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95节

  那不巧了么。

  李建昆呵呵一笑,追问:“有兴趣吗?”

  金彪知道他指的是什么,京城这么大地界,亚军一个人还能把生意做完不成?

  薅了薅脑门,笑道:“过一阵再说行吗?我先看看亚军搞得咋样,不瞒您说,就这活儿,家里都走了不少门路。”

  这娃还蛮实在。

  “太行了,有需要随时来找我。”

  “嗯,干杯!”

  “走着。”

  愉快的一天。

第80章 哥们总算挺直腰板做人了

  “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数论研究中,对“哥德巴赫猜想”问题进行精心解析和科学推算,证明了……”

  收音机里,广播着来自新华社的报道。

  三剑客围聚在长条桌旁,各有造型,恨不能把头塞进喇叭。

  脸上皆有种后世看爽文小说时,到大高潮的极度亢奋。

  1978年,这个国家最耀眼的明星,不是刚演完《创业》而家喻户晓的张连文。

  也不是让小青年们痴迷不已的靡靡之音,邓丽君。

  而是数学家陈景润。

  社会掀起一股空前的陈景润热,这也让靠边多年的学术界人士,再一次获得大家的关注和尊重。

  同时更激励了万千学子。

  燕园里,这一阵学习风气尤为浓郁,人人怀揣着成为下一个陈景润的梦想。

  少许为名望,多半还是打着为国争光的心思。

  瞧,这个年代就是这么纯粹。

  “啪!”

  “好球!”

  “拦网!拦网!”

  李建昆站在窗边,瞅着楼下活动场上,正进行的一场排球比赛。

  崭新的蓝白相间的排球,弹力十足;中网雪白直绷,不再松垮垮,更没有洞。

  嘴角微微扬起。

  “建昆啊,你这无名英雄做的,那几个寝室的家伙,突然得到一部收音机,卧槽一脸懵,还以为系里大发慈悲呢。”

  胡自强撇撇嘴说。

  看不懂这操作。

  李建昆也不解释,东西他采购到位,交给系学生会,兑现承诺,至于名声,就不要了。

  扛把子提点得好,这年头跟钱沾边的事,能多低调就多低调。

  兜也差不多见底。

  倒也不心疼,办了件大实事。

  “我说你们还学不学?不学我可走了。”

  “学啊!来来!”

  三剑客达成一致想法,每天抽出一个钟,画一张照片,以解生活之忧。

  嗯,仅一张,不能多。

  绝不能沉迷金钱,那不是个好玩意!

  下午。

  西城。

  东直门往南,有个60年代修建的人工湖,湖形蜿蜒,并非一坨,有处地势狭窄,湖面横一石拱桥。

  年轻男女们来人工湖游玩,总爱从这桥上过。

  不乏小商小贩,便瞄中这地方。

  这年头的管理说不清,有些地方被默许可以卖东西,有些地方不允许,红袖章见天晃悠;有些地方今儿可以,明儿不行。

  君不见,天安门广场上还有卖萝卜的。

  在京城靠中心地带,小商小贩们机动性贼强。

  陈亚军也瞄中这架小桥,抱一瓦楞箱,左瞅瞅右扫扫,这个点却没发现一个同行,心头擂鼓不止,箱子硬是不敢往地上搁。

  牙关紧咬。

  至少做了一刻钟的心理建设,方心一横!

  死就死吧!

  扯开箱口,往地上一蹲,满脸通红。

  “诶,这是啥玩艺儿?”

  生意来得那叫一个快。

  陈亚军头皮发麻,用尽所有力气,压制住心头的羞耻,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结结巴巴介绍道:

  “这这叫石膏像,可以买回家摆着,好看又不贵。”

  呼!

  一辈子不曾知道,原来说话这么费劲。

  “呀!这不是……”

  没错,教员半身像。

  雪白,庄严,立体,谁瞅着不肃然起敬?

  不比家里中堂上贴的画,稀罕百倍?

  一对年轻情侣。

  男的立马意识到,带一尊回去,老爷子一准欢喜,遂问:“同志,怎么卖的?”

  “两毛。”

  李建昆给定的价,人大学生怎么说,怎么来呗。

  毕竟就一点石膏水,也没啥成本。

  “咦?还真不贵。不过,是不是特脆啊,一摔就坏?”

  男青年拿起一个,上手便知道轻重。

  “大哥,您没事摔它干嘛?拿回家找一高台,摆着不就成了?”

  口条不自觉利索了些。

  “也是。行吧,买一个。”

  第一笔买卖便如此达成,顺利得让陈亚军不可思议,尤其接过两角钱的票子时,手都是抖的。

  这是他人生中赚到的第一笔钱。

  在回京做了整整半年窝囊废后。

  险些没喜极而泣。

  不承想,就这一对儿,生意还有得做。

  姑娘相中另一个石膏像,眼睛都挪不开,忙不迭弯腰捡出一个,欢喜道:“这小猪也太可爱了吧!”

  陈亚军目前只有两个模具,这种大肚子小猪,是第二个。

  男青年见她喜欢,岂能不上道?这不正谈着么,一副爱屋及乌的模样,接过后,发现不对。

  “咦?这重不少啊?”

  那是,别看个头没大多少,做这玩艺儿费劲,教员像按照李老师的交代,只灌三遍石膏水。

  这玩艺儿足足灌五遍。

  厚不少呢。

  陈亚军笑着解释,道:“这小猪不光好看,喏,瞅见背上这条槽没?塞钱的,平时拿放多,就做厚点,能当存钱罐使。”

  嚯!

  听他这么一说,姑娘赶紧打量,还真是那么回事,越发爱不释手。

  男青年还能咋的?掏兜呗,问:“这多少?”

  “五毛。”

  “啧!”

  那就贵了。

  “要不我自己买吧。”姑娘道。

  男青年浑身一紧,那不能够。

  “喏,给!”

  干脆又利落。

  再入账五毛,陈亚军脑子里嗡嗡的,这钱来得太快了!

  打劫似的!

  这苦逼的娃,触底反弹,人生头一回尝到赚钱的乐趣,和生意的魅力。

  

  黄昏时分。

  猫眼胡同。

  陈亚军抱一沉甸甸的瓦楞箱,哼着小曲,走路带风,嗖嗖冲进大杂院。

  “哟,亚军回了,这抱的啥呀,一早见你抱出门,咋又带回来?”

  隔壁张大爷好奇打听。

  “嘿嘿,好东西。”

  应一句,陈亚军钻进自个家门。

首节上一节95/8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