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芳平常很少显露一身高深医术,就在火车站卫生所安稳工作,最多街坊邻居生病求到她,才帮忙性质的开个药。
王刚想学中医,王淑芳是坚决反对的。
“小刚,你若想学医,妈妈找人托关系,想办法让你去学西医,你成绩好,应该没问题。”王淑芳一边端菜,一边对王刚说道。
王刚摇摇头道:“西医就算了,我对那个没兴趣。”
王建国没好气道:“你到底想学什么,真以为成绩好,学校任你挑呀!”
王刚想了想,其实他想学中医,一方面是因为有那个基础,另一方面是担心下次穿越,又去古代社会,有门中医手艺更方便一点。
“不行我考警察学校算了,当个警察也不错。”王刚考虑一会,说道。
“不行。”王建国断然拒绝道:“警察那行太危险,你不能去。”
王淑芳有不同意见。
“要我说,当警察也挺不错,最起码不会被带走。”
父亲和哥哥们的遭遇,让王淑芳有些害怕,支持儿子当警察,只是觉得安稳,不会被时代牵连。
王刚其实也挺烦恼的,这个时代做事学习局限性太大,现在才73年,还得等几年大乱才结束。
“小刚,你为什么就是不肯学开火车,你知道多少人想学还学不到。”王建国苦恼道。
“爸,你就绝了子承父业的心思吧!我对开火车真没兴趣。”王刚坐到餐桌前说道。
“你小时不还说长大想开火车吗?”王建国端着一盘馒头说道。
“那是小时候,我现在长大了,有自己的打算,你不让我上高中,那我就去当警察。”
王建国咬咬牙道:“你以为警察学校想去就去的呀!”
王刚自信道:“就凭我的成绩,我的体格子,铁道警察学校肯定收我呀!”
倒不是王刚妄自尊大,主要是他和中学校长关系很好,有校长帮忙,去一个中专学校,真没难度。
“老王,就让儿子当警察吧,毕业当个乘警,说不定还能跟你一趟车,只要不做刑警,还是挺安全的。”
王建国脸色阴晴不定,迟迟拿不了主意。
一家三口各有心思吃了一顿饭,那烤兔肉,王建国和刘淑芳一口没吃,全夹到王刚碗里。
饭后,王建国对刘淑芳说道:“我去找老胡下会儿棋。”
刘淑芬知道王建国还是将儿子考警察学校的事放心上了。
老胡是铁路局乘警队的队长,不住在铁路大院,王建国大老远找他下棋,肯定是打听乘警队的事。
“那带两根腊肉过去。”刘淑芳从厨房拿出两条风干的腊肉,交给王建国。
“嗯。”王建国点点头,满脸心事的出了门。
刘淑芳转头又劝王刚道:“小刚,你也别怪你爸,你们老王家就剩下你一根独苗,你爸是担心你的安全。”
“我知道的,我没怪爸。”王刚笑道。
王家以前其实人不算少,只是王建国是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家人大多遭了难,只剩下他这一支,所以有自己的考虑。
至于说不让王刚上高中,考大学,其实也是为了他好。
毕竟这个年代,中专比高中吃香的多,更何况王建国又没有王刚的先知先觉,不知道几年后会恢复高考。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王建国为王刚选的路,在这个时代才是康庄大道,只是王刚实在不喜欢。
“淑芳,你在家吗?”
这时一个中年妇人走进王家的屋子,正是蔡小年的母亲。
“蔡大嫂来了呀!”刘淑芳热情的说道。
“淑芳,不好意思,又来麻烦你了,我这几天呀,肚子总是不舒服,浑身不得劲。”蔡大嫂虚弱的说道。
“蔡大嫂快请坐。”刘淑芳赶紧拉着蔡大嫂坐下,为其把了脉。
很快刘淑芳就松开手,笑了笑道:“没什么大事,你这是吃坏了肚子,我开一副药就好。”
蔡大嫂松了口气。
“妈,我也来试试呗。”王刚笑呵呵的坐到蔡大嫂旁边。
“别捣乱。”刘淑芳没好气道。
蔡大嫂笑道:“小刚这是想继承妈妈衣钵了呀,你来试试呗!”
王刚得意的瞥了刘淑芳一眼,然后也装模装样的给蔡大嫂把了脉。
“蔡婶,你这是脾胃虚寒,脾胃阳气不足,阴气亢进导致泄泻。”
刘淑芳看王刚说的有模有样,暗暗叹了口气。
其实儿子有中医天赋,刘淑芳自然也知道,要是搁在以前,她不管怎么样,也要将儿子送到外公那学习。
可现在就是她自己,也不敢随便行医施药,最多就是帮忙性质的给街坊邻居看看病。
“蔡婶,你是不是又吃剩饭剩菜了。”王刚松开蔡大嫂的手腕,说道:
“你这病,就是吃剩菜吃出来的,节俭也要顾忌身体,有时候该扔的就扔,吃出病来,花钱买药,反而更亏。”
蔡大嫂有些不好意思道:“我也没吃多少,昨天做的菜,扔了多可惜。”
王刚摇摇头,知道劝不动,索性没再说话。
现在天气炎热,饭菜摆不住,家里又没冰箱,几个小时菜就有可能变质。
蔡大嫂丈夫也是火车司机,其实并不穷困,只是苦日子过来的人,什么都舍不得扔掉。
她自然不会把剩菜剩饭给丈夫孩子吃,就自己偷偷吃掉,结果拉了肚子。
刘淑芳开了一个止泻的方子,交给蔡大嫂。
“淑芳,多谢呀!这点诊金你收下。”蔡嫂子掏出五毛钱,塞到刘淑芳手里。
“这钱我不能收,万一被别人看见,我会有麻烦。”刘淑芳推辞道:“街坊邻居帮个小忙,也是应该的。”
蔡大嫂也没坚持,说道:“行,回头我家炖肉,给你拿一碗来。”
王刚全程都没说话,现在这个时代,看病都麻烦,明明一身医术,想施展都施展不出来。
1329.第1329章 三年
1329.
76年。
时间不知不觉过了三年,王刚穿着一套蓝色警察制服,手里拿着帽子,走入铁路大院,立刻吸引了不少人注意。
“小刚,你怎么回来啦?”
“李婶,我警校毕业了,今天刚去乘警队报道,明天正式上班。”王刚笑道。
“这么快就毕业了呀!你穿这身警服可真帅气。”李婶开心道。
洗衣服的蔡婶也说道:“小刚本来就长的好看,制服这么一穿,以后还不知道要迷死多少小姑娘。”
“蔡婶,小年在家吗?晚上我找他喝酒。”王刚闲聊道。
“不巧,小年他出车了,不在家,要过两天才能回来,你去了乘警队,说不定以后你和小年能分到一辆车。”蔡婶高兴道。
王刚和院子里其他人打了招呼,然后就回到自己家,先喝了一大杯水。
王建国和刘淑芳都在上班,还没回家,王刚将制服换下来叠好,换了身轻便的衣服。
看时间还早,王刚在厨房里找了一圈,发现刘淑芳准备了不少菜,可能知道他这两天回家,所以多备了菜。
王刚撸起袖子,开始淘米做饭,准备一家三口好好吃一顿。
这三年来,王刚大部分时间都在铁路警察学校接受训练,每个月只有一天能回家,与父母聚少离多,有时候正好碰到王建国出车,可能小半年才能一家团聚。
以后就好了,他已经毕业,并且以全年级第一的好成绩,被分到宁阳站的乘警队,以后与家人相聚的时间也会变多。
其实以他的成绩,是可以被分到刑警队的,但王建国觉得当刑警太危险,死活不同意他去,王刚才无奈去了乘警队。
正好宁阳站乘警队胡队长,与王建国是老朋友,当初王刚能上铁路警察学校,也是托了胡队长的关系。
当然了,王刚也没走后门,胡队长只是提点他考警校的注意事项,王刚最后是凭借真才实学考进去的,并且每年都是学员第一,不论笔试还是体试,都打破学校的记录。
王刚忙活了一个小时,整出三菜一汤,眼看刘淑芳下班的时间快到,就想着要不要去火车站接母亲,顺便给她个惊喜。
这时汪新父亲汪永革的声音从大门口传来。
“小刚回来了吗?”
王刚擦了擦手走出厨房,然后就看到汪永革站在门口,并未走进来。
大院里的住户很少锁门,大家窜门也很随意,大多知会一声就往里面闯,唯有汪永革不太一样,没得主人允许,他是不会进屋的。
“汪叔您下班啦?我正准备找您呢。”王刚笑呵呵道:“您快进来坐。”
汪永革笑道:“不进来了,我过来就是问问,汪新那小子有没有给我带信。”
“有,您稍等,我进屋拿。”王刚走进里屋,拿出一封信,交给汪永革。
“小刚,麻烦你了。”汪永革接过信,笑道:“汪新那小子在警校怎么样,有没有调皮捣蛋。”
汪新去年也考进警校,成了王刚的学弟,两人有空的时候会聚一下,汪新有时也会让王刚带信给父亲汪永革。
王刚对汪永革说道:“汪新挺不错的,听教官说,他很优秀,尤其是射击方面。”
汪永革闻言,嘴巴都快笑咧开。
汪新母亲早逝,汪永革一个老爷们把孩子带大不容易,又当爹又当妈。
本来院里的人想给他再介绍一个,但他担心后妈对汪新不好,一直就没续弦。
要不然以汪永革的条件,再婚是很容易的事。
“小刚,我今天熬了骨头汤,回头给你们送一份。”
“不用客气,只是举手之劳。”王刚客气道:“我们家今天也炖了肉,等炖好了给汪叔也尝尝我手艺。”
铁路大院的住户,大多都在铁路局上班,分工不同,亲疏有别,但总的来说很和谐,每到饭点大家互换个菜,都是常有之事。
王家因为有个医生,大伙有个头疼脑热都喜欢找刘淑芳看病,所以与每家关系都不错。
刘淑芳下班骑车回到家,汪永革和王刚还站在门口聊一些警校的事。
“淑芳回来啦!那我就不打扰了,小刚等会到家里来端骨头汤。”汪永革和刘淑芳打了个招呼,然后就回自己家。
刘淑芳看到儿子回来,也是很开心,停好自行车就给了王刚一个拥抱。
“小刚,今天你爸从哈城回来,我们等他一起吃饭。”刘淑芳将包放下,说道:
“你以后也要上班了,我那辆自行车你拿去骑。”
“不用,乘警队离家也不远,我走路上班就行。”王刚摇头道:“妈,你现在要出诊,骑自行车方便点。”
如今大乱已经结束,刘淑芳看病渐渐没了顾忌,有时候也会给院子外的人看病,名声出去后,家里生活条件就更好了。
“妈,上次您写信说市中医院想挖你过去上班,有消息了吗?”王刚给刘淑芳倒了杯水,问道。
“差不多了,下个月我就能去市中医院上班。”刘淑芳开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