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伦不类的。
李建昆把这件事儿说给孙震义听了,然后问:“你有什么想法?”
孙震义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按照他的立意延伸之后,脑子里灵光乍现:“要不然叫……‘标准’?”
标准科技公司。
标准手机。
雾草~
李建昆睁大眼睛,这名字,很踏马取巧啊。
往后甭管哪家手机制造商,产品做的没咱们家好,那都是渣渣,达不到标准……
此事再次验证,李建昆是个起名废柴:
“不错!”
孙震义欣喜不已,你看,公司名字也是他取的,这和咱自己的公司有啥区别?就算是自己创办公司,规模但凡大点,肯定也要拉投资人。
公司名字也定下后,李建昆出了趟办公室。
等回来时,手上多了两份文件。
提前备好的,只差填字。
一份是从东京法务局,也就是日苯的工商局,搞来的一套公司申请文件表。
一份是借款合同。
孙震义接过后,盯着借款合同,欲言又止。
李建昆解释道:“没让你借,借款方填‘标准科技公司’,我先批给公司一百亿日元。”
虽说自己的钱全砸在日苯股市和不动产里头,但要用个千八百亿日元的,李建昆倒也不缺。
名下的两家银行可不是摆设。
孙震义眼神里有些异样,却也生不起脾气,明白这是李先生掌控他的手段
公司发展的每一元资金,都是从李先生的银行借的。
并且有高额利息、滞纳金等等费用。
反正只要公司不上市,财报也不需要对外公开。
那么假如某一天,自己想要反水,李先生就可以收回公司资产。
孙震义倒是能理解,这么大的投入,没点把控反而说不过去,只是……
李建昆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干,用心办事的人,不会被亏待。”
蓦地,孙震义又想起鹤田中村。
遂恢复激情,咧咧嘴道:“明白!”
第927章 不能错过的机会
正所谓有钱好办事。
在手握一百亿日元启动资金的情况下,再加上孙震义的执行力,标准科技有限公司很快成立了。
公司本部位于涩谷的中心城区,一幢三十二层的高端写字楼内。
与此同时,软银公司被注销,成为过去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对于李建昆来说,这算得上对世界的一次重大改变,会引发什么样的连锁反应,没有人能够预料。
比如,阿里巴巴会不会没有了……
李建昆也不愿去多想,他寻思着船到桥头自然直,往后如果留意到那个叫马芸的小子,他投点钱就是。
有一说一,孙震义是个满身鸡血的家伙,办事效率非常高。
一顿招兵买马、初步把公司的摊子支棱起来后,便开始着手“蛇吞象”,这几天已经向李建昆反馈了好几家科技企业,有意把它们拿下来。
同时,孙震义也在企图收购某些公司手上的技术、挥着大锄头到处挖人才。
这天,孙震义再次来电,向李建昆汇报工作情况,末了,他不经意地询问:
“李先生”
值得一提的是,和鹤田中村一样,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孙震义对李建昆也是这样的称呼。
如此一来,即便有人怀疑他俩的关系,或者……又踏马被人监听电话,李建昆的身份完全可以说成是投资人。
不会闹出什么无法收场的事。
“您觉得光刻胶的技术,咱们需不需要?”
蹭!
银座大平层里,原本慵懒躺在沙发上的李建昆,直接跳起来,吓了旁边给他削苹果的冉姿一大跳。
李建昆握紧白色话筒,喷道:“你这不是废话吗?
“我上次怎么说的?我们要尽量掌握所有的核心技术!
“手持无线电话里要用到芯片吧?要用芯片自然离不开光刻胶。”
他顿了顿,声音甚至有点颤抖起来:
“有光刻胶的技术可以拿下来?”
李建昆心想,老子愿意为此砸锅卖铁!
甭看光刻胶本质上就是一种胶水,但这玩意儿是芯片制造中最不可或缺的材料。
三星的CEO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光刻机缺少了光刻胶,那么光刻机就是一堆废铁。”
在一块芯片的制造中,光刻胶成本要占到百分之三十,用在重中之重的光刻环节,耗时最多,工艺难度最高。
不同于其他的许多芯片耗材。
比如晶圆,特区研究院那边,由于林兰瑛女士的加入,已经攻克技术难关。
又比如光掩膜版,李建昆在港城收购的老牌胶卷厂,能够做出简单的光掩膜版,有这个基础,或者说方向,可以加大成本继续研发。
等等。
光刻胶,咱真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或许经过漫长的时间,能够研发出来,但是其中的时间成本,李建昆和他大框架已成型的芯片事业,都等不起。
电话那头,孙震义咂舌,心想小到这么一种材料都要吗,他只是随口一问……
“我得到个消息:东京工业大学出了项光刻胶方面的研究成果,好像吸引了不少业内公司关注。”
李建昆的眸子亮得吓人,不过孙震义看不见。
暗吸几口气、按捺下激动的情绪后,李建昆用尽量平和的语气说:
“震义啊,光刻胶是垄断性的材料,有这个机会,咱们也不能放过。
“想要把公司打造成一个科技巨头企业,不能只把视野局限在咱们的目标产品上,技术这种东西,尤其是垄断性技术,多多益善。
“咱们以后未必不能弄个芯片厂啊。
“这事儿还蛮重要的,你先把其他事情放一放,马上打听清楚,再向我汇报。”
孙震义在电话那头笑了,再没什么疑虑,李先生想把标准科技干得越大,越符合他这个负责人的心意。
反正又不用他掏钱。
谁还会嫌自己管理的摊子大?
当即应下来,表示自己立刻去办。
挂掉电话后,李建昆仍止不住心潮澎湃,他看了眼冉姿,从她手上接过削好皮的苹果,咔一声,咬下一大口:
“嗯,真香。”
冉姿俏脸微红,不知他是说苹果呢,还是说她。
她今天换了款新香水。
……
……
东京工业大学,又有着“日苯理工科大学之最”的美誉。
一辆黑色商务车缓缓行驶在校园内,望着窗外秋风瑟瑟、枯叶在路面上打着旋儿,朝气蓬勃的年轻男人欢声笑语从人行道上走过。
李建昆的思绪一下子被带回到燕园。
想起了许多青葱往事。
嘴角不自觉弯起,露出一种如今已很少出现在他脸上的、质朴而纯真的笑容。
也不知过去多久,也不知汽车开到了哪儿,直到旁边的孙震义说“到了”,李建昆才回过神儿来。
哗啦!
两人带着穿休闲西装、仿佛同行的工作人员的富贵兄弟,下了车。
面前是一栋三层小楼。
孙震义解释说,田中隼人的办公室和研究所,就在这栋楼里面。
此人是东京工业大学的明星化学教授,他负责的田中研究所,孕育出不少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一行人上楼。
还没见到田中隼人时,先遭遇了一个门槛。
孙震义没有预约,被一个女秘书拦下来。
事实上,孙震义预约过不止一次,但这边的所有回答,都是田中教授没有时间。
或许是真没时间。
或许,只因为他孙震义没什么名气,包括新创立的标准科技公司也一样。
今天过来,不是他等不及了,而是李建昆等不住。
“您看,我们来都来了,还请一定让我们见田中教授一面……”
孙震义很好地发挥了自己的厚脸皮,他可不是空手来的,还带着伴手礼。
这个女秘书,三十来岁,事实上也是这所学校的一名青年老师,哪是他的对手?
分分钟败下阵来,拎着精致的礼物手袋,一阵为难说:“田中教授在是在,不过他真的很忙,上午还有访客,我去汇报一下,至于他愿不愿意见你们,就不是我能决定的。”
孙震义躬身道谢:“请把这个带给田中教授。”
说罢,又递上一袋伴手礼。
女秘书:“……”
读书人终究脸皮薄,即使礼物他们或许并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