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穿越了有个空间很正常吧 第140节

而周平安也正是趁这四九城的有关力量空缺的时候,才在没有暴露自己的情况下,将物资搬到了空间当中。

既然收了‘预付款’,那自然就得交货了啊。

可是,那么多的副食品,总得有个出处吧?

于是,周平安又踏上了苦逼的出差之路,目的地:东三省。

毕竟在这年月,在人们的常识中,恐怕也就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的东三省才能出产这么多的副食品了吧?

晚七点的火车票,京哈铁路,这次是标准的卧铺票,毕竟周平安此时的级别摆在那里呢。

与上次不同的是,这一趟是特快列车,时速达到一百公里,明天上午十点半就可以到达冰城。

听着身边列车员对这趟列车的炫耀之词,周平安只能在心里暗暗翻个白眼:后世自己坐的这班高铁,最快四个多小时就到了冰城西。

我炫耀了吗?我骄傲了吗?切

没办法,周平安也只能自己安慰自己,这个年代是慢节奏,要学会适应才行,最主要还是要摆正心态。

周平安这次去这次决定去冰城,一方面是给自己的副食品找个明面上的出处,一方面也是想再到苏国逛逛。

以前就讲过,冰城的地理位置比较好,往北是边境方向,往南可以去往长白山地区,渤海湾也没有问题。

而且自己还在那边的黑市里,留下过一个巴特尔的传说。

嗯,虽然那次坑了那帮遗老遗少们不少的‘身外之物’,但是,自己也没亏待他们啊。最起码,就周平安给他们留下的那些粮食,省着点儿吃的话,应该可以撑过这段时期吧。

其实最主要的就是,周平安缺东西,武器,钢铁,车辆,衣服、日用品、医疗用品等等,啥都缺。

而且好多东西都是有钱都买不到的东西,这种情况下,虽然凭借空间,他也能人不知鬼不觉的将那些东西收进空间,但是,收了之后呢?东西丢了,不得有人担责任吗?这就不是害了别人吗?

前有“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后有“中国人不骗中国人”。

所以,在国内,周平安实在是不好意思下手啊!

也许会有‘圣母’说教,说不是空间不缺粮食,也不缺肉食吗?

对此,周平安的理由是,我是不缺粮食和肉食,但是我缺别的啊,而且既然有机会了,那我也不能放过不是?

况且,东西都放仓库里,也费钱费力费人不是?

本着助人为乐的理念,周平安很乐意帮世界上各个国家减轻负担。

咣当咣当了一夜的火车,将周平安送到了目的地,美丽的冰城。

下了火车,周平安又进去售票厅里面,了解了一下车次信息,然后根据营运方向和班次时间,大概知道了出境车辆之后,这才出了火车站。

快步走出广场,周平安随便找了一个偏僻的地方,弄了一辆永久自行车出来,开始闲逛起来,也是为了侦查一下情况。

原先去过的那几处黑市,现在都已经没有了踪影,具体是怎么回事儿,周平安也没敢随意打听。

至于那帮做过交易的遗老遗少们,周平安更是一个都不想见到。所以,找了个地方回到空间,给自己换了一身衣服,乔装打扮了一番,脸上抹上深色的粉底,带着帽子,戴着眼镜,沾上满脸的络腮胡,黑外套,蓝裤子,脚上一双黑色千层底。

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这里最大的黑市,位于老道口外面,和松花江挨着的地方。

换了个模样的周平安推着自行车,混在本地人中,在整个黑市里晃悠了一圈。

这个黑市做的还是很不错的,不光有肉类交易,还有大米,白面这些精粮,只不过与去年相比,价格变的和四九城里的黑市一样了,涨价了。

而且,这个黑市规模还挺大的,少说有二十几辆马车,还有两辆旧卡车,都停在很巧妙的位置。说白了,就是位置隐蔽,还有后路,方便撤离的地方。

卡车驾驶室有人在抽烟,车斗里还站着人,居高临下的,视野很好,看这样子是准备随时发动车子跑路。

晃悠完之后,看着这远胜四九城鸽子市的做派,周平安也不得不感叹一句,东北人民胆子真大啊!

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怀疑,周平安在黑市上买了五斤白面。毕竟,这荒郊野岭的,要不是专门买东西的话,谁来这儿转悠啊。

从黑市出来之后,周平安还是保持着这身装扮,骑着自行车,车把上挂着一个挎包,车座上绑着一个麻袋,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顺着铁路的旁边的土路,一直往西北走,他准备寻找一个合适扒车的位置,而他要扒的那辆车,会在下午五点三十五的时候,从冰城发车。

说实话,这地方有些不太好找,因为这个点儿天还没黑呢,他要是想干点什么,很容易被列车上的押车人员给发现了。

顺着火车道,走出了很远的路,找了许久,周平安才发现了一个相对合适的地方。

野外,两处山包之间的位于上坡的地方,有个弯道。

得,就这了。周平安也懒得再找了。于是,查看四周无人之后,带着自行车就闪进了空间当中。

第224章 意难平

下午,六点一刻,周平安选择搭顺风车的那列火车,咣当咣当的开过来了,等前半截车身往左边转弯的时候,周平安瞅准时机直接从空间闪进了车厢当中。

周平安选的是一节拉矿石的车厢,为了避免被发现,他还是像上次一样,用一个大木箱子在车厢里隔出了一个单独的空间,然后将矿石又堆积在木箱子上面。

这趟列车上拉的矿石,依然是用于偿还外债的。

都说“拿别人的手短,吃别人的嘴软”。

玉米晓夫上台后,在国际态度上,不断要挟我们,将我们置于危难之地,想让我们成为他人的傀儡。

7月份,苏国单方面撕毁了和我国自一五期间援建的304个项目合同。

苏国专家撤走时,带走了所有的资料,并停止供应我国建设急需的所有工业设备,使我国将近300个企事业单位的建设,处于停顿或半停顿状态,给我国的经济建设造成了重大损失,进一步加重了我国的经济困难。

苏国撤回专家的根本目的是想用经济技术手段获取政治影响,将我们对其经济和科技的依赖扩大到政治领域。

然而,苏国的期待落空了,我们并没有因需要援助而屈服于苏方的压力,不肯放弃自主的内政和外交政策。

同时,面对苏国的讹诈,一代伟人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勒紧裤腰带偿还之前苏联给予我们的52亿卢布的债务。

“借钱要忍,还钱要狠”地“八字方针”,就是这一时期伟人所提出来的。

“还、砸锅卖铁也要还!一分钱也不赖,5年还清!”这是伟人面对苏国大使馆传过来的债务清单时,说出的话。

但19世纪60年代初的我们正是贫困交加,粮食大幅减产,国民经济一穷二白,老百姓吃饭穿衣都成问题,另外还有人民币不受认可、国内又没有外汇的情况,靠什么还债呢?

经过艰苦谈判,苏国同意我们以农产品抵债。

苏国大部分地区地处高纬度地区,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粮食和肉蔬水果,我们一开始就用农副产品去抵债。

当时,伟人带头,不吃肉食,减少吃穿用度,节省开支去还债。

于是,在那段民生极为艰难的时期,一辆又一辆卡车,满载着猪肉、鸡蛋、苹果运往了苏国。

光是郑州肉联加工厂,一天就要宰5000多头猪,然而我们的市场上却没有猪肉流通,我们人吃不到我们养的猪肉。

更让人生气的是,不是你有农产品就可以换外汇。

对于中国产农产品,苏国人制定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很多农产品因为苛刻的要求而拒收。

比如收购鸡蛋和苹果时,他们会做一个小铁圈圈,把鸡蛋或苹果放到上面,凡是掉下来的都视为不合格,导致大量的农产品被浪费。一方面是农产品出口被糟蹋,一方面是国内灾荒,有人活活饿死,有人吃观音土撑死。

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在坚持按时还债。

为了尽早摆脱苏国的牵制,我们决定增加一种还债的方式:用金属矿产去抵债。

重工业发达的苏联政府自然爽快地同意了这一还债方式。于是准噶尔盆地的可可托海三号矿坑,和黔省的千年丹都’万山,出产的矿产就成为中后期还债的主要来源。

那时候,可不像后世,条件艰苦着来,可以说,矿工们是用生命在挖矿。

工人们在零下四十多度的矿口昼夜奋战,很多人因此手和脚被冻伤,但是所有人依然热情高涨:没有水,点火烤雪;矿床被冰雪封冻,就用风钻打眼埋上炸药放炮炸开;没有选矿机就用双手选矿,用背篓一趟一趟地往上背。

根据统计,从1959年到1964年,我们可以每年拿出10亿元来还苏国的借款,其中可可托海3号矿坑的贡献了20亿元,占到还苏国债务的40%。千年丹都则贡献了近15亿元,占到还苏果债务的28%左右。

经过我们人民的不断奋斗,终于在1964年提前一年还清了52亿对苏国的借款。

所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但是,周平安终归‘意难平’!

如果是在后世,那身为屁民的他,也只能对着电脑恨恨的骂上几句,然后抽上几根烟,喝上一顿闷酒,也就过去了。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啊。

两世为人,还有空间伴身。难道真的还要继续平凡的生活吗?难道真的就离不开四九城的轧钢厂了吗?

从穿越过来之后,周平安的脑海里就一直在问自己。

直到,他看到苏国对我们的羞辱、胁迫,而压抑不住的‘意难平’!

也正是这‘意难平’,才促使他有了几次三番的改变。

原本因为空间的水系里都含有能改变人意志的‘空间神泉’,所以周平安已经放弃了出手拯救众生的念头。毕竟,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

但是,因为今年六月份就开始发生的事情,又勾起了他在后世看到的一些不好的回忆。

所以才有了七、八、九三个月的鲁省,徽省之旅,所以才有了往空间当中收入八十余万人的举动,所以才有了他打算‘假死’之后,离开国内的打算,

既然在历史上,有近三千万人都已经死了,那这些被收进空间里的人,也应该不会介意以后他们只为他的意志而活。

这是周平安决定出手的时候,对自己说的话。

静静的呆在矿石之下的木箱里,已经过去二十个多个小时,随着温度的下降,周平安知道,火车已经出境了。

然后,又熬过了二十多个小时,这才终于到了周平安想要到达的目的地。伊尔库茨克。

伊尔库茨克始建于1661年。

伊尔库茨克被称为“西伯利亚的心脏”、“东方巴黎”、“西伯利亚的明珠’,是西伯利亚最大的工业城市、交通和商贸枢纽,也是东西伯利亚第二大城市,伊尔库茨克市位于贝加尔湖南端,是离贝加尔湖最近的城市。

呵呵,比布里亚特的乌兰伍德还要近。

第225章 进入地下工事

当周平安从车厢里出来的时候,立马被外界的气温给冻的打了个激灵。

他不知道的是,因为深处高原地区,伊尔库茨克现在平均温度是-13℃~-3℃。

而现在,正是夜里。零下-13℃,不冷才怪呢。

周平安连忙闪回空间,换上了一身布里亚特人民赞助给他的皮大衣,带上了一顶同款的帽子,然后这才回到外界。

再次出来之后,放出精神力,在车厢附近穿梭了一圈,他才发现,这里是一个货厂。

就当周平安准备离开货场,到城市里侦查一下的时候,几十辆卡车陆陆续续的从远处开了进来,车灯把整个货场照的灯火通明。

为了避免被发现,周平安只能有闪身再次回到空间。

不过,让周平安感到奇怪的是,这些车子并没有往他所在的货车方向开来,而是,开到了距离他这儿有个百十来米的,货场的另一个对角。

听到车厢被打开之后,隐约传来凄惨的猪叫声,周平安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停在这个货场里的,不止他搭顺风车的这一趟货车啊。

想到这些猪原本都是应该属于我们的,周平安的心里,就有了别的心思。然后顺着货车车厢留下的阴影,慢慢的摸了过去。

只见那些卡车都依次停在了车厢旁边,随着车厢打开,被惊动的猪群,发出了更凄惨的嚎叫声。

那些苏国人一边嘴里骂骂咧咧的,一边开始在车厢和卡车之间搭建过桥。

这样的话,只要有人进入货车车厢,把猪赶上过桥,那猪就自然会走进卡车。

不得不说,这个办法还是相当的省时省力的。

正当周平安准备寻摸着再搭顺风车的时候,突然听到了那边传来了激烈的吵闹,额,不,是争执的声音。

自从有了玛格丽塔、索菲亚等人的亲身辅导,周平安的苏国语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由原来的哑巴鹅语,成功的晋级到了第二母语的水准。

虽然因为有遮挡物,没有看到发生争执的是什么人,但是,从激烈的语言交锋中,周平安知道,其中一个是我们的人。

很快,周平安就看到一些体型相对较小的猪,被那群老毛子哈哈大笑着从车厢里扔了出去。

首节上一节140/1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