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现在是1949年。
回头自己可以跟采药人探讨探讨,自己这些怎么都还有用不是。
“算了,不说这些,现在咱们都解放了,解放军是人民的军队,以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谢一城连连点头,习惯性想掏烟散一根,才想起来自己身上没烟,这个年纪抽烟对身体不好,断了也好:“那这话大爷你可说的太对了!以后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现在吃苞米高粱地瓜,以后说不定顿顿白面大米带肉菜,还想着吃苞米这些呢。”
“诶!那咱可不敢想,吃得饱就行了哪敢顿顿细粮。
“以前山下白马镇有家张姓地主,家里面七八方一千多亩地,也没听说家里人顿顿白面大米有肉菜的,听说最多就是一年能吃上两季细粮。”
“一千多亩地顿顿都顿顿吃不上细粮带肉菜?”
“可不是,这家后来当上了汉奸,他给鬼子征粮,儿子当伪军,一家欺压老百姓,抢夺妇女,你老枪叔打了一只狍子进城卖,被他们家5斤高粱强换了,后来被收编他儿子还当上了啥地方团团长,解放军一来全给突突了。”
屯长磕了磕发光的旱烟袋,浑浊的眼睛冒出一丝光:“要是跟你说的那样,顿顿能细粮有肉,那真是神仙的日子,这辈子不知道能不能瞧见得咯。”
“肯定能瞧得见!”
谢一城坚定道。
第4章 老烟枪上山,谢一城的想法
吃饱喝足,陪着自己大爷聊了一阵,说了很多问了很多,了解到很多曾经书本上互联网上没找到过的故事,以及一些原身都不知道消息。
甚至他还从屯长口中了解到一些以前不为人知的话,从走头子到皮子再到吃横把的、吃长路的、要混钱的,有风头、长脖、跳坑子,什么吃臭的海占子,听得谢一城惊讶不已。
大爷这胡子黑话都知道,自己这之前活了多少年,从来没听说过这些。
果然每个年纪大的人,他的知识,有可能让人学习到很多东西。
临出门准备回家,刚好碰见老烟枪敲门进屋。
“明儿我准备进山一趟,看看有没有啥东西打的。”
“还上山?这屯子里面过冬的东西准备得差不多。”
屯长看着老烟枪余光扫了眼谢一城:“你们这刚回来遇见了山神爷,俩人差点没撩那,它已经记住你们气味,上山万一出意外咋整?”
“上一次出意外那是没准备,枪临时出了事。”
老烟枪坐上炕,一人一杆大烟枪抽了起来,谢一城招呼着几个小家伙去自己家,别在这抽二手烟。
看着屯长不说话,老烟枪吧唧吧唧抽了两口歇了歇又道:“昨天送一国下山,进镇上换东西遇上贾老狗,托我给打只狍子准备过年。
“我家老闺女嫁到后山头,年后生,要是打到狍子给贾老狗送去的,换些新布棉花啥的,让她娘给孩子做身花衣裳。”
“这个要给准备着,闺女出去了也是自己家的,就是你家大孙子穿着缝缝补补衣裳,你家小子见了能愿意?”
“说过了,来年给大孙子扯布做新衣,先赶小的来。”
屯长听完沉默半晌:“行,打算啥时候上山?”
“明儿一早就去,不耽误。”
“那明儿一早我跟你去,今个大康就回来了,明儿咱们仨一起上山,我给盒子炮带上,万一碰见山神爷指定不能让他跑了!
“老子要扒了他的皮做大衣!肉炖汤骨酿酒!给三儿好好补一补!”
“那行,明儿一早就上山。”
跟屯长说好,老烟枪又闲聊几句转身离开。
谢一城看到这情况,说回去瞧瞧几个小子丫头转身跟着出了门。
“老枪叔!”
“诶,三儿,有事?”
老烟枪停下脚步。
“明个你跟大爷还有我大哥上山打狍子,还缺人不?”
活了大半辈子的老烟枪,从清末到民国,眼看着又到新红国,经历了多少人事,谢一城这一开口他就知道啥意思。
“你老老实实在家养病,别想上山的事了,你哥把你交给我,差点没把你命丢了,要是你出意外,我怎么跟你大哥交代。”
“老枪叔,我大哥走之前是托你照顾我,可我大哥不还说我性子软。”
“性子软是慢慢来,时间还长,不是现在直接就成。”
“我哥把家里托给我照顾,屯子里乡亲们照顾得再好还能麻烦你们一辈子吗?我有手有脚,又不是废人。”
看着老烟枪眉头好像晒干的豆皮般皱了起来,呼出的浓厚白雾也缓了许多,显然是将自己说的话听进去了,谢一城赶忙继续道:“我现在真没病,身体好着呢。
“明儿上山你们仨人一起,都带着枪,跟咱们上次根本没法,大爷他把盒子炮带上,我大哥跟你一人一把枪,这别说遇上山神爷,遇上狼群也不怕!
“我这也学学上山抓狍子啥样,学学怎么捉野货。”
“那一胜一勤呢?”
“托我大娘带,他俩不闹人。”
老烟枪听完谢一城的话,想起谢一国临行前跟自己说的那些话,思索一番眉头松开:“你确定身体没事?别硬撑,上山后身体有问题到时候想照顾都没办法。”
“真没事!”
瞧着谢一城那神情,老烟枪想了想点头:“那行,我去跟老昌说说这事。”
“别啊!老枪叔,你现在跟我大爷说了这事,他指定不让我去。”
“要是你大爷不让你跟着去,那你根本去不成。”
“你去找了我大爷,那我指定去不成!”
谢一城笑呵呵道:“老枪叔,我有个法子,你先听听看。
“这事别跟我大爷说,等明儿一早起来,我直接跟着走,要是我大爷硬不让去,到时候再说你瞧咋样?”
老烟枪听完也是一乐呵:“你啊!等着老昌训你吧!还再说,他要是能让你去,下次有时间我还带你进山。”
“真的?一言为定!”
“啥为定?到底是读过书的,说的话咱听不懂。”
“嘿嘿,老枪叔你回去歇着吧,明儿咱们再见!”
看着老烟枪进屋,谢一城又了解到自己身上有个屯子里人没有的长处,那就是自己识字!
本身就认识两三百个字,自己这常用简体字也认识几千个,繁体跟简体相差是有,可是兄弟关系,不是完全认不出来,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熟悉。
屯子里论文化,自己拔尖排第一!
突然发现自己在这个时代也不是什么都没的,记住的知识都在头脑中越发的清晰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腊月时节,长白山地区天黑很早,五点不到就黑透了。
“三儿!在家吗?”
“直接推门进来就行!”
谢一城听着声起身,看着自己烧热的炕点头,这手艺也没落下,虽然跟后世农村火炕有区别,材料也不一样,但是方法差不了多少。
这大冬天这温度,要是不烧炕,那就是老鼠上舔猫的鼻,找死了!
“呦!烧炕你都会呢?”
“大哥,回来了。”
谢一城借着烧着火微光看着来人面孔,同辈人里的老大,自己大爷的大儿子谢家康,招呼着:“这烧炕要是再不会,在白山里面也别活了。”
“一国还担心你,瞧这有啥可担心的,啥都会,他就是瞎操心,还说让我来给你烧炕。”
嘴上说着谢家康蹲下来,察看一番火候用料烧的情况有些吃惊,这烧炕手艺看着都能跟他比了。
谢一国绝对想不到谢一城还有这么一手,不知道背后跟着学了多久。
“行,以后这睡觉起码是不担心冻着了,注意屋里面别关死就行。
"走吧,饭做好了,就等你了,一胜跟一勤已经在家里面等着了。
“今儿个跟老药叔上山采药找到张三儿藏起来的山跳子,剁了一半让老药叔带走,留下一半回来都炖了,正好给你好好补补。
“这次你先吃着山跳子,回头有机会给你打头张三儿尝尝啥味!"
“山神爷呢?”
“吃它?它吃我还差不多!”
第5章 半夜三更黄大仙进屯
在屯长家连吃了两顿饭,还是一家全去,虽然说是自己亲大爷谢一城还是有点不好意思。
这白吃白喝进门就吃,自己以前哪干过这事,而且还是这个年代缺衣少食的地方。
再好的关系也不能这么搞,他一直都是这么认为的,只有一方付出的关系长不了。
随后转念一想谢一城觉得自己还是没有熟悉了现在情况,这可是从清末民国到现在几十年下来,几个人发展到几十人眼看上百口子。
多少危难都没有让屯子消失,足以证明屯子里面人互相帮扶相信,时代不一样情况也不一样。
等后续有条件了再说吧,现在分开自己开伙过日子,不容易。
等吃完饭到家谢一城根本不知道几点,屋外还有点光亮,屋内乌漆墨黑啥也看不见,家里面不说电灯,就是煤油灯也没有,全屯就屯长家有一个,还是从小鬼子那抢的,现在要下床真是摸黑按照记忆里走。
晚上上炕,感受着暖和的火炕被窝,一沾枕头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半夜还在睡着,不知道是做梦还是幻觉,谢一城好像听到了门口发出沙沙沙的抓挠声,抓一阵停一阵又闹出动静。
就这样迷迷糊糊不知道过了多久,房门一阵清脆“咚咚咚”声传来,让谢一城一下惊醒了过来。
通过微弱月光看向房门外,明显有个影子在。
“谁!”
“我,该起来了,等会你大爷起来你再起就走不了。”
听着声谢一城瞬间清醒,摸着黑起身穿上衣服,下床的时候小心给一胜一勤俩人被子掖好,防止他俩别冻着。
这季节,这医疗环境,要是冻病了,身体条件不好营养不够,那可有得罪受。
用冰凉水清洗了一下面庞,刚睡醒有些迷糊的状态瞬间清醒。
随便漱了漱口小心离开屋内关紧房门,防止冷风进屋,动静太大给俩小家伙吵醒。
“老枪叔,看啥呢?”
出屋看着老烟枪举着火把低头,正看着看着屋门前的雪地上和墙边。
“昨晚上睡得踏实吗?有动静吗?”
老烟枪借着火光仔细瞅着地面没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