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去羊城机场接人。”
“哦,让张贵去,还是……我去?”
“我去。”
林新甲:“?”
他是熟悉老板的,并不怎么和政界的人来往,即使来往也不卑不亢,至于社会上,更没什么人能值得他亲自跑去百公里外迎接。
谁能有这么大排面?
……
……
翌日,羊城白云机场。
一辆黑色大奔,两辆同色的皇冠轿车,停在机场广场一侧的马路牙子旁边,格外吸睛。
以至于附近的人,明显比其他地方更多。
由于三辆车都是锁的,车上没人,不乏胆大的小年轻凑上前摸一把,仅仅是这样,都激动到不行。
此时倘若有人身上带部相机。
能挣老鼻子钱了。
至于原本车上的人,这会儿都候在航站楼内的接机口前方。
以李建昆为首,后面有林新甲、富贵兄弟,以及特区华电研究院的几位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
“林总,到底接谁啊?”张贵小声打听。
“说是位砥柱式人物。”
张贵听罢,下意识整了整衣服。
从首都飞来的国航航班,一刻钟前抵达,出站口陆续有人走出来。
李建昆睁大眼睛,仔细留意着。
一拨拨人走过,看起来都不像。
是的,这位大佬,他也没见过,只闻其名不知其人。
“陈工,还没出来?”他向身后问。
“没有。”
在场只有陈工认识这位大佬,陈工的老师,是这位大佬的非正式学生。
他的老师是现任的、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的副扛把子。
此次这位大佬能来,首先是陈工提出的建议,特区华电公司在计划开启的一个项目上,遭遇技术难关。
而后,李建昆意识到倘若能得到这位的相帮,堪比神助,于是赶忙联系首都那边,早前在首都做过的事儿,终于不白干,科协的周主任帮了大忙,这才请动这位大佬出山。
倒是不说这位大佬架子大,而是年纪太大了。
年近古稀。
李建昆提议过去首都接,却被大佬拒绝。
“来了来了!”陈工突然说。
李建昆睁眼打量……
“哪儿?”
林新甲他们也看了个寂寞,完全看不出从出站口走出来的人中,哪位像大佬。
“那儿呀。”陈工伸手指去。
李建昆:“?”
林新甲几人:“??”
顺着陈工的手,他们看见一位穿着青布褂子、蚌壳鞋的圆脸老太太,旁边有一个麻花辫姑娘搀扶着她,另一只手上拎着一只藤条箱。
老小二人缓步走来。
像是一对走亲戚的奶奶和孙女。
行吧,甭管气场对不对,陈工说是,那一准儿没错了……李建昆赶忙迎接上去。
“林委员。”
陈工率先喊道。
圆脸老太太笑着摆摆手:“都退休了,别这么叫了。”
“……是。”
李建昆鞠躬道:“林先生好。”
圆脸老太太上下打量着他,旁边的姑娘不敢这么肆无忌惮,偷瞄了几眼,眉清目秀的脸上颇有几分好奇。
“你可是个大红人呐,最近在报纸上两次看过你。”老太太很爱笑,面容慈祥。
她如果不表明身份,不知情的人谁能想到。
就是这样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太太,竟是我国半导体行业的先驱,没有之一。
中国半导体材料之母,林兰瑛女士。
她的平生经历,足以写一本曲折离奇的小说。
比如在五十年代,她放弃国外公司开给她的一万美元的年薪,带着两个小瓶子,接受了国内能够给予她的二零七元工资,毅然归国。
在登机之前,海关发现了两个小瓶子,还有六千八百美元。
她急中生智称小瓶子里装的是给母亲的药她异常艰难申请到的回国机会的理由,正是母亲病重。
事实上,也不算撒谎。
面对海关人员嚷嚷“这是在美国赚的钱,不能带出国”,她干脆地放弃了钱。
攥着两只小瓶子,总算成功脱身。
瓶子里装的自然不是什么药,是她在实验室里自己研制出来的单晶硅,和单晶锗,仅有六百克。
而当时的市值,超过二十万美元。
然而,它对于国家的意义,远远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
许多后来的人并不知道,我们在半导体领域曾经也辉煌过。
一九五八年,林兰瑛女士带领团队拉制成功第一根硅单晶,我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生产出硅单晶的国家。
随后,她又着手于砷化镓的研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在太空制成半导体材料砷化镓单晶的国家。
可惜的是,许多领先,由于诸多原因,没能够很好的维持。
李建昆相信,这位老奶奶多少心有不甘。
而他这个重生人士,恰好明白她的那些研究多么有价值。
她是怎样一个宝藏女人。
这次请她过来,李建昆的想法不仅仅是指导一下。
尽管奶奶年事已高。
他的这种行为,或许有些不孝。
可是,“母亲”真的有难了。
他同样相信,当年能做出那种选择的人,心中的火焰不可能这么轻易熄灭。
第873章 总算不是鸭蛋了
知了!知了!知了……
树上的蝉鸣不绝于耳,太阳晒得人黏黏答答的。
李建昆在办公室有点坐不住,叼着根来到行政楼楼底下。
他的办公室目前还在最老的华电工厂里,产业园内新落成一幢七层高的办公大楼,里面倒也给他预备了一间宽敞明亮的办公室,不过暂时没搬。
主要习惯了。
他向来是个比较恋旧的人。
“姜洪!”
在楼底屋檐下,刚好看见现在产业园两个电子厂的总厂长姜洪,李建昆招手把他唤过来。
“咋了老大?”姜洪屁颠屁颠凑上前。
“去新厂那边没有?”
见姜洪点头,李建昆又问:“林先生呢,撞见没?”
“还在隔壁厂里呢。”姜洪回道。
新电子厂目前主要也在生产BB机,旁边还有一座工厂,正在计划上线一个新项目,或者说一种材料的制造
晶圆。
李建昆眯起眼睛,瞅了眼犹如白炽的天空,眉宇间有些担忧。
工厂里大部分区域是没有空调的,上万平方的开阔场地,即使装上一排这年头的窗式空调也不顶用。
姜洪看出他所想:“林老太太身子骨还挺健朗的呢。”
“毕竟六十七岁了。”李建昆的心情颇为复杂,既想获得这位老奶奶的全力帮助,又担心老人家的身体。
前世老人家似乎辞世于八十几岁,其实也没多少年了。
问题是,不仅是华电公司,我们整个国家,在芯片领域的人才实在太匮乏了。
自从研究院的陈工提出,邀请林兰瑛女士过来指导一下,李建昆后知后觉意识到,当下找遍全国,恐怕都找不出在芯片领域,比这位奶奶更厉害的大拿了。
林兰瑛女士被誉为我国的半导体之母,其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造诣,无需赘述。
而半导体材料,是芯片的躯体。
同时许多人并不知道,除了物理学家的身份外,她还是位光学专家、数字家、微电子专家……
她所精通的学问,每一项都与芯片息息相关。
对于芯片业,对于李建昆来说,这位老奶奶堪称一宝藏女人。
嘟!嘟!
一辆蓝鸟轿车从厂门方向驶过来。
汽车在行政楼楼底下停稳,开车的姜静纯火急火燎跳下,一件白色束腰连衣裙不少地方都汗湿了。
“太太太太热了!”
她用小手扇着红润透汗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