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690节

  后世有人评论说,一九八四年之后到九十年代初期的这段时间,这个国家遍地是商机,还真没有夸大其词。

  某种程度上讲,这是时代的红利,有人吃到,有人错过,我国的贫富阶级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显现。

  离开夜市后,李建昆带着抹感慨在心里想着,倘若他晚重生几年,在八四以后,何至于前两年这么辛苦?

  放眼望去,全是商机,全是钱啊。

  可惜,这样的小钱对现在的他来说,意义不大,捣腾这些,甚至可以说浪费时间。

  行吧,咱赚大钱去。

  望海国际大酒店,三楼,西餐厅。

  李建昆三人在这里与冉姿等人碰上头,他们七人很早过来抢占了两张相邻的餐桌,否则这个时间段,想进来入座得排队。

  餐厅里人满为患,许多没有座位的人,只端着一杯酒,或戳在某张餐桌旁,或游走在过道中;那些有座位的人,也会起身端着酒杯,迎向他们看见的某位或某批熟人。

  西餐厅原本的优雅所剩不多。

  大厅里喧嚣、躁动,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金钱欲望。

  李建昆要了些酒水,以免服务员再拿白眼瞟冉姿等人,这里的消费并不便宜,即使对于他们这些港城青年而言。一瓶波尔多红酒卖到近三百元,他们十人如果敞开肚皮吃一顿,消费几千块那是等闲。

  冉姿七人原本怀里的饮品,是可报销晚餐中的遗留物。

  华强太古银行肯定有出差补助制度,不过像这样的出差,具体能报销多少餐费,李建昆就不得而知了。

  “有什么收获?”李建昆摇晃着红酒杯,似笑非笑扫视着两张餐桌旁的业务二组七人。

  冉姿坐在他对面,作为代表回话道:“我们总算搞清楚了那些大批量的进口汽车是怎么回事,原来岛上现在有这么利好的政策,也难怪能吸引来这么多捞钱的人。”

  留着披肩长发的姑娘说到这里,眼睛向西餐厅内扫去。

  李建昆抿了口红酒,静待下文。

  冉姿继续说:“这种情况对于我们银行来说,肯定是好机会。不过我又发现一件事:显然不止我们一家银行嗅到商机跑过来,但都没有人明着做业务,似乎这样会违反什么。请您谅解,我来内地时间不长,对许多规定和政策都不了解,也不太能理解。”

  李建昆微微颔首,望向坐在她身侧的叶修杰问:“你有什么收获?”

  “这边能做的业务显而易见,”叶修杰理所当然道,“那些想要进口汽车的公司和单位需要资金,但岛上本身并不富裕,我们提供资金进行贷款,吃利息。我打听到现在普遍月利都在七厘二以上,比特区高不少呢。”

  李建昆又扫向其他人问:“你们呢?”

  阿生接茬说:“风险也不高,这边和港城不同,大批量进口汽车的活动私人很难参与,换句话讲,需要大笔资金的单位几乎都有国资背景,贷款给他们,总不至于烂账吧?”

  李建昆心想,你是不知道几年后的三角债。他继续看着还未开口的几人。

  几人相继发言,但话都很简短,似乎该说的都被前面人说完了。

  “这就是你们的收获?”李建昆放下高脚杯,并不满意,“不是说你们是最优秀的吗,任何一名银行从业者过来,甚至都不需要是银行从业者,谁看不出来这边现在适合放贷款?”

  几人脸色有些臊红,说的也是……

  冉姿举起小手申请发言,李建昆点过头后,姑娘说:“其实还有个回报率更高的业务可以做,但我不确定咱们银行有没有兴趣。”

  “说说看。”

  “赚汇率差价。这边进口国外汽车,肯定要用到美刀,现在的官方吊牌价不到1:3,我听闻内地急缺外汇,黑市的汇率远超吊牌价。恕时间有限,我还没探清这边的具体情况,但我猜想以这边的局势,黑市的汇率肯定比其他地区更高。”

  冉姿说到这里顿了顿,道:“如果公司对人民币有信心,这个业务我认为利润会非常丰厚。反正大家都在私下交易,我们也可以见样学样。”

  终究是她挽回了局面,要不能当组长呢。李建昆面色稍霁,抬手划拉过西餐厅问:“我让你们融入这个圈子有收获吗,假如冉组长说的这个业务公司愿意开展,那下一步该怎么做呢?”

  “找有需求的客户接触。”

  “找谁?”

  “这、时间太短……”

  李建昆盯着冉姿,直到后者不敢与他对视,低下头后,他又扫向业务二组的其他人,他们多半也垂下脑壳。“短吗?这不是让你们去大海捞针,资源都集中在一起,你们要做的不过是从人池中区分出目标客户,们都是有过银行基层经验的人,也算阅人无数,这很难吗?”

  大伙儿被训得蔫头耷脑,但也有两个不服气的。

  “你之前都说过,这里鱼龙混杂。”叶修杰小声道,阿生微不可查地点了下脑瓜。

  “我只是提到‘混’,但没说‘杂’,”李建昆再次抬手划拉过西餐厅,“这里的人都在积极活动,并没有藏着掖着,你们只要细心观察,其实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三个群体,所有人的身份都一目了然。”

  业务二组的七人都下意识侧头望去,不过半晌后,仍是一脸茫然。

  泾渭分明在哪儿?

  一目了然又在哪儿?

  冉姿躬身请教问:“是哪三个群体?”

  “需要资金的人,银行的人,倒汇者。”

  经过李建昆的提醒,冉姿重新开始打量,眼神里逐渐流露出一些光彩。业务二组的多半人也在认真观察,唯有叶修杰和阿生互递着眼色。

  “你俩是有什么想法吗?”李建昆问。

  “那、那没有,只是……只是你说的也太神了吧。”

  他们况且在这里泡了一天,这大少才刚过来,走进西餐厅随便瞥两眼,所有人的身份就全知道了?

  吹什么牛皮!

  李建昆呵呵一声道:“要不这样吧,你们来指人,我说身份,你们去验证。”

  叶修杰和阿生相视一望,前者高低有些犹豫,怕落了大少的面子,后果不太好。后者更加年轻气盛,真不信这个邪,回道:“好!”

  阿生手指不远处过道中戳着的、一个穿的确凉衬衫的中年男人事实上全场过半人都是这种打扮,身材相似的那种,让歪果仁来看,长得跟双胞胎似的。“他。”

  “需要资金的人。”

  阿生当即起身,见样学样端着杯红酒凑上去,用内地口吻问:“老哥,你是搞贷款的吧?”

  “不是啊,我想贷款。”

  阿生:“……”

  一定是误打误撞。

  再来!

  这次阿生特意指了个穿棕白条纹圆领汗衫的人。

  “倒汇的。”李建昆瞥一眼说。

  阿生故技重施,凑上去问:“老哥,你手上有外汇?”

  “你要?”

  阿生:“……”

  等他回来后,叶修杰瞅着他的模样,作口型问:又对了?

  阿生点点头,但仍不死心,重新指了个与第一个的确凉中年人,从背影上看几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家伙。

  “银行的人。”李建昆道。

  阿生嗖嗖奔过去:“老哥,要贷款吗?”

  “咦?你也是银行的?没见过啊。”

  阿生:“……”

  这小子敷衍几句后,表情古怪走回来,一次是偶然,两次可能是巧合,三次……这大少只怕真有点本事。

  叶修杰从他的表情中已经知道结果,望着李建昆情不自禁咽了口唾沫,有些服气了,虚心地问:“您是怎么辨认的?”

  冉姿几人脸上难免也多出些异样,纷纷凑过来,竖起耳朵,不想错过学习的机会。

  “很简单,首先要想明白这条利益链有哪些群体参入,现在局势如何。这些群体扮演的角色都不一样,倒汇者绝对最吃香,他们不缺客户,想要的是更大利益,所以他们必然是现场最不活跃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相反,最活跃的是哪个群体呢?肯定是需要贷款的。

  “你们对局势已经有些了解,银行不断在涨息,为什么?因为需要贷款的人更多,银行同样不缺客户,但他们和倒汇者又不同,他们的资源没那么紧张,所以银行的人依然热情,却不满足现状,他们会是现场交谈中最认真的群体,试图说服客户分出更大的蛋糕。”

  李建昆话音落下后,业务二组七人再一次打量起全场。

  眼前的世界,仿佛迥然不同了。

  那些人的言行举止,都能在大少的话中对上号。

  三个群体果然变得泾渭分明,所有人的身份,也变得一目了然。

  服了!

  这大少可绝对不是个绣花枕头。

  亦如组长所说,是有真本事的,只是要把“应该”二字去掉。

  叶修杰和阿生的头,垂得特别虚心,同时二人心头都有股酸楚,最怕别人比你有钱有势,本身能力还比你强,面对这种人,除了乖乖听话外,简直无解。

  “行啦,下面给你们布置第二个任务。”

第740章 第一批客户

  给业务二组布置的第二个任务,正是李建昆新鲜出炉的阶段性计划,准备先找几个客户做做看,营造好信誉,在这场财富盛宴的背后圈子里打响知名度。

  他只有一个要求:交易额尽量大。

  小打小闹不足以引发圈子里的人的关注。

  交代完后,他带着富贵兄弟提前离场,回出租屋睡觉觉了。

  “这李大少还真有两把刷子。”业务二组并没有马上开始行动,议论起刚才的事,阿生由衷道。

  这话得到叶修杰的第一个附和。

  两人其实没什么坏心思,之前对李建昆有些不爽,纯粹是“觉得老天爷不公平”的心态在作祟,现在发现对方的能力远在他们之上,教育他们绰绰有余后,再也找不出理由不服气,甚至觉得很难得。

  平心而论,一般人把你生在富豪家庭后,你还会给自己找苦差事,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吗?不花天酒地那都叫优秀。

  “你们能不能别大少来大少去的,总觉得这两字被你们说出来带有贬义。有没有一种可能,他根本不是什么大少?”冉姿道。

  “嚯!按你的意思,他全凭个人能力做到了集团公司高层?”叶修杰瞪眼问。

  “这不可能!他顶多二十五六岁,能做到咱们银行高层,都称得百年难得一遇的商业奇才,大大大集团公司的高层?开什么国际玩笑!”阿生斩钉截铁说。

  虽然他们现在愿意承认李建昆的优秀,但是仍不相信他不依靠背景,仅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在集团公司的地位。

  冉姿其实也就这么一说,主要这两天总听组员们阴阳怪气地喊“李大少”,又经过刚才的事后,不太舒坦,事实上她也不信。同是二十五六岁的人,仅凭自身,差距不可能这么大,谁还不是个名牌大学生?

  她拍拍小手终止这个话题,示意道:“行动吧。”

  七人各自从兜里或包包里,取出名片,继而扫视向周围,物色起客户。对外汇有需求的,显然是想要倒卖汽车的人,按照刚才李总教导的办法,排除掉银行的人和倒汇者后,目标群体一下清晰多了。

  冉姿率先出动,视线定格在九点钟方向的一张餐桌旁。

  那里围坐着三个中年男人,旁边的空座位有移动的痕迹,应该还有其他同伴,去交际活动了。这三人中左右两人,又隐隐拱卫着中间的人。此人五旬左右,脑门放亮,体型富态,有种不怒自威之感。

  经验告诉冉姿,只有长期身处高位的人,才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这种气势。

  权利越高,岂不代表背后的衙门越大?相应的也应该更有实力。

  “三位好,打扰一下。”冉姿走近餐桌,含笑打招呼,说的是还算标准的国语。

  “你、有什么事吗?”

  “是这样的,我来自鹏城特区的一家外资银行,”冉姿说着,将准备好的名片逐一递过去,“我们银行外汇资源还算丰富,不知几位有没兴趣?”

首节上一节690/12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