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944节

  他嗅到一股躁动、蓬勃,和烈火烹油的气息。

  “啊却!”

  似乎,有人在惦记他。

  ……

  ……

  东城,某条胡同,某座四合院里。

  赖中民握着黑色话筒,双眼瞪得滚圆:

  “你说什么?

  “李建昆是港城首富?!”

  电话那头传来确定的声音。

  赖中民喃喃自语:“会不会是同名同姓?”

  然后,又握紧话筒,对电话那头问:

  “那个港城首富李建昆,多大年纪?”

  电话那头传来声音:“很年轻,此人十分神秘,关于他的信息即使是媒体上都披露不多,不过我曾在报纸上见过一次他的照片,大概……还不到三十岁。”

  赖中民:“!!!”

  他呆滞半晌后,不知是对电话那头说,还是对自己讲:

  “可是我让你查的李建昆,他是内地人啊,怎么能做港城首富?”

  电话那头解释道:

  “赖叔,您有所不知,港城这边鱼龙混杂,很多大富豪都未必是本地人,东南亚的一抓一大把,查户口查的只是普通民众,富豪圈里可没人在乎这个。

  “在这里,财富几乎是衡量社会地位的唯一标准。

  “有钱,就能拥有一切。”

  啪!

  赖中民一拳砸在五屉桌上:

  “如果这两个李建昆真是一个人。

  “事情可就大了!”

第940章 闹心 偶遇

  科委的一间会议室里。

  李建昆望着门口陆续走进来的人。

  心想,成了?

  任命项目负责人这么隆重吗?

  863计划统筹部的人,似乎到齐了。

  然而,这些人多半表情云里雾里的。

  有人望向赖中民:“老赖,到底怎么回事啊,把我们都喊过来?”

  老赖……

  李建昆差点没笑出来。

  当然,这年头,这两个字还没有那重含义。

  赖中民走在最后,顺手带上红漆实木门,遂扫视过统筹部的其他人:

  “有天大的事!”

  大伙儿怔了怔。

  有人面露诧异。

  也有人被吊起胃口。

  李建昆微微蹙眉,心里明白,没成。

  今天把他喊过来,是有更大的绊子。

  等到大家纷纷落座后,赖中民仍然站着,把持着话题节奏,他突然手指李建昆,眼睛挨个从统筹部其他人身上看过去:

  “你们有些人不是同意,让他来负责大规模集成电路那两个项目么。

  “我告诉你们,万万不可!

  “此人大有问题!”

  现场气氛古怪。

  有人略显无语:“老赖啊,别整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说事儿。”

  有人附和道:“对啊,开门见山讲。”

  “我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

  赖中民扭头望向李建昆,眸子里充斥着不加掩饰的敌意:“我要让他自己承认!”

  李建昆大概率猜到是什么情况了。

  心里有些无奈,又带着一种坦然。

  怎么说呢……这是迟早会发生的事。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况且大陆和港城山水相隔。

  他只是没想到发生在现在,一点征兆没有地被人拿来攻讦他。

  赖中民一副审讯官的架势,正欲开口。

  李建昆可没有接受他审讯的兴趣和义务,拍拍屁股起身:

  “我以为是通知我过来,告知申请结果的。

  “如果扯些其他的,不好意思,我没时间。”

  在场众人你看我我看你,想说点什么,又不知怎么开口。

  人家没有公职,他们也管不着。

  赖中民却一下冲过来,拦住他的去路:“你不准走!”

  李建昆深深看着他,意味深长地说:

  “别总以为自己是对的,现在全国都在讲开放,有些老思想,也应该与时俱进。”

  赖中民冷哼一声:“还轮不到你来教训我!”

  “那么就轮得到你来教训我?”

  “……”

  赖中民气急,一时没说出完整的话,调整一下才道:“我当然有资格教训你,全国人民都有资格教训你!”

  会议室里议论声一片。

  这话真把大家搞迷糊了。

  弄得眼前这个高大青年像是人民公敌似的。

  赖中民拦在李建昆身前不动,扭头看向其他人:

  “他申请成为大规模集成电路两项目的负责人,这事儿你们都知道。

  “他的几个承诺,甚至让我们有些同志无法拒绝。

  “我当时就十分好奇,以他的身份,怎么敢做出这些承诺。

  “现在我才知道,他当然敢。”

  赖中民略作停顿,加重语调,放缓语速说:

  “他根本不是什么职业经理人。

  “他是华电公司……哦不!华电集团,旗下拥有数十家子公司的华电集团,背后真正的负责人。

  “所有者!

  “华电集团,特区华电公司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全是他的,他私人的!

  “所谓的经营权他说了算!

  “各位,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嚯!

  统筹部的其他人,人均瞪大眼睛。

  被这个信息给惊吓到。

  有些人甚至不敢置信,提出质疑:

  “这……怎么可能呢?”

  “华电集团原来规模这么大啊,是他……他的?”

  “怎么弄的?”

  赖中民解释道:“我原本也觉得不可思议,后面仔细打听过,才明白其中猫腻:

  “南方,有些不良商人,通过跑到境外注册公司,再回来办合资公司的方式,以此来获取利好的政策。

  “他应该就是这么干的。

  “老话讲无商不奸,这些商人果然奸诈得很!”

  要说生气,在所难免,但像赖中民这样的人,这个年代还真不少,李建昆不想同他计较:

  “华电没有拿过任何政策,特区发展委和华电合资,只出地皮。”

  他仅仅辩解一句,也不能让人给自己泼脏水。

  本来倒也有政策,他没要,争取到了经营权。

  这个如果拿不到,他宁愿不弄这家公司。

  赖中民呵斥:“这是重点吗?!”

  他再次扭头扫视向统筹部的其他人:

  “你们知道这个人多富吗?

  “所以我之前才说,我要说出来,你们都不敢信。

  “现在他算是默认了,那我再告诉你们:

首节上一节944/12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