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叛国 第184节

在宣威炮的轰炸下,华州城的城墙很快就成为一碎砖废土。

“王上,城墙已经垮塌,可以冲锋了!”苏定方汇报道。

李恪拿望远镜,看向对面的华州城。

城墙被轰炸、倒塌造成的灰尘飞到了数丈高的空中,看不清城内的情况。

“你觉不觉得。唐军的反应太安静了?尉迟敬德不是这个脾性啊?”李恪一边观察,一边问向苏定方。

第274章 工具人

听李恪这么说,苏定方顿时心里一紧,也立即拿起望远镜观察着对面。

没有人冲出来也就罢了,还异常的安静,连个哀嚎声都听不到了。

“肯定没憋什么好屁!”李恪心里想着。

“王上!会不会是……,对方在等,等我们往前走?”苏定方看向李恪。

“振威炮!”两人相视一笑,异口同声道。

“继续炮击,每打三发,调整一次炮口,逐渐把炮弹落点往前推进!”李恪吩咐道。

宣威炮距离华州城一里多地,而射程可以达到两里。也就是说,宣威炮原地不动,只要稍作调整,就可以轰炸半个同州城。

“轰!”“轰!”“轰!”

一百多门宣威炮的炮声响过,对面的华州城里立即传来哀嚎声,刚刚还异常安静的华州城,又沸腾起来。

果然!

幸亏识破了唐军的诡计!

苏定方心有余悸的看了看李恪,不过他不是那种喜欢拍马屁的人,投以敬佩的目光,而后继续指挥战斗。

此时,华州城内,尉迟敬德和冯正奇被崩的灰头土脸。

两人因为不想耽误唐军的振威炮炮兵运送炮弹,于是向后走了几十步,而正是这几十步挽救了两人的生命。

刚刚从瓦砾堆里爬出来尉迟敬德,又开始暴跳如雷,但又被冯正奇拉住。

就是再勇猛,头再铁,就刚不过大炮啊!

时代变了,只靠一身胆气打仗已经不行了!

“这群王八犊子,也太狠了!有种跟你尉迟爷爷面对面的干上一场,只知道打炮,算什么本事!”

尉迟敬德咆哮着,虽然语气上十分愤怒,但却透露出的更多是无奈。

有了上次差点中招的经历,天宁军的炮击没有立即停止,而是不断调整炮口,向前推进。

同时,天宁军的步兵,在宣威炮的掩护下,开始整军,向前移动。

直到宣威炮打到了射程极限,才停止炮击。

等待多时的天宁军步兵,立即冲入被打暴了一半的的华州城。

而后,开始了与唐军的巷战。

“派人去堵截一下,不能让撤退的唐军与赶来增援的吐蕃军汇合。”

有了之前的询问,苏定方当即明白了李恪这句的意思。也就是说,要放落败的唐军残部离开,尤其是那些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将,毕竟这是一群开疆拓土的工具人!

但是要把吐蕃军全部收下!

苏定方派出了程务挺、裴行俭等小将,带五千骑兵,绕到华州城西,渭南城东设伏,只等华州城的华州城的残兵败将。

而这帮小将,一听说要去拦截大唐的常胜将军尉迟敬德,个个兴奋的摩拳擦掌,立即跑去点齐人马出发。

城内的巷战对与宁军来说,已经是很熟练的业务了。早在半岛灭百济、新罗时期,宁军就总结出了一套专门用来巷战的战术。

因此,一旦天宁军入城,几乎就是完胜了,不需要李恪再操心了。

第二天清晨,埋伏在渭南城东的天宁军,个个打着瞌睡。

“裴将军,有情况!”一名斥候骑马飞奔而来,大声喊道,“两千多人,出了华州城朝这边来了!距此不足五里!”

在官道边的山林中埋伏了一夜,绝大部分人都昏昏沉沉。

程务挺本来也百无聊赖的倚着树休息,斥候骑马而来,感觉到了地面轻微的抖动,他立即就来了精神,又听到说等的人已经快到了,更加兴奋了。

五千天宁军骑兵立即整军,静待唐军残兵。

“哒!”“哒!”“哒!”

“隆!”“隆!”“隆!”

马蹄声由远及近,同时也变的越发沉重、急促、响亮。

“杀呀!”

“抓唐将,换银元!”

“活捉尉迟敬德!换酒钱!”

……

唐军残兵先是吓了一激灵,而后气的差点原地爆炸!

尤其是尉迟敬德。

尼玛,抓老子换酒钱,真敢想!再说了,你家尉迟就值个酒钱!?

气归气,尉迟敬德可是身经百战的,自然不会真的为了几句话被气昏了头脑。

他先是提槊恶狠狠的朝着天宁军冲上来 ,而后还有数十步时,突然拨马向左窜进了树林间的小道。

正准备再提起最后一把力气,与挡道的这帮天宁军血战到死时,发现老大钻进了林间小道。

于是,也纷纷跟进。

他们都知道,这条小道直达骊山,绕过骊山,同样可以到达长安。

他们自然知道,自己两千人的残兵败将,无论如何是打不过以逸待劳的天宁军的。

既然是为了回长安,大路也是走,小路也是走,还不都一样!

遛之!

毕竟我们是战略转移,不丢人!

眼看着唐军残兵钻进了林间小路,朝着骊山而去,两位统领却没有下令追击,天宁军的兵士们有点懵逼。

就这?

玩儿呢!

而裴行俭与程务挺却相视一笑,任务圆满完成!

“继续回到昨晚位置埋伏!”

刚刚的任务简单,接下来的任务就有点高难度了。

拿下华州后,天宁军没有继续向关中挺进,而是抓紧原地休整,等待十万吐蕃大军送上门来。

而裴行俭、程务挺的任务就是,待吐蕃大军与天宁军主力交战失败后,在同州的天宁军还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堵住吐蕃军西退的道路。

吐蕃军在华州与天宁军主力血战到底还好,那样的话,残兵不会太多。

但如果吐蕃军一触即溃,那么西逃的吐蕃军将是数以万计的,在此阻挡吐蕃军西逃的任务,将变的异常艰巨!

裴行俭、程务挺没有与兵士们说明原因,只是嘱托他们要好好休息,后面有硬仗要打。

天宁军的军纪自不用说,不该知道的绝不打听,将领们怎么吩咐,就怎么执行。

华州。

如今的城内一片废墟,李恪没有入城,而是在城外扎营。

“王上,洛阳来消息了。”沙进递上一个信筒。

李恪看那特殊的封口标志就知道是洛阳的“枯叶”送来的情报。

信的内容倒是有点让李恪意外。

皇后一行乔装到达洛阳,没有主动联系李恪,也没有联系杨淑妃,暗中派人购买物资,租赁货船。

准备带着晋王、太子妃母子前往扬州。

这?

她是要自己带着那帮人前往天竺?

第275章 坐山观虎斗

李恪本以为,皇后到了洛阳会向他求助,可没想到她竟然自己悄悄安排上了,这可是远隔重洋啊!

够胆!不愧是从刀光剑影、腥风血雨里走出来的皇后!

“王上,是洛阳发生什么大事了吗?续保需要通知莫军他们。”

沙进看到信筒的加急、绝密标志,又见李恪看了信之后神情严肃,以为是发生了什么十万火急的大事。

“皇后带着晋王和太子妃母子到洛阳了,想乘船去扬州出海去天竺,如今正在洛阳准备物资。”

沙进不仅是李恪的护卫统领,更负责接收“枯叶”的情报,同时保持与“游隼”联系。,

很多隐蔽的事情都需要沙进去办,因此,李恪对他也不隐瞒什么。

“那,要不要,拦下她们?”沙进问道。

“为什么要拦?”李恪反问

“不是有晋王和皇太孙同行吗……”沙进疑惑道。

“不!正因为如此,才不能拦,不仅不拦,我们还要尽量保证他们安全抵达天竺!她们在天竺,比留下作用更大!”

李恪的话,让沙进更加摸不到头脑了。

李二在万里之外开疆拓土,通过宁国商人带回来天竺“枯叶”的消息,几乎半个南亚半岛都落入了他的掌控之中。

不仅如此,还李二正在备战大食与东罗马,想打通与欧洲国家的商贸。

有了身经百战的战斗经验,又有了李恪提供的领先这个时代近千年的火炮,本就有千古一帝基因的李二,开疆拓土的瘾越来越大!

整体上说,李二在那边彻底支棱起来了,而且还没有停下扩张的步伐,依然雄心勃勃。

正是如此,如今的李二是越来越看不上大唐本土这点地盘了。

虽然是千古一帝,但也同时免不了对家人的思念。

“建立了庞大的帝国,终归是需要继承的。如果自己前脚建立了万里之国,刚刚一薨逝,后脚帝国就分崩离析。”

“那样的话,就不是彪炳史册,而是成为一个笑话了!晋王和皇太孙安全到达天竺,大唐君臣才能安安心心开疆拓土!”

“这样的话,我们将来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李恪笑呵呵的看向远方。

其实道理很简单,有了继承人传承,李二才有动力继续干下去,才能做一合格的工具人。

想想看一个四十岁的打工人,一个有儿子,另个没儿子,哪一个才更有干劲!?

首节上一节184/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