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1190节

  “它是公司所有人的心血结晶。

  “有些人在自己孩子身上付出的时间,或许都不及它。

  “何不给它一个有温度的名字?”

  这让李建昆怎么拒绝?

  “那取一个?”

  他笑道:“还是您老来吧。冉姿知道,我是取名废。”

  台下,冉姿抿嘴笑起来,点了点头。

  林兰瑛见此,倒也没推让,思索片刻后,道:“要不、叫龙腾?龙腾Ⅰ,以后这个系列的升级版,再按照龙腾Ⅱ、龙腾Ⅲ……这样往上加?”

  “好名字!”

  李建昆竖起大拇哥道:“也是好主意!”

  满堂大笑。

  想不到这位也会拍彩虹屁。

  不过,这名字听着确实不错,似乎还饱含着一些深意,或者说林院长的美好期许。

  龙腾Ⅰ号DRAM芯片,由此诞生。

  会议结束后,冉姿送李建昆去华电宾馆休息。

  车上,李建昆见她似有心思,问道:

  “想什么呢?”

  “我在想,这东西好卖么?内地目前电脑根本没普及,别说居民家庭,你看特区这么多大大小小的公司,有几家公司配了电脑?”

  李建昆拍拍她的小脑瓜道:

  “你啊你,不该你操心的事,瞎操心。”

  冉姿似乎不满地捋起头发,但小脸上哪有不满的情绪?

  司机换了个人,小张应该是去忙活李建昆交代的事了,赶紧从内后视镜上挪开目光,专注开车,权当没看见。

  “你这叫……啥也不懂。”

  李建昆笑道:“你以为这个‘内存条’,只是个人电脑上才用得到啊?”

  冉姿疑惑道:“不是吗?”

  “是个屁。

  “只要是计算机,或者说本质上是计算机的东西,它就离不开内存条,计算机的构造决定了这一点。”

  李建昆解释道:“个人电脑在内地确实远没有普及,但内地一九五六年就研制出了复旦601型电子积分机,嗯,是一种大型电子模拟计算机。

  “随后一直在研发。八三年还研制出了‘银河-1’亿次巨型计算机,成为继美日两国后,第三个能研制巨型机的国家。

  “内地的计算机基础其实并不弱,只有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民用上还难以普及,不过在公用领域、科技研发,工厂生产等很多方面,计算机早已开始大量运用了。”

  李建昆说到这里,指向车窗外的一根水泥电线杆,问:

  “看到上面的那根细线没有?”

  冉姿道:“电话线?”

  李建昆点头道:“电话线连向邮电局的那头,有台程控交换机,那玩意本质上也是台计算机,才能实现控制和续接的两个主要功能,不然全靠人工,现在这年头,一个市级邮电局配一千个接线员都不够用。”

  冉姿恍然大悟。

  来到华电宾馆门前。

  旋转玻璃门旁,戳着一个人,等车停稳后,赶紧上前拉开后排车门。

  李建昆一边走下车,瞅着他手里拿着一只白信封,诧异道:“这么快?”

  司机小张笑笑道:“又不是什么秘密。”

  他跑了一趟特区招商办,找到一个喝过几次酒的哥们,分分钟把名单拿到手。

  大老板交代的事,也不敢不快。

  李建昆接过信封时,脸上的笑容已消失不见,透着一股寒意。

第1097章 下子

  李建昆在华电老厂的那间宿舍,由于长期没人住,据冉姿说泛着一股霉味,得通风一段时间,暂时只好下榻在华电宾馆。

  宾馆客房里。

  李建昆冲了个凉水澡后,从卫生间走出来,将揉搓头发的白毛巾扔在电视柜上,踱步到窗边的藤椅上坐下,够手从玻璃茶几上取过那只空无一字的白信封。

  信封里有张折叠起来的A4大小的纸张。

  摊开后。

  李建昆眼神扫视。

  嗯?

  一遍扫完,硬是没发现“洛克菲勒”这个姓氏。

  李建昆再扫一遍,仍没发现。

  倒是“摩根”确实有。

  这证明小张的消息应该是准确的。

  所幸名单上不仅有名字,每个名字背后,还附带着对方所属企业的信息。

  李建昆改粗略扫视,为认真查看。

  然而,从头看到尾,仍没有找到关于洛克菲勒的半点信息。

  “搞错了?”

  正当李建昆眼神望向床头柜上的白色座机电话,打算亲自找内部人询问一下时,余光在纸上捕捉到一个名字

  佩姬杜拉尼。

  这勾起了一些他曾了解过、但因关系不大,并未放在心上的记忆。

  彼时在大漂亮国,由于徐庆有的关系,他和茱蒂杠上,面对茱蒂的强大背景,他自然要做番功课。

  洛克菲勒家族的现任掌门人戴维洛克菲勒,其妻子的姓氏,便是“杜拉尼”。

  这两口子有一个让李建昆初次接触到资料时,十分诧异且刮目相看的女儿。

  也正是由于这一点,当时做好与整个洛克菲勒为敌时,李建昆将此人排除在外,时间长了倒是对她的名字有些陌生了。

  “是了,她就叫佩姬,洛克菲勒家族的第四代继承人。”

  不过,她完全没有继承家族事业的意思。

  李建昆点燃一根华子,躺靠在藤椅上,回忆着曾看过的资料。

  佩姬是一个叛逆的人,也是一个异类。

  生在洛克菲勒这样的家族中,并且是名正言顺的第四代继承人,但她极为反感资本主义。

  戴维洛克菲勒曾这样形容佩姬:

  “我的女儿对战争和世界的不公有着某种错误的认识,家族一直让她感到挣扎而痛苦,因为她认为这个庞大的家族也帮助创造了许多不好的东西,这些东西全都属于资本主义。”

  错误个毛。

  佩姬绝对是一个聪明人。

  二十出头时,她毅然放弃姓氏,改为母姓“杜拉尼”,随后凭借自身努力,取得了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后面又在波士顿从事了六年的教育工作。

  在此之前,她还经常作为医疗志愿者,去到贫困落后的地区,做帮扶工作。

  直到八十年代初,她才回到家族,想法有所转变,明白自身力量有限,希望借助家族的资源、关系,以抗争世界贫穷。

  于是创建了一个非营利组织希奈戈基金会,致力于解决贫困和不平等问题。

  确实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干了不少实事。

  李建昆凌厉的眼神,逐渐柔和。

  甭管他之前是怎么想的,对这个佩姬,他生不出坏心思。

  “如果是她的话,或许可以见一面。”

  李建昆目露沉思,茱蒂策划杀害他的事,洛克菲勒家族应该不知情,尽管从之前的某些事上看,他不抱任何希望。

  但让洛克菲勒家族知道一下,并无坏处。

  否则他真动起手来,指不定人家还会喷他有病。

  念头至此,李建昆从藤椅上起身,踱步到床头,拨出一通电话,打给了冉姿。

  ……

  ……

  咚咚咚!

  办公室里,李建昆和高进喜正坐在沙发上喝茶,中午去强哥家搓了一顿,两人身上都有些酒气。

  耳畔传来敲门声。

  李建昆望向老高道:“到了。”

  高进喜赶紧起身,李建昆喊了声“进”。

  房门被推开,冉姿踩着水晶高跟鞋款款走进来,后面跟着一个穿肥大黑西装的精神小伙。

  见到李建昆后,小伙不禁虎躯一震,快步上前见礼。

  自从莫名其妙获得一张“昆仑卡”后,时间过去这么久,期间魏剑军也多次过港,但都未能有幸再见李建昆一面。

  前两天,他忽然接到昆仑会的皇甫静文理事长的电话。

  说会长要见他。

  魏剑军惊愕之余,立马放下手头所有事,十万火急从河北赶过来赴约。

  可算见到了!

  以前,魏剑军只搞明白他是昆仑会的会长,港城首富。

  这已足够吓人。

  前不久,当得知他是世界首富后,魏剑军惊得茶缸子都掉地上了,为此还特区过港了一趟,和会里的人狂欢了一把。

  “不必如此,都是自己人,坐吧。”

  李建昆的这句“自己人”,让魏剑军十分受用,不过仍没敢直接落座,主动向高进喜伸出手,笑道:

  “河北来的,长城公司,搞汽车的,魏剑军。”

  高进喜怔了怔,尽管长城汽车他并没有听说过,但心头感慨建昆做事果然靠谱,还真有这么罕见的资源,遂热络地与魏剑军握了握手,只自我介绍说了姓名。

首节上一节1190/12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