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49从长白山开始 第14节

  自己整天带着俩小的在那边吃饭,连续吃,谢一城觉得有些不合适。

  这包子是托白敏兰昨晚上新包好带回来,自己饭量因为年龄身体原因在不断增大,一个人一天能吃两三个人的量,这年头谁家有那么多余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爷家也不容易,一家老小十来口人呢。

  坐下看着燃烧的火光,谢一城吃着包子想着今天下山还要给家里面添什么东西。

  这棉花要买,布料要买,调料要买,工具更要买,啥都缺。

  以前自己跟爷爷学过木工瓦匠活,家里面这桌椅板凳不行,自己要下山买点趁手的工具,自己做一套桌椅板凳柜子啥的。

  至于木材,山里面最不缺的就是木材。

  还有一胜一勤到了年纪,需要考虑后面学习认字的事,总要为他们以后考虑,这一趟先下山看看要不要买些纸墨砚,笔的话自己会木工活,有材料回头自己做。

  就是头疼要怎么教,文字随后要进行改革了但没有开始,后续还有拼音法,记得见过没多久又发行了改编字典。

  自己很多后世的东西现在拿不出手教不了,太过惊世骇俗,现在他还在努力让自己融入这个时代,不能太过突兀。

  谢一城起身再拿包子,看着烧火带的微光显的有些昏暗突然想到,家里面还缺一盏煤油灯。

  没有灯,夜里起夜或者是天黑以后要有事,啥也看不到,只能抹黑靠记忆走路。

  这要是睡迷糊下床磕着碰着可有的受,夜里面要是不舒服起身方便也麻烦。

  这太多东西要添置,就算卖了狼尸分下来到自己手里的也不够,那就只能集中资源办大事,紧着最需要的来。

  想着谢一城吃饱,喝水顺了顺,将剩下包子用之前洗干净后用热水烫过消毒的布包起来,揣在怀中,这样即使半道上饿了也能吃着暖和的东西。

  拿起枪带上背篓出屋,将房门关紧挂住,这样不会有野兽推门进来。

  一胜跟一勤因为今天要下山,昨天晚上送去跟白敏兰一起睡了。

  送过去很麻烦,可能是因为谢一国走了,俩人都粘自己粘的厉害,不想去那边睡,经过谢一城好说歹说,许诺一番后才不情愿地过去睡了,估计昨晚上睡的挺晚。

  “三儿!吃了没?东西带齐了没?”

  漆黑的黎明前,老烟枪举着火把赶着毛驴来到谢一城家门前。

  “齐活了。”

  “那走着?”

  “走着!”

  

第19章 路上交谈,老烟枪的父亲在北洋水师

  从屯子里出来,谢一城跟老烟枪两人赶着驴车走得很慢。

  拿着火把往山下走还要注意着周围,防止危险突然出现。

  黎明前的夜最暗,山里面除了火把周围,隔几步远后啥也看不见,谢一城自己也是第一次在这个时间下山,总感觉周围好似有东西在看不到的地方盯着自己。

  仿佛猜出来谢一城心中的局促,老刀客安慰道:“不用担心,这个时候山里面野兽也不会出来,就算在夜里面捕食的,现在也该回窝睡觉,虽然是天最黑的时候,也是最安全的。”

  听到这谢一城就把提起的心放回肚子里,对于黑暗,人是有恐惧的,尤其是换了环境在一个四处都可能有危险的山里。

  将自己内心乱七八糟的想法驱散,谢一城让自己注意力转移:“老枪叔,你吃了没?我这带了肉包子你要不再垫吧点?”

  “来一个,就等着你小子主动张嘴。”

  “你这倒是不客气!”

  “你跟亲近人客气吗?”

  这话一出谢一城笑了笑,伸手进怀里打开布包,拿出两个赶紧将布裹严实塞进怀中,再将包子递过去:“你要是早说,我一早直接喊你一起吃了。”

  “那还是算了,老头子我还没有到小辈家蹭饭的时候,吃个包子垫垫就行,反正没人瞧得着。”

  接过来老烟枪火把,谢一城赶着毛驴往前走。

  “老枪叔,有件事我一直好奇但是从来没问过,正好这下山没事,咱爷俩唠唠?”

  “你说就行。”

  谢一城踩着积雪看着前路,想着自己大爷跟自己聊的时候一些东北以前事跟那些黑话,后面跟张大山遇见,俩人隔着老远对话他也听不明白,总感觉自己大爷以前绝对不是普通山户,包括老烟枪也一样,很多事自己不知道。

  之前跟老刀客聊着,听着老刀客说的那些事才知道为啥都喊他老刀客,这刀客可不是啥善茬,跟胡子比好不到哪去。

  于是将心里面的一些好奇疑惑跟老烟枪说了一遍。

  老烟枪吃完包子,吧唧两下嘴,侧身从树边积雪抓了把塞嘴里过了半晌才出声:“老昌之前跟你说过他的事没?”

  “没,我也没问过。”

  “那我说就不成,他的事你回头找他问。”

  缓住脚,老烟枪侧脸看向谢一城:“咋突然对我们这些老头子的事感兴趣,小年轻不应该喜欢这些事啊?”

  “我想了解了解,说不准今后我认字多了后给事都给写下来,让以后人都知道!”

  “有道理,是你们小年轻的想法。”

  老烟枪有些感慨:“识字的文化人就是好,我们那个时候想识字哪有人教,活都活不了了,今儿赶路我就跟你说说我自个的事,咱爷俩也聊聊。”

  老烟枪伸手接过来火把,从谢一城手中接过来毛驴绳子走在前面缓缓开口说道:“我是光绪二十一年生人,出生在奉天,祖籍在威海卫,我娘我爹在旅顺成的家,我爹光绪二十年没的,家里就我跟我娘俩人。”

  “光绪二十一年?老枪叔你今年多大了?”

  “五十四咯!”

  “五十四?瞅着不像啊?”

  “像不像的都五十四了,半截身子埋土里,说不定啥时候就没了。”

  这个年代来说,五十四确实年纪不小了。

  想着间谢一城突然感觉,刚刚自己好像把一些有用的信息遗漏过去了。

  威海卫,旅顺,光绪二十一年出生,光绪二十年爹没了。

  光绪二十年是公历哪一年来着?他只记得历史课本上写过1908年光绪跟慈溪都没了,换上了没几年被赶下台,之后去东北被小鬼子扶持的伪满洲皇帝溥仪。

  对于这些历史他真记得不太多,只是义务教育阶段学习时间长,他学理科之后技术工作居多,对这些后续没有再深入了解。

  “我娘说我爹假期回家眉头直跳心中不踏实,让我娘怀着孕去奉天找他娘家哥哥待一段时间,然后我爹上舰后再也没回来。”

  “上舰?”

  谢一城觉得自己越来越接近真相了:“老枪叔,爷他以前当水军的?”

  “是,我娘不识字很少说,只知道他在一艘叫致远舰上当水军。”

  致远舰,致远舰,邓世昌!

  谢一城脑海中刚刚的疑惑结合现在串联,突然串联开。

  致远舰,邓世昌,北洋水师!

  光绪二十年,旅顺,甲午海战!

  致远舰邓世昌决死撞向鬼子军舰被鱼雷击沉的事,后世历史书上写的有。

  老烟枪父亲如果也是这艘船上士兵,那肯定是牺牲了,那艘军舰无人生还,哪怕是那只太阳犬也没活下来。

  “一直没有我爹的消息,我就这样在奉天出生,在大舅家边长大,但是生活不好,我打小给地主家当佃农,我娘等了十多年才知道我爹的消息,之前从来没人跟她说过,得到消息我娘一病不起,家里没多少钱我找大舅借,舅娘不答应,我跪在家门口磕头也没见人搭理,没钱治过几天我娘就没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后面东北乱了起来,我娘没了,唯一的牵挂也没了,我年轻心气大出去到处闯,当过胡子跑过商吃过军粮打过仗,最后在奉军里面当了个班长,然后找了媳妇有了孩子。

  “再然后你也知道了,少帅不打仗把东北让了出去,我就带着家里人到处躲,最终落脚在这认识了谢家屯的人,之后跟着打小鬼子,打了十四年。”

  谢一城点头,心里面有些难受。

  每个纷乱年代人,经历的痛苦都不同,宁为盛世犬不做乱世人,这话以前没觉得,现在听着老刀客跟老烟枪俩人的事,让他越发坚定非常有道理。

  自己躺平养老思想也必须更正,现在这个年份不适合,光家里两个小娃娃都不允许自己躺平。

  “我不会说这些事,你找老昌,他的事多,跟听镇上有些说书人说书一样。”

  “我大爷有这能耐?”

  谢一城来了兴致。

  “你小看老昌了,你以为他能当上屯长几十年,周围屯子没有不认识他是啥原因?”

  谢一城听着打定主意,回头找屯长聊聊这些事。

  历史上书写的多是大事要员,这些最下层的老百姓没人写,但是谢一城觉得经过底层人的人生看历史,更具客观性真实性。

  史书上的一笔,对于他们来说可能就是生死。

  想着谢一城脑海中闪过一丝光:“老枪叔,你当过兵当过胡子打过小鬼子,怎么打山神爷还打不死?”

  “你小子又来是不是!”

  老烟枪听着谢一城的话气得吹胡子瞪眼:“山神爷跟人一样吗?当时你跟个麻秆一样站着不动,我一个人还要看着你还要防着它,枪卡壳夺过来你那杆老套筒结果就一颗子弹,要不是赌赢山神爷怂了,咱爷俩当时都要撂那!”

  谢一城听着嘿嘿一笑,老烟枪气着了,以后不能说这事了。

  “赶紧地!到镇子上给东西卖了买东西,你不是还准备买棉花跟布做衣服,早去早办,别出意外。”

  “得嘞!”

  俩人加快了脚步,此时黎明破晓,最黑暗的时刻已经过去,边际微白。

  天,要亮了。

  

第20章 遇上解放军,买卖在做大

  到镇子上时,天早已经大亮,今天天气不错,出了太阳,洒下的温热让寒冷的东北长白山也有了一丝暖意。

  谢一城进镇子前看着驴车,老烟枪进镇子去找贾老狗,瞧瞧人在没在。

  就这样,在镇子边上背着枪看着驴车,谢一城第一次见到了这个时代的解放军。

  穿着黄绿色棉服棉裤,一双土灰色棉鞋,头戴跟老百姓有些不大相同的棉帽。

  在没有统一军服的时候,解放军的穿着确实都不一样,记忆中的军大衣此时还没有出现,但是看着就是亲切,这就是解放军!

  往后推100年,还有人在喊解放军同志呢!

  “小同志,你有事?”

  瞧着谢一城盯着自己看,三十多岁的解放军同志走上前敬了个礼问道。

  “报告,头一次见咱解放军,好奇!”

  “嘿!你还给我打上报告了。”

  中年人乐道:“没啥好奇的,都是一个脑袋两条腿的,多大了?”

  “十五!”

首节上一节14/1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