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穿越了有个空间很正常吧 第11节

按照定量,首都居民每户每个月可以买到一斤的鸡蛋,此时的鸡蛋也小,有八到十个左右。看清,是每户啊,不是没人。按照周家一家四口,一人一个的量,只能吃两顿的。这也是为什么周母见周平安带回来野鸭蛋,会高兴的喜笑颜开。

买猪肉要肉票,人们往往会要求卖肉的售货员“劳驾,您割的时候多点肥的”多要肥的,是为了回家炼猪油。用猪油炒素菜有肉味,而且炸油渣儿更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不光可以炒菜,还可以包包子、包饺子、烙馅饼,甚至单独吃的话,更加诱人!

此外,买牛羊肉要户口本,这是为了照顾回民;家里有产妇和新生儿,要买红糖,得凭医院开的证明。

BJ人多,BJ人好吃,为了买二两肉排一个钟头队,并不觉得累。

初冬,到了买冬储大白菜的时候,各大国营菜市场门前的队排得更加壮观因为菜多、人多,所以,冬储大白菜“自古以来”就是在菜市场门口的马路上卖的。

售货员各尽其责。一些粗细不均的木条儿,被钉成一块块的“板”,用来码放上秤的大白菜,这样能够多称些。一台磅秤旁至少有六七个人在忙碌,有的从菜垛上往下递,有的把菜向磅秤上码,有的负责过秤、报数,报出几级菜、多少斤,同时在副食本上盖上“冬储菜已购”的章,坐在桌前的会计听到报数后扒拉着算盘,唱收唱付。

冬储大白菜是分等级卖的。从卡车上卸下来的大白菜,按照一级、二级的标准,分别码放成方形的菜垛,菜心非常瓷实的是一级菜,稍微松软一点的是二级菜,到三级菜就没什么菜心了,所以一、二级菜是限量供应的,按副食本上的人口而定,三级菜敞开供应。

因为储存大白菜的销售是有期限的,过了这个时候,价格就会使劲涨。为了赶在前面买到一级的菜,家家户户都会在这个时候全力以赴。

那时候没有实行双休日,所以买大白菜的高峰一般在星期天。周六晚上家长就宣布:“早睡觉,明天排队去!”。

为了能及时买到足够一家人过冬的大白菜,人们也各显其能,家里小孩,天还咋亮时,就被家里大人安排去排队了。此时家里人也不闲着,清理窗台上和墙根儿底下,等着大白菜进门。听到报信的喊声后,大人就拿着钱和副食本直奔菜店。

往回运更是各显神通:蹬三轮车的,推婴儿竹车的,骑自行车的在后架上横一块搓衣板,都是为了能多搁几棵菜。

此时,物质生活的贫乏,并没有冲淡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磨难,反而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

第18章 逛市场,买茶叶

真正走进市场,周平安发现老人说的门道也不都全对。

呦,这还真有愣头青不怕茶叶串味,在这附近开了家茶叶店。

走近一看,原来还是老字号茶叶店“庆林春”,只不过现在已经公私合营了。

周平安摇摇头,心中也明白了怎么回事。

在这讲究“人定胜天”的时代,总有人怀着一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敢于挑战,勇于尝新。这也是为什么在这菜市场附近,前所未有的开了一家新的茶叶分店。

换句话说,这就是传说中的“没有困难,那就创造困难,然后再解决困难”!

呵呵,无论是哪个时代,总会有那么几个弄潮儿为了证明自己,打到过去,去牺牲别人。

摇摇头,周平安怀着一种莫名的心情,继续在市场里闲逛。

接连走了几个摊位,和几位面善的大姐闲聊了几句,周平安方才发现自己的莽撞。因为,票据时代已经不知不觉间深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55年,BJ蔬菜旺季造成大量积压腐烂。

56年8月,雨涝成灾,蔬菜减产,市场无菜,菜价猛涨。

于是57年,按照粮油统购统销的做法,BJ市人民委员会决定把蔬菜列为国家二类物资。

58年,BJ开始凭《居民购物证》登记供应蔬菜,三天供一次,每人供菜1斤

58年元月起,鸡蛋开始限量供应,凭《BJ市居民副食购货证》每户每月供应1斤,超过十口人的大户,每户每月增加1斤。

花生瓜子每逢春节才能吃到,每户居民凭证供应花生半斤(含皮)、瓜子2两(熟)

芝麻酱逢春节、五一、国庆凭证每户供应1两(无包装,自备容器)。

食盐每户每月凭证供应1市斤,大粒粗盐或精盐二选一,超过十口的大户增加半斤。

稀黄酱每月每户凭证供应半斤(无包装,自备容器),超过十口的增加半斤。

和菜市场几位闲着的大姐聊完,周平安也歇了继续逛下去的心思。望着放在空间里的巨款:66元6角6分,欲哭无泪,竟然还会有钱买不到东西的时候!

走出市场,信步来到茶叶店。庆林春茶庄原是福建人林子丹于约在民国六年(1917年)开办的。

朝内菜市场开设的茶叶店是家分店,兼营福建漆器。

店堂中间挂有“福建庆林春茶庄”黑漆金字匾额。店堂内分东西栏柜,各设玻璃门面。

东柜卖茶叶,品种齐全,档次多样,主要品种有红绿花茶、乌龙茶、紧压茶及各地名茶、茶罐制作考究。

西柜卖福建漆器,同时销售茶盒、茶盘等,别具一格。

庆林春茶店的茶叶品种很齐全,其熏制的茉莉花茶颜色清淡,味醇杀口有后劲。深的一些老饕的喜爱。

刚到店门口,立马有位面容清秀的年轻服务员迎了上来,笑面盈盈,非常主动,和一般国营商店里服务员的态度,有着天壤之别,拉开店门的同时,热情而不失礼貌的高声招呼道:“你好同志,里边请”。这老式的做派,让周平安的心情立马好了起来。

“谢谢”周平安对其点头示意“同志,请问咱店里的茉莉花茶,怎么卖?”

“请问同志您是自己用?还是买来送人?”这服务员一边前边带路一边扭头微笑的询问

“哦,我是买来自己喝的”周平安回答,接着问道“对了,卖茶叶不用票吧?”

“同志,您说笑了,这茶叶用什么票啊?”服务员笑着和周平安说道。

就在这时,坐在柜台里边的一个三十来岁的服务员站了起来,高声喝道:“李富贵,你给我严肃点!”一边说着一边往二人所站的地方快步走了过来。

这人中等身高,身形瘦削,一身已经洗的发白的青色中山装松垮垮的穿在身上,中长发呈三七分,眼神阴鸷,戴一副黑框眼镜,颧骨高耸,薄嘴唇。一只手北在身后,一只手伸出对着年轻服务员指指点点,厉声教训道:“我告诉你,李富贵,你现在已经不是旧社会的大伙计了,收起你这套陈旧的令人作呕的封建奴才的做派。你这是在倒行逆施,是在对我们公私合营政策的破坏!”

年轻服务员,哦就是李富贵,被突如其来的呵斥吓的手足无措,周平安的年色更是难看,但是这鸟人仿佛什么都看不到,依然不肯罢休,嘴里还在叫嚣:“我警告你,李富贵,你能留在这里是因为政府对你的宽大,你要虚心接受人民的监督,改正自己的错误!跟你的过去划清界限!”

今天这是怎么了啊?嗑瓜子都能嗑出个臭虫来。周平安看着眼前这张喋喋不休的臭嘴,恨不得给他一拳封上!

虽然心中对这个时代的疯狂已经有所准备,但在突然面对时,脑海中还是忍不住有种想要毁灭一切的冲动。

即便现在是事不关己,周平安也忍不住了,朝着那个鸟人怒吼一声“丫儿,闭嘴”

伸出食指,狠狠的杵向眼镜男的胸口:“让你说话了吗?!”,

又狠狠的杵了一下,咬着牙问道“让你说话了嘛!啊?!”

又又更加用力狠狠的杵了一下,咬牙切齿的瞪着他:“问你呢,让你说话了嘛?!“

“啊,嗷,嗷”眼镜男捂着胸口连声痛呼,偷偷抬头看向周平安,眼神虽还阴鸷,但流露出更多的是懦弱,诺诺的开口解释:“没,没,没让我说”

“既然没让你说,你就闭嘴!”周平安恶弯腰趴在眼镜男的耳边,狠狠的从牙缝里呲出几句话:“你丫儿耽误我时间了。知道不?!”

说道“知道不”的时候,三个字又恶狠狠杵了他三下。眼镜男吓的一声不吭,低头站在那里,双手垂立腿旁,微微颤抖。

“呼~”周平安吐出一口气,伸了个懒腰,“这下子,可算是清净了!”

转过身,面带微笑的对李富贵说道“来李同志,给我包二十块钱的茉莉小叶花茶。十块钱的高碎,哦,再加上十块钱的乌龙茶”说着掏出4张大黑拾递了过去。

“啊,”李富贵被情绪多变的周平安吓着了,对递过来的钱,连连摆手“对不起,同志,我只负责买货,钱是他收”

“靠!呃,不是说你,你先给我包茶叶吧”和声和气的说完,周平安又转回身子,对呆立着的眼镜男,吼道:“你丫儿,聋了嘛。赶紧收钱。”

“哦噢噢,好好好。”眼镜男这才反应过来,颤抖着手接过钱,然后慢慢往桌子后边挪过去。

“你丫儿,就不能痛快点?!”周平安实在是看不下去了,着眼镜男怎么看怎么招人恨:“你说你,啊,作为一名公派人员,连基本业务都做不好,你还怎么为人民服务!”

“上级派你过来是干什么的?是让你过来作威作福欺负同事的吗?啊!”

“领袖是怎样教导我们的?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你说你做到了吗!”

以敌之矛攻,敌之盾站!

嗯,站在大义上面,义正言辞的教训别人,真的很爽。

“你是不是忘记领袖的教导了: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周平安越说越来劲,就见眼镜男汗如瀑涌,站都站不稳了。

“对待同志要象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象夏天一样火热。再看看你,你是怎么对待自己同志的?你又是怎样对待工作的?!”

呃,前半句好像是后来**同志的话。

“眼镜儿同志,我现在有充分的理由,怀疑你是打入我们内部的!”

“说,你打入我们内部的目的是什么?!老实交代”

周平安说嗨了,眼镜儿直接被他给吓晕过去了。

事实证明,“以魔法打败魔法”的方法是正确的。

第19章 给周父的礼物

管杀不管埋,一向是周平安的作风。

到走的时候,周平安都没理会躺在地上的眼镜儿。

连战战兢兢的李服务员,也在他的死亡瞪视下,只管最快的速度称好茶叶,然后轻手轻脚的分装进一个个竹筒。最后又小心翼翼将一个个竹筒集中摆放到一个大大的纸壳箱里。

原本周平安只是打算趁茶叶还没有使用票购买之前,顺路买点。(茶叶自1959年起被划为国家二类物资,1960年中秋、国庆两节,居民凭《BJ市居民副食购货证》每户供应1两,单身汉凭《个人购货证》每人供应2钱(10克))。

但是没想到的是,这个时期的人民币太过于坚挺,区区五十元,买到了后世五千元都买不到的茶叶。

捧着一个巨大的纸箱子,周平安映着夕阳慢悠悠的回到家。

“呦,平安,你这箱子里装的什么好东西啊”熟悉的声音透着慢慢的算计,这是闫埠贵同志,一位立志于为四合院看门守户的老人,生生呼喊都透露出他对守门事业深沉的爱。

也不等周平安回答,就往前踮着脚,脖子使劲伸出来,小眼儿咪咪的往箱子里看去,咦?够不着?看我来个一个小跳。

“空的啊!”语气无比的失望失落,按照闫家的规矩:走道儿不捡东西,就是丢!就是挑大粪的经过他家门前,都得伸出指头蘸一下,尝尝咸淡!

闫埠贵的小眼睛一转悠,声音里扬溢着热情,眼睛里透漏出期盼,对周平安真诚的说道:“平安啊,大爷家正好缺个箱子装棉被,装衣服。我看这个箱子大小正合适,你觉的呢?”

“闫老师,我觉的我家也需要这个箱子”周平安脚步都不敢停啊,箱子里的茶叶在见到闫埠贵的那一瞬间就都被转移到空间的石屋里了,反正石屋内没有时间流失,储存茶叶正好。

“呃,你着孩子,上学的时候,白教你了”闫埠贵很不高兴,便宜没占到,感觉血亏啊。

呵呵,好像上学的时候,我没交钱一样。周平安暗自吐槽。

无视闫埠贵痛心疾首的目光,周平安一溜烟的走了。

“妈,我回来了。”还没进门呢,周平安就开嗓喊道。

“嗯哼,臭小子,怎么回回一进门就先喊妈,就没听你进门先叫过爸的!”周父听着周平安进门的吆喝声,装作很小声的样子埋怨道。

“呃,爸,你可真小心眼儿的啊”周平安一愣,旋即眼睛一转接着说道:“那要不我重来一次?”

说完,直接转身出去,把门重新关上,然后装作刚刚回来的样子,推开门,高声喊道:“爸,爸、爸”

“唉!回了啦,儿砸”周父欣慰的点点头,喜笑颜开,刚要打算表扬自己这个懂事的好大儿。就听到好大儿接着吆喝到:“爸,我妈呢?!”

笑容瞬间凝固在周父的脸上。

“哈哈哈”站在出房门口的周母,完整的看完了整场闹剧,被逗得哈哈哈大笑起来。

周母笑的越欢,周父的脸也就越臭。

周平安一看不好,赶紧上前献宝:“爸,爸,你看我给你带啥好东西了?”

“哼!”周父横了周平安一眼,往箱子里瞅去,空的,没好气的说道:“哦,你给我带一箱子空气啊!”

“嘿嘿,哪能啊,您把箱子拿起来”一看周父有恼羞成怒的趋势,周平安赶紧揭晓谜底,省的一会儿挨揍。

“嚯,可以啊,小子,还知道你老子好这一口啊”周父没好气的抓起箱子,却高兴的发现周平安托着箱底的手里,各攥着一个青绿色的竹筒,筒壁上刻有“庆林春”三个大字。

周父高兴的拧开一罐,里边装的是茉莉小叶花茶,连忙将罐子放到鼻子跟前儿,然后深深的吸了一口,眯着眼睛酝酿片刻,一脸的陶醉的说道。“嗯~这茉莉花,地道!”

转过头,对周母炫耀到:“瞧瞧,咱儿子,孝顺~”

周母凑到跟前,看了一眼罐里叶子小而厚的茉莉花茶,转头就对周平安嗔怪道:“你这孩子就知道乱花钱,就能爸这粗人,喝这好茶,都糟践了。”说完,就要将另一罐是收起来,嘴里好念叨着:“孩子打零工挣点钱,都花你身上了你就偷着乐吧。这罐我先给你收起来。”

“哎哎,妈,那罐别收,”周平安可是知道两罐茶是不一样的啊,连忙解释道:“那罐是高碎,不值钱”

“啊!”周父、周母楞住了。这是嘛意思?!一罐好茶、一罐烂茶,这是打算糊弄我们吧!?这孩子看来是不能要了。

一看父母眼里异样的神色,周平安赶紧把话说全乎喽:“爸,好茶是给你就家里喝的。高碎是让你带到工厂里喝的。”

首节上一节11/16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