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第233节

  “放心吧,我们会发放好的。”

  感觉能剩下不少,治安股三人喜笑颜开的。

  前两天,李铭升职了,不合适马上给大家分好处,趁今天这个日子每人发一块。

  不多发点,一是因为加起来的总数已经很多了,二是越少越显得珍贵难得。

  搞定了保卫处这边,他才提了一个食盒去采购三科。

  李雪瑶看到了就问,“小铭,你提这么大一个食盒是要做啥?”

  已经到了办公室的采购员钱进、张有禄也是张望过来。

  李铭把食盒放在自己办公桌上,打开盖子,

  “我给大伙带了些好吃的点心,驴打滚。有禄大哥,钱哥,雪瑶姐,都来尝尝吧。”

  刚刚生好炉子的钱进笑道:“那我们就不客气了。也再次恭喜你。”

  钱进这话算是点明了他送吃的原因。

  张有禄也鼓励道:“是啊,小铭再接再厉!”

  李雪瑶八卦之心又起,“这是花钱买的还是你那对象帮忙做的?”

  “都不是。我自己找人帮忙做的。”

  李雪瑶有些遗憾的说道:“我还以为是那位没露面的小姑娘的手艺呢。”

  “嘿嘿。”

  陈国栋科长推开房门,“什么小姑娘的手艺?”

  李雪瑶回话道:“小铭带了些点心来给大家,我就问问是谁的手艺。”

  李铭又邀请道:“找人帮忙做的驴打滚。科长,您也尝尝。”

  陈科长笑道:“一来上班就有好东西吃,今天这日子可真不错。”

  陈科长拿了一块尝一尝,没说好不好吃,倒是先问起了旁的事。

  “小铭,鲁家山那边的红砖生产情况怎么样?3月份,我们要开建养猪场养鸡场,需要一些红砖。”

  “科长,估计会有点紧张。可以先建一部分,后续再建一部分吧?”

  “可以倒是可以,前期都是小猪小鸡,一开始要的场所也可以小一点。”

  “那应该就没问题了。现在气温不太够,土壤陈化不行。像今天这样反而都容易上冻。还生产不了。”

  陈科长忍不住吐槽道:“今天是真冷!”

  钱进闻言也是忍不住碎碎念,“是啊!早上我都不想出家门了,天气预报今天晚上还更冷。”

  张有禄提醒道:“待会大家还得去除雪。”

  李雪瑶玩笑道:“可惜小铭你要去工地那边,要是有你在,可以一个顶十个老钱。”

  钱进嘟囔道:“我有那么差劲么。”

  张有禄笑道:“我看还不止呢!顶二十个也没问题。”

  李铭最近都是在采购三科露面一会儿就出发去职工楼的工地。

  中午回城西小四合院吃饭。

  下午有时候回厂里开会,有时候还是在工地那边看着。

  “我现在就出发去工地那边,昨晚又下了雪,我到现在还没去看一下现场情况。”

  陈科长有些郑重的说道:“小铭,那你赶紧去吧。现在,工地上的事情第一负责人就是你了。”

  “是的呢。天寒地冻的,没奈何呀。我先走咯。”

  李雪瑶叮嘱道:“小铭,路上开车小心点。”

  “注意安全。”叮嘱之声不断。

  走到办公楼下,

  李铭想起来又忘记问养猪场选址是哪里了,不过这样的小事后面再问也没关系。

  他回保卫科开上小货车。

  职工楼的工地此时已经是热火朝天,

  这边的临时建筑承重更差,清理积雪比厂里更积极。

  他刚好赶上,又是亲自参与,带头作用足足的,

  还让人把点心发下去,算是给众人及时的补充点能量。

  有这样的带头大哥,没啥说的,士气那是大振。

  中午,

  李铭开车回城西四合院吃午饭。

  娄晓娥给他开大院门后,两人没往里走,依偎在一起,就在外院聊了起来。

  都是因为多了个人,导致两人晚上没机会说体己话。

  “晓娥,中午吃完饭,我送你跟你姐去温室大棚那边,也算是带她去散散心。”

  娄晓娥帮忙提着公文包,“嗯,我也正想跟你说这事。你下午会不会很忙?”

  “有个很重要的会要开,全厂副科以上干部都要参加。”

  “要传达上面的新指示么?”娄晓娥也不是小白了。

第376章 风向开始不对了

  李铭没有直接回话,“你也是天天看报纸的。”

  娄晓娥应了一声,“嗯。”

  “从2月7号开始,到现在也差不多半个月了,所有的报纸天天都在报道,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学习他的先进事迹。”

  “像是《RM日报》,总共才六个版面,每天最少有两个版面在发各种相关内容。”

  李铭很是钦佩的说道:“一个人能够不为名、不为利、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这是很让我佩服的。”

  娄晓娥当然知道他说的是谁,“那你们下午开会的内容,是学习焦裕禄的精神的吗?”

  “你猜的没错。厂里之前是科室、车间自己开会学习、讨论。

  李铭看娄晓娥因为没戴手套,手有点冷的感觉,接过公文包自己夹着,用手捂她的小手。

  “前两天,报纸上发出了号召,‘先进地区的干部怎样学习焦裕禄’。厂里就决定要搞个大声势出来,先开个干部大会试一试。”

  被握住了手的娄晓娥感觉到了丝丝甜蜜,

  “那我们吃好午饭就出发,不能耽误你下午的上班。这样重要的会议迟到了不合适。”

  “还好,送你两下去了我就回城,不会迟到的。”李铭说着话,还把脸凑了过去,

  娄晓娥会意的亲了一口,“咱们快进去吧。”

  “不用那么急。”

  “大姐在里面估计等急了。”

  “行吧。”

  午饭后,

  李铭送娄晓娥姐妹下乡,小货车的副驾驶座位刚好是两人座的,都坐得下。

  除了周日等特殊情况,从年初到现在,他早上送娄晓娥下去,晚上接回城里,偶尔也在乡下住。

  娄晓娥算是实实在在的下乡劳动。

  车到山脚下,李铭把车斗里的食盒卸到停车场路面上。

  在半山腰的高建成高建德看到了,招呼了人手帮忙。

  帮忙的人到了,李铭也就先回城。

  看到从山脚到山顶一排排的温室大棚,娄晓婉小声问自家小妹:“晓娥,这边的温室大棚都是你们的吗?”

  娄晓娥使了个眼色,然后转头跟高建成等人说道:

  “建成、建德,你们先上去,把糕点给大家分一分。我带我姐姐先逛一逛。”

  高建成提醒道:‘晓娥姐,路面比较滑,你们要小心点。’

  高建德也伸手指了一下泥土路,“下了雪,这些坡、坎都不太好走,要多仔细点。”

  娄晓娥笑道:“你们放心吧,我们会慢慢走的。”

  “那我们先回去了。”高建成等人说完就先回山上。

  天气寒冷,还是上面的温室大棚暖和。

  等人群走远了一点,娄晓娥这才说道:“就跟前的这一片才是我们的,其他的温室大棚是生产队他们自己的。”

  娄晓婉疑问道:“你们不是跟生产队合伙的么?”

  “对外说是合伙的,实际上是我们先做了,生产队看着有钱挣才跟上的。”

  娄晓婉看向高建成那群人,“那你们的胆子也太大了,还敢雇佣这么多人干活。”

  娄晓娥详细说道:“他们只是来帮忙提食盒的。平常就建成建德两个是帮我们照看温室大棚。忙的时候,会临时多情一些人帮忙。”

  “因为我们请人的农活大多是选中午的时候,所以也不大会影响生产队的生产,还额外增加了社员收入。没闹出什么矛盾。”

  “现在还要找人挑水,不过生产队的引水渠快建好了,以后可以不用挑水,用工量可以减少很多。”

  娄晓婉推测道:“那你们给他们全都发糕点,也是为了平衡人心减少矛盾吧?”

  娄晓娥笑着解释道:“小铭说,我的身份是下放到向阳花的知识青年。只给两个人带礼物就像是给雇工的打赏;给好多人带那就是邻里之间的人情来往,这里面有本质区别。”

  “我们有时候也会故意找些小孩子来干活,再给他们发点东西。生产队的人其实心里清楚,我们是找借口给孩子们发礼物。”

  “我也收到过好多次他们送的东西,像梨啊柿子啊什么的水果,最开始烧的柴火还是他们送给我的。”

  娄晓婉感叹道:“小铭这是帮你安排得妥妥的。”

  娄晓婉又想起昨天的话,“怪不得你昨天说挣钱速度更快,原来你们是有自己的温室大棚。”

  娄晓娥说道:“那是因为小铭找了好的良种,再加上我们不是卖给供销社,现在还是免税期。”

  “要是温室大棚的亩产量不高,还被供销社固定价格收走,再交了税费,就不剩几个钱了。那样子可能建大棚的本钱都要好几年才能收回来。”

  “生产队这边有农田也不用,就是要开荒,全是为了省下这些钱,他们好更快回本。”

  娄晓婉左右张望了一下,小声说道:“这边的生产队听起来怎么好像不太正经。”

  娄晓娥扑哧笑道:“以前我也不懂,现在算是知道一点点。大山头下面有小山头,要帮忙的时候也会互相帮忙,但是每个成员都会优先为自己的小集体争取利益。”

  “知识、技术都会免费分享给你,甚至劳力都可以免费给你干活。但是呢,各个生产队的财产那是各队成员共有的,跟你没关系,你也别想打主意。”

  娄晓婉算是明白了一点皮毛,“这样子。”

首节上一节233/6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