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叛国 第247节

第367章 进军塔列城

天宁军的战舰朝对岸轰击了大约两个小时,结束后,也并没有派人去查看战果。

其实,对岸林邑军的部署情况,裴行俭早就派人探查的很是清楚了

在用战舰上的火炮轰击时,为了防止对方遭到炮击后逃窜,炮弹落点也是先从四周往中间逐步调整。

基本上把林邑军的营地给翻了一遍,如果在都还能活下来的士兵,那绝对是属于运气爆棚的一类。

没有干掉对方火攻物料时,天宁军为了保存实力,给自己留自保手段,不能放心大胆的朝其炮击。毕竟补给线太长,弹药的供应不太充足,不能敞开了使用火炮。

现在,舰队的最大威胁已经拔除,没有了后顾之忧,后方的船队也送到了足够的弹药。

第二天。

天宁军所有战船或驶往对岸,或锚在江心,开始掩护天宁军兵士渡江。

舰队中的大批运输船开始转运天宁军兵士到南岸去。

此时的清怀江南岸,到处都是炮弹炸出的大大小小的土坑,很多也有很多尸体掩埋其中。

浓烈的腥味充斥着人们的鼻腔,没有被炸到的地方,也满是血液流淌过的痕迹。断臂残肢散落四处,已经僵硬的尸体呈现各种痉挛的姿态。

天宁军兵士们登上南岸后,没有理会炮击后一片狼藉的林邑军营地,留下两千人打扫战场。余着继续南下,直奔南岸的第一个大城,塔列城。

“塔列城的情况怎么样?”李恪问向身旁的裴行俭等人。

程务挺站了出来:

“臣派人去打探过。塔列城是清怀江南岸的战略要地,向北距离清怀江不到五里,西边就是茂密的山林。”

“如果我们不能一次性灭掉城内守军,或者堵住他们西边的退路,他们就极有可能会退入山林。这一来,我们就被动了。”

听完程务挺的汇报,李恪点了点头。

的确,这些人本就长久生活在山林里的,如果他们退入山里,天宁军若想消灭他们,不得不在山林里与他们周旋。

可这样的战斗低效且风险高,若损失太大,也只能不了了之。

那么,这就为日后宁国在此地的治理留下了隐患。

到时候,这些不愿投降又无法消灭干净的林邑军,恐怕要变成一支丛林游击队,不断干扰日后宁国在这里的治理。

一定要防止这种情况出现!

毕竟,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

但这不是那么容易的。

塔列城的西边直接就是茂密的山林,城内的守军随时可以撤入山林。

天宁军战舰的火炮有两里的射程,如今军队不断向南行进,早已经走出了战舰的掩护范围。

而天宁军的战舰更无法像炮击情怀江南岸一样,炮击塔列城。

同时,登陆的天宁军所携带的振威炮,数量上不足以彻底封锁塔列城西部。

“要不,我们再放一把火?”李恪脸玩味的看向几人。

“王上的意思是说,在城西的山林里,放火……”

“可以!”

“就这样!”

几名将领基本上都在考虑,怎么应对未来逃入山林的这群人出来捣乱了。

塔列城就是依山而建,林邑兵只要一遇到危险,或者觉得无法抵抗住天宁军的进攻,必然会转身跑入山林。

那里就是他们最好的掩护,换成天宁军也会同样的做法。毕竟只要进入山林就可以迅速逃的无影无踪。

因此,其他将领都觉得,这根本无解。

而李恪却不这么认为,他想的是,如果天宁军来不及阻挡守军西撤入山林,那么,就让山林自己阻挡他们!

李恪想到的,或者是用振威炮轰击山石,造成山体塌方,阻挡道路。

再着就是放火烧山。

炮击山体的话,他太浪费弹药,再者说,一时半会也难见效。

如果城内守军反应过来,说不定会提前冲出城!反而弄巧成拙。

现在的天气,气温高,山林中又有大量的枯枝落叶,极易引燃。

只需要有选择的引燃,个别地点,剩下的就交给山林自己了,它会把自己烧个光秃秃的。

那么,把这些被挡在城内的林邑守军,天宁军就可以把他们一锅烩了!

“既然你们都觉得可行,那就准备吧。记得要先礼后兵,传话进去,不投降直接在西山放火!而后炮击全城!”

“王上,臣愿意带队前去!”王玄策上前请命。

李恪注意到了他热切的眼神。

其他几路都是连战连胜,只有他上次战斗中,虽然最终没有失败,但也是天宁军出征林邑以来最凶险的一次。

他麾下一万多名兵士,差点被对方团灭。

这一仗当时的凶险局面,始终在王玄策心头萦绕,他也因此消沉了许多。

李恪知道他这次请命是为了将功赎罪,不过,李恪倒是希望他能通过这次重新建立自信。

一个优秀的将领,不仅要用兵如神,还要经的起失败,并且在失败后,还能挺得住,还能对自己继续保持信心。

天有天生的常胜将军,所有的军神、战神,都是在一次次战斗中磨炼出来的。积累战斗经验的同时,也磨炼意志、磨炼心性。

优秀的将领,首先要有一个强大的内心,一次失败的经历就被摧毁了再次战斗的勇气,那不是李恪想的。

因此,当李恪看到王玄策主动站出来,要求带队执行这次任务时,李恪已经对其暗暗赞许。

这起码说明,王玄策的信心,没有被上次的事件打败。信心还在,加上他逆天的天赋,这个悍将,未来可期。

“好!那就由玄策负责吧!一定要提高警惕,预防山林中提前埋伏有敌方兵士,另外,放火烧山时,还要注意风向,提前规划好撤退路线。”

“臣,记下了!”王玄策,朝着李恪庄重一礼,而后朝自己麾下兵士而去。

进入山林,需要身身手矫健,反应灵敏的,同时还要有能力应对山林应对山林知道的虫蛇鼠蚁。

王玄策去挑选合适的兵士,裴行俭则派人先行一步,前往塔列城送招降书。

第368章 密林白刃战

不出李恪等人所料,塔列城中守军拒绝投降,还差点把城下的信使给射死。

“太好了!果然不同意投降!”李恪呵呵一笑。

对于顽固的敌人,一定要追着打!用压倒性的战果击败他们!

林邑军如果要投降,早就投降了,不会等到现在。从之前的战斗结果来看,林邑军也很投降。

那就打呗!打到怕,打到发自内心的恐惧,再也不敢打宁国的主意,在以后宁国的治理中,也不敢肆意妄为。

那既然打,为什么还要先礼后兵呢?

咳,这个,儒家传统嘛,宁国可是以仁义治国的!

虽然说起来没人信,

但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的!

那么现在,既然我们宁国去招降,你拒绝投降,我们已经仁至义尽,逼不得已,只好灭城喽!

绕到塔列城西边山林中的王玄策以及麾下一千名兵士,此时果然发现了埋伏在那的林邑兵士。

这处山林是他们的唯一退路,他们当然要花心思看守的。

一早埋伏在这里,就是等天宁军要来放火山,或者从这里攻入城时,还给天宁军致命一击。

不过,埋伏在此的他们,早就被提前探查的“游隼”发现。

这些林邑兵士的隐藏手段,在游隼队员的面前,跟裸奔差不多。

“王将军,大约有一千名林邑兵士埋伏。人数太多,悄悄干掉是不可能了,需要早做调整。”

一名游隼队员向王玄策汇报。

“一千名!?”王玄策惊道。

林邑人果然很重视这条退路啊!

越是如此,越要把你堵死!

本来想着这山林就在塔列城旁,十分便于援助,就算派人埋伏守在这里,也不会有太多人。

可没想到,竟然是一千人~!

而王玄策也带了一千人过来,这要是在这片密林中一番正面厮杀之后,还能有多少人可以放火烧山的任务?

虽然天宁军勇猛剽悍,可这毕竟是在山林里。

这片山林,恰恰是林邑兵士的主场!

在山林中,用一千天宁军硬刚一千林邑兵,还真不一定能捡到便宜!

可如今既然已经到位,而且林邑兵也很可能马上就发现自己一方,因此,再回去挑选人手过来支援已经来不及。

“无论如何也也要把火给点着了!这样,分出五百人去纠缠住林邑兵士,游隼的小弟弟们带领余下的五百人去点火!”

游隼队员想了想,

“王将军多派两百人去放火,我们几名队员去林间猎杀林邑兵吧,效果也是一样的。放火的人手多了才能在城内敌人增援以前,燃起足够强的火势,不然就会前功尽弃。”

王玄策听了嘴角抽了抽。

几名游隼队员猎杀林邑兵的效果,与两百普通天宁军兵士去拼杀的效果,

是一样的!

这话,怎么就……

好吧!

也的确需要足够多的人手,在短时间内燃起尽可能大的火势。

“你,就如此吧!”

王玄策也听说过很多游隼的战绩,不过,说眼前这五六人的的猎杀效果就等同于她麾下的两百人,他多少有点不服!

而后,几名游隼队员就隐入了密林,他们没有与这三百名天宁军兵士一起作战,而是选择独立作战。

这三百名天宁军兵士,为了应付在山林中的厮杀,在携带的武器上也做了选择。

人人都带了一把短弩,一把短刀。

虽然说一寸长、一寸强,但在这树木茂密的山林中,过长的兵器,反而给兵士们的行动带来困扰。

不管是面对面的厮杀,还是林中行军,过长的兵器都会被各种树枝、藤条,狭窄的山路等所羁绊。

这个时候,反而是短小的兵器,更能够得心应手。

首节上一节247/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