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叛国 第219节

于是这些部落也都不再抵抗,遵照各自首领的命令,向天宁军投降。

接下来,苏定方安排了各地驻军。驻军基本上都是在人口聚居区,或者比较重要的战略要道。

尤其是大小勃律及泥婆罗,这几个地方,是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南侧,气候更稍温和一些。

更重要的是,南边就是大唐了!

因此,苏定方安排驻军时,十分慎重。

从北边来这里的补给太困难了,修建的营地一定要足够坚固。

于是大批当地民众,被征集来修筑关隘、炮楼、营房。

然后就是安排代理官员、编户齐民、推行宁国政策。按照之前的计划,把吐蕃之地划为昆仑道,从今以后,这里的百姓就是宁国人。

而后,大军主力班师。吐蕃、象雄王室也被送往洛阳。

于是,王室成员怀着亡国的悲怆心情,启程前往洛阳。而同行的吐蕃商人,以及经商的那些首领家族成员们,却乐的一路合不上嘴。

以前,到宁国进货,在出了宁国关口时,被征重税,名曰出口税。其实是宁国为了限制大部分商品过多流入吐蕃。

如今,大家都是宁国人,自然也没了出口税,进货价格一下了能便宜一大半,回来后必定有更多人购买,自然也就赚更多钱!

一路向东,王室成员恶狠狠瞪着商人们,商人喜滋滋的盘算着这趟能赚多少钱……

天宁军主力离开高原两个月后,贞观十五年十一月。

此时,在喜马拉雅山以南,天气凉爽。

这里,刚建起了一座新城,名为昆阳。之所以叫昆阳,是因为这里位于昆仑山源头葱岭的南方。

昆阳,就是大唐的新都城。

现在的李二意气风发。西征三年多以来,打下了之前大唐更大的地盘,拥有更多的百姓。

昆阳城内,李二命人一比一复制了长安的太极宫。

太极宫两仪殿,是皇帝的内庭,一般只召见特别亲近的大臣。

此时的两仪殿内,李二正与一名和尚攀谈,但这名和尚显得特别拘束。

“法师不必拘谨,毕竟咱们也算是熟人了。”李二呵呵笑道。

和尚紧张的情绪,稍稍缓和。

“听说法师当年是昼伏夜行,未经许可,悄然出境。可有此事?”李二一脸玩味的看向和尚。

“呃。”和尚稍显尴尬,“当初贫僧要出关,圣上确实没有批准,不过后来赶上灾荒,朝廷允许百姓自由出入,”

“于是,于是贫僧就随着难民一起出了关……,也算不得违规出关……”

没错!

这个和尚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取经和尚,唐玄奘。

真正的玄奘,可不像西游记里那样,一路带着通关文牒,还带着一群暴力狂、老色痞、一根筋。

历史上的玄奘,想到天竺取经,可是没有被批准。后来刚好赶上关中灾荒,李二就批准各关口放行,让百姓在国内自行流动,自我谋生。

于是玄奘就钻了这个空子,从关中出发,一路不需要路引,直接跑到边境,然后又想办法非法出境!这才到了天竺。

史料记载,他是贞观三年离开,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一走就是十六年。

如今的玄奘,正在天竺各地游学,游着游着,游不动了,天竺各地都是唐军,到处都在都在登记手实,也就是户籍。

这时候,大唐军队的兵士们,惊奇的发现,在距离长安万里之外,抓到了一个偷渡客!

而玄奘也吓惨了:我不就是偷偷出国嘛,犯得着派几十万唐军,满天竺的抓我吗!

结果,玄奘就被送到了昆阳,送到了李二面前。

“朕是准许受灾百姓在国自行流动谋生,可不是允许你私自出境!”

“呃……”

“出境之事先不论。法师已经在此地学经十多年,应该对这里相当了解了,朕刚好需要一个对本地有透彻了解的人,好为地方治理出谋划策。”

“最近几日,正为此事发愁呢,没想到竟遇到了法师。既然如此,法师就到中书省做个中书舍人吧。”

李二轻描淡写的就将玄奘给安排了。

“圣上,贫僧一心只为佛法,怕是无心为官……”

不等玄奘拒绝,李二直接打断,“目的不是让你为官,而是用你的所学。”

“这,贫僧所学皆是佛法,不通政事啊。”

“不通可以学!佛法学得,政事学不得!?”李二说着就有点恼火了,给你官做,推三阻四的,完全不给面子啊!

“圣上……”

“无需多说!政事之余,朕准你译经著书便是。如果你依然推三阻四,朕就要和你捋一捋潜逃出境的叛国之罪!”

玄奘:……

你不讲武德!

一听要捋自己的叛国罪,玄奘正要辩解的一套词,生生给咽了回去。

因长期辩经培养起来的辩论能力,打败天竺无敌手!你要是问为什么只学佛法不学政事,那我就要好好跟你掰扯掰扯。

可你要说跟我捋一捋偷渡的事,那咱们就……都听你的!

看着玄奘低眉顺眼神情,让李二觉的很有成就感:佛学大师咋了,学经十多又咋了?不还是辩不过我!?

“朕给你的第一个任务,你把这十多年来在天竺的见闻心得写下来,包括各地的地理形势、气候、物产、政治、经济、文化、风俗、宗教等等,越详细越好!”

“贫僧领命。”

李二想了想又说道,

“另外,朕再给你一个长期的任务。你想办法把儒家的忠君思想融入到佛法里面去,依此来释译佛家经典。”

“译完后先拿给朕过目,朕觉的可行,以后整个大唐都按照你译的经去推行。”

玄奘眉头微蹙,“圣上,恐怕不行,那岂不是背离了……”

“嗯?”李二眯着眼道,“偷渡的事……”

“呃,等等!圣上,贫僧认为:儒家学说是教人修身、忠君;而佛家是教人自悟、修身。”

“如果把两家学说融合,则为自悟、修身、忠君。这样才能集两家之长,这样的学说才更有生命力,这样的学说才更值得推广!”

“贫僧不才,愿为这等盛事,贡献绵薄之力!”

李二:BINGO!

第327章 换邻居了?

与新员工正在“友好”交谈,李二的近侍周给事走了进来。

“有事?”见周给事走上来后站着不说话,李二开口问道。

周给事点了点头。

“法师,朕交给你的两个任务,第一个很要紧,要立即着手完成。第二个不急,你慢慢完成。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

玄奘出宫。

周给事行礼道,“圣上,河间王、赵国公、梁国公、申国公、卢国公在外求见?”

“怎么回事!?”

在朝几个大佬一下子全来了,李二感觉肯定是出了什么事。

“说是,宁王拿下了吐蕃。”周给事轻声说道。

“什么!吐蕃可是块硬骨头,这逆子竟然拿下了吐蕃!好!好!好啊!”

李二兴奋的背着手来回踱步,嘴里连连说好。

“哎,不对!”突然,他停住了脚步,“他拿下了吐蕃,从今以后,岂不是贴身站在大唐的背后!?”

“快!让他们几个都进来。”

周给事转身去通知几人。

很快,李孝恭、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程知节一起步入两仪殿。

没来得及落座,长孙无忌便急忙说道,“圣上,兵部刚接到奏报,吐蕃全境被宁军占领!”

“什么时候的事!?”李二问道。

“两个月前!”

“那为什么现在才收到消息?”李二不悦道。

“这……,吐蕃迎战宁军时,担心我大唐从背后偷袭,于是关闭了所有关口,停止通商,不许任何人往来。”长孙无忌解释道。

“那这两个月,就没有一个人从其他途径往来?就一点消息没收到?”李二郁闷问道。

“没有。与吐蕃的关口,基本都是高山峡谷,狭窄难行,除了商人一般不会有人往来。”

李二点了点头,示意长孙无忌继续说下去。

“两个月前,吐蕃与大唐的关口开放,我们大唐驻守关口的兵士发现,对面值守的竟然是宁国兵士……,这才知道,吐蕃没了……”

李二又是一阵无语,好嘛!邻居换人了都不知道!

最后还是人家想让你知道的时候,你才知道的。

“后来经过询问往来商贾,了解了详细情况。宁王以,以吐蕃人残害其四弟魏王泰为借口,兴兵二十万分南北两路攻入吐蕃。”

“能一举灭掉吐蕃,何人为帅?”李二好奇是谁,抬抬手就能灭一国!

“北路军以苏定方为行军大总管,从吐谷浑故地经昆仑山口进入吐蕃腹地;南路军以雷良发为行军大总管,从剑南道经雅州进入吐蕃腹地。”

“北路军夺得昆仑山口后,修筑关隘,与吐蕃赞普所率的吐蕃军主力战于关前,吐蕃军内讧,象雄王被吐蕃赞普所杀,吐谷浑王子及各部投降,吐蕃赞普自刎未遂被俘。”

“而后,宁军占领吐蕃全境,王室及各部首领被押送洛阳。如今,宁军已经在与大唐的各关口,用水泥、钢筋修筑了坚固堡垒。”

“水泥、钢筋修筑堡垒?这逆子,还防着朕吗?不过这开战的理由找的好!别人杀了你兄弟,你就得灭他的国!”李二恨恨说道。

自己最宠爱的大胖小子,虽然他毒死了自己的兄长,禁锢了自己的母亲……可他毕竟还是个孩子嘛!

不就错估形势导致你七万人兵败身死吗?你们竟然狠心把我儿子给杀了!

“咳……,圣上,其实,宁王向吐蕃用兵并不是真的为魏王复仇。”长孙无忌唯恐李二对李恪的印象好了,赶紧进一步解释。

“哦?那是什么原因?”

“据吐蕃商人说,是他们的赞普收买商人,让他们在宁国寻找机会捣乱。那些被收买的商人在宁国银行发行铁路债权时,故意刺激原大唐百姓,使其产生对宁国朝廷的反抗意识。”

“结果这些商人被宁国的秘密组织查了出来,全部被抓……”

长孙无忌话还没说完,李二嗤笑一声,

“就凭吐蕃那点能耐,也想在宁国搞事情?别说他们了,朕的百骑司不知道都折在宁国多少人……等等,你刚刚说什么,铁路债券?”

李二直面长孙无忌,“铁路债券,那是什么?”

“呃,这个,臣也不甚明白,让房公讲一讲吧,他曾专门研究过这个。”

首节上一节219/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