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468节

  万勇双眼瞪大,“卧槽~”

  不多会,牌照安装好。

  李建昆示意万勇把铺板全部拆掉。

  “现在开走?”

  “不然呢。”

  “谁开?”

  不仅是万勇,金彪三人齐齐向李建昆投来视线。

  陈亚军抚摸着车身,一阵心疼道:“我说找个司机来吧,非不听!这么好的车,万万有个刮刮蹭蹭,可惜鸟!”

  金彪帮腔说:“建昆呐,知道你胆大,我求求你别试了,万一开沟里……”

  大爷的,瞧不起谁呢,三十年老司机!

  李建昆不顾几人劝阻,强行坐进驾驶座,招手问:“上不上?”

  “唔唔唔唔唔……”

  四人头摆起花。

  轰!

  六缸发动机发出咆哮,李建昆揉揉换挡杆,一档起步,汽车平稳驶出库房,在马路上左右晃荡几下后,很快平稳下来,扬长而去。

  凑在库房门外,一颗心提到嗓子眼上的四人:“???”

  天底下竟有无师自通之徒!

第482章 强援到

  自从提回皇冠后,李建昆在特区的生活,发生很大变化。

  一辆六代皇冠,挂一副黑色牌照,开到哪里都是百分之百的回头率。

  路遇卡车会主动避让,再没有二八大杠敢“擦身”而过,无论下车做点什么,人家会喊“先生”,到机关单位,门岗先打开大门,再殷勤凑上来询问……

  这现实的社会,其实哪个年代都一样。

  只要他不暴露“同志”身份,眼下在特区确实高人一等了。

  连金彪和陈亚军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

  两人大概永远忘不了,皇冠车第一次开回东门老街时,楼底下面包店里,苏家人震惊的目光,包括他们的苏安莉小姐。

  在内地拥有皇冠,跟在港城,完全是两个概念!

  在港城,兴许一名精英打工人就能开得起,在内地,几十万的车价,没个高出十倍以上的身家敢消费的?

  那天,两人的内心狠狠满足一把。

  现在只要逮到时间,就会让李建昆教他们开车。

  该说不说,他们可能有什么误解,竟然以为把着方向盘,比从后排走出来,还要有逼格。如同很多年后,国人坐车时,仍习惯把副驾驶座让给身份高的人一样。

  教呗。

  李建昆开一阵也有些腻了,他挺情愿坐后排。

  林新甲倒不想装这个车的逼,很有自知之明,知道消受不起,心心念念着吉普212,虽然差距很大,但那辆提来属于他的私车,感觉上不可同日而语。凑着一块学。

  今儿天气不错,一车四人,在福田某地,找到一条还算平坦的黄土路。

  李建昆轮流调教。

  其实开车真不难,别去管什么单边桥、侧方停车,倒车入库那些玩意,把车开起来还不简单?又有几个老司机,是按当初教练教的方式开车?

  没有。

  教练自己都不那样开。

  开的不是技术,全是经验。

  无他,唯手熟尔。

  可惜不是自动挡……

  李建昆的教学方式相当粗暴,一个字,干就完了。

  当然了,要先干直道。溜了后,才能进弯道。

  四人沿着这条黄土路,来来回回,折腾大半天后,前方忽然驶来一辆天蓝色上海牌小轿车。

  确实没读什么书、裸眼5.0视力的林新甲,搭眼望去,立马发现蹊跷。也是因为挡风玻璃后面的那颗头,足够大。

  “是那鸟人!”

  李建昆笑了,这不冤家路窄么?

  陈亚军正把着方向盘,下意识想往路边让让。

  “别动,直接往前开。”

  对面,驾车的赵路路见是一辆皇冠,赶忙往路旁打方向,主动让道。可开着开车,对方一点没有向另一侧去的意思,卡着路中间行驶过来。

  这样开,错不过去呀!

  赵路路不得不再往路梗子让,一边用视线估量,仍然无法错开车。

  “嘟嘟!嘟嘟……”

  这时,对方狂按喇叭。

  赵路路那个无语呀,你就不能往过开一点吗?我TM再让要掉沟里了。

  他没得办法,小心翼翼又挪动一点,车身明显一趄,吓出他一身冷汗,立马把方向打回来。

  “嘟嘟!嘟嘟!”

  我……

  赵路路敢怒不敢言,驻车,开门。屁颠屁颠小跑过去,边跑,边招手喊道:“大哥,真让不了,刚才差一点掉沟里。”

  “嘟嘟!”

  赵路路:“……”

  他哈着腰,跑到车窗旁,想进一步解释。

  滋~

  电动车窗降下,露出李建昆温和的笑脸。

  赵路路:“!!!”

  怎么会是这狗币?

  他们不是买吉普212的档次嘛,还没买到。

  一晃眼咋就坐上皇冠了?

  “叼毛。”

  “诶,哥,哥,之前的事是我有眼……”

  “你可真狗。”

  赵路路:“……”

  找回场子就算了,真跟这种势利眼去较真,败自己人格。车窗升起,皇冠车再次启动,菜鸟陈亚军油门没控制好,车轮卷起一层灰,喷了赵路路一脸。

  欺人太甚!

  等皇冠走远。

  “啊啊”

  

  四月初,伴随着逐渐升高的气温,特区也热闹不少。

  过去的一段时间,全国12个大型城市的报纸上,相继出现了特区的招聘报道。

  待遇之好,引得举国哗然。

  在一片抨击声中,也不乏许多人被吸引而来。有时候理想,终究要向现实妥协。

  有个数据,在19821986年间,特区巡回招聘了技术工人和干部,五万多人。

  这是鹏城日后得以飞跃的基石。

  同时这五万多人连带他们的家属,也成为第一代新鹏城人。

  多年后,他们睡觉时,想必偶尔是会笑醒的。

  除去技术工人和干部,受特区发展的感召,背着包袱,扛着蛇皮袋,来特区支援建设的,或想为自己奔个好前程的年轻人,也有不少。

  烂漫的山花下,和暖的春风中,罗湖交通枢纽,热闹非凡。

  罗湖火车站,一个双眼特大的男青年,刚刚结束自己42个小时的旅程,背着一只鼓囊囊的帆布包,提着一只竹编的旅行箱,走出车站。

  对于胡自强而言,能走到这里,真心不容易。

  报纸上明明都说了,只要本人愿意,只要特区需要,想来的都能来,谁也不能管。可他的单位偏偏不放行。

  闹得有点僵。

  他意识到,这样以后即使待在原单位,也无出头之日,忧伤好一阵。特区也是极为想要他,这边什么人才都缺,但如果说最缺的,还得是懂招商引资、能和外商打交道,会管理合资企业的人才。

  好巧不巧,他都会。

  他是北大经济学硕士,精通英语,且在商业部历练一年多。

  特区这边最后想出一个狠招档案重做!

  不放行?拉倒!老子把这位的档案再做一份。

  经历这样一番波折后,他今天才出现在这里。

  “昆子这家伙,说好的来接我,人呢?”

  强哥来到车站外的黄土场子上,来往人流虽然不少,但他家昆子人高马大、玉树临风,往此地一戳,还不是鹤立鸡群?

  是真不在。

  强哥骂骂咧咧几句,也懒得等,长途跋涉,他现在是又饿又困。打量周遭,注意到几辆车,其中有一辆黑色皇冠,挂同色牌照,让他忍不住多瞅几眼。

  牛掰!

  这种豪华皇冠车,他在首都都没见过。

  强哥拖着行李走到几辆大车跟前,有一辆还挺排面,商业部也有,当宝贝疙瘩养着,不是接送重要人物根本不舍得用,叫“考斯特”。

  一打听,果然是特区专车。

  强哥乐呵,正准备上车,想着特区的经济情况现在貌似不错,这很好,有发挥空间。

  这时,车门旁的一名工作人员,含笑道:“你好同志,一块钱。”

首节上一节468/12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