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259节

  土地贫瘠又干旱的地区,实际是不太合适人类生存的地区,或者说人口超出了环境的承载能力。

  比如典型的西海固,21世纪的时候,土地贫瘠可以用化肥,可是因为缺水,最后还是只能用易地搬迁这一招。

  旱地的粮食产量是水浇地的30%-50%,

  同样的劳动,产量差这么多,该搬走还是得搬走,不合适不能硬撑。

  易中海接着说道:“这样的时期,我们只顾自己就不太合适。”

  “咱们这个前院比较宽敞。我提议,放电影的时候,把隔壁院子的老大爷老大妈也一起请来,大家一起看电影。”

  “一大爷这提议,我看可以。”

  “我支持一大爷的提议。”

  易中海这提议没人反对,请不请都有很多别的院子的人跑来,比如小孩子。

  小孩子很容易满足,电影屏幕的正面没位置了,看背面也美滋滋。

  -----------------

  几天之后,

  周日,

  昨天发了工资,秦淮茹一大清早就准备去买点好菜,遇上李铭在前院打太极,

  “这么早起来练拳?”

  “我总不能练习吹笛子,扰人家的清梦。”

  “多躺一会儿呗。”

  院里没人,探查开启,

  李铭压低声音调戏道:“火力旺,躺着就想你。”

  他又恢复正常语气,“我练完这两遍就打算出门去乡下。”

  秦淮茹也小声碎了他一口,“没个正行。”

  接着又拿腔拿调道:“你还是要多休息一下,别把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揽。”

  “谢谢秦姐关心,我还年轻,有的是力气。”

  李铭还挤眉弄眼的,没事逗一下闷子,挺有意思的,玩得就是一个刺激。

  秦淮茹翻白眼道:“不跟你闲聊了,我得赶紧去菜市场排队。”

  “今天不用上班,天气又不热,上午慢慢排呗。”

  “今天3号了,上午可能还得投区代表的票。”

  之前街道办的刘干事来通知过,4月3日投票,

  上面选日子估计是看好了今天是周日,可以提高投票率。

  虽然参加了几次院里的迭民小组会,满大街也是各种宣传标语,

  李铭早忘记了投票这事,这不能怪他,他以前没这习惯。

  “那我还得赶回来投票啊!”

  “也可以不投,出差在外的人,要加班的人就没时间投。”

  “那我上午再看看。”怪不得院里三位大爷都没为这事叮嘱他,知道他比较忙。

  秦淮茹见他没事要说了也就出门买菜去了。

  李铭练完拳,回家收拾了一下,去城西吃早餐。

  上午先是去海淀上音乐课,

  他回家后又跟娄晓娥在书房学弹古筝,

  在家里学什么,能不能学会,都是次要的,

  玩的是两人的你侬我侬。

  娄晓娥自己也不怎么会弹,更不用说教授他了。

  这时候弹古筝的大师,大多是男的,曹东扶、赵玉斋、罗九香、王巽之、曹正等,

  王巽之大师的女儿王昌元大师,去年创作了名曲《战台风》,但人现在还在上嗨音乐学院学习。

  娄晓娥弹得不咋滴,也不能全怪她学艺不精,

  1956年,国家轻工业部科学院所属的乐器研究所成立,开始对民族乐器,如古琴、古筝、琵琶、扬琴、二胡、笛、笙、芦笙、唢呐、筚篥等乐器进行改革。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各种民族乐器有很大的发展,

  比如古筝,全国各地之前流行的有十三弦、十五弦、十六弦等不同弦数的筝,

  S型二十一弦尼龙钢丝缠弦筝,就是这次乐器改革的浪潮中,新研究出来的成果。

  乐器都变化了,娄晓娥那自然得重新练习一下。

  一曲弹完,娄晓娥握住了他的爪子,“你老是捣乱,我不弹了,我要回房听唱片。”

  李铭见好就收的抽出了手,“人饿着的时候确实不能乱动,不然更饿。”

  娄晓娥低头整理衣物,扣扣子,“早上你吃了好几个油饼,今天怎么饿得这么快?”

  “饿了一个星期了呢。”

  “走吧!”

  娄晓娥站起身剜了他一眼,没有批他,,她是真的饿了一个星期了,还得接着饿,今天的日子不对。

  两人一前一后的回到正房,

  娄晓娥去摆弄电唱机,

  李铭拿了报纸坐到桌前,

  ‘丢掉官架子,人民的勤务员,老干部要做好带头作用。’

  ‘古代史工作者也必须到农村去,深入农民群众,研究农民历史。’

  这些内容跟他关系不大,

  他皱着眉看的是长标题的文章,

  ‘津城财贸部门在突出正治的第四次大讨论中得到启示,不能单为赚钱赔了正治。’

  都第四次讨论了,

  红星轧钢厂也一样,已经多次开会讨论。

  轧钢厂前几天才开了个‘必须反对重业务轻正治的实用注义和事务注义’的会。

  两者的主题实际是一致的。

  津城的这篇文章举例,

  顾客带了热水瓶来商店,要买个新的内胆。

  售货员仔细检查后认为内胆没坏,不需要购买,卖了一个瓶塞给顾客。

  文章高度赞扬售货员做得对,

  虽然没有达成销售内胆1块多钱的营业额,但是3分钱的瓶塞是真正体现了为顾客着想。

  又有一家商店,

  卫生球原装是五十斤一袋,

  为了方便顾客购买,业务员们把它分装成一角钱一包。

  分装的重量是按一包一两八钱五,分装到最后,发现会亏损8两多。

  有业务员认为,一包只装一两八也行,就少一个卫生球而已,顾客不会在意,即使顾客要过称,称头高低也看不出来。

  这样做,商店不会亏损,还能多出四五两的盈余。

  有的业务员认为,少一个卫生球也是损害消费者利益,不能这样坑顾客。

  文章也是肯定这种不坑顾客的做法。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

  但是这个亏损也是现实问题。

  -----------------

  11点还有一章。

第414章 那您收了他的礼?

  最后的亏损,总得有人或者单位来承担。

  美好的事情必然是有代价的,

  就是最轻松的做白日梦也需要消耗人的时间、精神。

  李铭皱眉的就是一时之间没有好办法处理这个亏损问题。

  ‘马儿啊,’

  ‘你慢些走,慢些走哎。’

  ‘我要把这迷人的景色看个够。’

  ‘肥沃的土地,好象是浸透的油。’

  娄晓娥捣鼓出来的音乐声打断了李铭的思考。

  他也就懒得想了,两三年后再处理也来得及,那时候经济、秩序才算是有个初步恢复。

  报纸往桌上一扔,他招招手,

  娄晓娥会意的帮他按摩头部,

  枕头就得软一点还带有弹性的才舒服,

  李铭感觉闭目养神听歌也不错,没别的,主要是歌好听。

  傍晚,

  他拉了一货车的木材回到95号四合院。

  在胡同里守着的棒梗,看到他的车,就往院里跑,去报信去了。

  四合院里的人都来卸货,

  帮忙的人手太多,以至于他连大门都没进去,

  “咱们院的风气好啊,有事大伙都上。”

  董大爷年纪大,大家没让他上手,净说大实话,“主要是有你在。就傻柱他自己,那就有点难了。”

  阎埠贵家帮忙的人多,阎埠贵也站货车旁边闲聊搭话,

首节上一节259/6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