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穿越封神开始 第16节

  殷启依旧摇头,冷漠道:“对于你这种人,杀你,就太便宜你了。你不是仗着教堂为非作歹么,就是不知道我断了你双手双脚之后,你那神父今后还会不会管你。”

  虽然他心中杀意凌厉,但却没有被冲昏头脑。

  重伤钱三,凭借殷家的影响力,教堂还奈何不了他。

  可如果真杀了,那麻烦就大了。

  无论如何,为了杀鸡儆猴,教堂也绝不会善罢甘休。

  “你……”

  钱三瞳孔紧缩。

  他刚要说话,殷启就已经出手,连续用力踩下。

  咔!咔!咔!咔!

  伴随着四声清脆的骨折声,还有钱三如杀猪般的惨叫,眼睛圆突都快瞪了出来。

  如此残酷的一幕,却引来满场叫好。

  “啪啪!好,好。这位少爷是真汉子,我早就看钱三这畜生不顺眼了!”

  “钱三这个数典忘祖的畜生,这些年不知道作恶多少,还坏了好几个姑娘的清白之身,逼得人上吊,但却因为是教民官府就不敢关了。”

  “真是大快人心。不过这位少爷,你还是快走吧,否则官府来了就晚了”

  ……

  钱三痛晕了过去,像条死狗瘫软在地上。

  殷海脸色变了变,连忙低声道:“少爷,我们快走吧。若是官府来了,我们就真走不了了。还有,老爷若是知道,您又得被禁足。”

  殷启淡淡嗯了声,从怀里掏出几块大洋,塞到了老者手中。

  随后,便转身就走。

  这时,围观的人群也轰然而散,以免被牵连到了。

  “兄台等一等!”

  这时,一个清朗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殷启转头,是个穿着青色长袍的青年,国字脸,眼神刚毅。

  “在下周樟寿,先前见兄台仗义出手,狠狠教训了下那个教民,心里实在是痛快,因此想来认识下兄台,不知道兄台如何称呼?”

  “周樟寿。”

  殷启念叨了声,总感觉这个名字有些熟悉。

  忽然,他猛地想起来了。

  这不就是迅哥儿么!

  周樟寿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都很陌生。

  但说到周树人,就基本上知道了。

  不错,鲁迅最早就是叫周樟寿,后来才改名为周树人。

  想到这里,殷启温和笑道:“原来是周兄,在下殷启。相逢就是有缘,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不如去前面的茶楼坐坐。”

  鲁迅笑道:“也是,请。”

  ……

  新芽茶楼。

  二楼,靠窗位置。

  殷启和鲁迅相对而坐,殷海站着一旁侍候。

  鲁迅喝了口茶,忧声说道:“殷兄,这些教民背靠教堂,为害乡里也不是一天两天,连官府都避之不及,你这么废了他,恐怕教堂不会善罢甘休啊。”

  殷启放下茶杯,说道:“有劳周兄担心了,不过区区一个泼皮,教堂还奈何不了我。这里,终究是我们地盘。”

  说到这里,鲁迅就痛心疾首:“我们的地盘?可实际上与外国人的地盘又有什么区别?官府不敢管,畏惧洋人如虎,百姓又麻木不仁,不说反抗,甚至还会为了一些蝇头小利,甘心充当洋人的走狗。”

  满清统治黑暗、高压,令百姓苦不堪言,心中充满了仇视。

  因此在列强入侵过程中,甚至有百姓甘心为其服务。

  比如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在虎门海战,珠江两岸有数以万计的民众看热闹,在看到满清官船被击沉后,百姓竟然高声欢呼喝彩,就像是在看马戏表演。

  比如接下来的八国联军侵华,百姓发现这些洋鬼子登陆后竟然没有烧杀掠夺,于是竟然主动接受雇佣,用独轮车为联军运送粮草。

第20章 推翻满清政府

  相比于‘愤青’鲁迅,殷启则非常的冷静,问道:“周兄,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百姓会麻木不仁,为什么他们愿意帮助洋鬼子打自己的朝廷?”

  “当然是因为官府对百姓剥削过盛,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食不果腹,又怎么可能会关心国家大事?甚至毫无荣辱感,自然也会为了蝇头小利而为洋人做事。”

  鲁迅虽然深恨百姓麻木不仁。

  可他也知道,这不是百姓的错,而是满清数百年的高压统治的错。

  殷启点头说道:“周兄说的在理,既然看到了问题,那就去想着如何去解决,值此大世,我辈好男儿应当仁不让,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担。”

  鲁迅正色点头,说道:“我亦有此志,已经有了打算,明年就去江宁,入江南水师学堂。欲振兴我华夏,唯有从军队开始。只要拥有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就能将欧美列强全部赶出中国,接下来才能扫除各方弊病,为变法护航。”

  这个时候的鲁迅,虽然已经对腐朽的满清失望,但还没有绝望。

  亦或者,这是他唯一的出路。

  殷启摇头道:“周兄,你的志向很好,但不应该仅限于此。这天下虽大,但有你这般思想的人又有多少?孤军奋战,乃是斗争大忌。你入江南水师学堂,最多也就是朵小浪花,于这个大时代几乎没有任何作用,也救不了中国。”

  辛亥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有一批批革命烈士以鲜血去唤醒的民智。

  鲁迅再厉害,充其量也就是将军。

  可将军再厉害,也要受统治阶级的调遣和控制。

  鲁迅双拳紧握,他本能地想要反驳,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入了江南水师学堂,他就能救中国?

  周家已经没落,他想要在朝廷体制中往上爬,没有关系几乎是没有可能,而无法担任高位,又如何凭一己之力去改变和救中国?

  许久,鲁迅拱手道:“还请殷兄赐教。”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在旁边响起:“两位兄台,先前无意间听到二位谈话,我亦非常好奇,可否允许我旁听?在下陶成章,不知道两位兄台如何称呼?”

  殷启转头,就看到个硬朗的青年走来,朝他们拱手作礼。

  陶成章,又是个名人。

  殷启暗道,这绍兴当真是个名人荟萃的地方。

  鲁迅已经站了起来,欣喜道:“原来是陶先生,快请坐。”

  陶成章在绍兴可是名人,十五岁就是私塾的老师,而且文武兼备,甚至日后还会两度进京刺杀慈禧。

  虽然最终都没能付诸行动,但这反清意识估计现在已经有了。

  陶成章摇了摇头,轻声说道:“这里人多耳杂,不如我们去三楼雅间吧,我刚好定了间。本来相约朋友喝茶的,结果对方爽约了。”

  殷启看了看周围,虽然人不多,但公然讨论反清言论确实不妥。

  他站了起来道:“好。陶先生请。”

  ……

  三楼,雅间。

  殷海在门外守着,殷启、鲁迅、陶成章三人围着茶桌而坐。

  三人已经通报了姓名,闲聊中也逐渐熟络了起来。

  陶成章说道:“殷兄,现在还请指教,如何才能够救中国?”

  鲁迅也郑重点头,紧紧看着殷启。

  殷启放下了茶杯,正色说道:“陶兄,周兄,这里就我们三人,那我说话也就不藏着掖着了。想要救中国,就先必须推翻满清政府。”

  他声音掷地有声,目光灼灼。

  陶成章,革命先烈;

  鲁迅,文化斗士。

  他接下来要造反,光凭一己之力肯定不行,还需要团结各方思想进步人士。

  正如他对鲁迅所说,孤军奋战那是大忌。

  因此这两人,自然成为了他的目标。

  可大家都是心高气傲之人,想要折服他们,甘愿为自己所用,肯定需要表现出‘非常’之能,否则大家凭什么服你?

  陶成章神色激动,似乎有种找到‘知己’的感觉。

  鲁迅虽然震惊,但也很快冷静了下来。

  见两人还能继续安坐着,殷启继续说道:“满清朝廷已经腐朽,而且他们是外族,视我等汉人为家奴,予取予夺,毫无尊严可言,试问百姓又如何会去维护这样的朝廷?先前周兄说,百姓之所有麻木不仁是因为穷困,其实这不对。”

  鲁迅皱眉道:“怎么不对?”

  殷启缓缓说道:“我曾在一本古籍上看到过这么一则故事。话说在唐贞观年间,有西域商人来长安,见一乞丐可怜,于是就施舍了对方一些银钱,结果却惹来乞丐的怒骂,乞丐骂西域商人乃蛮夷之辈,不配施舍他。”

  鲁迅和陶成章都沉默了。

  乞丐,大唐社会最底层,却能以西域商人施舍为耻。

  可现在的百姓呢,甚至以能够为洋鬼子服务获利而为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为何会如此?

  答案很简单,满清是外族人,汉人根本没有认同感。

  就更别说,满清还统治腐朽了。

  陶成章很直接:“殷兄,那你说该如何推翻满清政府?”

  鲁迅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看着。

  殷启说道:“满清虽然腐朽,但却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此事不可急,太平天国就是前车之鉴。

  正如我先前所说,孤军奋战乃是大忌,我们应该团结各方思想进步人士。

  不过说实话,这世上有如你我三人一般思想的人肯定不少。

  但相比于整个国家而言却又不多。

  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唤醒百姓的思想,寻找志同道合之人。

  当百姓的思想被唤醒,当他们不在满足于现状,当我们将他们全部团结了起来,那么一切自然就是水到渠成之事。

  煌煌大势,如滚滚江水,谁能抵挡?”

  “好!”

首节上一节16/84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