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叛国 第264节

“我们可没有卖给大唐武器!走私,你知道吗?那些都是走私的武器,大唐通过收买宁国的一些官员,私下交易,把武器偷偷运出。唉,真让人痛心啊!”

李恪认真解释道。

“怎么可能!你们宁国的官员根本就不……”

第392章 大食的诉求

对于李恪说这句话,拂林使者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相信。

他可是拿着金条送了一个多月,愣是一丁点都没有送出去。

宁国官员的清廉给他留下了足够深刻的印象。

现在李恪说,大唐是通过贿赂宁国官员才买到的武器,他岂能相信!

可是不管他怎么说,李恪不再做回应。

这副态度,摆明了就是说:我就是要亚历山大!

拂林使者无奈。

“拂林国使还是尽快回国汇报吧。噢,对了,国使再来时,可以先到兴隆岛。那里里定期有开往宁国的商船,”

“宁国的商船,可比你们使者乘坐的船只要快的多。当然了,你们回去的时候,也可以乘坐。”

李恪之所以愿意让拂林使团搭乘宁国商船,其目的还是为了让他赶紧回去向东罗马帝国皇帝汇报自己提出的条件。

虽然李恪提出的条件十分苛刻,看似在明目张胆的割拂林的肉,但其实对方未必就会拒绝。

当前的拂林国君,也就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正处于焦头烂额的处境。

他们的在小亚细亚半岛的的国土,已经被大唐全收入囊中。一度地跨亚欧非的大洞帝国,从此以后,再无亚洲领土。

首都君士坦丁堡,正在遭受大唐军队的猛烈攻击!

虽然首都外面与对面的小亚细亚半岛隔着一条海峡,大唐的海战能力暂时无法投送到首都跟前。

但是,沿海的作为首都哨兵功能的一个个岛屿,正在被大唐一个个拿下。

同时,大唐也在加紧建造船只。

之前,大唐从宁国购买了大量的运输船。但是,那些都是在印度洋一面。这个时代可没有苏伊士运河从印度洋通往地中海。

环绕非洲的的航线还没有开辟出来,因此大唐之前购买的船只,都无法投入到地中海去攻打拂林。

正是由于缺乏船只,大唐把拂林赶出整个半岛后,就停滞不前了。

拂林,也就是东罗马帝国,在全盛时期,地中海都只是他们的内湖而已,因此航运业异常发达。

面对缺船、少船的大唐,拂林全拥有足够多的海上力量,足以把大唐挡在岸上。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唐占领地中海沿后,组织大批人力、物力,加快进度建造船舶。

大唐舰队成型,也只是时间问题。

因此,拂林必须在大唐舰队形成战斗力之前,找到克制大唐军队的方法。

不然的话,有振威炮的存在,面对凶猛的大唐军队的进攻,君士坦丁堡可能挺立不了多久。

而拂林面临的威胁还不止首都一面,在其第第二大城市,也是其另一个政治中心,即亚历山大,正在面临新崛起的大食的威胁。

在此之前,拂林与大食已经多次反复争夺亚历山大。

虽然如今亚历山大控制在拂林手中,可谁又能说得准明天呢?

亚历山大一旦失守,那么,大食就能依此为堡垒,进可攻退可守,向西进一步蚕食拂林位于非洲的大片国土。

若真的按照李恪所说,把亚历山大割给宁国,宁国就向大唐开战。

那么,局面一下子就扭转了。

首先,大唐与宁国之间的战争,每次都是失败一方。若宁国再次攻打大唐,大唐必定会重视起来,继而调离君士坦丁堡之外的大批军队,投入到与宁国的战争中。

其次,把亚历山大割让给宁国以后,等于把宁国拉入到了拂林与大食的战争中。而且是把宁国推到了前面,阻断了大食继续在非洲西进的企图。除非大食敢于向宁国开战!

因此,割让亚历山大,对于拂林来说,是一箭双雕的事情,只不过代价有点大而已。

代价虽然大,但还是有同意的可能的。

就看拂林的国君如何取舍了!

李恪自然希望对方同意!

毕竟,亚历山大地区,实在太诱人了!

控制了这一地区,以宁国如今的航运条件,就可以直接沟通东亚与地中海沿岸诸国!

从而控制整条东西贸易线路!

更甚至,取得这里地区的控制权后,还可以开挖运河!

直接沟通地中海与宁国沿海!

拂林使者带着李恪提出的条件回去了,至于能他们的皇帝能否同意这个条件,他也无法臆测。

如果,他还是竭力记录着在宁国看到的一切,打算回去后向自己的皇帝仔细汇报。

接下来召见的是大食的使者。

大食的目的与扶林差不多,也是想与宁国结盟。不过他们的目的不是直接对付大唐,而是萨珊帝国。

由于波斯湾兴隆岛的存在,大食与宁国的商贸往来日益频繁,一直以来两国也没有过矛盾。

可大食要消灭的萨珊帝国,在大唐的保护之下,却死而不僵。

原本在真实历史上,此时的大食,已经控制到了几乎萨珊帝国的全境。

可现在,由于大唐闯入本地区,大食心心念念的萨珊帝国不仅没能被消灭,反而开始反攻大食!

每当大食与拂临陷入缠斗中时,萨珊帝国都会在大食背后动刀子。致使大食对亚历山大地区的攻打多次都功败垂成。

如果不解决东边的萨珊帝国,大食就无法继续向西拓展。

可要解决萨珊帝国又谈何容易,萨珊帝国的背后可是大唐!

刚刚崛起的大食,现在还远不是大唐的对手。

也正是因此,大食就想起了数次打败大唐的宁国,于是派人出使宁国。

依然是同样的配方:

“结盟出兵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我们兵士的生命也是很宝贵的,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葬送的。”

李恪说着,看向大食使者。

“噢,这是呈送宁王的礼单。”大食使者立即双手送上,同样的沙进接了过去。

李恪看都没看,放在案头。

如今来看,拂林与大食两国的使者应该不是商量好一起来的,而是恰好在路上遇到了。

这些通过两国使者的诉求就能看出,也就是说他们是没有私下沟通的。

既然如此的话……

“些许俗物,我们宁国要多少有多少!本王更期待的是,能在红海沿岸能有一些商船靠岸补给、维修的地方。”

李恪不紧不慢的说道。

“宁王指的是……”

第393章 小聪明,大代价

既然大食也是有求于宁国,那么宁国就可以趁机捞一些油水了。

听到李恪说提到红海沿岸,需要一个停靠补给商船的地点,大食商人想着,这也不不算太过分。

毕竟红海距离宁国超过万里,远隔重洋的,需要一个补给、维修船舶的地方,也很合理。

不过,自己刚打下的土地,也不能随便送,能不送还是不送。

“宁王这一点就多虑了。宁国与我们大食结盟后,就是我们大食最亲密的朋友,我们大食的任何一处港口,都可以供宁国商船停靠、补给。”

边上沙进,一脸古怪的看着滔滔不绝的大使者。心说,这怕不是个傻子吧!?

大食使者装糊涂,故意把李恪对土地的索要变成了借道。

李恪抬头,微微看了眼这个使者。

“好,大食国使果然豪爽!既然大食如此慷慨,我们宁国也不能小气,明天我就派一百名经验丰富的退役老兵,随国使西行,助你们击败萨珊波斯!”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本王也累了,你且退下吧!”

李恪说完,就低头看向了自己手中的奏折,不再理会大食使者。

开玩笑!

跑到这里玩心眼子,你还嫩了点啊!

既然你跟我打马虎眼,那咱就别往下谈了!

大食使者一看李恪态度的转变,当即就傻眼了,后悔自己不该耍小聪明。

他原本想着,等到李恪纠正自己故意曲解的理解后,他就做出强硬的表态,表示不可能送出土地。

然后,让再许出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如在许诺宁国在他们国内任一港口补给,并且还免费提供某些物资。

这一强硬,一实惠,宁王一对比不就同意结盟了嘛!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宁王竟然不按套路出牌!

自己提出国内港口都可以供宁国随意停靠补给以后,宁王大喜,当即派兵帮助大食出征!

这就算是结盟成功了!自己也没什么话可说了。

只不过,只派100人,而且还特么是退役的老兵!

老兵啊,不知道这100人,能不能凑够100颗牙?

大食使者,满脸苦涩,此时他算是真正理解了,啥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宁王……”大食使者朝李恪拱了拱手。

这次人是专门学着宁国人的样子施礼,可李恪头都没抬,只有抬起手臂,朝他摆了摆手。

整个过程,眼睛始终没离开自己手里的奏折。

大食使者只好离开。

不过,他不会真的就回去的。

他自然明白,李恪是对他故意曲解的回击,只怕这次惹毛了宁王,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喽!恐怕得翻倍!

这件事如果传回去,自己恐怕……

想到这里,大食使者回头看向翻译。

“我、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只顾翻译,至于说了些什么,我紧张全都忘了!”

看着紧张到手都有些抖的翻译,大食使者满意的点了点头。

首节上一节264/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