不起来。”

  主要是在京城,有利就会有弊。

  委会已经成立,多多少少也是开始有人管事了。

  很多手段不能乱用。

  要是在外地,李铭敢用以后常见的手段:预售,先收各个单位的定金搞产能扩张,再给那些单位供货。

  只要有针对性的忽悠,不管谁的钱包都能够打开。

  他和陈科长观察了一段时间职工的反应,绝大多数是正向的,就没有过多停留。

  李铭带着饭菜去找周晓白。

  他会多带些零食分享给其他人,饭菜除了电灯泡罗芸的份就没有其他人的。

  午饭时间,除了看大门的刀疤脸提前吃过了还在岗位上,只剩周晓白、罗芸还在研究所。

  “这个芹菜火腿肠是轧钢厂小食堂的大师傅精心烹饪的。”

  周晓白甜甜笑道:“好香。”

  “是你那个写菜谱的邻居做的么?”

  李铭坐看小美女摆盘,“就是他炒的菜。大名叫何雨柱,大伙都叫他傻柱。”

  罗芸小声问周晓白菜谱的事。

  菜谱给了周晓白她母亲,没什么不能说的。

  周晓白三两句话就解释清楚了。

  罗芸品尝过后说道:“小铭,你那个大院还真有人才呀,这菜炒得确实又香又好吃。”

  “你以前带的菜怎么不是他做的呀?”

第599章 有些人说了些牢骚话

  李铭忽悠道:“他是小食堂的大师傅,主要是负责给小食堂做菜。”

  “我总不能点名谁给做。我都是遇上哪个师傅有空算哪个。”

  他之前带的饭菜,大多是城西小院福妈帮忙做的,大户人家做事的,家常菜也很可以。

  三人很快就吃好了午饭,慢慢喝海带排骨汤闲聊天。

  温馨的午餐,周晓白的心情很好。

  “张海洋找的钟表师傅,小王师傅、老钟师傅上午过来了。”

首节上一节509/6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