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953节

  她曾想过赶快结婚,然而单位里这两年喜结连理的研究员们,也只是将十平方提升到二十平方,省掉一入户门罢了。

  由于母亲身体不好。

  她是家里唯一的孩子。

  所以父亲才给她取名亚男。

  她必须既像女儿,又像儿子,在父母逐渐年迈之际,挑起家庭的担子。

  能够被调派来特区,是一个她等待许久的机会。

  “亚男,听说华电的待遇特别好,所里都说了,以后工资不给我们发,这边一手兜,你说华电会给咱们什么待遇呢?”

  旁边的同事兼闺蜜王晴笑嘻嘻说。

  “你问我我问谁去,这脚还没落地呢。”

  苏亚男内心愈发期待。

  考斯特在一座占地不小的、外墙贴着白瓷砖的两层建筑门前停下。

  建筑的大门头上,用中英双语写着“食堂”。

  “乖乖,这是食堂啊,我还以为是大礼堂。”有人惊呼。

  食堂门口有一群迎新的工作人员。

  车门打开后,立马迎上来。

  为首一人登上车,扫视着这群青年研究员们,含笑说道:

  “热烈欢迎各位来到华电产业园。

  “我叫张志强,特区华电公司行政部负责后勤工作的副经理。

  “往后大家就是同事,有什么生活方面的事都可以来找我。

  “大家坐火车过来,几天几夜,估计都没吃顿热乎饭,先把行李放在车上吧,食堂里为大家准备了菜饭。”

  苏亚男默默记下这张脸,这个名字。

  然后和同事们一起,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走进洁白敞亮的华电大食堂。

  刚一进门,一股浓郁的、复合型的香气,便扑面而来。

  “真香啊!”王晴说,“都闻不出来是啥,但肯定很好吃。”

  张志强经理走在人群最前面,一边走向打饭区域,一边望着后方介绍道:

  “咱们这里的饭菜款式很多,因为职员们来自全国各地,还有外国友人,想吃米饭的去1-10号窗口,想吃面食的去11-20窗口,21-23号窗口提供西式餐饮,24-25号窗口有水果和饭后点心。

  “原则上讲,只要不浪费,主食大家随便吃。

  “其他的按价购买,当然,大家还没办理入职,没有就餐卡,今天这顿免费。

  “哦对了,大家不要被菜品的价格吓到,其实我们只收取成本费。

  “因为我们食堂是按照涉外饭店自助餐的标准来出菜的,厨师的手艺也都不输那些地方。你们往后的薪资水平,肯定能在食堂随意消费,不用多虑。

  “那么,祝大家用餐愉快。”

  王晴拽着苏亚男,嗖嗖冲向面食区域。

  俩姑娘都是北方人。

  来时从首都坐普列到罗湖,啃了几天几夜的干粮,太想那一口了。

  食堂太大,俩姑娘小跑半分钟才凑近一长排的窗口。

  一瞅里面。

  俩姑娘下巴顿时一垮。

  差点没掉到脖子上。

  摆在台面上的、用精致大竹篮盛放的,诸如大肉包子、花卷、馒头等,这些普通面食且不提。

  旁边又用锃亮的金属大盘,盛放着许多搭配菜品。

  居然有炒肝、干烧肉、锅包肉、酱肘子……某个位置撑起一排挂钩,上面吊着一只只鼓囊囊、油光光,脆香扑鼻的烤鸭!

  这是食堂吗?

  还有更夸张的。

  王晴见一位穿着一身白、戴同色高帽的师傅,戳在一炉子沸水旁,睁大眼睛问:

  “咋地师傅,还能现做啊?”

  师傅咧嘴笑道:“那是,姑娘想吃啥,我这边提供各种现做面条食品,干面系列有:炸酱面、油泼面、葱油拌面、凉面……”

  报菜名似的。

  “水面系列有:各种打卤面、烩面、川渝小面、卤肉面……

  “喏,那边还有拉面。”

  王晴和苏亚男循着师傅努努嘴的方向望去。

  邦!

  果不其然。

  有几个她们的同事戳在窗台前面。

  里面一个师傅正在玩杂耍似的现做拉面。

  俩姑娘惊呆了。

  这地方简直比美食街还美食街,应该叫美食广场。

  王晴吞咽着口水,食指大动。

  苏亚男偷偷拽她一把,眼神往头顶瞟。

  王晴这才留意到,头顶的广告板上,注明了各种食物的价格

  打卤面系列:

  西红柿鸡蛋打卤面,五角。

  茄丁肉末打卤面,八角。

  黄花菜肉丝木耳打卤面,九角。

  蘑菇肉丁打卤面,一元。

  …

  京味烤鸭:

  一份约250g,三元。

  王晴眼珠瞪圆,贵得……离谱!

  她从不否认自己是个吃货,如果按照这个费用标准,她现在五十六元每月的工资,禁不起她一个礼拜造。

  师傅还说:

  “姑娘,这价格不贵的,你们吃吃就知道划算,就咱这手艺,一碗面搁涉外饭店,卖给那些老外,不得个三五块啊。”

  这话没起到任何作用。

  师傅接下来一句话,倒是十分凑效:

  “反正这顿也不收钱对吧,公司给我们补钱哩。”

  不过他并没有招徕生意。

  王晴望向苏亚男:“我有个大胆的想法。”

  “我也有。”

  “走!”

  俩姑娘嗖嗖冲向23-25号西餐窗口。

  多少带着点报复心态,就是那种:

  食堂敢卖这么贵,现在还不知道工资多少,往后大概率好东西吃不起了,趁着这顿免费,还不得挑最贵的吃?

  有这种想法的,不止她们俩。

  西餐窗口人满为患。

  也是为尝尝鲜。

  多半人这辈子还没吃过西餐。

  各种面包眨眼间清得差不多。

  烤牛排的两位师傅,忙都忙不过来,当然,忙并快乐着,反正他们不亏钱。

  王晴是个大胆的姑娘,怀里端着一只白磁盘,盛着两只牛角面包,刚又要了份牛排,现在眼神瞟到一位师傅身后的红木色酒柜:

  “师傅,红酒这顿也免费吗?”

  “都免费。”

  “来一瓶!”

  “啊?”

  “咋地了?”

  “那什么,行是行,只是我们一般都是一杯杯卖的。”

  …

  不多时,王晴和苏亚男坐在一张素白的长条餐桌旁,大快朵颐。

  “亚男,吃吃吃,不够我再去拿。

  “他奶奶的,一辈子没这么豪横过。”

  餐桌上大盘摞小盘。

  苏亚男一边吃一边算过。

  她俩这顿已经吃下二十五块六角……

  俩姑娘吃得小脸通红时,食堂门口传来动静。

  只见陆续有衣着得体、脖子上都挂着一根蓝绳吊牌的人,进入食堂。

  王晴看了眼左手腕上的飞鸽。

  11:36。

  午饭时间到。

  俩姑娘好奇打量着这些人,他们打饭,真的毫不犹豫,似乎想吃啥吃啥,根本不嫌贵。

  “诶,亚男,你说咱们的待遇,和他们也不能差太多吧,要不我询个人打听下?”

首节上一节953/12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