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叛国 第243节

又一会儿,周丰茂脾胃被踢到换了位置,牙齿被全部捶掉;

再过一会儿,周丰茂腰子被捶废,双卵被踢爆,腿骨被踢断;

半小时过去了,周丰茂四肢尽断,内脏器官尽数破裂,眼球暴出,脑浆外溢;

一个小时过去了,周丰茂的外形,已经无法识别出,生前是人,还是牲口。

“乡亲们,不要忘了!善济帮还有副帮主,还有多位长老,还有各县的分堂主,你们都知道他们住哪里吧?”

一名混元卫适时提醒。

“对啊!吸血鬼肯定不止一只,走!咱们一个一不能放过!”

“走!我知道他们副帮主家在哪!”

“谁跟我走,我知道他们大长老住哪!”

……

暴怒的百姓们分批朝扬州城各个方向而去,继续他们正义的索赔。

当百姓们在怒火的驱使下,捶扁了善济帮的帮主、副帮主、所有长老、堂主后,

终于清醒过来,一个个吓的浑身发抖,赶紧躲回家中,再也不敢出出门。

等他们都躲好后,

扬州衙署派出衙差,到街上维持秩序,呼吁百姓要保持克制,同时要坚决抵制围殴暴行。

另一边,衙门搬出以前的旧案宗,以重审旧案为由,开始大肆抓捕善济帮成员!

第361章 亏本出售国库券

善济帮一直以来,以口碑为掩护,做着假公济私、敲骨吸髓的恶行。

这些人不事生产,趴在百姓身上吸血,靠百姓养的肥肥,把他们自己的日子过的也很滋润。

可到头来,被千人骂、万人唾,被千万人捶打、踩踏成了一瘫瘫肉泥。

成也百姓,败也百姓。

善济帮覆灭,不仅百姓出了一口恶气,最开心的要数那些商铺了。

从此以后,他们再也不用担心那些善济帮的成员三天两头来索要钱财了,也不用提心吊胆防对方捣乱了。

扬州经过几天的风声鹤唳,有这恢复了平日的繁华。

李恪在沙进等神武卫的护卫下,再次着便衣上街闲逛。

说是闲逛,其实李恪是我了更多接近百姓,只有贴近百姓才能了解百姓的困难、百姓的所需。

若是整日坐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永远也不可能知道百姓的所需所想。

或者,知道的百姓所需所想,却根本不当回事,那也会与百姓的关系越来越远。

因此,李恪才乐于到民间行走,认真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你们听说了吗?最近几天,扬州城雷厉风行的消灭了善济帮这些吸血鬼,是因为王上在扬州!”

“王上在扬州?不会吧?那怎么没看到过銮驾、仪仗什么的?”

“还别说,有这个可能,前些天就听说了,泗州那边就处理了一堆大贪官,其中一个还被抄家灭门!”

“该!那些当官的,本来就已经掌握着偌大的权力,活的风风光光,还不知足,一着不慎,身死族灭,不是活该三什么!”

“在其位不谋其政,那你坐在那里干什么!不仅不好好尽职尽责,还想捞偏门,争取更多利益,那肯定有马失前蹄的一天!”

……

李恪在大街上闲走,已经听多很人谈到,听说他这个国君驾临扬州了。只不过大家都不认识他罢了。

唉,看来装不下去,该摊牌了!

路过一家宁国银行的分行时,一中年男子被拦在门外。

“你们怎么回事,为什么不让人家进门?”李恪质问两个银行的员工。

“王……!”

两人还没来得及喊出口,李恪立即咳嗽一声,打断了他俩。

所有银行的员工,都是要在燕山学宫里经过多年系统学习的。

在宁城时,李恪就经常到燕山学宫,有时还亲自指导那些学生,因此,他们对李恪都非常熟悉。

李恪的示意,两名员工都明白李恪是隐藏身份出来的,也不让他们暴露身份。

不过,两人眼中依然难掩兴奋。

“郎君有所不知,这位王郎君他是想要向银行卖掉他手中的国库券,可这一期的国库券还要好几个月才到期,银行根本就没有开展这个业务,没法跟他办理的。”

一名员工向李恪解释道。

“我都说了,我要利息了,一文钱利息都不要,宁愿亏钱,只要能把这些债券兑换成现金就行,我实在需要急用钱!”

中年男子说的言辞恳切,而且,眼神中甚至带着哀求。

看情况,的确是遇到难事了。

“既然你愿意亏钱出手,那你可以试着找别人卖了,为什么一定要找银行呢?”李恪问那人。

“唉,也找了!但那些专做这门生意的人,他们的价格几乎都是统一的,又都是只按票面价格的一半出钱。这实在太狠了,我亏不起呀!”

嗯,这帮人,的确够黑的!

“可这是朝廷财政部的规定,必须要按时回收国库券,不能推迟也不能提前。这关系到国家财政预算。你强迫他们也没用,没有这项业务时,银行员工也没法给你办理。”

“那我……”中年男子看到银行员工对李恪都极其尊重,以为李恪是银行领导,结果李恪也一口回绝,男子彻底失望了。

“你也别急,你想卖什么价格,是全部都卖吗?”李恪指着拿手里的国库券问道。

“价格,怎么也得收回七八成的本钱吧。”男子尴尬说道。

“可以,很合理。”随后,李恪看向沙进,“你把他的国库券买下来,就按票面八折吧。”

票面金额的八折,这人其实是严重亏损,不过没办法,谁让他急用钱,想提前兑换呢。

“啊?!我买?”沙进反手指着自己。

“怎么,那你还想让我买啊!我买也行,不过你来付钱。我出门可没带钱的习惯!”李恪无所谓道。

沙进:……

他可是看到了,那男子手里有大约几千元的三年期国库券。

他身上也没带那么多钱啊!

不过,幸亏自己有带存折出门的习惯!

毕竟,有个不爱带钱出门的老大,那他就必须培养起出门带足够钱的习惯。

当然了,李恪每次花他的钱,事后都会以会以赏赐的形式还给他,而且还超出一部分。

“你有多少债券?”沙进问向那男子。

“三千。”

“行啊,光买同时期的债券就买了三千元的。大富豪啊!”

“惭愧、惭愧!如今都要贱卖手中的国库券了,往事不堪回首啊。”

沙进下笑了笑,进入银行把钱取出来,与男子两人钱货两清。

男子离开时,再三感谢,发自内心的感谢。

想想他之前说的,专做这生意的人,只愿意给半价。

但男子说想要七八折,没想到,却按他说的最高价买下。

至于男子提到的,专做这门生意的人,为什么宁愿不做,也要保持一半的价格。

还是因为信任问题啊!

不管说的再天花乱坠,国朝廷还没有真正的收回过一次债券。

也就是说,一次账都没还过,别担心心里还是有点担心的。

这份担心,其中一部分就是表现在,连那些精明的商人,也不敢完全相信债券到期后会被银行完全收回,还拿利息。

因此,他们只能尽量压低下个,也好降低风险,降低或许会有在损失。

“来要求提前兑换国库券的人多不多?”李恪又问向其中一名员工。

“也不是太多,不过 从前年年初就有人要兑换了,也是说急用钱,宁愿吃点亏,也要兑换。”

好家伙,那就相当于,前脚刚买,转身就陷入财务危机,到了需要卖债券续命的地步。

要是这样的话,那,是不是可以成立一家专门买卖证券的交易机构,

证券交易所!

第362章 证券交易所

前面刚购买的债券,后面就又要卖掉,其实这种情况很常见。

比如突然生意失败,或者遇到更好的商机需要扩大经营,再或者家中出了意外需要凑钱等等。

总之,随着债券种类的增多,购买债券人数的最多的,债券交易的需求也就越多。

这可是一个油水很足的行业!毕竟可以一进一出,双向收费!

离开银行后,李恪直接吩咐沙进,

“速派人去洛阳,让查无缺推荐十名可独当一面的人来扬州!”

“臣立即安排!”

“回旅店,接上诸位妃嫔,入住江都宫!”

“遵命!”

大街上,都在议论王上已经到了扬州,几乎所有人知道了,还私访个毛钱球球啊!

不装了,摊牌了!入住江都宫!

附近隐没在人群中的神武卫和游隼队员们,都长舒一口气,精神高度紧张的日子,终于暂时终结了。

这些天以来,这西些人,恨不得连睡觉都睁着眼睛,就算睡着了,也会突然惊醒,时刻保持戒备,精神高度紧张,唯恐哪里有防护漏洞。

现在好了,王上入住江都宫,防护有了宫群自然的强大防御功能,再加上江都宫原有的防护力量,神武卫和游隼的压力减轻了很多。

入住江都宫十多天后,宁国银行的总行来的十多名金融人才来到了扬州。

大殿内,李恪召见了众人,为首的是姚敏才,此人李恪也有所了解,曾经燕山学宫 的高材生。

燕山学宫的学生,几乎都认识李恪,毕竟李恪是其院长。理论上,他们都是出自李恪门下。

不过,李恪认识的却没有几个,只有那些才学惊艳,或者天赋极佳的,李恪才有所了解。

这个姚敏学就是属于算学天赋逆天的那种,而且对数字极度敏感,心算也是一流。

首节上一节243/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