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289节

  这力度……栗树友眼睛都绿了,二百五十盘,价值375块。

  他只要多批点,等于白捡了这个钱,够买一部12黑白电视了!

  那就批它三千盘!

  栗树友心头乐开花,有这个优惠幅度,再砍他都不好意思,正准备搭话,谈下这单买卖时,哪知对方话还没说完。

  “老板如果一次性批发一万盘,我们赠送一千盘,另外,附赠三天两夜港城帝王游。”

  “嘶!”栗树友倒吸一口凉气。

  这公司是做福利的吗?!

  一千盘,价值1500块啊!

  “啥,啥叫帝王游?”

  李建昆递给他一个男人都懂的眼神,“老板应该知道,我们是合资企业,外资公司在港城,还是有些实力的,对于尊贵的大客户,这三天两夜,保管他在港城吃好,喝好…玩好。”

  花不了几个钱。

  港城随便一家宾馆都能让这年头的内地人,大开眼界。

  维多利亚的夜景,浅水湾的沙滩,半山上的风景,那是不用收费的,但内地人绝对稀罕。

  九龙街头希拉平常的三温暖,也能满足内地哥们,对于声色犬马的所有遐想。

  而一万盘磁带一旦出货,便是15000大洋的进账。

  有了大笔现金流,好处多多:

  一,可以大批量采购原材料,压缩成本,其实给出去的优惠,这就能收回大头。

  二,可以增加生产线,提高产能。

  三,投入研发,打造企业的核心动力。

  …

  道不尽。

  看似傻憨憨样的送福利,实则百利而无一害。

  当然了,这是站在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必须具备战略眼光。

  这就是为什么李建昆,当初与电子科签署合资协议时,做出很多妥协,唯独把销售权抓死在手中的原因电子科还以为甩出一个大包袱。

  他要用激进式销售,倒逼电子科的决策层,不断往前冲。

  货不够卖,增不增加生产线?

  销量很高,忙忙碌碌,但利润似乎挺单薄,你有没有兴趣研发更有价值的产品?

  未来的TCL,大抵不必经历如此漫长的发展。

  李建昆寻思前期营造一个良好的开局,少走些弯路,给李冬生一个更高起点,看他能折腾到什么程度。

  李建昆心中所想,栗树友自然不知。

  这大叔瞪大双眼,迷了。半边脑子想着白捡1500大洋,另半边脑子想着港城的时髦女郎……与一些不好言说之事。

  他去过一次港城,饶是兜里有些钱,但面对那些摩天大楼、金碧辉煌、灯红酒绿……仍像个土包子样,连港城的出租车司机都瞧他不起。

  他自个也壮不起胆子,去体验那些资本主义的腐朽。

  很憋屈的一趟旅程,拿着双程证,明明兜里有钱,却住在小街上的旅社,吃着路边摊,眼巴巴瞅着一双双大长腿……

  到了那地方,从骨子里生出一种自卑。

  而现在,一家港城公司将邀请他过去,体验帝王般的待遇……

  栗树友喘着粗气,眼白上浮现几抹血丝。15000块,不是小数目,但是,他也不是拿不出。

  “老板,你不是长期要吗?大批量进货,不比你一点点拿划算?”李建昆踢出临门一脚。

  是啊!

  我长期要,又不嫌多,怕个啥?!

  栗树友深吸一口气,用颤抖的声音道:“那行,我来个一万的!但……你们得说话算话!”

  “老板,我们是正规合资企业,可以签买卖合同的。”

  “这还行,这还行……”

  “小龙,签单!”

  “是!”

  满屋子人,林敬民和林新甲,一名男员工,电子科的两个姑娘,皆是眼泡睁圆,内心震撼无以复加。

  开门才多大会,卫生刚搞完,来的第一个客户,就……卖出一万盘磁带了?

  尤其是以后驻店的三名职工,望着李建昆,一脸敬畏与膜拜。同时,努力复盘他刚才的卖货方式,企图学习经验。

  就感觉……一环一环的,像颗螺丝钉样,不停把客户往上绕。

  有些路数在,倒也不难学。

  李建昆对林新甲道:“直接让厂里送货吧。”

  遂又扭头看向栗树友,笑着问:“栗老板,新鲜出厂的,今天到货,没问题吧?”

  “确定今天到?那可以,有车刚好给我拉到仓库去。”

  “没问题。”

  签订好买卖合同后,李建昆让小龙跟着栗树友,去他店里取来一千元定金。

  这笔单子正式拿下。

  小龙把一沓大团结拍在柜台上,财务姑娘赶忙收好,他望向一男一女两名售货员,“服气不?”

  “嗯嗯!”

  “好好学!”

  竟然也有几分王霸之气。

  林敬民凑到李建昆耳边,“建昆,你要不走正道,当了骗子,给人卖了还得帮你数钱!”

  “老林你这话忒难听了,我这是阳谋。”

  林新甲不好表现得太舔,毕竟在电子科的人眼里,他才是老板。只是一脸乐呵,心头佩服得五体投地。

  “诶,TTK!雯雯,在这在这呢!”

  “可算找到了!”

  门外冲进来两个满身油彩的姑娘,为首的正是耿雯。

  李建昆诧异,“你们怎么找过来了?”

  耿雯抹了把虚汗道:“李先生,广告画好了,不敢耽误您功夫,您过去验收吧。哦对啦,我们都挺好的。”

  李建昆:“……”

  他让万勇联系过来一辆解放车,遂带着两名姑娘,去往工厂那边。

  其实质量如何,昨晚已经看到,今天过来一瞅,丝毫没有草草收尾的迹象。

  扫视过东倒西歪在草席上的学生们,个个累得筋疲力尽,有几人还在呼呼大睡,李建昆从他们身上,看见了“奋斗”二字,用生命诠释着奋斗。

  华夏民族的这种精神,任何外邦都无法比拟。

  眼下百年未有过的发展机遇,出现在80年代。有青年如此,国家岂有不崛起的道理?

  他从兜里掏出两千块钱,交到耿雯手上。

  “嚯嚯!发财喽!”

  “睡啥睡,赶快起来!”

  学生们纷纷从草席上爬起,再次生龙活虎。

  林敬民在旁边感慨,年轻真好,要是换他这样忙活三天三夜,大概率真要猝死。

  “谢谢李先生。”耿雯捧着钱的双手,不停颤抖。这一刻,觉得所有辛苦都值得。

  她没有把钱揣兜,直接现场发掉,每人二百块。

  但是她明显付出更多。

  羊城美院77届,耿雯。李建昆默默记下这个姑娘。

  她不仅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还具备管理人才的素养。

  企业想要做大,怎么能缺少广告部?

第298章 背袋客也有大老板梦

  黎明破晓。

  城市逐渐喧嚣,作为羊城数一数二的商业街区,BJ路上,人流以眼见的速度递增。

  随着天光大亮,地标性的百货大楼对面,马路牙子旁边,汇聚了乌压压一片人头。

  大伙昂头打量,见证着一件稀奇事的诞生百货大楼楼顶,一夜之间,竟多出一副巨型广告。

  片幅之巨大,冠绝整个羊城。

  大伙叽叽喳喳,谁也没见过比这更大的广告牌。

  瞅清楚的人,发现是家合资企业打的……那没事了。

  “空白磁带?啥玩意?干嘛使的?”

  “我说这位大哥,你有点见识行吗?你听歌的磁带哪来的,肯定是空白磁带造的呗。”

  “我不听歌。”

  “……”

  这事跟普通老百姓关系不大,大伙只是看个稀奇和热闹。

  但是显而易见,甭管谁来到BJ路,只要不瞎,都能看见这副巨型广告。

  它实在太醒目了!

  余浩华,一个活跃在天河一带的磁带贩子。

  老家住在城中村,他饬出一间小作坊,专门翻版流行歌曲磁带,然后批发给周边的个体户。

  三洋开始广为流行,这拨时代红利算是被他吃到,渐渐流传开来的“万元户”头衔,有他一个。

  他这买卖不好与外人说,其实极为简单。七八台磁带刻录机,是港城亲戚给他陆续捣腾回来的,有电就能运行。再捎回一些正版磁带。余下只需要原材料空白磁带。

  旁人不晓得的是,他的货源来自高第街。

  一个姓栗的老板,人家生意干得那才叫大。

  他眼馋得紧。

首节上一节289/12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