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611节

  他让张贵去扶起来,又塞了二百块钱。

  实乃无妄之灾。

  一个小插曲,没影响李建昆逛菜市场的心情,在海边长大的他并不怕腥臭,他蛮喜欢这种带烟火气的地方,可惜在港城很少有机会来逛,也轮不到他逛。

  左看右瞧的时候,恍惚间,李建昆发现一抹熟悉的身影,定眼望去确认没看错后,眼神变得颇为古怪。

  只见一间鱼档外面,一个套着黑色皮围裙,脚穿同色胶鞋,略微有些跛脚的白人青年,正在着脸接待一位客人,伸手从玻璃鱼缸里不算熟练地抓起一条三四斤的石斑鱼,呈给客户打量。

  别说李建昆,连富贵兄弟也是一脸古怪。

  李建昆不动声色走过去,看见鱼档铺里还有个头发斑白,脸上皮肤严重下垂的白人小老头,白人青年因为背对着尚未发现他们,这老头注意到。

  砰铛!

  白人老头单用右手拿着的一只紫砂茶壶,掉落在黑黢黢的水泥地上,摔个粉碎。

  噗通!

  接着便见他直接跪下来,脑门磕碰出砰砰声响:“求求你求求你,放过我们吧。”

  他吓得肝胆欲裂,以为李建昆是来找他麻烦的。

  白人青年惊诧头回,当看清背后三人时,淡蓝色的瞳孔剧烈收缩,同样吓得脚下一个趔趄,如果不是被鱼缸抵住,肯定栽倒了。

  “喂?这鱼还卖不卖?”

  “不……不好意思,不卖了。”

  顾客无语,小心翼翼瞧一眼李建昆三人后,悄悄退走。

  施怀雅家族已经变卖家业,撤离了港城,没想到这对父子还留在这里。不过转念一想,李建昆又恍然了,他们还能活着,都算有人顾忌点血脉情谊。大概率被勒令不准返回鹰国老巢,类似于“留在港城腐烂吧”这种意味。

  失去施怀雅家族这棵大树的他们,如果再连本钱都匮乏,其实与普通人无异。

  查理耷拉下脑袋,不敢与李建昆对视,嘴里不停念叨着:“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满身颓然,甚至浮现出死气。

  这父子二人心里都很明白,对方现在想弄死他们,比踩死两只蚂蚁还简单,连鞋底都不会沾染到污秽。

  “这虾怎么卖?”

  查理:“???”

  李建昆看似完全不认识他们样,自顾自挑选起海鲜,父子二人见此,赶忙一起凑过来服务。

  “总共多少钱?”

  “您能赏光那是看得起我们,不值钱的东西,以后想吃我们给您送去,不用您亲自来。”脑门脏污红肿的希伯来,用这辈子最真挚的笑容和语气说。

  李建昆掏出几张钞票,找了块干净的台面放下,带着四手拎满的富贵兄弟转身离开。

  富贵兄弟相视而望,看不懂东家的这套迷糊操作。

  希伯来父子同样不懂,不过二人却是大口大口喘气,仿佛刚从地狱深渊里爬上来,望着那抹背影,神色都很复杂……

第652章 重要日子

  宝通产业园,华电IC设计中心。

  临近中午,一场会议刚刚落幕,既是产品研讨会,也是欢送会。

  倪光蓝的汉显研究成果完美嵌入到BB机的芯片之中,他已经完成他的任务和使命,准备这两天返回大陆。

  会议结束后其他人相继离开,简洁时尚的以白色为主题的会议室里,只剩下李建昆和倪光蓝。

  “我听陈春仙说,中关村科技大楼那边在研发三代光刻机?你们也有份吧?”

  这不是什么很难联想的事,光刻机是一个异常复杂而精密的项目,需要海量资金投入,“华夏硅谷”是一家民营企业,饶是有自己的来钱渠道,只怕仍然捉襟见肘,背后大概率有个金主。

  只不过,倪光蓝现在并未意识到金主只是眼前的年轻人,所以用了“你们”。

  “是。”李建昆也不否认,含笑问,“教授有兴趣吗?”

  “说实话,还真有,我一直认为我国想要在科技上有所作为,必须发展自主的芯片事业,而光刻机是基础。”

  李建昆大喜,两只手掌轻拍一下握在一起,缓缓揉搓着说:“我们热烈欢迎。”

  倪光蓝笑着谢过后,摇摇头说:“不过我是个头脑简单的人,向来干不好一心二用的事,科院那边我有项目要负责,暂时的话……不好意思。”

  李建昆想起他明年会加入联想,当然1984年的联想还是一家正儿八经的科院下属企业,又想起后面发生在他身上的狗屁倒灶的事,趁机铺好一条“迎宾大道”说:

  “无论何时,只要您愿意来,和我们一道发展芯片事业,我们永远欢迎。”

  倪光蓝会心一笑道:“谢谢。将来有机会的话,我一定会慎重考虑。”

  下午,李建昆亲自陪同,带这位又去了趟鸭寮街。干完这单活儿,这位手头倒是不缺外汇,精挑细选了一堆电子器材和元器件,视若珍宝。

  翌日李建昆在启德机场将他送上回大陆的航班。

  暑期进入最炎热的天气,转眼间,8月1号悄然而至。

  华强太古银行。

  比起前一阵儿施怀雅家族执掌这里时的门可罗雀,现在简直可以用人声鼎沸的形容,银行大厅里办理业务的队伍,从早上开门营业便没断过。

  而且今天人流格外多。

  银行专门开辟出一个窗口,贴上告示,用作“东方快车”理财产品的兑付。

  不过虽然这款理财产品的年利率高达6%,但过来“取钱”的客户们脸上并没有太多笑容,包括周围办理一般存储业务的客人也一样。

  港元跌成粑粑了。

  中英谈判的不顺利,在国际上已不算新闻,到如今陷入僵局快一年,各种传闻和猜测甚嚣尘上,有钱人在纷纷抛售港元资产,一些银行和外国公司也在陆续将资产撤离港城,而港英政府却迟迟没有拿出有效措施加以管控,这使得港元贬值变得失控,引爆了自1863年港城本土货币史开端以来最严重的港元信心危机。

  从1982年9月到现在,港元汇率极速走跌。

  港元兑美元的贬幅接近三分之一。

  今日的汇率行情是9.24:1,这是什么概念?

  汇率危机引发的恐慌情绪,在港城各个领域蔓延,前一阵儿市民们纷纷将港币存款转为外币存款,还争相将美元存款提现为美钞,这迫使大多数银行停止兑换美钞。

  甚至连有些商品现在都开始以美元标价,拒收港币。

  市面上几度出现商品抢购潮,市民们纷纷涌入商超扫货,然而对于有一定存款的人来说,短时间的消费又能消费几个钱?想买大宗商品吧,譬如房子,又未必买得起。

  看见钱在手上越来越不值钱,真的是糟心透顶了。

  银行大厅里,不少刚从“东方快车”兑现窗口取完钱的客户,扭头便跑到旁边的业务窗口或找到银行业务员,打听有没有其他的理财产品,不敢指望利息能跑赢汇率贬值,只希望能少亏点。

  李建昆今天在银行,下午储蓄部的经理过来汇报说:“东方快车”理财产品今日兑付约五亿港币,又存回来4.6亿。

  你说这事儿……

  有家银行在手,只要经营良好,钱用都用不出去。

  咱以后也是不缺融资渠道和现金池的人了。

  不过华强太古银行现在的摊子还太小,李建昆打算多开几家分行,另外,看有没有可能进驻内地、特区……毕竟同城的南洋银行不就去了?

  这事儿得找袁总唠。

  隔日,中环,华强太古大厦。

  晌午时分,位于六楼的行政大会议室里,围着巨大的椭圆形红木会议桌旁座无缺席,与会者有二十几人。包玉钢、李佳成、董浩芸和袁耕,悉数到场。

  这是华强太古公司成立之后,最正式的一场高层会议。

  会议任命:

  艾菲为华强太古公司执行副总裁。

  另有包、李,董三家各推举的一人,任常务副总裁。

  袁耕兼任总裁。

  李建昆为董事会主席。

  艾菲自从被任命后,便显得有些心神不宁。本次会议要持续一整天,需要讨论的议题很多,为公司接下来的发展指明大方向,趁着休会的空隙,李建昆喊上艾菲,两人乘坐内部电梯,来到大厦顶层的开放式小公园榕圃。

  眼帘里人头躜动,热闹非凡。

  犹如绿云般的老榕树的树荫下,随处可见观光打卡的游客,耳畔不时传来照相机摁下快门的声响。

  “紧张?”李建昆点燃一根抽不惯的万宝路,吐出一口淡淡的白雾。

  艾菲点点小脑瓜。

  袁总虽然兼任总裁,但本身是个大忙人,年纪又大了,显然不会常在公司,而另三名常务副总裁,职位上又要低她一筹。

  等于说从今天开始,她几乎便是华强太古公司最有权势的人。

  而权柄越大,责任也越大。

  她很担心辜负了眼前男人的信任。

  然而李建昆却不太担心,艾菲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菜鸟,犹记得两人初次在九龙寨城附近袁叔的小旅馆邂逅时,姑娘便在研习晦涩难懂的经济学著作。

  她缺的不是知识,只是一展身手的机会和信心。

  三拱一,再加上袁总这个老成持重的人把控风险,另有包、李,董三位董事保驾护航,培养艾菲,让她尽快成长起来这便是李建昆的计划。

  艾菲抬起小脑瓜看他一眼,弱弱道:“我是不是不够资格?怕是很难服众的。”

  “怎么去服众,这是要解决的问题。至于够不够资格,不是你说的算,也不是他们说的算。别忘了,你可不是小人物,你是大名鼎鼎的昆兰投资公司的总经理。你代表的是我。”

  艾菲的小嘴微微向上扯了扯。“其实、其实有些人可能比我更合适。”

  “你说柳婧妍?”

  艾菲轻轻颔首。

  她不仅担心公司内部的人不服气,也担心自家人不服。她不是那种喜欢勾心斗角的人,也无太大野心和追求,倘若在拿下“太古洋行”这事上劳苦功高的柳婧妍有所不满,她宁愿将职位让给对方。

  “以她个性较强的性格,是会有些不爽,但不重要。她在人情世故这方面,比你圆滑太多,不会表露出来的。另外,她是个聪明人,早看穿我在‘宝通’那边的布局,并且很明白从我个人的角度讲,更想发展那一块的事业,有的是机会留给她,有的是‘高椅’等着她坐,她会熬的,你也别多想。”

  李建昆顿了顿,打趣问:“你怎么不担心林新甲不爽?”

  艾菲莞尔,“八抬大轿去抬他来当华强太古的副总裁,他也不会来的。”

  有些人很明白自己的能力在哪里,所以不贪。

  “雷猴,能帮我们拍张照片吗?”身前走来一对小情侣,面容姣好的女孩呈上一部佳能相机。

  艾菲刚想搭手,李建昆率先接过去。“我来吧。”

  小情侣表示感谢后,立马跑开到老榕树一角,找到一个背景不错的画面。李建昆半蹲身体,以专业水准咔嚓了一张,在画面定格的那一刻,透过瞄准镜望着女孩粉嫩的脸颊,他不由得精神一阵恍惚。

  想起远在首都的那姑娘……

  “老板?”

  等艾菲提醒,人家过来取相机时,李建昆才回过神儿。

  两人又聊了聊,他的话无疑给心思比较细腻的艾菲,解开不少心结。回到楼下继续开会后,艾菲身上明显有了更多自信,“自强奋进”的情绪跃然于脸上。

  会议开到下午四点半,散会送走三巨头后,李建昆来到总裁办公室,找到浑身不自在的袁耕。

  “太铺张了。”袁耕到现在还没坐过那张黑色真皮老板椅,踱步在堪称金碧辉煌的偌大办公室中,抬手从左至右一划拉说。

首节上一节611/12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