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16节

  “哼!”

  四人注意力全集中在李建昆身上,这货刚准备开口,小王倒完茶,抢先道:“我来我来!”

  可算逮到机会了,差点没憋死他。

  李建昆乐得清闲。

  王山河清清嗓子,无由来的颇为骄傲,娓娓道来:

  “这事建昆最先找的,其实是县废品站,但不好搞,被轰出来了,偶然间建昆发现,县废品站缺大车,心心念念想要。

  “于是他又冲到县运输公司,他们有大车,搁那生锈的就有三辆!

  “但也不好说话,死活不肯匀出来,建昆又了解到,县运输公司缺油,就激他们领导打了赌。

  “后来建昆就想啊,哪能搞到油呢,石油公司这条路估计走不通,运输公司领导肯定找了无数遍,他突然想到,北湾炼油厂!

  “咱市里唯一一家炼油企业。

  “说句不好听的,不考虑行政关系,石油公司还靠他们吃饭呢。

  “建昆连夜冲去市里,喏,身上伤就这么来的,黑灯瞎火,掉沟里了。

  “你猜怎么着?北湾炼油厂它还真缺电风扇,我昨儿去过,那家伙,大火炉啊!”

  小王兴哉说到这里,还发表了一下自己的感慨。

  “爸,们销货吧,总以为这些大单位高高在上,跟咱们差距太远,去了人家鸟都不鸟咱,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这大单位才好说话呢,建昆说那叫素质,叫气量!

  “他们也不像想象中那么神通广大,说你们不信,北湾那边工人住窝棚的都有,甭管领导还是职工,也是要吃喝拉撒的,热了也要用电风扇。

  “但采购又跟不上,听说我们有现货,嘿,领导都乐了。”

  你娘的,突然被小兔崽子教训了……

  老王陷入沉思。

第16章 这操作太骚了

  “这不,建昆把咱厂的电风扇推销给他们,也不白让他们乐呵,要了十吨汽油指标。

  “他们厂里一天炼个成百上千吨油,自产的玩意,区区十吨,打个条子留着自用都行,不叫个事!

  “再说只是指标,又不是白送。”

  “然后,我们就拿着这十吨汽油指标,回县里,找到运输公司,他们领导一看批条,脸都笑歪了。

  “有个领导还想玩心眼呢,但咱有指标和字据在手,可不惯他们。

  “接着我俩又颠县废品站,干啥?让他们来接收车啊!

  “运输公司打个了条子,说车年头到了,实在折腾不动,搁那占地不说,还浪费,干脆处理给废品站。

  “嚯,废品站的人有多喜,你们当时是没看见,直接蹦起来。

  “喏,事情到这,不就画上圈了吗,车肯定不能白给废品站,咱的条件就是院里那些废铜烂铁。我和建昆还亲手捡了些好的。”

  王山河一席话说完,办公室里鸦雀无声。

  仨公社干部,包括王秉权,四货全呆了。

  根据小王的话,脑子里还真形成了一个圈:

  咱们厂,有电风扇,缺原材料→

  县废品站,有废铜烂铁,缺大车→

  县运输公司,有报废货车,缺油→

  北湾炼油厂,有油,缺电风扇→

  咱们厂……

  奶奶个熊,完美闭合呀!

  买卖还能这么做吗?

  那要按这个逻辑,只要摸清各单位的存量和需求,还有什么买卖是谈不成的?

  四个循环不够,咱来个五环十环行不?

  要李建昆说,还真行。

  这本就是一个商业模型。

  别看他前世也没干成什么大生意,但活到老学到老,一直没落下。

  倒也没被社会淘汰。

  那些学到的东西吧,在当时或许还不好化理论为实际

  人都精了,各种手段会的多了去。

  但拿到这个粗犷年代,就非常好用且见效了。

  小王的认知早被刷新,喏,现在轮到这四位。

  李建昆被他们盯得都有点怕怕。

  “建昆哪,你天生就是干买卖的料!”

  害,高抬了,后天发育,后天发育。

  “我当时没想这么多,就想着一定要把事办成,顺着往下一顿捣鼓罢了。”

  瑟是要不得的。

  宁一个刚成年的小子,要是有计划地干成这事,就太妖了。

  “所以才说你天生有生意头脑嘛!”

  不知为何,老王心口痛,多好的孩子啊。

  罗阳一个劲嘀咕,“开眼了,开眼了……”

  张卫国脸涨得通红,闷头抽烟,一声不吭,亦如前几日的老王。

  曹星伟一副长辈看晚辈的眼神,笑着感慨,“后生可畏啊。”

  想到什么,问道:“对啦,这小同志是镇上的还是哪个大队的,哪家孩子?”

  跟张卫国和罗阳不同,他在石头矶公社待了快二十年,人脸特熟。

  他问的是王秉权,老王迟疑一下,才说:“清溪甸大队,胡玉英家的。”

  “胡玉英?”

  挺耳熟,但一时对不上号,曹星伟又问:“女的吧,他爸叫啥?”

  老王没辙,硬着头皮,道:“李贵飞。”

  “哈?李贵飞!”

  贵飞懒汉在整个石头矶公社,那都是响当当的大名人。

  基本隔两年,就要捆来公社一趟,这还是由于他亲大哥是清溪甸支书,不然保管每年都有份。

  倒也没干啥坏事,就忒懒。

  咱社会主义的农民,向来吃苦耐劳,这种懒货是要不得的。

  得教育啊!

  就是没卵用。

  死猪不怕开水烫。

  曹星伟看了眼李建昆,适时掐断这个话题,真是……怪了,不都说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吗?

  怎么到这成飞鼠了。

  李建昆一脸无所谓,爹这玩意又不能换,摊上了,能咋办。

  认命呗。

  “嘿嘿,这事本来咱还能赚个大的呢!”

  小王余兴未消。

  他爹疑惑,“赚啥?啥大的?”

  王山河挤眉弄眼,道:

  “爸,你是不知道,那十吨汽油指标,建昆跟他们谈判俩小时,弄来三辆报废车。

  “到县废品站那边,跟他们谈的是一辆报废车换一斗货,都谈妥了。

  “可最后,他们死活就给俩拖拉机货,对啦,他们就两台拖拉机。

  “后面各种糊弄,又是请我和建昆吃饭,又是买烟,呃……爸,我可没抽啊!”

  日,说漏嘴了。

  多大个人,抽根烟咋了,虽然我不支持,瞧你那怂样……老王没好气道:“接着说。”

  “没了。”

  小王摊手道:“硬被他们混去了。”

  王秉权差点没蹦起来,“混去了?”

  说罢望向李建昆。

  这货无奈耸肩,说:“主要跟咱们是社队企业有关系,运输公司那边,愿意当报废玩意处理给废品站,不情愿给我们。”

  “那这账也不能就这么糊弄过去呀!”

  说这话的是曹星伟。

  他娘的,公社都没大车好嘛。

  到手的家伙事,就这么被人混去,这个亏咱可不吃!

  “老王?”

  我在。

  王秉权隐晦一笑,稍纵即逝,他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好你个黄站长啊,坑了我一辆大货车是吧……

  坑得好啊!

  孩子不懂事,总得给大人个说法吧。

  他正愁找不到突破口,这不就来了。

  “曹主任,这事吧,还得是你们出面,都机关单位,我哪好掺和。”

  反正车就算弄过来,也轮不到他用。

  “我们……”

首节上一节16/8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