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从05开始做导演 第80节

  这种情况直到2010年之后才逐渐改变,因为演员片酬的增长,使得电视剧捧明星的速率大大提升。

  而演员才是最赚钱的吸金兽。

  这部剧关凌顺手为之,主要是为了不让其蒙尘,现在效果已经达到。

  而且还为凌云赚了一倍多的收益,效果着实不错。

  “七千万只是初步估算,其实联系的地方台很多,我们和央八签了合作,在他们播出期间,其他地方台不能播放,所以央八的广告费应该也能收不少,等到效果出来。具体还得看后续有多少地方台来播,地方台越多,收益就越多,虽然地方台给的不多,但是只要量多,我们还能赚的更多的。”

  方平解释,又聊了聊大明王朝有多风靡。

  “现在明朝热度有多大?我说出来,关导您可能都不相信。很多电视剧制作公司都准备制作明朝历史电视剧了。央视那边在筹拍《郑和下西洋》。我看有历史学家都说了,这热度,是《大明王朝》推向的顶峰。

  说起来也挺好玩的,就前两天上海那边还出土了一个明朝的文物,鉴定了是嘉靖时期的抗倭英雄,闹的网上挺乐呵的。又给《大明王朝》添了一把火。”

  “怎么说?”关凌也挺好奇。文物怎么还能给《大明王朝》扯上关系?

  方平找到了网页上的图片,

  “就这,关导您看看,鉴定人员查了县志,查出了墓穴里面是一个叫李汝节的五品同知,但是里面出土了一个叫‘银香盒’的东西,和啤酒盖长得一模一样,现在搞的很多啤酒厂要联系央八做广告宣传。”

  关导看到图都惊呆了,这要不是方平跟他说,他肯定也得认错。

  又聊了几句,知道现在宁浩等人已经去了厦门。

  聊到陈国富,他现在正在关凌留下的那些剧本里面徜徉,已经开始准备制作电影了,导演的事儿,会跟关凌商量是在外面招,还是怎么样,实在不行他就自己上。

  但这几天他忙着给电影排序呢,剧本太多,得预估票房,慢慢来,至少要保证电影制作完成,收益最大化。

  所以先制作哪部也是他需要考虑的东西。

  汽车开的不快,回来的时候正好赶上中午,路上车不少,在车上走着走着,韩三品的电话就打过来了。

  “关导啊,回国了?美国那边的戏份拍摄完成了?”

  “完成了。看来张制片这段时间跟我在美国,可把他累坏了,我以为他告诉您了呢?不过我这刚下飞机,韩董您怎么就知道消息了?”

  “你这一回来可不得了,网上风起云涌啊。”韩三品笑道。“怎么又搞事儿?”

  “我这次回来的这么低调,哪里搞事儿了?”关凌表示冤枉。

  “你看看,网上又骂成一片咯。”韩三品嘻嘻哈哈的,“回头来中影坐坐,我这有点事儿想跟你聊。”

  挂断电话,关凌示意方平打开门户网站。

  门户网站上的消息,让关凌都惊了。

  “关导回国!是否要回来拆掉华艺金字招牌?”

  “关导现身京城机场,疑似与程龙合作电影杀青结束!”

  “劲爆!关导在机场采访现场直接讽刺冯晓刚,称不想评价华艺的狗!”

  “操!”关凌看愣了。

  前面的无所谓了,随便你怎么发都OK,最后这条什么意思?

  曲解,挑事儿。

  这的确让关凌百口莫辩,关凌直接吃了一鳖。

  这根本没说的事儿,被对方搞的跟真事儿一样,关凌还没法回应,回应自己没骂冯晓刚?至于的嘛?给华艺低头?

  关凌才不做这事儿,他们爱怎么报道怎么报道去吧。

  但这个记者关凌可不能由着他。

  这最后一条新闻的新闻内容和题目完全没什么关系,这记者就是纯粹借助自己在机场对新梗的不了解,从而故意引起骂战。

  这家伙挺牛的,精通未来互联网营销热点方式。

  不过这种营销落在关凌身上,关凌就不舒服了。

  “给这家网站致电,要求他们删除这种不实新闻并道歉,否则未来凌云传媒的任何新闻,都不会让对方进入采访区。”

  方平毕竟是法务部的,最擅长这个,点头称是。

  但互联网上的消息传的的确是快的,网上的消息已经传遍了。

  凌云传媒还没到。

  网上关于关凌回国的消息已经乱成一团了。

  尤其是关凌炮轰冯晓刚这事儿,好多网站都一起传。

  还有记者堵在了凌云传媒门口。

  关凌是阴沉着脸下的车。

  “关导,请问您是否评价冯晓刚是华艺的狗?”

  还真有离着近的媒体敢问。

  “同行不会这么评价同行。”关凌就回答了这一个问题,而后进入了公司。

  和陈国富聊了聊,陈国富不愧是华语电影按插在哥伦比亚的内奸,对于电影的梳理非常到位。

  “关导,我的建议是先做《狄仁杰》系列的电影,你给我的剧本我仔细看了,我认为这个系列宜早不宜迟,而且可以做成持续的系列。”

  聊天过程中关凌才知道自己孤陋寡闻了,虽然《神探狄仁杰》已经出了两部了,而且第三部明年也要上映,但是世界上第一部狄仁杰的电影却是美国出品的,美国根据荷兰人写出来的小说所改编。

  这便是《大唐狄公案》,他的作者高罗佩是荷兰外交官、汉学家、小说家,同时是一个中国通,为了这本英文文学名著,对方耗费了十八年的时间。

  写的精彩纷呈。

  关凌没仔细查过这个,听完后还真是不由得瞠目结舌。

  华夏对这本书的价值也没有意识到,对方出了英文版,日文版,都没能打动中国出版商。最后还是新加坡人先出了中文版本。

  而国内对于狄仁杰系列的电影,还是从西影的《血溅画屏》开始的。

  自此之后,在电影方面,竟再无建树。

  而当看到剧本之后,陈国富经过了几个月的时间,对几部剧本内容进行研究和分析,又了解了关于狄仁杰的一系列书籍和影视版权要素,最终认为这部戏或许可以尽快提上日程。

  “狄仁杰系列的故事繁多,狄仁杰这个人甚至就是华夏古代版的007,狄字半边为侠,仁字国人之情操,杰字繁体字里的右半边是桀,代表着反叛精神。”

  陈国富激动地看着关凌,“关导你随手铸就的剧本,包含着大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我相信,他必将成为华语影坛之中最独特的存在!”

  关凌惊的不行,但是看到陈国富激动的心,颤抖的手,也不由得跟着他一同燃起了熊熊火焰。

  “那要不,我们就拍这个?”

  关凌最近忙的昏头转向,的确没想好要拍哪些电影,他想去好莱坞先拍一部和程龙合作的电影,彻底站稳脚跟。

  但陈国富的话,也让他有点激动起来了。

  在国内搞一部,好像也不错。

  毕竟《2012》距离上映起码还需要半年的时间。

  “我还有一个想法。”陈国富点了点头,声音嘶哑道,

  “这两年,武侠电影开始式微,主要就是里面东西没得拍了。

  但我认为狄仁杰系列不同,其中不但有武侠电影的衣钵,有绚丽的武打动作,更有大唐盛世的江湖,有大唐的风俗和文化,还有悬疑、侦探、惊悚甚至奇幻各种要素存在,有山海异兽,有神兵利器,有高超武艺,更有各色美女环绕其中,

  有的时候,真的不免对关导您五体投地。

  您跟我说,你想让华语电影走向世界。我一开始以为只是套话,虚话。

  但是当我深入研究了这些剧本之后,我认为您是对的。

  只要我们稍加用心,这些电影中便全都会有惊、奇、诡、怪、玄(悬)、险六字的凸显,我有信心,我们能做好他们!

  关导,您的想法激励了我,我觉得,通过狄仁杰,我们能打造一整个神探宇宙!”

第103章 导演选择,宁浩电话

  陈国富是个痴人。

  对待电影,陈国富的确是非常认真的那一个。

  他所提出的想法,让关凌夜不免为之心动。

  前世,唐人街探案、误杀等电影的爆火,说明了一个事情,那便是探案系列的影视剧永远都不会缺少受众。

  正因此这些电影才有持续不断的系列。

  而现在,狄仁杰电影系列,便可以是凌云传媒率先打造的第一个电影系列。

  其实关凌不止想到了狄仁杰,甚至想到了狄仁杰的徒弟苏无名,后者在前世的《唐朝诡事录》也是凭借案件剧情的紧促,一度在电视剧领域爆火。

  这个系列,的确是华夏古装悬疑和奇幻最适当的选择。

  “好像还真不错。”

  关凌心中不由得点了个赞。

  前世,其实华艺也准备将狄仁杰系列IP做成一个系列,但是拍到第三部,就拍不下去了。

  一是因为徐克当时制作主旋律电影去了,这种电影票房高,成本咔咔造,完全没毛病,到时候不论拍成啥样,各单位一看,票房立马就起来了。

  第二则是因为华艺的偷税漏税事件,使得网上一直在抵制华艺电影。而且电影后来的质量重视特效,轻视悬疑,导致网友的评价不好。

  很简单的事儿,徐科讲不好故事。

  从《七剑》就能看得出来。

  但在关凌看来,狄仁杰系列如果要拍摄,肯定会完全以悬疑作为考量,奇幻是其中最重要的选择,但一定是为故事服务的,没有剧情的特效,就如同无根之萍。

  想到这,关凌忽然有点慌张。

  “要打造狄仁杰系列,还要签约范兵兵,我凌云传媒不会走上华艺的老路吧?”

  和陈国富就狄仁杰电影系列聊了很久,陈国富说他希望让徐老怪来做这些电影的导演。

  作为凌云传媒的制作人,陈国富说话还是很直的。

  “就现在来说,徐老怪仍然是国内特效运用最好的那个导演。所以选他是最合适的。”

  关凌其实并未反驳,现在《2012》还未上映,但是若论特效,国内还真没有人能比得上徐老怪。

  前几年他所拍摄的《蜀山传》,再往后二十多年,仍然是国产仙侠剧的巅峰之作,比后世那些所谓的仙侠电视剧好到天上去了。

  “你有信心让徐科一直在凌云传媒吗?又或者,你认为徐科会一直为狄仁杰系列服务吗?”

  关凌问了陈国富一个诛心的问题。

  “徐科毕竟是华夏的知名大导演,如果他能一直为我们这个系列持续输出,我是不介意的,但问题是,如果他中间撂挑子,这个系列我们就做不好。而如果我们想要打造成凌云传媒的华语标杆,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导演。”

  对这个问题,关凌斩钉截铁。

  前世,徐科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第一部上面展现的淋漓尽致,故事和特效的结合,使得华语新武侠,狄仁杰系列凭借商业片站在了威尼斯金狮奖最佳影片的入围领奖台上,在威尼斯引起了全球的狂欢和认可,并豪取国内各大奖项。

  但从那之后,狄仁杰之神都龙王耗尽了徐科的想象力,狄仁杰之四大天王耗尽了徐科的叙事能力。

  两部戏都没能达到人们的预期。

  空有票房,而无任何奖项,也证明了两部电影的差劲。

  关凌认为这一世想要打造这一系列,需要的不是徐科,而是用心的导演。

首节上一节80/38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