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434节

  交道口街道办可不管胶印厂怎么想,准备联合交道口治安所,一起搞‘树立正确婚恋观念’的活动。

  征集行骗线索,介绍防骗措施,帮助未婚青年简单识别渣男渣女的手段。

  晚上6点。

  港城。

  弥敦道房子6楼客厅沙发。

  娄晓娥拿着她自己的证件翻来覆去的看,眉飞色舞道:

  “李娄晓娥!”

  “那个掮客黄福义很会办事。”

  李铭把她搂在怀里,忍不住笑道:“哈哈,帮你办下来了身份,就是很会办事?”

  没理会他的取笑,娄晓娥志得意满道:“我现在是名正言顺的李太太了!”

  “太太?原来你这么老了啊。”

  “哼!老就老,反正我很开心。”

  “李太太,咱们今晚吃什么?”

  娄晓娥摇头晃脑,“今天来不及庆祝了,下次叫上秦姐一起去这里的大饭店庆祝。”

  李铭提醒道:“你是大老婆,她是小老婆,你确定她愿意跟你一起庆祝?”

  “看来是不太合适。那就等找到我爸妈的时候再庆祝。”

  “这个理由倒是可以。一个星期内可以知道结果。你还没说咱们晚上吃什么。”

  “我也不知道吃什么,我知道我要是说‘随便’,你肯定生我的气。”

  娄晓娥好奇道:“你为什么听到‘随便’两个字的时候就生气?”

  李铭随口说:“因为我不想猜你说的‘随便’是什么意思。”

  “本来上班就挺累人的了,跟你在一起只想简单快乐些,又要我猜,那我当然不开心了。”

  娄晓娥勾着他的脖子,“知道啦!我下面给你吃。”

  “嗯?”

  “下流的思想!我是说煮面条给你吃。”

  “你自己不说清楚还怪我。那今天尝尝你的手艺。需要什么材料,你说,我来准备。”

  “西红柿鸡蛋面?”

  “可以。”

  娄晓娥起身去厨房忙活。

  他躺在沙发上看报纸。

  这间房子的面积有110平,只有两个卧室加个小书房,客厅、厨房、卫生间都比较宽敞。

  非常符合他希望的布局,也就没有再次装修。

  李铭看报纸的时候看到一条消息,‘港府要推出法律援助计划。’

  宣示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港城大学的第一个法律系现在还在筹备中,1969年才会成立。

  此时的法官、律师、陪审团成员,所有人全都需要懂瑛文。

  这些人不是瑛国佬就是留学归来的华人。

  瑛国佬大部分不懂中文和白话,只有少量华人律师贯通中英文。

  懂瑛文的‘二诡子’不是有钱有势就是有钱人资助的。

  瑛国佬更不用说,在港城天生高人一等。

  港城的普通人到法院打官司,基本上是输了又输!

  得不到公平正义,普通人自然会抱团取暖,这也是港城的帮派横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70年代开始,港城的几所大学法律系培养了越来越多的法律从业人员,才让普通人打官司有更容易。

  旁边有一个母国虎视眈眈,瑛国的国力又迅速下降,港城的瑛国佬和‘二诡子’做事开始讲道理。

  法律能保障普通人的权利的时候,帮派也就后继不足,慢慢式微。

  很多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实际都是有内在的逻辑在支撑它。

  “面条做好了,我端到餐桌那边还是端到沙发这里?”

  娄晓娥询问的声音让李铭回过了神,“就在沙发这里吃。”

第547章 呸!

  娄晓娥用砧板垫着把整碗鸡蛋面端到了沙发桌上。

  李铭夸奖道:“卖相看起来不错,味道应该也差不到哪。”

  “我也是有进步的。”娄晓娥又回厨房拿碗筷。

  “进步还不小。嘉奖一次。”

  他奖励了秦淮茹,同样要找理由奖励娄晓娥,尽量保持两女的平衡。

  娄晓娥凑趣道:“谢大老爷赏。”

  “等会。秦姐到东厢房了。”

  李铭把秦淮茹收进小世界里,又拉到这里。

  秦淮茹睁开眼,“你们俩真清闲。”

  娄晓娥笑道:“秦姐,我去给你拿个碗。”没提身份证件的事情。

  “不用了,我已经吃过了而且我还得马上回去。”

  “可以喝点汤。我煮的时候特意多放了些水。”

  喝两口汤要不了多少时间,秦淮茹也就没再坚持。

  “那我就尝尝你的手艺。”

  “还挺好吃的。”李铭尝了两口,询问道:“你这么早找过来是有事么?”

  “没什么事,家里热水用完了,我就想先用东厢房的热水。”

  “四合院里没啥事吧?”

  “天气冷,家家户户都缩在家里,没听说有什么事。”

  秦淮茹又问道:“温室大棚的菜快要开始收获了,你安排好了没有?这是我婆婆问我的。”

  李铭早就计划好了,“95号四合院的,我们自己的,采购三科私下合伙的,全都供应给轧钢厂消费合作社。”

  “有我去年的登记预售办法,销路没有问题。”

  消费合作社还是李铭提议成立的,现在相当于轧钢厂的生活物资杂货铺。

  “晓娥,我真的吃饱了的,喝一点汤就行。”秦淮茹叫住想往碗里加面的娄晓娥。

  娄晓娥也不勉强,“那好吧。”

  秦淮茹接过碗,“三家的菜都卖给咱们厂,厂里能卖得动么?”

  李铭边吃边说:“估计还不够卖。今年冬天大棚菜的价格降下来了,吃得起的人变多了。”

  “菜市场的大棚菜虽然有大幅增加供应,相对京城的人口,总的来说还是杯水车薪。厂里的人肯定会帮亲朋邻居购买,估计还是得靠排队抢。”

  娄晓娥插话道:“菜开卖了,秦姐家明面上可以增加好多收入了,以后可以不用苦着孩子们了。”

  秦淮茹风情万种的看了眼面前的男人,“要先还钱给大老爷,而且也不能太惯着他们。”

  做样子的还钱没啥好说的,娄晓娥说起孩子的事,“我从没见你惯过他们。”

  “小孩子不管得严厉一点不行。”

  李铭专心解决碗里的面条,没掺和两女的闲聊。

  喝完汤,秦淮茹告辞,“晓娥,我先回去了。晚上我不过来了。”

  娄晓娥停下筷子,“等会吃完面条,我也要回城西住。”

  李铭把秦淮茹弄回东厢房,继续吃晚饭。

  秦淮茹提着两个热水瓶出了房门,遇到刚回来的许大茂。

  “秦姐!小铭在家么?”

  “在,不过睡着了。我以为他不在家,想先用他家的热水,等会烧好了再还回去,结果他人在家睡觉,我没敢吵醒他。”

  许大茂附和道:“睡着了,那是不合适打搅他。”

  “怎么?你有什么麻烦事要找小铭?”秦淮茹想着能不能帮忙提前推掉。

  “温室大棚的菜不是要收获了么?我也想为院里做些贡献,找了门路把菜卖出去。”

  秦淮茹朝着中院门走去,“我听小铭说了,全部打包卖给轧钢厂的消费合作社,咱们院里安心收钱就行了。”

  许大茂紧跟在旁,小声说:“秦姐您可能不知道。采购三科那伙人也偷偷搞了温室大棚,我估计他们也是想卖给厂里。”

  “咱们厂愿意花钱的人数有限,到时候估计会有冲突,我提前准备着。”

  秦淮茹心想,我知道的比你清楚多了。

  “你卖?你是打算加价卖给别人?闹出乱子,大家都得倒霉。”

  “秦姐你这就小看人了。不是我吹,我还真看不上那三瓜两枣的。”

  许大茂之前得罪了大领导,在杨厂长面前失分,找阎埠贵合伙建大棚的时候,确实有打算从中赚一手。

  现在当了察队里的副组长,许大茂想的是利用大棚菜资源笼络关系,更进一步。

  没啥妨碍,秦淮茹随口说:“我是不管,随便你跟院里人怎么商量。”

  “我也是觉悟提高了,想为大伙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要搞事,许大茂还真得先找院里人商量,以防傻柱反对坏事。

  想到这里,许大茂就想抱怨李铭要求的全大院参加,没钱帮忙垫钱也要求家家户户参与。

  他许大茂居然有一天会跟傻柱合伙赚钱。

  呸!

  路过中院正房,想到傻柱很快要有孩子了,许大茂越想越不爽。

  三天后。

  1月6日。

  小寒节气。

首节上一节434/6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