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458节

  67年平均工资是57元,兑换,1元大约是2.32港元,也就是130港元。

  港城,300元的工资是工厂普通管事的收入,工人是100-200元,多劳多得;学徒包吃住,每月10元零花钱。

  不说教育,最基础的养老问题,京城的工人早就有退休工资拿,港城现在还是自求多福。

  住房都是一样的困难。

  在港城,能寄钱回内地老家的打工人,寄的都是省吃俭用扣出来的钱。

  中环到西环,不是很远。

  李铭跟娄晓娥很快就赶到了方便面的工厂。

  三班倒,现在厂里工人只有一部分。

  娄晓娥先给普通工作人员发利是。

  那些在流水线上忙活的人等下工了才会发。

  有员工偷偷瞄了下,20元,又有三天的工资到手,上1天班领6天工资,很是开心。

  “哇!20块钱!”

  “20块啊?”

  “20块哦!”

  眉飞色舞的交流着,一点也没有过年加班的郁闷感。

  正是方便面大扩张的时期,李铭散财得人心。

  起码别的厂家想跟风做方便面的时候,从星辰公司挖人的成本很高。

  方便面厂的文广顺经理奉承道:“像李董和董事长这么体恤工人的企业家,全港城都找不到第二家了。”

  “企业有利润,分享一些给员工是应该的。”

  李铭说着话,忽然有个新想法,应该把京城那一套挑一些用到港城的工厂。

  “董事长,在泡面营销计划开启之前,先搞一个评选,每月最佳员工,奖励大米或者水果、食用油。”

  娄晓娥眨了眨眼,很快就明白了他的套路。

  奖励的东西值不值钱另外说,一定要够显眼!

  大米、油、水果之类的,又重又显眼,员工提回去的时候,邻居们肯定会搭一句嘴问候。

  一句‘公司给最佳员工的奖品’。

  在街坊邻居面前都可以瑟好几天。

  相应的工厂名声也会更响亮。

  最佳集体奖,最佳员工奖,销售冠军,进步奖,奖状、流动荭旗,各种小礼物。

  娄晓娥之前帮李铭写了很多获奖发言稿,再加上俩人在被窝里的闲聊。

  京城的很多套路她都懂,脑海里已经有了好些思路。

  “我会让办公室的人先做一份策划方案出来,你到时候再把关。”

  李铭见文经理等管理层迷迷瞪瞪的,“给各个工位搞评选,让他们除了赚钱的动力,也有荣誉的动力。”

  倪休副经理抢先道:“李董不亏是经商天才。员工的管理难题迎刃而解。”

  文广顺经理后悔慢了半拍,补救道:“李董这一创举可谓是引领港城的新风潮。”

  吹捧得太假,李铭还是笑纳了,笑呵呵道:“工人有好处,也不会少了你们的好处。”

  “大家群策群力一起把公司做大做强。”

  文经理陪着笑脸,“有李董把握大方向,公司发展那是蒸蒸日上。”

  吵闹的杂音从工厂大门外传来。

  李铭皱眉道:“去个人,看一看是怎么回事?”

  其实他已经探查到了,有个年轻人和方便面厂的保安起了冲突。

  倪休副经理很快跑回来汇报,“来人自称是港城时报的记者,保安让他登记身份的时候。”

  “他塞了20元港币小费给保安,想让保安爆料咱们厂的一些不好的事情。”

  “保安没搭理他,嘲笑他没见识过好的工厂,让他去别的工厂找茬,这里不欢迎他这种别有用心的采访。”

  “记者的脾气,您也知道,后面自然就吵了起来。”

  “我给对方道歉了,但是人还是走了。”

  李铭有些哭笑不得,保安也算是好心办了坏事。

  他也不怪保安,而且不该打击保安这种以厂为荣的心态,还得加以鼓励。

  工厂没给保安相关培训,厂里专门负责接待工作的人今天有事没加班,应对失当的责任在厂里。

  不教而诛谓之虐。

  “港城时报的背景是哪家的?”

  有可能要应付报社和记者,娄晓娥做了些准备工作,“海峡东岸直属的报社。”

  非常好对付,李铭随口说道:“让大哥和黄顾问找他们报社的总编说说情。”

第563章 不可能的事

  不是李铭嚣张,不重视对方的强大实力。

  而是海峡东岸的人,有奶就是娘,只要肯花钱,都不是个事。

  93年,报纸停刊的时候卖大楼,价值5.8亿港币的楼,只卖了1.9亿。

  70天内,大楼转手3次,中间的3.9亿,各级人员都有分润。

  李铭正好让娄晓娥大哥跟对方打交道,多打通一条前往海峡东岸销售方便面的路子。

  得罪人也是一种搭上线的办法。

  娄晓娥没想这么深,不过也不想得罪报社。

  港城的记者,此时就已经非常敢胡编乱造了。

  一点小火星都可以说成是一场大火。

  娄晓娥心中有数,“我回去就跟大哥说,爸爸跟他们还是有些关系的,这事好说。”

  一堆手下在场,人多嘴杂,李铭先处理公司的事。

  “保安没做错什么,等会走的时候表扬一下他,发20元利是安他的心。再把他调去火腿肠厂。”

  娄晓娥赞同道:“这样安排挺好的。”

  保安是星辰保安公司的人,换个岗位而已。

  既给报社面子,人已经不在这了;也不伤自己的员工。

  今天是大年初一。

  临近中午李铭送娄晓娥回去的路上,随口说了让大舅哥借故跟时报打交道的事。

  娄晓娥也觉得是个不错的想法。

  没有在娄家吃饭。

  李铭回了京城,他带着周晓白在东来顺请客。

  客人不多,只有两位,罗芸,张海洋。

  李铭一边把涮好的羊肉夹给周晓白,一边招呼另外俩人:

  “你们最近在忙啥?”

  罗芸自食其力,自己涮羊肉,“大过年的而且最近天太冷了,我躲在家里看书。”

  张海洋意兴阑珊说:“去开了几次会,我上午还去坐了大半天。我属于是可以挽救教育好的那一批。”

  李铭笑呵呵道:“那你的运气算不错的了。”

  张海洋叹气道:“现在讲究联合。就是‘联合行动’里面的人也被定性为大部分是好的。”

  “而且承认我们这些人早些时候还是有些功劳的,只是后来走到了反面,现在要我们觉悟反省。”

  李铭笑道:“那就反省呗。”

  张海洋吐了口气:“唉!不知道该怎么反省。”

  罗芸随口说:“写检查呗,能有什么难的!我哥就是这样。”

  张海洋瞅了一眼,“不想写。”

  李铭笑道:“看来你还是不服气。”

  “上次在又一顺吃火锅,我遇到你的时候,你那三个朋友是来找你拉人去闯治安总局的吧?”

  周晓白安静的吃着菜,听李铭跟人闲扯。

  张海洋惊叹道:“这你也能猜到!”

  “当时你打算去帮忙?”

  张海洋点头说:“我是想参与的,结果倒霉催的拉肚子好几天,后面没去成。”

  “我也因祸得福,没什么比较严重的事,不算是顽固的人。”

  真凶李铭忍俊不禁道:“你们那一套就是不行。”

  “你们的老子是英雄,所以你们这些当儿子、女儿的就是好汉?没这个道理!”

  “这跟古代的王子皇孙靠爹,这其中有什么区别么?”

  张海洋不服气道:“我们的父辈是经历过战争的考验的!”

  “古代的时候,封候拜将也是一刀一枪拼出来的。”

  “那是不一样的战争。”

  李铭反问道:“古人也有的是为了治国安邦,百姓安居乐业,跟你爸妈有多大的不同?”

  明知道是诡辩,张海洋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李铭不是来搞辩论的,招呼道:“吃菜吃菜。这都是过去的事了。”

  “反正大多数人都认为你们是错误的。上头也认定了你们是错误的了。定论了的事。”

  张海洋有气无力道:“是这样。”

  “你以后有什么打算没有?”

  张海洋涮着羊肉随口说:“还能有啥打算,就这样混日子呗。”

  “我最近要搞一个小研究,又没时间找专业人士。要不你帮我个忙,找一些研究食品调味料的人。”

  张海洋摸不着头脑的问:“研究食品调味料?”

首节上一节458/6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