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349节

  你要是赞同,也不会这么冒进。

  80年代的船运业危机,港城四大船王中,只有包玉钢一个人预见。

  结果就是,包家绝处逢生,化危机为商机,提前脱手船运业,套取大量资金,在金融风暴里,一举吞并包括会德丰在内的九家上市公司,家族资产达到400亿。

  另三家,许爱舟的公司被子孙贱卖。

  赵丛衍的华光航运,破产倒闭,不得不变卖古董来还债。

  董浩芸的东方海外,负债200亿。随后一命呜呼。

  得幸亏他有两个好儿子,一位从政,后世无人不知;另一位花费数年时间,在霍应东和李超人的帮助下,还清债务,硬挺过来。

  这让人不得不感慨精英教育啊。

  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还真没法比。200亿负债,吓都得吓死。

  李建昆道:“我有一句话,董老可能不爱听。”

  你都说我快要死了,还有比这更难听的?

  董浩芸示意他但说无妨。

  “你的视野太局限,只盯着船运业一道,忽视了世界发展格局。”

  李建昆顿了顿,道:“前些年为什么会掀起船运业繁荣?你应该比谁都清楚,那是因为苏伊运河被封闭近十年,战争导致油价上涨。这叫什么周期性调控?

  “对于船运业而言,只不过撞上大运罢了。

  “75年苏伊运河重新开放后,船运生意一落千丈,越来越低迷。外部因素对于这个行业的影响,可见一斑。

  “你以为过两年形势会变好?

  “那我告诉你,近些年两次石油危机下,油价跳阶式上涨,西方发达国家有一个算一个,都出现高通胀,他们高速发展多年的弊病,正在逐渐爆发。别的国家且不提,鹰国你还不清楚吗?经济一团糟。

  “在这种形势下,国家包括人民全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还会、还能拿出多少钱,去购买高价原油?

  “你们船运业的兴衰,是跟着这些发展趋势息息相关的,随之沉浮,这才是规律!

  “想要船运业再次红火,那么你得盼着这些西方发达国家、原油大户,趁早解决掉经济危机。

  “敢问,你能预判他们何时解决吗?”

  董浩芸脑门见汗。

  如果说先前,他纯以为对方是从玄学的角度,勘破未来。那么现在,对方所说的则是实打实的科学。

  以无比宽阔的国际视野,专业的经济学底蕴,看清西方经济的整体衰退,从而分析出,航运业在短期内根本没有回暖的可能。

  不信也得信!

  董浩芸掏出一条真丝手帕,擦擦额头,他确实视野局限,不太了解其他西方国家的经济问题,但是鹰国,他很清楚。

  正如对方所说,经济萧条,大有崩盘之势。

  否则他也无法在近两年内,连续拿下多家大型鹰国本土企业。

  要知道,对于鹰国人而言,这是一种耻辱。

  “我…错了!”

  董浩芸幡然醒悟,带着无尽感激,望向李建昆,由衷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第360章 船王犯难

  董浩芸的验证,无疑得到证实。

  对方甚至用科学做出一番解释。

  到这一步,他对李建昆已经不疑有他。

  事业固然重要,但比起事业,董浩芸更在意的还是生命。

  说句托大的话,生意做到他这种程度,但凡不是突如其来的滔天大祸,使得公司一朝崩盘,都不算逼入绝境。

  退一万步说,即使公司崩盘,他照样能做个富贵闲人。

  如同他这样的人,许多常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事物,唾手可得,世界上能对他们产生吸引力的东西,已然不多。

  而生命,排第一。

  这也是人在功成名就后的终极追求。

  古往今来,莫不如是。

  可是现在,对面的年轻大师却告诉他,他只有一年好活。

  一年……太短暂!

  他明明才七十岁,即使明年七十一,连老话中的第一道鬼门关都没到。

  不甘!

  董浩芸内心郁结,颤抖着唇角问:“小李…大师,我的寿命线能改吗?能不能,延长一些?”

  已经改过。

  不出意外的话。

  想想看上辈子董浩芸突发心脏病去世的时间,便能一窥端倪1982年。

  这一年,由于盲目扩张,大肆抄底船运业,且坚持不与包玉钢一样,长期出租货轮,董氏集团已经资不抵债。

  所以才有他俩儿子,是最惨富二代一说。

  老爷子一命呜呼,半分资产没留下,倒是留下200亿债务。

  200亿压在一个人心头是种什么体验?

  即使是身强力壮的人,怕是也要喘不过气吧?

  遑论一个有心脏病的古稀老人?

  傻子都能看出这两件事有直接关系。

  所以李建昆料想,如今董氏集团还不到资不抵债的程度,董浩芸也醒悟过来,只要更改经营策略……再不济,照抄包玉钢,进军地产业

  毕竟他已经变相告知,包玉钢的转型之路是对的。

  那集团经营状况,肯定会越来越好。

  没那么大压力,没那么多糟心事,突然心脏病的概率,自然会变小。

  董浩芸见他缄默不语,身体前倾,苍老的脸颊上布满希冀,用一种多年不曾出现的恳求语气道:

  “我知道这很难,生死大事,一旦泄露天机,会背负上因果对吧?

  “但,老头子我厚颜无耻,还是想求你帮我一把,再给我…三五年,对,三五年也行。

  “我会尽量弥补你,你尽管开口。”

  嚯嚯!

  李建昆搭眼看他一眼,心说老爷子也忒会补脑了吧。

  我不过是捋捋记忆……你想啥呢。

  难怪港城各种大师混得风生水起。

  得,正愁没底子。

  查理说向银行贷款得要资产抵押,他在港城哪有什么资产?华电唯一的资产,便是TTK家电49%的股份,能抵押出几个钱?

  铁定不及他瑞银户头上的二百来万。

  李建昆本想用这二百来万,来手骚操作,毛毛算,大概能变出两千万资产。

  但该说不说,距离他想贷的款,或者说,想坑英资的钱,犹如水滴和海洋的区别……

  没错,他的心大得出奇。

  要是能把太古银行坑倒闭,那可…太漂亮了。

  得放鞭炮!

  所以起底的资金,自然是越多越好。

  李建昆不会傻到直接开口要钱,老爷子只说会弥补他,也没说给钱不是?真要狮子大开口,老爷子心里一准犯嘀咕。

  “实话实说,我没有太好的办法。我只知道明年你的丧命之处,其实作为你而言,那地方很不对劲,我寻思,如果你能避开险地,兴许能逃过一劫。”

  董浩芸震惊。

  他会死在哪里,对方竟然都能预见?

  同时惊喜。

  一个不对劲的地方,是啊,那自己不去不就行了!

  他颤抖着声音问:“是哪里?”

  毕竟,那本是自己的葬身之地啊。谁谈及这个话题,能不心悸?

  “地铁。”

  董浩芸猛一怔,不可思议望着对方。

  这…怕不是个天人吧!

  想想看,以他的财富地位,谁敢相信他会乘坐地铁这种交通工具?

  把这变成一个问题“董浩芸会乘地铁吗”,去街头采访,保管没有一个市民会选“是”。

  但是,他真会坐。

  他喜欢这种不会堵车,不会颠簸,且效率极高的交通工具。

  每每遇到棘手事,又需要马不停蹄解决时,他会适当遮掩一下,退避随从,独自乘地铁前往目的地。

  当变成一个“普通人”后,往往会诞生出一些新奇思路。

  知晓他有这种嗜好的人。

  出于安全考虑,未过双手之数,不是家人,便是心腹。

  李建昆被他一脸敬畏的神情,盯得浑身起鸡皮疙瘩,赶忙开口,试图瓦解这古怪的氛围。

  “你心脏不好,还是得注意啊,有条件何必去坐地铁呢?平时身边最好不要离人,家里,公司里,要常驻医生,随身带一个都很有必要。你敬畏生命,生命才会敬畏你。”

  董浩芸连连应是,岂敢不听?

  深以为,对方这是在传授他保命的招术。

  “我心脏的问题,有没有可能……”

  “不可能!如果当下医学无法解决的问题,其他途径同样无法更改。”

  董浩芸眼神明亮,与众不同,这是真高人!

  换作一般大师,高低要为此忙碌一番。自己自然不会吝啬辛苦费。

  实际上,这事他干过不止一次两次。

首节上一节349/8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