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开无双 第8节

  看手的力度和姿势,应该挺沉。

  “你找谁?”谭小雅不认识他。

  “新年好!您一定是谭小雅同志吧?我是常县长的下属,在仁和县财政局工作,这是他的家吧。”

  “哦……”谭小雅点点头,然后朝书房方向喊:“学勤,有同事找你。”

  “先进来坐吧。”谭小雅喊完,招呼道。

  “好的,谢谢。”中年男人谢道。

  常学勤走出书房一看,说道:“哟,陈局长,这大过年的,你这是?”

  “常县长,这不是过年了嘛,特地过来向您拜个年,祝您新的一年宏图大展,鹏程万里,连阶累任!。”

  “谢谢,先坐吧。”常学勤说:“小雅,去给陈局长倒杯茶。陈局长,你还没有吃饭吧,一起?”

  “谢谢县长,我吃过饭过来的。”陈局长将礼物放下,连连摆手。

  “行,那我就不客气,直说了。陈局长,你这一年到头忙个不停,好不容易过年了,不在家里陪老婆、孩子,跑到我这里来,不合适。”

  “县长,其实我家住的不远,就住在隔壁的小区,离这里大概不到一公里。过年嘛,过来向您拜个年,马上就走。”陈局长急忙解释。

  “哦,是这样啊,那你的心意我领了,但是你带过来的这两袋子东西还是带回去吧。”

  “呃……”陈局长愣了愣。

  “我记得我在节前工作部署会上特意强调过,过年期间要保持清新的上下级关系和清正的节庆氛围。你们财政部门是几个重要的部门之一,理应带头做出表率。没有想到,我这话说了没几天,你就带头和我唱反调,这样真不合适吧。”常学勤话说的很直接。

  “啊?常县长,我没有唱反调的意思。你说的话我都记着了……”陈局长连连摆手:“所以,我特意从老家亲戚那里买了一些农家土特产,真不值钱,就一点心意,应该没有什么吧。”

  “我也就是看你带的是土特产,要是其他东西,说话就没有这么客气了,你说是吧。”常学勤说:

  “换成平时我肯定会留你吃饭。但是这大过年的,你还是带回去吧。”

  “你也忙了一整年,抓紧这几天时间好好地陪陪家里人,尽一尽为人子女的孝心、履行一下为人父、为人夫的职责。我话就说这么多,相互理解支持一下。”

  常学勤话说到这个份上,陈局长也不好强求。

  他只能将礼物又重新提起来:“那……那县长,我就真的不好意思了,打扰了。”

  “没事,等等,老陈,我估计院子里应该还有其他人,你是来打前站的吧。”

  “呵呵,不好说、不好说。”陈局长笑着默认。

  “还笑,院子里有哪些人你能不知道?你出去后记得和其他人说一说,都散了,回家过年。再上来一个,我就真的生气了。”

  “好。”陈局长提着两袋子东西摇头丧气下了楼。

  刚走出单元楼门口,小区道路两边停放的车辆里、其他楼道口、树丛里钻出来数个人。

  这些人把陈局长团团围住。

  看到他提着东西进去、没几分钟提着东西又出来,纷纷问:

  “财神爷,你这是什么情况?”

  “还问?这么没有眼力吗?县长让我早点回家陪老婆孩子。”陈局长没好气地说。

  “嗯?老刘,你手上拿的是什么?”

  “我也不知道该送什么,所以烟、酒还有茶叶都拿了一点。”

  “哎哟,就该让你老刘去探路,我都尴尬死了。”

  “什么叫让我去探路,说清楚一点。”

  “县长说了,也就看我带着土特产才让我进去坐一会,要是你老刘去,我们就有好戏看了。”

  “额,财神爷,是真不收啊?”

  “废话,要不你土地爷面子大一点,再去试试。”

  “那还是算了,我面子再大,也没有你财神爷面子大。”

  “都散了回家过年吧。再上去一个,指不定县长认为我传话不力。”

  “走吧,走吧,这样也好,免得每年都要绞尽脑汁。”

  “散了!散了!”

  …………

  大年初二,常乐跟着父母回到县里的老家,常家村。

  常乐的爷爷、奶奶已经不在,常家三兄弟每隔一两年会相约回祖屋聚上一次,打扫卫生,吃一顿饭,证明常学勤家这一脉人心没有散。

  常家村位于省道边,离临州两个小时车程,不算偏僻。

  常乐开车,父母坐在后排。

  车是八代雅阁,常乐发自内心不喜欢这车,但又非常喜欢车。

  不喜欢的原因是光吼不走。

  即便它是5AT,即便转速能积极相应油门开合度,但是速度就是提不上来,缺少驾驶乐趣。

  但他又喜欢这车。

  喜欢的原因是,前世里,这台车跟着他跑了几十万公里,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没有一次掉链子把他丢在荒郊野岭。

  车上。

  “学勤,嫂子应该和你说过吧?”谭小雅问道

  “说过。上次她专门去阳成县找了我,我没有答应。也找你了?”常学勤说道

  “人是没找我,但是在电话里提了很多次。今天肯定又会提吧。”谭小雅无奈地摇头

  “提就提吧,我嫂子这个人你还不了解?不答应就是了,好在我哥讲道理。”常学勤说道

  “大哥是讲道理,但是是个妻管严,管不到嫂子啊。”谭小雅说

  “我哥可不是妻管严,也不是管不到嫂子,只是不想和嫂子争吵,免得影响家庭和谐。”常学勤说

  “那不是一个意思?”谭小雅说

  “不说了,这事随机应变吧。”常学勤岔开话题,对前排开车的常乐说:

  “乐子,你驾照才拿了几个月,这车开的比较稳啊。”

  “爸,这个就是天赋。”

第11章 穷有什么关系

  两个小时后,车开进常家村村道。

  村道两旁的民宅,家家户户贴着春联。

  沿海打工回来的年轻人,穿着保暖衣三三两两聚在院子里抽烟、打牌;

  小孩子们嘴里嚼着各种点心,聚集在房屋前坪,一起燃放鞭炮。

  空气里弥漫着浓浓的烟火气。

  过年这段时间,常家村显得非常热闹。

  常学勤、谭小雅打开车窗,一路朝村里的老人打招呼,一边向常乐介绍这些长辈。

  常家村是一个祖宗传下来的,有的隔着比较近、有的隔了几代。

  到了常乐这一脉的祖屋,常乐的伯父和叔叔两家已经先到一步。

  常乐的伯父和叔叔都在仁和县里工作,离常家村比较近。

  两家人见到车开过来后,便迎了上来。

  “新年好!大哥。”

  “新年好。学勤。”

  “学勤,路上堵吗?”常乐伯父常学端问

  “还好,现在出门的不算多,到了初四就不好说了。”常学勤说

  “常乐会开车了?”常乐的叔叔常学义问

  “是啊,乐子暑假期间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拿了驾照。让他练练手,开的还算可以。”常学勤说

  “都进来烤火吧,外面这么冷,挤在外面干什么?”伯母何淑芬站在祖宅的门槛上招呼。

  进入厅屋,三家人坐在厅屋的长条木椅上,一边烤炭火,一边看电视。

  三位妯娌进了旁边的偏房,那是厨房。

  厨房里,三位妯娌分工协作,同时聊着天。

  “小雅,乐子马上就要高考了吧,成绩怎么样?”伯母问

  “这个学期赶上来了,进入了年级前100名。”谭小雅回道,语气略微骄傲。

  何淑芬很意外,但还是笑着说:“这可是好事啊,乐子真争气。一个家庭啊,其他都不重要,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孩子要争气。”

  她又问常乐的婶婶李秀玲:“秀玲,你们家小宇呢?”

  “小宇还行吧。从小在这方面比较懂事,没操过什么心。上学期成绩还可以,进县里的一中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李秀玲笑着说

  “那就好啊。我们家明明就不行了,当初读书不努力,天天就知道玩,现在吃大亏了。”何淑芬叹着气说:“他前段时间参加高中同学聚会,他的同学一个个都在大城市赚大钱,工资一个月都上万甚至几万一个月……”

  “嫂子,不能这么比啊。在大城市虽然工资高,但是花销也大啊。明明在县医院管后勤,虽然比不上大城市工资,但旱涝保收,也不累,我觉得挺好。”李秀玲说

  “哎,秀玲,你不懂啊。对外说是在医院管后勤,实际上就是一个打杂的,明明他每个月工资只有那些医务人员的一半,奖金什么的就更比不上了。都25岁的人了,连个女朋友都没有。”何淑芬说

  “嫂子,我记得明明不是谈了一个女朋友吗?是小学老师。”谭小雅问

  “谈什么谈,我让他吹了。明明为这事跟我怄气,半个月没有和我说话。他现在年轻不懂事,以后会理解的。”何淑芬说

  “嫂子,为什么啊?是性格不合吗?”谭小雅问

  “倒和性格没什么关系。主要还是经过我调查,这个女老师家里穷啊,父母都是农民,穷的不得了。这怎么行?这不是拖累吗?”何淑芬解释道

  谭小雅:“……”

  李秀玲:“……”

  “不过现在好了。学勤真争气,熬了这么多年终于当县长了。我跟学勤提过,就是想让明明去给学勤开车……”何淑芬继续说

  “……嫂子,明明可是正式带编的工作啊。”谭小雅说

  “是啊,嫂子,正式工作别人求都求不来,千万不能丢啊。”李秀玲也不理解

  “秀玲,正式工作在我们这些人眼里,是很难求的。但是在学勤眼里就是一句话的事。只要学勤答应,正式工作不就是一句话的事?学勤总不会让亲侄子吃亏,是吧。”何淑芬说

  谭小雅:“……”

  李秀玲:“……”

  “小雅,我跟学勤提过,他暂时没有同意,我也理解。他这个人从小到大,原则性很强,爱面子。刚刚上任的确还是要注意一些影响。所以我不急,过段时间再说。”

  “过段时间,他适应了工作岗位之后,自己的侄子怎么样还是要照顾的,你说是吧。”何淑芬说

  谭小雅:“……”

  “所以,小雅,这方面你也帮帮忙,多跟他吹吹风。”何淑芬说

首节上一节8/2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