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改正归邪的许大茂 第51节

  贾家困难么?

  不困难,现在的贾家已经比绝大部分国内家庭要好了。

  别的不说,这个年头,贾家有缝纫机,有多少人家有?

  虽然老婆老娘孩子都没定量,但却有个贾家村可以用钱换粗粮,钱还是易中海出的。

  而且,贾张氏还有老贾的赔偿在那一直没拿出来。

  最后,贾张氏才四十多,完全可以干点零活,贴补家用。

  可是,老实孩子贾东旭,一心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他该背负的。

  于是,他就背负了起来。

  老婆需要营养,他去给换。

  儿女要吃肉,他去给换。

  老娘要吃好吃的,他尽量满足。

  易中海给的钱不够了,贾东旭那是坚决不会去跟杀父仇人乞求的。

  于是,贾东旭只能另寻别路。

  活人不会让尿憋死。

  对于贾东旭这样一个老实孩子来说,他也能寻到谋生的路。

  倒是有人给贾东旭介绍了一条路,但贾东旭多少有些犹豫。

  这事还是贾东旭去贾家村引起的,

  贾家村因为靠近山区,村里又是一个姓居多。所以在集体化上面,村里的领导们就对某些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周边像贾家村这样的村子不少,原本都是偏僻的村子。反而因为偏僻没人在意,反而比某些大村子更要舒服些。

  这些事,并不是隐瞒的天衣无缝的。总归有人知道。

  但有些官面上的人物吧,不愿多作孽,给了这些村子人一些活路。

  而另外一些知道的人,却把这个当成了一门商机。

  鸽子市上有些人就注意到这上面来了。

  这种地方,有产出,也有需求。钱在这些地方是没什么用的,他们需要更实际的东西。比如保暖的衣服,调味的用品………

  鸽子市上这些都有,于是交换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贾家村,贾东旭的本家贾三,见到贾东旭又借著自行车过来换粗粮。也不由羡慕起来。

  贾三比贾东旭大几岁,却依然是个光棍,也是公社有名的二流子。

  这年头,说是二流子,其实还真不配这个称呼。

  贾三啥出格的事都不敢干,也就懒了点,馋了点,听到的八卦多了点。

  贾三除去这点毛病,其他啥毛病都没有。为人也不坏,像贾东旭回村,还经常跟他聊几句。

  贾东旭是在出村的时候遇到贾三的,见贾三招手,贾东旭就停了下来闲聊几句。

  贾三张著一嘴大黄牙说道:“东旭,还是你们城里人好,还有自行车。我要有一辆这个东西,就能天天吃香喝辣。”

  贾东旭闻言不由笑道:“这玩意就是个代步用的,又不能像老母鸡一样会下蛋,又不能生钱。就守著这么个铁疙瘩,到哪天天吃香喝辣去?”

  贾三估计就是为这个来的,闻言故作神秘的周围看看,然后低声说道:“有这么个玩意,还真能吃香喝辣。就看你敢不敢做了?”

  贾东旭现在满脑门官司,就想著到哪挣钱给秦淮茹换营养品。听到贾三的话,也不由愣了愣,然后才问道:“三哥你这话什么意思?”

  贾三凑近贾东旭耳边低声道:“这边有个老板,找人带货去四九城里。每天晚上一趟,不给钱,直接换米换肉都可以。驴车什么的目标太大,就直行车最好。要愿意,三哥给你说说。”

  这种事,贾东旭也相信贾三不会害他。

  再说他也知道这里面的门道,也打过在贾家村这边换东西去鸽子市换的主意。

  别的不说,院子里闫家父子就偶尔干这个事情。

  从乡下换粗粮,然后再到鸽子市上换出去。一进一出,不少挣。

  但闫家父子是好几个人,有人接应。东西放在外面守好了,带几个样品,遇到合适的顾客,就带到外面交易。

  这样既不会惊动鸽子市上的坐商,也不会惊动那些所里的便衣。

  当然,也不可能天天干。隔三差五的干一次,挣点嚼谷就行了。

  真要大干,就会被人盯上了。

  而他贾东旭则没办法,总不能让他老娘给他接应。那换的那点东西,还不够贾张氏吃的。

  如今听到贾三有这个门路,贾东旭倒是动了心。

  于是许了一包香烟的好处,让贾三替他引荐了一下,成了一名光荣的快递员。

  这种事,危险倒不危险。

  能在鸽子市上当坐商的,这些门路自然是全打通了。

  这就算跟许大茂同志成了同行了。

  不过许大茂比他们更安全一些。

  这玩意,也不可能天天有。

  真要运点粗粮什么的连运费都不够。

  那些人瞄准的还是山里的野物,还有各家各户私下里养的东西。

  贾东旭借车自然是有门路的,像原剧里闫埠贵那样的,借一次车给一毛,两毛的人不在少数。

  运货说危险也不危险,总归是人的危险少,路上与天气的危险反而更多一些。除了同行劫货的,也就四九城下去偶尔突击检查的。

  报酬也的确如贾三所说,可以换白面也可以换肉。

  虽然换到的东西没多少,但总比什么都没有强,至少能让家里的老婆孩子老娘润润肠,解解馋。

  但这个活,就是有一点不好,熬人。大晚上的出去,然后再大晚上的回,白天还得上班。

  现在易中海腿断了,在家休养。车间里也没什么人照顾他。

  一段时间下来,贾东旭熬得真心皮包骨头了。

  贾张氏是马大哈,还沉醉在隔三差五她儿子能搞回白面跟肉的喜悦当中。

  也只有秦淮茹,心疼自己男人的这些付出。

  贾东旭不会把事情真相告诉贾张氏,却全部告诉了秦淮茹,他媳妇嘛。

  当秦淮茹知道,她男人为了让她吃口肉,竟然如此辛苦,冒如此风险,说不感动是不可能的。

  只是这种事怎么说呢,凡是可能发生的事情都会发生。贾东旭如此日夜辛苦的折腾,上天并没有被他感动,该发生的意外还是在不远处等著他。

  

第85章 85,这伢子不太聪明

  四九城已经进入了寒冬,雪花漫漫,银装素裹。

  诗人的浪漫拯救不了肚子,肯在这种天气里出门的,自然有不得不出门的理由。

  哪怕再雄壮的汉子,在冷风如刀下,也得塌著肩,缩著脖子,双手揣在手焖子里(棉手套)。

  冬季主刑,老天爷要收人。所以想不被收,就要把自己与家人照管好了。

  这倒没有胡扯,别的不说,屋子里的煤炉排烟管道你得照管好吧?

  煤炉四九城现在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铸铁的,四方带了个平台。中间坐炉子,边上就用处多了。

  像做的馒头窝头什么的,往边上的铁板上一放,借著炉火散发的余温就可以加热。这样家里的男女老少,当然,特别是孩子,下午放学后,就能直接拿著垫吧肚子。

  炉子上的拎拌,这是到了冬天全家烘袜子的地方。常言道,狗冷嘴,人冷腿。一到冬天,没双干爽的袜子可不成。天天洗,没法干怎么办?往炉拌上一搭,还是借助散发的余热烘干。

  有些人家还往炉体上缠几圈铁丝,那是为了烘鞋垫用的。再加上家里有老人孩子的,屎尿都在家里解决。

  所以一到冬天,四九城的老百姓家里味道并不是太好。

  当然,这一切也是生活。祖祖辈辈就是这样活过来的。

  在这个年头,能吃饱穿暖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不好再奢求其他。

  最烦的就是这排烟管道,这玩意,搞不好,那是真要人命的。

  像一般的屋子里,看屋子大小,炉子摆放的位置,排烟管道至少得备个五六节到多少节不等。

  不过大多数人家,都是把炉子放在了门边。这一个是为了添换煤球的时候方便点。另一个,也就是为了排烟管道能够少接两节。

  这倒不是为了省那点钱,而是为了安全。

  这个年头的排烟管道,要防止的就是两个问题。一个是自然腐蚀或者接头那的漏气。

  所以管道的接头是越少越安全。

  再一个,就是管道里日积月累的煤灰,这要定期清理。不清理的话,那要一堵塞,基本上就玩完了。

  清理就要重新拆开来,到外面去敲敲打打,再重新组装起来。

  这中间稍微一个不注意,出现什么破损,或者没接好,那又是问题。

  一般一入冬天,像轧钢厂,会按人头发一笔取暖费,十多块钱。

  家里要有个两个人在厂子里,那么一冬天的煤球钱就基本足够了。

  说这些的原因在于,都说那个年头好,(这几年除外)但说来说去好在哪里,除了收入稳定,消费低,好像也说不清什么。

  这么说吧,基本上在这个年头,只要你有个单位,好好工作,生老病死,基本上是全包。

  你想的到的,单位会给这笔钱,你想不到的,单位会帮你想到。

  除了单位,还有街道。

  像一到用煤炉的时候,街道挨家挨户的检查宣传肯定是必要的。

  遇到聋老太太这样的孤寡,煤球是送到了她的家门口。

  屋里的炉子管道也是有专人上门安装检查,还会拜托院子里的某个大爷什么的随时照管。

  说多苦多苦,其实说实话,四九城,作为天子脚下,所有的待遇已经是拔尖的了。

  而像贾家,贾东旭的苦,大部分都是贾张氏造出来的。

  贾家的一家之主明面上是贾东旭,但实际上拿主意的基本上是贾张氏。

  贾张氏看不到儿子累的像鬼一样,贾张氏眼里看到的,却是每天贾东旭带回来的肉与面。

  这不是说贾张氏不爱这个儿子,而是她也是苦过来的人。相比于过去的朝不保夕,贾张氏认为现在的日子就是很不错的了。

  至于秦淮茹营养不足,那是秦淮茹矫情,关她屁事?

  是的,在贾张氏看来,贾东旭所有的折腾都是为了秦淮茹,而她不过是附带的。

  这种奇葩的思想,在所谓的妈宝家庭出现是很正常的事情。

  贾张氏可以把贾东旭当宝,可以把棒梗当宝,可以把小当当成贾家人。

首节上一节51/20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