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363节

  “陈总过誉了.”

  转头看向王海鹏。

  三十出头的他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面对徐良脸上惊讶之余也有几分局促。

  “王总,久违了.”

  “您客气.”

  看着面前异常年轻的男子,王海鹏心中的骄傲迅速零落。

  原本他以为自己三十二岁便创下千万家产,光明眼镜估值近亿,已经是人中龙凤。

  但跟二十岁便身家几十亿美元的徐良相比。

  不。

  完全没有可比性。

  “两位请坐吧.”

  四人在旁边的会客区坐了下来。

  秘书奉上茶水后,徐良微笑道:“前天两位观摩了网通敲钟上市,感觉怎么样?”

  陈华涛是个老狐狸,笑呵呵的没急着开口。

  王海鹏犹豫了一下,“非常震撼,以前是坐井观天了.”

  徐良微笑颔首后目光一转,“陈总,你呢?”

  “我跟王老弟的感受差不多。

  呵呵,差不多.”

  话虽这么说,但徐良敏锐的察觉到了他言语中的保留。

  “这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啊.”

  徐良心道。

  心思电转。

  徐良没直接说合并的事。

  “二位知道比尔盖茨吗?”

  “当然,世界首富,微软公司创始人,谁不知道.”

  陈华涛笑道。

  “比尔盖茨先生在1994年,聘请了投资精英迈克尔拉尔森作为家族信托‘瀑布投资’的负责人,并通过来管理其资产财富。

  为避免盖茨的财富过度集中于微软公司,拉尔森将财富分散投资于科技行业以外的资产,每季度减持微软公司股票所获得的现金,大部分被转移到瀑布投资进行管理,避免对家族主业科技行业过高的风险敞口.”

  顿了一下,看着已经听得入神的两人,徐良微笑着继续道。

  “八年下来,比尔盖茨在微软的股权减少了一半。

  有人计算,如果比尔盖茨不坚持微软股权的话,他的身家将是现在的三倍。

  而减持让他损失了数百亿美元的财富。

  很多人都为比尔盖茨惋惜。

  但他们都忽略了一点,他们再用现在的眼光看过去八年时间里已经发生的既定事实。

  已经发生的事,随便一个人都可以去评论。

  但全世界每一个人都无法预测未来。

  所以,分散投资是确保财富传承,保护家族财产和创业成果最合理的方式。

  毕竟,一家企业的存活周期也只有年,顶尖大企业平均存活周期也只有40年。

  所以,在企业上升期的时候及时变现,分散投资,保护已有财富,避免家族重新返贫,阶层话落,才是企业创始人更应该关心的事.”

第292章 协同效应

  顿了一下,留给两人一点消化的时间后,徐良言语真诚道。

  “二位,我承认博士眼镜和光明眼镜都非常有前途,但全国的眼镜公司非常多,竞争日趋激烈,你们有信心让自己的公司存活十年二十年,一直不倒闭破产吗?”

  陈华涛和王海鹏脸色变了变,虽然不愿意承认,但他们确实没信心。

  “你们没有,我一样没有。

  所以我们才要趁着市场还好,行业竞争没那么激烈的时候,抓紧合并,上市变现。

  拿到现金,你们可以投资房产,可以投资国债等风险较低的领域,保护自己的创业成果。

  将来眼镜公司发展的更好,们留下的股权也可以进一步增值。

  这才是一个富豪家族保护家族财富,以及财产传承的合理方式.”

  徐良道。

  看着沉默不语的两人。

  徐良决定再加点砝码。

  把放在旁边提前准备好的资料拿过来,一人一份递给两人。

  “二位可以看看,这是我们汉华资本去年的投资营收情况,如果二位对投资不熟悉,没信心,可以拿出部分资产让我们帮忙打理.”

  资料上的高回报率让两人心动,每一支基金后面显赫的出资人姓名和机构更是让他们心惊。

  “徐总,汉华资本投资标准是多少?”王海鹏问道。

  这段时间他也搜集了一些关于汉华的资料,并对私募有了一定的了解。

  知道私募融资是有一定门槛的。

  “起投100万美元.”

  徐良微笑道。

  “嘶…….”

  王海鹏和陈华涛心中吸了口凉气,这也太多了。

  “二位现在觉得很多,等公司合并上市后就会发现,100万美元其实并不多.”

  徐良笑道。

  “徐总,这合并后上市,钱还能凭空长出来不成?”陈华涛笑道。

  “当然能。

  企业并购中有一个词叫‘并购的协同效应’。

  其中分为经营协同和财务协同。

  经营协同又分为‘规模经济性’和‘范围经济性’。

  规模经济性方面,比如两家合并后,我们采购镜片的成本会下降,设备折旧、等固定成本等都会有一定比例的下降。

  范围经济性方面,如果双方合并,会计、人力资源方面等管理成本会随着人员精简而下降。

  另外,还有商誉上的提升。

  所以,陈总尽可放心,两家企业的合并,只会让你们的财富增值,不会减少.”

  陈华涛思索片刻后笑道,“没想到徐总学识如此渊博,难怪能年纪轻轻就取得如此惊人的事业.”

  “过奖.”

  徐良笑了笑后,“不知道二位有决定了吗?”

  王海鹏肯定道:“徐总,我同意合并,但两家企业合并后该怎么管理?”

  “呵呵,这也是我想问的问题.”

  陈华涛笑道。

  徐良继续道:“根据我们的调查,二位在各自的企业里都安插了不少亲戚。

  但任人唯亲的家族企业注定走不远,所以我们需要把他们全部剔除。

  不知二位谁能做到大义灭亲?”

  王海鹏略作犹豫后,神色变得坚定。

  “我可以做到.”

  “我也可以做到.”

  陈华涛也不甘落后。

  “二位,话说出来简单,做起来难。

  接下来我们汉华会监督二位接下来的运作,并评估你们谁更适合管理公司。

  而且你们只有三个月的时间,三个月后两家公司正式开始合并,整合完成后,在八月或者九月份上市。

  所以,我们的时间很紧,希望你们能够尽快兑现各自的承诺.”

  徐良招了招手。

  吕慧走过来,拿出两份合同放在两人面前。

  “两位看看,如果没什么疑义的话,就签了吧.”

  徐良道。

  两人连忙拿起,认真的看了一眼。

  内容跟先前他们谈的没什么区别,并详细的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两人犹豫了一下,各自在上面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看到这里,一直没说话的姜晓阳也忍不住松了口气。

  合同一式两份,各自保存后。

  徐良朝两人伸出右手。

  “两位,希望下半年的时候能在这里跟你们一起敲钟.”

  “我们也非常期待.”

  看着吕慧把两人送走后,姜晓阳忍不住道:“谈了这么长时间,终于把他们搞定了.”

  说着,忍不住看向徐良。

  “你这个家伙的嘴皮子就是厉害。

  早知道就让你早点跟他们见见了.”

  “没有你前面打下的基础,我也很难劝动他们。

  所以军功章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首节上一节363/7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