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官场:从基层公务员干起 第132节

第242章 送别陶阳

五天的考察公示期转瞬即逝,陶阳正式被任命为卫安市委副书记。

成为市委副书记后,市委没有再安排陶阳兼任县委书记。因此临川县这个一把手岗位史无前例的出现了空缺。

很多人都在议论市委的决定,新任书记还没有到位,为什么不再让陶阳兼任着县委书记呢?

很多人的不理解,是源于对事情的本质没有看透。

中午十点钟,陶阳从市委返回了县委,对于刚刚宣布过任命决定的陶阳来说,今天是他在临川县的最后一天了。

此时,李东沐正站在书记办公室门前,看到陶阳来到,急忙迎了上去。

“东沐,你怎么来了?”陶阳问道。

李东沐笑了笑:“估计这是您在临川工作的最后一天了,所以特意赶过来送送您。”

陶阳拍了拍李东沐的肩膀:“市委已经宣布了决定,明天就要正式报道了。”

“以后再见您,就要到市委大院了。”李东沐笑道。

来到办公室后,两人简单聊了几句后,便说到了临川县的事情。

“东沐,想必你也很不解市委为什么宁愿让县委书记的位置空缺,也不想再让我兼任的原因吧?”陶阳问道。

李东沐点了点头:“估计全县的干部都想知道。”

陶阳笑了笑说道:“县委书记是县域治理的重要岗位,除了军事和外交,基本上所有的政治属性都具备了。因此,县委书记到任命权在省委,需要通过省委常委会的研究通过才可以,市委虽然有推荐权,但如果省委有其他安排,也只能作罢。”

陶阳的话虽然没有明朗具体的说,但是李东沐还是听懂了。

“您的意思是,省委对临川县委书记另有人选安排?”李东沐问道。

“没错,县委书记的位置基本上很少出现空缺,毕竟这个位置太重要了。可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说明省委对这个岗位另有安排。”

“据我了解,新任人选的职级应该是和我之前相当的。”

“那陈县长岂不是?”李东沐问道。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他基本上没有接任的可能。不过对他来说,也不一定是坏事。毕竟和市级领导搭班子,对县长是有加成的,如果表现突出,在接任县委书记之后,再进一步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当然,以海洋县长的性格和脾气来看,内心肯定会有不满,但至于如何调解,会不会在工作中出现情绪,就要看他个人的能力了。”

李东沐点了点头,他很赞同陶阳的分析。在他任县委书记秘书期间,他也经历和见证了书记县长之间的矛盾,也知道陈海洋内心有多么渴望县委书记的位置。

陈海洋和陶阳之间矛盾的缓和,是在陶阳晋升为市委常委后才出现转折的,毕竟马上就要看到胜利的曙光了。

可就在陈海洋满心期待的时候,上面又突然空降了一个领导,将即将到手的东西抢了去,对陈海洋来说,这绝对是个打击。

书记和县长不和,影响最大的就是执政的县,毕竟思想和贯彻落实始终形不成合力,很多工作就会很难推进。

当然,这些不是李东沐这个层次该考虑的事情。

“东沐,省委之所以做出这个用人决定,说明省委领导对临川县的关注度很高。新任领导来了之后,会为临川县争取到更多更优的发展政策,从发展角度来说,对临川县是好事。至于你,只需要做好本职工作就好,你的成长和表现,自然会进入相关领导的视野。”陶阳说道。

“这些陶书记的点拨和关心,我只专注于工作,其余的事情和我无关。”

陶阳满意的点了点头:“下午就要离开了,中午留下吃饭吧,再陪我喝一杯。”

县委小餐厅。

县委常委们悉数到场,这是要为新任市委副书记陶阳送行。

在场的,除了李东沐以外,再没有任何的科级干部。

对此,常委们也没有任何的意外和意见,陶阳和李东沐的关系,大家都知道,能够出现在这个场合中,自然也是应该的。

除了陶阳外,县长陈海洋率先带头敬酒。

“陶书记,希望您以后经常性的莅临指导,多为您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指点迷津、传经送宝。”

“同时,也希望您多多关注临川,工作中如果有做的不好的地方,请及时批评指正,尽量别通报。”

听到陈海洋的话后,在场的领导们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在大家心中,通报就是上级对下级工作监督的一大杀器。

陶阳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能力范围内的,一定没问题。不过为了表示你的心意,这杯酒就先干了吧。”

餐厅内再次爆发笑声。

陈海洋原本是来敬酒的,没想到先被罚了一杯。

酒过三巡,现场的气氛变得热闹活泼起来。

此时的陶阳第一次感受到人多力量大的作用,尤其是所有人都集中火力朝他开炮敬酒。

“同志们,照这么喝下去,我估计明天上午就不能正常报道了。这样吧,我派出曾经的大秘东沐替我上阵喝,如何?”

听到陶阳的话后,众人也不好意思反对,于是将热情都浇灌在了李东沐身上。

面对各位常委们的狂轰乱炸,李东沐也不能回绝。

一个回合结束,一斤酒就下了肚。

看到已经有了醉意的李东沐,陶阳低声说道:“可以了,今天没少喝。”

面对陶阳的关心,李东沐尽管很感动,但是还想在酒桌上为陶阳找回面子。

“陶书记,接下来让我代您回敬一圈酒。”

陶阳没有拒绝,他知道李东沐的心意,也知道他的酒量。

只见李东沐拿起一瓶酒,然后将分酒器倒满,然后缓缓站起身。

“各位领导,刚才代替陶书记接受了大家的祝福。接下来,受陶书记的委托,我再向大家表示感谢。”

说完,李东沐端起分酒器,一饮而尽。

“各位领导,作为下属,第一杯酒表达的是我的敬意。看到大家都喝的尽兴了,为了不影响大家的时间,我就先行再喝一杯,不再喝三敬二了。”

说完,李东沐又端起分酒器,一饮而尽。

第243章 施工矛盾

翌日。

当李东沐醒来的时候,感觉昨天晚上喝断片儿了,因为已经不记得是怎么回家的了。

李东沐回想着有记忆前的场景,昨晚喝酒至少在一斤半以上。

下楼喝了碗粥,然后便叫程龙过来接自己去单位。

来到办公室后不久,路小河和蔡晨鹏便来汇报工作。

“李书记,昨天和路书记到施工现场查看,同时也向村里群众询问了相关情况,主要存在以上两个问题。”

“第一个是河道清淤之后没有恢复平整,据老百姓说,甚至在河边都有好几个深浅不一的大坑,一旦有人不小心落水,极易造成溺水身亡。第二个是河堤修复的标准降低了,主要体现在河堤的宽度比起施工前要窄了一米五左右,不利于车辆和机械通行。”

听到蔡晨鹏的汇报后,李东沐问道:“你们和施工单位沟通交涉过么?”

“我以前就这个事情和鑫源建设的公司的现场负责人进行了交涉,当时对方说要向公司汇报,但是久而久之便没有了下文。昨天,我又和现场负责人进行了电话联系,当对方听到这个事情后,说要找水利局联系,他们只听从水利局的安排。”

听到蔡晨鹏的转述后,李东沐很气愤。

“水利局是业主单位不假,但是河道流经州山镇,竣工验收时,必须有镇政府的签字盖章,如果施工单位是这种态度,这件事没有商量的余地。”

说完,李东沐看向了路小河。

“路书记,你之前在镇纪委工作,像这种侵害群众利益以及偷工减料的行为,是不是可以采取强硬的措施?”

听到李东沐的询问,路小河尴尬的笑了笑。

“李书记,我觉得最好还是不要闹的太僵,毕竟我们的农田水利疏浚项目资金申请还要他们审批。”

“这是两码事,做事的底线不碰碰。”

“那你觉得这件事应该怎么处理?”李东沐又问道。

路小河想了想:“李书记,昨天没有见到施工方的负责人,我想着把他们叫过来,当面再谈一谈,或许事情会有转机呢?”

李东沐沉思片刻说道:“好,你和蔡镇长再和他们方面沟通,如果对方始终不愿意为解决此事而做出改变,到时候我再亲自去处理。”

离开书记办公室后,路小河将蔡晨鹏叫到了办公室。

“蔡镇长,我觉得我们和施工单位交涉就行了,其实不管怎么处理,只要群众满意不闹事就好了嘛。”

蔡晨鹏想了想说道:“可是鑫源建设公司在施工过程中确实是减少了工序,而且河堤也确实没有按照当初的施工交底进行建设。”

“蔡镇长,对方之所以这么做,肯定是得到了水利局的授意,我们为什么非得去争论这件事呢,我们州山镇只是配合单位,只要群众不闹事,让工程顺利竣工不就行了,我们这样强硬的要求施工方,他们也不会听啊。”路小河说道。

“行,那我听路书记的,等和施工负责人见了面再说吧。”

听到蔡晨鹏的回答后,路小河满意的点了点头。

路小河将施工单位负责人的联系方式要了过来,然后便亲自和对方联系。

当天下午,施工单位负责人便来到了路小河的办公室,两人秘密交谈了半个小时后,对方笑着离开了镇政府。

第二天上午,路小河和蔡晨鹏又前往河道旁的沙湾村,和村支部书记刘永军进行了座谈。

“刘书记,近段时间沙湾村的村民一直在反映河道清淤疏浚的事情,李书记对这件事也很关注,今天来就是想和你谈一谈,听听你的想法。”路小河说道。

“路书记,我也深受这件事的困扰啊,施工前说的好好的,村民也没有任何意见,可是现在和原本规划的不一致,尤其是河堤的宽度影响了村民下地干活,这件事总要有个说法吧。”刘永军说道。

“刘书记,我们昨天和施工单位碰头说了此事,对方说施工出现变化,是因为水利局在综合考虑了河堤行洪的技术要求,以及村民的安全才作出了改变。以当前的河堤宽度,通行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再说了,河堤上行驶机动车和农用器械本就不安全,而且对河堤也会造成破坏。所以,建议和村民们做下思想工作,不要为了省事而增加安全隐患。”

听了路小河的回答,刘永军有些不满。

“路书记,这条河堤已经使用了几十年,现在上面一句为了老百姓安全着想,就不让他们通行了,这个工作怕是不好做。”

一旁的蔡晨鹏也听的一头雾水,他并不记得施工单位这么说过,而且和李东沐的指导思想也不一致。

正当蔡晨鹏准备发表意见的时候,路小河却故意将他支开了。

“蔡镇长,我和刘书记说几句话,麻烦你在外面等我们一下。”

蔡晨鹏再次被路小河的操作弄懵了,此时他竟然也成了事外人。

奈何路小河是副书记,蔡晨鹏也不好多说什么,于是一脸不情愿的走出了房间。

此时,房间内只剩下了路小河和刘永军两人。

“刘书记,当前水利工程基本上进入了收尾阶段,再对河堤进行加宽,不仅工程量大,施工单位不好工作,而且还会损坏正在生长的麦苗。所以,昨天和他们沟通,可以对村里进行适当的补偿,你也可以用补偿来做群众的工作。”路小河说道。

“补偿?补偿多少?”刘永军问道。

路小河看了一眼门外,然后伸出了一个剪刀手。

“两万?这也太少了吧?”刘永军不满道。

路小河摇了摇头:“不是两万,是二十万。至于如何分配,都交给你来负责。”路小河悄声说道。

面对二十万的巨款,刘永军动摇了。

“路书记,对方真的承诺二十万?如果到了后续竣工验收时出了问题怎么办?”

路小河嗤笑一声:“刘书记,后续的事情不用你担心,只要老百姓的工作做好,这笔钱就由你支配。”

首节上一节132/15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