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穿越了有个空间很正常吧 第25节

其实,这份工作,只要有了轧钢厂做背书,即便是贴钱,周平安也是愿意做的。

别看他在李副主任面前又是说赔钱,又是嫌麻烦的,这也就欺负、欺负李副主任不懂“民间疾苦”罢了。要是换个懂行的人,你看看周平安还敢‘拿娇儿’不?

现在只要有了这个轧钢厂出具的证明,周平安就可以以公家的名义,‘合理合法’的到乡下收购各种包括且不限于鸡、鸭、鹅、猪等农产品,就连乡下笸箩、簸箕、竹筐等手工制品他也可以借机收购啊。

就拿猪来说,收购后完全可以不全给轧钢厂啊,屠杀后留一部分存在空间里,留着自己吃,或者卖到黑市,拿肯定能赚到钱,何况按食品站的价格卖给轧钢厂,也不见得会亏钱,参考一下后世在市场里卖肉的摊位,那可都是高收入的人士。

虽说一般人也不会知道其中的利润是多少,但是古有三国的张飞,靠卖猪肉为刘皇叔的事业提供了第一桶金。后世有新闻报道“北大骄子”陆步轩:靠卖猪肉大获成功,向母校捐赠9亿元。

有这俩位成功人士作为榜样,众位读者还不明白吗?做“猪肉佬”,大有可为!

退一万步来讲,猪肉就是不赚钱,但不是还有别的项目吗?

鸡鸭鹅不掉秤吧?

鸡蛋鸭蛋分级别来收,但卖给轧钢厂可不是按级别卖啊。

这还是正规卖货的途径,如果放到黑市上呢?这卖价对比进价还不得翻个儿啊。

更何况,李副主任还答应,只要能超额完成任务就可以得到越级晋升!

从原本的行政30级越级提到行政25级,这才是周平安得到的最大好处,好吗?!

越级晋升制是对工作成绩特别突出或工作能力特别强的公务员采取的职务晋升制度。

“越级”包含双重含义:一是指晋升不受年资、学历等条件的限制,仅以成绩和能力作为晋升依据;二是这种晋升不受逐级晋升的束缚。越级晋升既可以是职务晋升,也可以是职级晋升。

周平安得到的显然是后者,职级晋升。

先不说相差5个级别的工资、福利方面的不同待遇,这让原本只是初中毕业的周平安一下子就和中专生毕业生处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啊。

如果还不明白其中道理的读者BD 一下,现代公务员的晋升要求吧,特别是年龄方面的。

装作少不经事和混不吝的模样,周平安成功的在李副主任那里“偷鸡”成功。

虽然周平安也知道,事后肯定会在李副主任的心中留下芥蒂,不过相比他得到的,这也值了。

周平安凭借影视剧中李副主任的表现,他在心里笃定:只要能成事儿,再加钱到位,李副主任终将成为他的亲亲“李叔”!

拿着李副主任开的条子,周平安来到了食堂主任那里。

现在的食堂主任,姓范,年纪看着约有50来岁,脸上带着透明塑料框眼镜,眼神儿有点木讷,个不高,头顶微秃,身上穿着一套不太合身的中山装,原本的青色布料已经洗的微微发白,打眼一瞅跟街上一平常老头没啥区别。

但是,有老话说的好啊,叫,“人不可貌相”和“物老为妖,人老成精”啊!

这范主任在‘食堂主任’这个油水丰厚的位置,可是历经风雨,稳坐了十几年啊。

(看过剧集的人都知道,直到十年风暴之后李副主任调走,才让傻柱接了他的班儿。)

单凭这点儿,周平安就不敢对他有丝毫小觑。

“范主任,您好,打扰您了。”得到应许进入办公室之后,周平安立马态度恭敬,言辞恳切的主动向坐在办公桌后边的范主任打着招呼。

“哦,你好啊,小同志,你有什么事儿吗”范主任抬头看了一眼周平安,面无表情,然后低头继续翻看起摆在桌面的账本。

虽然态度有些冷淡,但是周平安丝毫不以为忤,脸上带着不变的微笑,“我叫周平安,以后就是您手下的兵了。以后有什么跑腿费力的事儿,您吩咐一声就成。这是我的证明材料。”

说着,将李副主任开具的介绍信、工作证明和一份预支货款说明递到范主任的跟前。

“哦。”范主任抬起头,习惯性的举起右手食指顶了下挂在鼻梁上的眼镜,然后慢条斯理的拿起桌上的这几页纸,细细的看了起来。

半晌过后,范主任抬头,介绍信和证明捏在手里,还是那副古井不波的样子,看向站在办公桌前的周平安。

“小周同志,我谨代表我个人,欢迎你加入轧钢厂食堂这个大家庭。”范主任语气平缓的说道,“今天,你送来的鸡蛋和鸭蛋是我亲自验收的,品质很不多,希望你能再接再厉。”

“同时呢,对上级领导给你安排的工作,我是发自内心的支持。毕竟,下乡采购也是对定额定量配送给我厂物资的一种补充嘛。不过因为你工作的特殊性,我就先不把你的身份向食堂同事们公开了,毕竟,这两个月,你也不用来天天来签道点名。等以后,你做出成绩了,再给你补上。呵呵”

“还有,根据领导指示,以后,你采购的物资直接和我进行对接。嗯,我不休息的话,基本每天都在这个办公室,你有事可以直接来找我。”

“好的,领导。有事的话,我会直接到这里来向您请示。”周平安重复道。

“嗯,来,这是预支给你的100元采购费。你给我打个欠条。”范主任从抽屉里点出10张大黑拾,一一捻开,放到自己这边的桌子上,同时给周平安递过一张单据和一只钢笔。

周平安连忙上前,签好预支单据,然后双手拿起递给范主任。

范主任接过来,看了看,满意的点点头。

然后将钱,介绍信和工作证明收拢到一起,递给了周平安。

在周平安接到手里之后,范主任这才站起来,微笑着伸出右手,“周平安同志,希望你能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谢谢,我一定不会辜负领导对我的期望。”周平安微微躬身,伸出双手握紧范主任的右手。

然后,松开

“领导,再见。”

转身,利索的离开了范主任的办公室。

“这个老狐狸!”周平安心里暗道。

“呵,这只小狐狸~”坐下的范主任轻声呢喃。

第43章 储备烟酒,储备粮食

除了办公室,周平安慢慢溜达到了食堂。

哼,工作特殊?不在同事面前公开我的身份?

丢,不就是担心我暴漏为小灶采购的事吗?好像不说就没有这回事儿一样。

来到食堂后门,周平安还没推开门呢,口里就开始大喊,“柱子哥,今儿中午做啥好吃的啊?”

“哟,这不是平安嘛。刚刚我们还念叨这你呢。来,赶紧跟大姨说说,今儿这多的鸡蛋鸭蛋,哪儿来的呀?”正在门口位置做白案的牛姨,转头一看是他,就很自来熟的问道。

“是啊,平安,你看能不能也给我们弄点儿?今儿,卸车的时候我可发现了啊,一个坏的都没有。要是还有,就分给婶子点儿,婶子不白要你的。”

“可不是吗。平安你的蛋可真不错,诶。这蛋能不能给大姨也留一斤?”

“前天好不容易排上队买了8个蛋,到家煮了才发现2坏的,臭蛋,嘿,你说气人不气人!”

“”

一食堂里的几位婶子大姨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一边七嘴八舌的问周平安鸡蛋的事儿,这位打算要一斤,那位打算分八两的。

周平安被这狂风骤雨般的问题给吓的呆在了原地,好嘛,这几个可真不拿自己当外人啊。一会儿的功夫,十几斤鸡蛋就消失在她们的嘴里了。

不用说了,几十年后,这几位肯定就是为了能买上几个特价鸡蛋,就坐上跨区公交车的主力军!

“婶子们,大姨们。听我说啊,”周平安连忙出声阻止,好嘛,再不把她们叫停,她们都打算把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给捎带上了,这得有多少鸡蛋才够她们分的啊。

“感谢各位婶子大姨姐姐们的看重,但是,很遗憾啊,这批鸡蛋鸭蛋都是轧钢厂特意去农村采购的,跟我个人没有任何关系,我只是一个听领导指挥,给公家干活的小小办事员啊。能力有限,对不住啊,各位,能力有限啊。”周平安双手合十,对着食堂里的众人示意求放过。

“切~你小子嘴里没句实话”

“对,平安,你小子也是个坏的,白瞎你这样儿了”

“你小子瞎说什么呢。”何雨柱从伙房里边挤出来,擦着额头上的汗水,将正和众人嬉皮笑脸打嚓磨牙的周平安拉到伙房角落,“都知道你年龄不够,你还办事员?你怎么不说你是科长呢?!”

“嘿嘿,何雨柱同志,你看”周平安将手里的工作证明递给他。

“兹证明周平安同志在红星轧钢厂担任食堂采购员一职”何雨柱拿着证明,不禁小声的念叨着上面的字。

“嘿,你小子还真成啊。这还没到年龄呢,就开始吃国家粮了啊。”何雨柱高兴的拍着周平安的肩膀说道。

“柱子哥,有吃的吗?给我装点儿,一会儿我得去趟乡下。”周平安拿出包里的两个饭盒后,对着何雨柱问道。

“有,不过,我得把这证明给大厨看看,不然,他不会给你”何雨柱扬了扬手里的那张工作证明。

“行,我和你一起,噢,对了,柱子哥,这次还得你请,我没饭票。嘿嘿”周平安拿着饭盒跟在何雨柱的身边,赫然笑了起来。

“行啊,就当我为你有了工作庆祝了。”何雨柱毫不在乎的说道。

“呵呵,谢谢柱子哥,住两天请你吃新鲜的煮花生。”周平安对何雨柱挤挤眼,他知道何雨柱就好这口。没看电视剧里,秦淮如用花生米说事的频率最高吗?

“呵,成啊,你小子牛啊。还能弄来这好东西。说定了啊。”何雨柱瞪大双眼,惊讶的说道。

借着打饭的机会,周平安将自己编外采购的身份向一食堂的众人透漏了出去,同时还不经意间透露,自己是因为运气好,能用轧钢厂的下脚料给厂里员工谋福利的事情,所以领导酌情让提前入职的。

这样一来,即把入职程序说明白了,也把跟刘村长他们交换物资的事情,过了明路。

正所谓,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几件事情都掺杂在一起,也免得被有心人看透事实。

即便被看透也无所谓,反正,没有监督的采购员,不为自己谋点儿私利的话,都觉的是不可能的。毕竟,是人就有私心。而且周平安也没打算做个“完人”。

或者贪财,或者好色,亦或者爱名,人嘛,总得有点弱点,好让别走用心的人去“利用”啊。

而,周平安现在通过这件事,留给有心人下的破绽就是:贪财。

嗯,好像,现阶段也只有这一个破绽是他这个年纪能做的。

拿着饭盒,出了食堂,在门卫处出示了下自己的工作证明,周平安这才赶着驴车走出了轧钢厂。

趁着现在买烟买酒还不要票,周平安赶着驴车沿着二环开始了扫街行动。

什么二锅头、菊花白、茅台、五粮液的,什么伊/犁、泸/州,老西风的,甭管是散酒还是名酒。只要敢卖,他就敢买。烟,也是如此,贵的,便宜的他都买了一些。

本来还有些售货员担心他是来倒卖的,但见周平安把工作证明往外一掏,钱一给。

哦,轧钢厂采购啊,那没事儿了。

可能是觉得有了轧钢厂做背书之后,自己以后应该不会缺钱了。

周平安感到有点膨胀。

所以,趁着中午时分,商场里顾客稀少的机会,周平安从D城转到CY区,从沿途的大小商店、供销社买了百十瓶具有收藏价值的好酒和几百瓶二锅头,菊花白之类常喝的酒,哦,还有几十条的国防,丰收、大生产和大前门。虽然自己不抽烟,但是到乡下去,遇到管事的,随手递过一支烟,那不就有话题了嘛。

坐在车上,周平安吃着早就凉了的盒饭,信马由缰的时候,“看”了一眼空间里堆成一座小山的烟酒,心中又感到踏实了不少。

这些东西在以后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可以用作交换物资的硬通货!

至于最重要的粮食,因为轧钢厂有自己的供应渠道,所以周平安没敢打着轧钢厂的名义在城里买。

而是赶着宝驴跑了一趟F台区,为了不引起注意,周平安跑了好几家粮站,才将手里的800多斤粗粮票和300多斤的细粮票换成了沉甸甸的苞米面和小麦面。

到了傍晚时分,奔波了大半天的周平安,终于停下了脚步,不是因为累。

而是因为,他没钱也没票了。

除了从轧钢厂预支的那一百元钱没敢花,现在周平安的口袋已经空空如也!

第44章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此处说的五月,是指农历五月。西洋历6月左右。)

白居易一首《观刈麦》,活脱脱把农村五月份的大忙情景描绘的淋漓尽致。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农历五月这个季节恰好是小麦抢收之际,所以无论大人小孩,都忙得不可开交,“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就连那带小孩的女人,也要背着小孩参与到小麦的抢收之中来,“抱子在背傍”、“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一只手捡拾地上的麦穗,一只手还得扶着悬挂在臂膀装麦穗的箩筐

每年一到农历五月,农村并不只有抢收小麦这样一件事,还有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要乘着稻田里有雨水,赶快把秧子插了。

另外,春天播种的玉米、大豆等春播作物也正处在除草、施肥的季节,土豆也要在这个季节抢挖,许多蔬菜瓜果也是在这个季节移栽。

所以农历五月,恰好是农村的大忙季节,因此白居易才如此感叹“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在陪着周顺利小朋友过了一个“撑食”的儿童节之后,周平安就开始了早出晚归的下乡生涯。

俗话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为了不引起四合院众禽的眼热,周平安并没有为了工作方便而特意买上一辆自行车,也没有去借轧钢厂的公用自行车,而是选择每天辛苦的“腿儿”着,或者是坐公交车往返城里、乡下两地。

首节上一节25/1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