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穿越了有个空间很正常吧 第70节

这一路可把周平安给折磨坏了,开嘎斯51吧,因为车上没有安全带,动不动就因为坑坑洼洼的把人从驾驶座上弹起来撞车顶上,一撞一个包;骑乌拉尔边三吧,又担心把自己弹射出去;开其他从苏国得到的车型吧,又太扎眼。

最终经过一番权衡,周平安同学决定采取非常灵活的行进方式:路况好点的时候开卡车,路况烂点,就开乌拉尔边三,如果实在太烂,那就骑上宝驴。

最终,后世5个小时的路程,周平安用了将近10个小时,才终于抵达了FS县。

因为时间太晚的关系,周平安没有去找旅馆住宿,而是在空间的大四合院里睡了一晚。

另外在睡觉前,还不忘利用空间的便利,将伏特加混合葡萄酒和白糖调制出了准备供应给刘经理的‘烈焰葡萄酒’。

当然,为了能更好的适应国内‘酒鬼’们的口感,周平安还特意向里边添加了一部分原先从四九城调剂出来的散酒。

至于味道嘛,周平安亲口品尝过后,也只能说:有点甜,还带有葡萄的果香,除了后劲大了点儿,容易上头,没别的毛病。

经过这次亲手大批量的调制‘烈焰葡萄酒’,周平安一下子对水果酒有了兴趣,看向空间里漫山遍野各式各样水果林的眼神儿里,闪烁着的都是金色的‘小钱钱’。

看着空间里堆放着的,从苏国整体搬迁过来的伏特加酒厂,以及其他行业的机械设备,心里不由自主的起了点儿别的心思。

第二天一大早,来到合作社大门口,周平安停下嘎斯51刚刚表明自己的身份,就立马被等候已久的曾主任等人迎进了办公室。

曾主任,是刘经理的老战友了。不然的话,也不会在这个年代,就将合作社的人参卖到隔壁省的百货商店里。

知道周平安要来收购人参时,曾主任就高兴的不得了。

当周平安亲口说出不光要收购人参,还要收购药材种子或者幼苗的时候,那简直就是把周平安当财神爷对待了。

不能怪他兴奋了,因为野山参虽然珍贵,但是保存实在不容易,而且此时施行的计划经济,让人参的销路又太过单一,除了药材站和几家药厂需要一点儿之外,更多的都被积压在仓库里了,而越来越多的库存,已经让人参合作社里上上下下的人都头痛死了。

说实话,周平安来的正是时候,从这两年开始直到六十年代末,这十余年就是野山参最后的高产时刻。

就跟南海的大黄鱼资源最终被竭泽而渔的道理一样,在这个特殊年代,全国人民都发狠要赶英超美。于是,工人们没日没夜加班生产,渔民们疯了似的捕鱼,农民们都能亩产超20万斤,轮到参农们就跟打了鸡血似的漫山遍野的寻找野山参。

虽说这个时期的东北,是国家最重要的工业基地,经济状况在整体上看来那是相当不错的,但实际上,那只是工人们的事情,好处也自然只属于工人群体。

所以,此时,东北的大部分农村地区,跟其他地区的大部分农村一样,依然还是艰难的在贫困线上挣扎着。

尤其是地处长白山脚下的县城村镇,因为这边的地势除了山就是山,根本就没有多少适合种粮的土地,再加上严峻的气候问题,所以在这些地方搞农业生产就显的比较困难。

而且,这个时代也没有什么‘旅游城市’这个概念,后世那个什么5A级长白山景区更是无从说起。

后世所谓的‘一眼望三国’这种招揽游客的噱头,此时带给普通民众的观感也只有‘敬而远之’。

而且,即便真有想来旅游的,也会因为出行不便、住宿不便以及地处边境有安全隐患等问题,最终不得不,不了了之。

但是,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长白山,就是典型的山区,这里除了有点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资源之外,那最有名的自然就是人参了,于是‘FS人参合作社’就理所当然的被成立了。

这个时代,为了赶英超美,各行各业都在争先恐后的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工人们,谁加工出来的合格产品多,谁就是‘先进个人’。

农民们,谁种的庄稼产量高,谁就是‘种粮能手’

而参农们,则是比赛谁采参最多,谁就是最光荣的红旗手。

于是这些参农们已经不顾人参生长的自然规律,也将老一辈儿留下的‘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的规矩抛之脑后,跟打了鸡血似的进山寻参挖参,只要是野山参,甭管是几年份的,见到了那就通通掘地三尺,一一挖走。

这种人人争当红旗手的‘比赛’,导致了两个后果。

眼前的后果,就是野山参产量一下子暴增,但品质良莠不齐,而且销路也没办法解决。

将来的后果,就是因为野山参资源枯竭,价格自然被炒到了天上去,而且还有大量的‘人工养殖山参’混在其中鱼目混珠,导致人们渐渐对人参失去了兴趣,毕竟后世的营养品那么多,吃点啥不行啊,非得买分不清‘真假’的人参。

就说眼前吧,在人人都在为吃饱饭发愁的年代,人们为了能吃饱饭,将手里的钱大都花费在了购买粮食上面。谁会有闲钱去购买野山参补补?

是,都知道人参是个好东西,但这东西填不饱肚子不说,吃多了还蹿鼻血。

所以,此时除了极少数人或因为有钱,或因为有病,才会选择购买人参,但是,这些人又能有多少呢?

再加上不管是作为药品还是滋补品,人参的消费周期本身也比食品之类的要长,所以,短时间内大量产出的人参就因为销量不佳而被积压了。

虽然卖不出去,但毕竟是珍贵的药材啊,又不能白白扔了,那就只能好好保管了。可是,人参作为一种珍贵的药材,它的保管又是一项相当费时、费力、费钱还费人的工作。

比如,最适宜保存野山参的温度是15~20℃,湿度是60%70%左右。

温度、温度过高,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加速人参的发病腐烂。

温度过低,就东北这冬天零下几十度的天气,冻得跟冰棍似的,人参内含脂肪酸、挥发油、皂甙等就会发生化学反应,使人参变质。

另外人参毕竟是植物,长时间保存还会出现霉变、虫蛀等现象。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想卖也卖不出去了。

呵呵,这种严苛的保存条件,即便是后世科技发达的时候,也是一桩难事。更何况是在这个全靠人工的时代?

如果只是保存苦难也就罢了,但是最麻烦的是卖不出去啊。

本身成立合作社的目的,是想让社员们吃的更饱,穿的更暖,住的更好。

结果呢,现实摆在面前,跟着XXX混,一天饿三顿。

哦,人参是你们让挖的,卖不出去你们还有理啦?

什么计划经济,什么统购统销,什么药店药厂呢。作为性情彪悍,能动手就尽量不吵吵的东北大汉们,哦不,是社员们,才不管这些个理由呢,他们就一个要求:让我们吃饱饭!

最终,在坚持执行上级政策和社员们越来越不善的眼神儿之间,合作社的领导们不约而同的放弃了前者。

毕竟,东北汉子们以前可有一言不合就刺刀见红,然后上山当胡子的习惯。

而且,说句不好听的,合作社的领导们和他们的家人也都是凡夫俗子啊,也得吃饭才能不饿,也得穿衣才能不冷。

第121章 抚松县人参合作社(2)

所谓,穷,则思变。

面对现实生活的压力,曾主任和合作社里的一众大小头目们一听有大顾客上门,全部都早早等候着了。

心里想的是,无论怎么样,一定要把这位四九城来的大顾客留下来。

面对合作社领导们异乎常人的热情,周平安虽然感到纳闷,却也面上不显,反而回报以友善。

客气而不失礼貌的同众位合作社领导一一握手,然后笑着对曾主任说道,“呵呵,这才叨扰,本来是麻烦各位的,但是没有想到,还能受到咱们合作社众位领导的热情欢迎,我受之有愧,受之有愧啊。哈哈”

“这次呢,我是代表四九城永盛合参茸国药店,前来贵宝地采购一批人参和药材回去的。”

说着从身边携带的皮包里,掏出一张介绍信,信上印着:‘四九城永盛合参茸国药店采购介绍信’。

现在是公对公的时代,如果周平安今天只是买几根人参,人家也无所谓你是什么身份。

但如果想要大量采购,那必须要有单位的介绍信,否则投机倒把的罪名谁也不想承担,根本不会卖给你。

而周平安得益于‘红旗夜大学’同学众多,所以早就准备好了N张空白的介绍信,反正需要什么就掏出什么来,就是这么任性。

不过,这张从会道门骗子那里得来的‘四九城永盛合参茸国药店采购介绍信’,却把合作社的一干领导给看的眼都抽抽了。

纷纷心里暗骂,你就是不掏介绍信,我们也能做到‘看破不说破’,你要多少人参我们就卖你多少人参。但是你掏出一张‘合营药店’的介绍信,这是不是有点儿太儿戏了。就一不知名的小药店,还需要派人千里迢迢的跑这儿来进原材料?!这不明显就是上坟烧报纸-糊弄鬼嘛!

且不说,被周平安的举动‘雷倒’领导们,就是曾主任,此时也开始心里暗暗犯嘀咕了。这人真的像刘经理说的那样,能量巨大?

但是,随后周平安从兜里掏出的中华特供烟,又让几位领导的心态变得阴晴不定起来。一时之间,对周平安更是琢磨不透了:你说他有能量吧?却只拿出一张小破药店的介绍信,要说没能量吧,却把常人难得一见的特供烟看的很随意,见人就发,嗯,连进来换开水的小社员都发了一只。

呵呵,其实,周平安也很无奈啊,谁能想到准备了那么多空白介绍信,就只有这张能和药材扯上关系啊。

好在,还有李副主任赞助的特供中华,还能搅搅混水,让‘聪明人’多想点。

强忍着脸色不变,曾主任接过介绍信扫了一眼,算是走完程序。

想到‘有枣没枣先打三杆子’这句话,本着能卖多少算多少的心态,也看在老战友刘经理的面子上,曾主任带着几位脸色阴晴不定的其他领导,亲自带着周平安来到了合作社的仓库。

“吱吱嘎嘎”

随着一扇大铁门打开,里面瞬间就散发出一股凉气,顺带着一股浓郁的药香扑鼻而来。

“周平安同志,这就是我们保管人参的仓库,来,进来看看吧”说着,曾主任一马当先,迈步进入略显阴凉的仓库。

人参仓库规模挺大,里边齐整整的摆着一排排的5层木架,每层木架上都摆着一个或者几个大小不一的木盒。在瓦数不高的灯光下,显得幽暗神秘。

“周平安同志,我们的野山参仓库里面可都是好宝贝啊,绝对不是隔壁棒子们的种植参所能比的。野山参的价值取就看其形态美观性,以根形完整、五形具备、灵秀者为佳品。”

曾主任摩挲着手边的木盒,感情充沛的说道,同时打开一只木盒,里面就放着一支野山参,示意周平安看过来,“你看,这野山参呀一般依据根茎上芦碗数、主根上环纹紧密深浅来判定参龄,参龄越久则价值越高。参根越重,级别越高。”

周平安背着手,站到曾主任身旁,眼神儿随着他的介绍,仔细的查看一番,然后一脸认同的,点点头,微笑不语。

看作态,好像对人参也略知一二,但其实,他哪懂这些啊。现在只能寄希望于曾主任看在刘经理的面子上,不会坑他了。

而且为了不露怯,周平安还是表现出很有见地的样子,一边参观一边点头,表面上做出一副气定神闲、胸有成竹的样子。

其实他的内心已经慌的一批,“千万不要问我有什么看法,千万不要问我有什么看法”

而跟在身后的几个小领导看周平安总是一脸风清云淡的样子,心里忍不住打鼓了,几个人,相互之间使了个眼神儿。

然后,其中一个突然假意咳嗽了一声,见周平安和曾主人都看向他时,他一脸抱歉的开口了,“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啊,昨天夜里睡觉受凉了,嗓子有点不舒服。呵呵”

“再加上仓库里边呆了这么久,药味太重,实在没忍住。呵呵,抱歉抱歉啊,”

曾主任听到那人的解释皱了皱眉头,没有说话,只是再没继续介绍下去了。

而周平安也听出这位领导的潜台词:看到够久了吧,你是买还是不买啊?

“呵呵,没关系,正好,我也觉得这里边有点凉,再说,麻烦曾主任亲自介绍这么久,我心里也有底了,要不咱们出去说?”

“好好好,出去说,出去说。”除了曾主任没吱声,其他几位纷纷出言附和,抢先迈步走出了仓库。

“曾主任,今天真是太麻烦您了。如果不是您亲自介绍,我还真不知道人参这行还有这么多门道呢。这是我从四九城带来的一点特产,还请您务必收下。”

落在几人身后,一边往外走,周平安一边和曾主任继续寒暄着。同时将一个正常烟盒大小的‘茶叶桶’神不知鬼不觉的塞进来曾主任的裤兜里。

曾主任只觉得口袋一沉,与裤兜接触的大腿上一凉,下意识用手摸了一下,触手就是金属的冰凉感,小心翼翼拿出一个角来,瞄了一眼之后,顿时身形一愣,心里一惊:“我屮,四九城的特产都特么用黄金做包装吗!!!”

虽然没拥有过黄金,但不妨碍他不知道黄金啊。

可怜曾主任虽然是人参合作社的主任,可是合作社只是县物资局下面的一个单位,他只是一个小小股级干部而己。

现在还是公家对公家的时代,是他们人参合作社求着那些国营医药公司、药厂来收购,恨不得他们给别人回扣。

所以说人参合作社这只是一个清水衙门,根本没有油水,现在突然天上掉馅饼,直接将没见过大世面的曾主任给砸晕了。

“周平安同志,你这是……”情绪太过激动,曾主任此时感到有点口干舌燥,说出的话,也带着颤音,和沙哑。

“曾主任,咱明人不说暗话,您也看出来了,这些人参呢主要是我自己想要买,所以这个嘛……”

曾主任听了心虚地咳嗽了几声,又悄悄看了看周围,见没人松了口气。

“这个,嗯,那个……好好,好说好说……”

“呵呵,”随后,周平安又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你放心,人参我是不会白拿的,只要你能给个最低价就行,另外,帮我抹掉这次交易记录,可以吗?”

“而且我这次要采购的数量挺多的,这也能让你好做不是?大家互惠互利嘛。”

一听周平安的话,曾主任的心头一松,顿时乐了,就这要求?

还以为你打算让我干点损公肥私的事儿呢?要是那样的话,你就是给再多黄金我也不敢干啊。

反正,大伙儿事先都通过气了,原本他们就没打算让这次交易落实到纸面上。

至于说最低价,那就更好办了,只要出的价能应付得了下边的社员就成,反正就是再多的钱也落不了一分到自己的口袋里。

“好,周平安同志不愧是大城市来的,够爽快,我心里有数了。”

曾主任喜笑颜开,顺水推舟,拍着胸脯保证道。

然后,都觉得‘赚到了’的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出来后,周平安环视了一周正眼巴巴看着他的其余领导们,笑着说道:“咱们合作社里的人参我非常满意,下面咱们说说价格吧,各位领导可不要因为我年纪小就跟我要高价啊?哈哈”

首节上一节70/1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