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276节

  孙光银讪讪一笑。

  “主任,话不能这么说。听你这口气像是赖我一样,厂里一百号人的时候,啥时候亏过?您知道的,就这一两年,街道前前后后塞进来一百多号人,厂还是那个厂,吃饭的嘴巴多出一倍,能不亏吗?”

  “这个理儿我过去听听是这么回事,可有人跟我讲,职工也没人闲着不干活,人是多了,但产能也提高了呀,库里没见存货。那我想问你,多出来的产能去哪了?”

  周慧芳死死盯着孙光银。

  后者脑门见汗,用余光瞥了眼李建昆,该死的!肯定是这个高级知识份子捣的鬼!

  “主任,我…我可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您要不相信我,账本在那里,你随时派人查。”

  “不必了!”

  周慧芳手一挥,“反正厂子要调整。孙光银,你给我注意点,接下来没问到你,你别插嘴。”

  “主任你这么说话可没意思了,你们要来拆厂子,身为厂长,我还不能说句话?行吧,你管着我,我可以不说,但总有人能说上话!”

  “你威胁我?”

  “主任,我只是对事,绝没有不尊重您的意思。”

  周慧芳在街道的声望无人能及,饶是孙光银也不敢把她得罪太深,他家毕竟还在这里。

  “孙光银啊孙光银,我今天跟你打开天窗说亮话,你要敢坏了这件事,我豁了什么都不要,也要把当年林同志那件案子翻出来查,连带的事情彻查到底!”

  孙光银表情阴晴不定,嘴硬道:“主任,我不怕查。”

  “我管你怕不怕,不信邪你试试看!你要是不服气,可以想办法把我换了!”

  别说李建昆没见过周慧芳发火,街道办的同仁,又有谁见过这位向来和善的小老太太,发这么大火呢?

  周慧芳的火气源自两点:

  其一,她意识到当年他们可能做了件错事,听信谗言,冤枉了一个好人。

  这让她感到耻辱、羞愧!

  其二,街道太难,需要照顾的老弱妇孺、下岗职工越来越多,亟需资金。可是她变不出啊。

  此事一旦促成,和平刀具厂再无后顾之忧,甚至都不需要他们管理,两百号职工工作稳固。蜂窝煤厂不用贴补这边,能小有盈利。

  重点是,人家承诺,每年会上交十万给街道啊!

  这将解决多大的问题?

  她不许任何人破坏这件好事,只要她还管事!

第284章 万万没想到啊

  ……

  一趟和平刀具厂之行,林敬民十分痛快。

  在与周慧芳的联手打压下,孙光银像极了一个孙子,吊在身后屁都不敢放。

  不过,孙光银这种老银币,是不可能甘愿束手就擒,做个看门大爷的。

  没过两天,有大檐帽光顾了林敬民家。

  先调查了他的经济问题。

  结果查出,除名下拥有一座老四合院外,他的全部身家只有二百来块。

  后又调查了他的工作情况,只是给一个名叫金彪的合法个体经营户,当会计而已。

  大檐帽们当然十分好奇,不过他们的职责仅限于此,想问不好问。

  总之,这个人有正经工作,没有说不清的巨额财富。

  干干净净!

  隔日上午,孙光银领着周慧芳等几名东升街道办的人,兴师问罪般,冲向林家。

  “主任,你也甭骂我,说到底调查一下总没坏处吧,您看!整一个骗子!”

  “全身家当二百来块钱,还敢大言不惭投资建厂!”

  “我算是看出来了,这家伙就是对我怀恨在心,故意整这么一出,好领着你们在我面前耀武扬威呢。”

  一路上,孙光银絮絮叨叨个没完。

  除周慧芳外,几名东升街道办的人,皆被他说得满肚子火气。

  周慧芳呢,她不清楚林敬民的根底,但她熟悉李建昆啊。

  林敬民可是她挺稀罕的小李推荐的人,会故意整这种幺蛾子?

  几人来到林家。

  林敬民刚好在。

  因为李建昆给他放了假。

  “好你个姓林的,狗改不了吃屎,骗人骗到街道办头上!”孙光银见面便火力全开,破口大骂,以报上次之仇。

  林敬民都不稀得搭理他,把周慧芳几人请进堂屋,给他们倒了茶水。

  自然没有孙光银的份。

  “林同志……”

  “周主任,我明白们的来意,这么跟你们说吧,我本人是没钱,但是我能搞到钱。”

  孙光银呛声道:“你知道建个工厂要多少钱吗?厂房、设备,以万计!你上哪去搞?”

  “你别搁这吠吠吠的,我需要跟你解释?”

  林敬民瞥他一眼后,眼神重新落到周慧芳脸上,“周主任,你放心,不会耽误事,只要合同签下,建厂款我一次性拿到位,按上次开会说的,交给街道来承建。”

  周慧芳微微颔首,“明白了……”

  “不是主任,您真信啊?”孙光银投来一副关爱智障的眼神。

  现在社会上确实有万元户,但这年头几个人能拿出几万块钱,还肯轻易借给别人?

  “走吧。”

  周慧芳没搭理他,吆喝几名同样一脸迷糊的同事走人。

  她可算搞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好个小李啊……真聪明!

  他自己还是学生,肯定没办法掺和这种事,只能假以他人之手。可以看出,他对林敬民很信任。

  这年头,别人或许拿不出几万块。但是小李……通过这件事,周慧芳终于确定了另一件一直怀疑的事情

  天知道暂安小院里有几间铺子,也是利用这个模式,背后东家其实是他?

  这小家伙不得了啊!

  闷声发大财!

  即使别人知道也没用。证据呢?

  瞅瞅这个林敬民,像是能出卖他的人吗?

  周慧芳寻思,得找个机会跟他好好谈谈,这么大的能耐,感觉终究没用在正道上,虽说也没害人。

  像他这种属于正二八百的国家栋梁了,应该着眼于更高的层面,赶紧学有所成报效国家才是。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新建刀具厂的事情,有条不紊推进中。

  孙光银不明白周慧芳为什么会轻易相信林敬民,她信了,东升街道办的人全信了,弄得他……心头擂鼓,似乎也不得不信。

  他自然无法坐视此事渐渐成型。

  5月12日,本是原定的林敬民和东升街道办签合同的日子。只是前一日傍晚,李建昆接到姑奶奶捎来的口信。

  说签合同的日子延后,明天市里有人下来,有个会议,让他们也出席。

  于是12日一大早,李建昆带着一个人,来到林家。

  “海升,这就是我跟你说的老林。”

  查海升一身风尘仆仆尚未消去,他刚从南方沿海一带回来,在州逗留多日,返京没两天。

  “林先生您好。”

  查海升两只手伸过去,微微躬身,“非常感谢您给我这个工作机会,我一定竭尽全力,不让您失望!”

  林敬民用另一手挠挠脑壳,一脸懵逼。

  李建昆适合凑到他耳边,咬着耳根子道:“我不是跟你讲过吗,会找个人替你保驾护航。”

  “他?”

  “别小瞧啦,智商超高,北大法律系的。”

  嚯嚯!

  林敬民突然觉得自己何德何能,赶忙搭上另一只手,用力晃了晃,“海升是吧,来来,屋里请。”

  吆喝包圆圆煮稀饭后,林敬民出门买来油条和油饼。

  随后,三人坐在堂屋里边吃边聊。

  “海升哪,待会开会别紧张,忘掉自己的年纪,也甭管对方是什么人,再大他也大不过法律。你可以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比如‘我是站在司法公正的角度’,想必会有所帮助。”

  李建昆不得不开导一番。

  查海升现在还太嫩,可以说没见过世面,本身性格又挺腼腆。今天他的角色是相当重要的,怕就怕他见到大阵仗,连话都说不出。

  毕竟这会面对一个林敬民,吃饭都有点畏畏缩缩。

  怀里的油条还是李建昆给他夹的。

  “学长,我…我明白。”

  李建昆忧伤扶额,你明白你还结巴个啥?

  实在不行,这拨只能他先上。

  但他的身份不如查海升有说服力,再加上资料来自于查海升,自己搜集整体的东西,自然更清楚。

  八时许,李建昆三人来到东升街道办。

  他们故意踩着点来,实在不愿整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一问市里和区里都有人来,已经在会议室。

  三人走进会议室,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几乎快坐满。

  周慧芳起身走来,给三人简单介绍了一下,与会身份最高的,是一个圆脸中年人,手中烟雾缭绕,身前桌面上放着一只陶瓷烟灰缸。

  他扫视过李建昆三人后,敲敲桌面,“人都齐了?齐了开始吧。”

  李建昆和林敬民相继入座,却发现查海升戳在椅子旁不动,不禁拉了他一把,“海升,坐。”

  查海升望着圆脸中年人,深吸一口气,道:“你好,麻烦你把香烟掐掉,别再抽,这里空气不流通,我们所有人都在吸你的二手烟。”

  圆脸中年人:“???”

首节上一节276/8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