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249节

  说实话,艾菲打心眼里排斥。

  但她又想到眼前这位李先生,并不是那种人。

  “我,能问问薪水吗?”

  “暂时不谈,看你工作表现。”

  林新甲的薪资待遇,李建昆现在都没谈。

  但林新甲应该不会认为他这个老板是抠门的人。

  艾菲不同,李建昆没给她三万人民币啊,一时显得有些踌躇,寻思即使干的是正经事,只有两个人的公司,无疑还是皮包公司。

  连薪水都不谈……

  显得很不靠谱啊。

  她如果答应下来,这边不靠谱,那边的两份工作可就丢了。

  她迫使自己冷静想想,坐在柜台后面思虑不决时,门口传来轰轰声,袁叔的二手面包车回了。

  李建昆去卫生间放水时,艾菲拉住老袁,道明原委,让他帮忙出出主意。

  “你这丫头,平时挺聪明的,怎么关键时刻犯糊涂,这还用问吗?当然是跟着李同……唉,叫不习惯,离开大陆太多年了,还是叫他李老板吧,肯定跟着他干好啊!你那两份零工,也叫工作?”

  老袁生怕她想不开,语重心长一阵絮叨。

  “你以前不认识林新甲,我跟你讲讲他吧,三年前游过来的,在制衣厂卖苦力,有个啥呀?跟了这位李老板应该没几个月,你看看现在,走出去也是个老板,身上大钱未必有,但小钱真不差。

  “人家不跟你说薪水,那是在考验你呢!

  “你别看他是大陆人,神秘得很,来头大着咧!”

  艾菲挠挠头,“可他说,他家是种田的。”

  “这你也信?!”

  老袁都来气了,不明白这丫头为啥今天好像智商降到零了,李老板哪一点像种田的?人家那身气质要是种田的,他这种人不得掏大粪?

  “聊啥呢。”

  李建昆甩甩手走过来,呵呵一笑,“老袁,弄点吃的,吃完下午我带她去公司看看。”

  “诶,好!”

  老袁狠狠递给艾菲一个眼色,这才钻进厨房。

  艾菲这时就迷糊了,一个光杆司令的皮包公司,还真有公司吗?

  下午一点一刻。

  九龙,旺角,振业大厦。

  李建昆领着艾菲,乘电梯到达11楼,过道向北,前行十来米后,顿住脚。

  艾菲透过敞开的玻璃门,搭眼望去,当面是一块公司背景墙,上面贴着几个黑色广告字,底下还有英文

  华人电子有限公司。

  李建昆率先踱步走进,绕开背景墙后,里面的景象跃然于眼前。

  嚯嚯!

  档次感这不就出来了么。

  墙边摆着一套棕色真皮沙发,现代感十足的玻璃茶几,另一边有整齐排列的四张高档办公桌。

  墙上挂着一幅镜框大字:鹏程万里,大展宏图!

  墙角和落地窗边,陶瓷大盆里栽种的绿植,绿春盎然。

  别看不到六十平方,还有三个单间呢。

  听到动静,林新甲撸着袖子,手持螺丝刀,从一间办公室里走出来。

  “老板来了。诶,阿菲也过来了。”

  艾菲望着眼前的景象,脑瓜仁嗡嗡响,这可不是什么皮包公司啊,这是一家正儿八经的现代化公司!

  也是她朝思暮想的工作场地。

  她做梦都想成为坐办公室的小白领,为此潜心规划着自己的人生,拼命恶补各种知识,提升自己,原本计划着能在25岁之前实现目标就算圆满。

  不承想,这一天来得如此突然,如此快。

  “怎么样阿菲,还行吗?”李建昆扭头问。

  “嗯嗯!”

  “你先工作一个月,我会视你的表现给你开薪水,如果急等着用钱可以先从公司预支,有问题吗?”

  “没有!”

  “至于职务嘛,我是指印到名片上的职务,总经理助理吧。不过实际上咱们只有俩人,有活就干吧,目前其实挺清闲,没太多事。”

  “明白!”

  李建昆笑了笑,瞧瞧多听话,还是个高端翻译人才、专业会计,并且具备不俗的经济学功底。

  上哪去找这么好的员工?

  “对啦新甲,电话什么时候装?”

  如同内地这年头想装部电话,求爷爷告奶奶都没用,必须有资质不同。

  港城这边,座机电话早已普及,一个报装电话,电信公司屁颠屁颠上门服务。

  还便宜,肯定不要大几千的费用。

  “预约的是明天。”

  李建昆点点头,合计着等电话装好,自己先试个线。

  有个姓黄的姑娘,凶巴巴警告过,如果来港城敢不联系,会嫩死他……

第255章 再会黄茵竹

  傍晚,振业大厦楼下。

  李建昆双手插兜,吹着晚风,望着华灯初上的街景和行色匆匆的下班族,感慨港城在这个年代已然进入了快节奏的生活。

  这一带是整个九龙的中心地带,用西方称谓叫作CBD,要不然写字楼租金也不会这么贵。

  公司虽然还算不上起步,但李建昆对它是有野望的,因此才把它选址在这里。

  “嗡~”

  耳边传来发动机的轰鸣,一辆灰色保时捷跑车,从马路上拐入,骚包般驶进大厦楼下的小广场,来了一个大C后,在李建昆身侧停下。

  不过讲实在话,那也是真骚。

  日后坐迈巴赫的未必是大老板,也可能是银行都不敢把他逼急的欠债头子。但1980年能开上保时捷928S的,绝对是有钱人。

  这款跑车是保时捷的经典之作,产于1977年,停产于1995年,从生产周期上就不难看出受欢迎程度。嗯,据说成龙在80年代有一辆。它的售价为47130美元。

  自1974年开始,截至目前,港币兑美元的汇率基本维持在4.6:1的样子。

  转换一下,这辆车的价值,即为约22万港币。

  乍一听似乎并不多,但你要明白当下的物价和收入水平,港城多半市民的薪资在1k-2k间,新开的楼盘均价在十万港币左右,二手房五六万轻轻松松置套房产。

  也就是说,它值两套新房,四套二手房,十个港城居民不吃不喝辛苦一整年都无法集资购买一辆。

  “啪!”

  车上走下一个靓妹,白色过膝连衣裙,配黑色长筒靴,上身套一件黑色小皮夹克。红唇似火,大波浪卷发,一只蛤蟆镜别在头顶。

  不是黄茵竹又是谁?

  这可比那些所谓的港姐养眼多了。

  不过,这个年代的港姐还算名副其实。

  “你挺会找地方啊,刚好车能拐进来。”

  黄茵竹说着,仿佛跟李建昆熟得都能滚床单了,上来就给他两下。

  “呃…住在这一片。”

  “住这片?这边房价可不便宜。”

  “我可能比你想象的有钱一点。”

  “是吗?”黄茵竹眨眨眼道,“那么有钱人,我帮这么大忙,不请吃顿晚餐?”

  李建昆摊摊手,他也是这个意思,人情世故嘛。

  “轰轰!”

  两人上车后,保时捷咆哮驶离。

  把着方向盘的黄茵竹饶有兴致道:“真的地方随便我挑?”

  “一顿还是吃不穷我的。”

  “嚯嚯!李建昆,记住你的话,行!本小姐今晚就让你见识见识港城的纸醉金迷,你可要捂住荷包哦。”

  李建昆望向窗外,瘪瘪嘴,“嘁~”

  跟他一个活到过2020年代的人,谈奢靡腐朽?

  1980年,如果问香港的夜晚什么地方最热闹,那无疑是由西式夜总会演变而来,结合本土特色的中式夜总会。

  这些夜总会通常将中餐和演艺相结合,男女老少皆可入场,备受大众喜爱。

  而中式夜总会的圣地,又在尖沙咀。这里有家“海城夜总会”,被称为夜总会之最。

  黄茵竹带李建昆来的地方,正是这家。

  海城夜总会位于尖沙咀新世界中心,号称当下全世界最大的大剧院夜总会,里面可同时容纳1600人用餐观演。

  “怎么样,大不大,够不够气派?”

  步入夜总会大厅后,黄茵竹带着股炫耀劲,指向周围金碧辉煌的装修。

  “气派还行,大……谈不上。”

  “嗯?你还见过比这里更大的用餐地方?”

  十万员工的国企食堂了解一下。

  “在内地京城,和平门那旮旯,有家已经开了一百年的店,去年重新营业,可以同时接待2000人用餐,主要卖一种食物。”

  “啥?同时接待2000人?你吹牛吧你。”

  “爱信不信。”

  “只卖一种吃的?敢开这么大规模,不会是什么过去皇帝享用的御膳吧?”

  “没有,炉子里烤的鸭子,简称烤鸭。”

  黄茵竹:“……”

首节上一节249/8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