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叛国 第111节

“啊……!”

李恪、沙进、岑雄,齐齐惊呼!

这也太狠了吧!

“那她们这些人都是整天到处游荡,靠什么生活啊?”沙进的好奇心被勾起来了。

“这些人生性懒惰,好吃懒做。不愿意做女工,不愿意相夫教子。见到有家境殷实,见着俊朗的男子,她们就像被勾了魂一样,挖空心思也要跟人做房事。”

“事后的话,对方会给她们一些钱财布帛,给的数量要看她的姿色和与人同房的次数。若是她经常去,也给不了几个。”

“老哥,你了解的这么清楚,是不是也经常被祸祸?”李恪突然来了大转弯。

“嘿嘿,我没有那么频繁。”说着,老脸一红。

听到这里,李恪就没什么好奇的了。

后世的跟这没差别呀!

就有一部分女的,不想踏踏实实工作,只喜欢光鲜亮丽的精致生活,幻想一夜暴富,想走捷径。

于是,伪装成小清纯,谁有钱就爬上谁的床。要是遇到个帅的,甚至还会赔钱出击。

附近男人都睡遍了,再换个地方。

比如在甲城,经常出入某几家夜店,玩来玩去都是熟人,对方也腻了,给钱越来越少了。

于是换一家夜店。一两年后发现,玛,怎么都是熟人啊!整个城市都是自己的老客户,换个城市的床爬吧!

于是,游荡到乙城。

又与这位隋朝老兵聊了很久。

聊聊家国情怀,聊聊荤段子,男人嘛,聊天还不就是那会事。

看的出,海天海地的聊了一番后,男子的心情好多了,脸上的笑容也更多了。

其实,像他这样的流落在高句丽的老兵远不止他说的。

隋炀帝三次征讨高句丽,每次的组几十万、上百万的往里砸人。

不说兵士,一次随军农夫数量就有上百万,一旦战 败,这些人,要么被屠杀,要么流落当地。

《资治通鉴》记载,贞观十五年,陈大德去高句丽时:所见汉人,与高丽错居,殆将半矣。

意思是,他看到汉人与高句丽人相互杂居在一起,并且有将近一半的户数是汉人。

保守一点可以算三分之一。

当然,这三分之一,也不都是隋朝战败遗留下的兵士和农夫。

高句丽的国土,尤其是两个半岛部分,在汉朝时,就是汉朝的地盘,实行郡县化管理,且不断的有中原地区的人迁过去。

后来历朝历代也不停都有汉人迁去。

作为边疆区域,一旦中原王朝衰落,相邻的势力就会鲸吞蚕食中原王朝的领土。

高句丽就是这么,靠薅中原王朝的羊毛发展起来的。

既然三分之一是汉人,那将来治理起来就会轻松一些。

就比如移风易俗这方面。

将来不管是汉人还是扶余人,都是宁国人。那么就可以通过汉人的榜样力量,把那些虽然听起来爽歪歪,但实际上很可怕的风俗给改掉。

高句丽覆灭在即,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把这原来属于不同国家的国民,凝聚成一个国家。

新罗根本不值得考虑,毕竟已经通过他们国王,把男子消耗一空,这些人,以后根本就不存在了。

当然了,

后世子孙再也不用担心白眼狼们吃爸爸的饭,还要砸爸爸的锅了!

再也不用担心歪嘴狗儿子到处宣扬,是他生了他爸爸。

第155章 会师高句丽王城之下

李恪没有急于攻打高句丽国都昌安城,而是在辱夷城休整了几日。

现在天宁军各种物资补给畅通又充足,相反的,被封锁多日的昌安城,各种物资奇缺。

如果继续封锁个几月下去,昌安城将不攻自破。

不过,李恪肯定不愿等那么久的。

在辱夷休整五日后,薛仁贵也带领南路军赶到了。

此前,薛仁贵的南路军,已经荡平了整个辽东半岛,这才率军前来回合。

而此时苏定方的北路军,则折向东北,去夺取东海岸的一连串城池。

如今,这些城池控制在新罗人手里。之前,高句丽为了结束与新罗的缠斗,并说服新罗与自己结盟向宁国开战,把这些土地割让给了新罗。

李恪的中路军与薛仁贵的南路军,以及刘仁轨的第一舰队,共同进抵昌安城下,在靠近昌安城的地方安营扎寨。

李恪与薛仁贵、刘仁轨绕昌安城勘察地形,只见昌安东、南两面临近水,西面靠着陡峭的山崖,北面的牡丹峰高高耸立,形势最为险要。

高句丽军在昌安城的四周布置了简易的防御工事,主要是防止骑兵的,宁国的骑兵简直就是高句丽的噩梦。

不过,现在高句丽又多了一个噩梦,那就是振威炮。

为了防止天宁军在牡丹峰架上大炮往城里轰,高建武在城北的牡丹峰驻扎了2000守军。

在四个城门附近,每一处都至少安排了一万人防守。

城墙上,还一直有兵士在巡逻。

“高建武这次是怕了!”李恪笑呵呵的说道。

“昌乐城几乎成为一座孤城了,他能不怕嘛!”薛仁贵看向防守森严的昌安城。

刘仁轨摇了摇头,“也不能说全孤立无援,新罗前几天还派来五万人协助守城。”

“另外,最近有数艘来自大唐的运粮船停靠半岛,说是大唐粮商卖给宁国商人的粮食,但后来都用小船偷偷送往高句丽,不过都被拦下来了。”

“审问那些人后,发现,隐隐有大唐世家大族的影子。”

“世家?”李恪也有点困惑了,世家怎么把手伸到这里来了。

稍微思索了一下,李恪笑了,“看来宁国这几年抢了太多世家的生意,反倒把他们和高句丽逼成利益同盟了!”

薛仁贵和刘仁轨听了李恪这么说,也想通了。

世家表面上是诗书传家,张嘴就是商是如何的卑微、如何的低贱。其实,世家大族才是最大的商人。

他们每个家族往往都垄断着一个地方的一种或多种商品的 生产与销售。

宁国这几年的各种新产品在周边各国大行其道,自然抢夺了世家大族们的市场。

他们当然希望宁国被打败,被瓜分、被消灭。

“王上我们要不要让大唐限制一下他们,唐境应该不允许粮食随便出口吧?”薛仁贵问道。

“不必了。限制不了的,大唐各级官员里,都是世家的人,他们说起来是大唐的臣,倒不不如说是世家的臣。”

“这事不急,等结束了战事,本王就好好陪那些世家大族玩一玩,不玩的他个倾家荡产,绝对不罢休!”

薛仁贵和刘仁轨一听李恪话,就想起来眼前这个笑嘻嘻的王上,前段时间把大唐太子、长孙无忌、侯君集给坑的倾家荡产的事。

一人背了十万、几十万银元的高利贷,恐怕以后他们半辈子都得给王上打工了。

“他们这些援助,无法阻挡高句丽的灭亡,更何况,如今的高句丽已经陷入绝境,他们也会权衡利弊得失的。断然不会再继续投入。”

其实李恪猜的不错。

就在三天前,高建武得知李恪的中路军、薛仁贵的南路军要在自己的王城之下会师时,立即给金德曼去信。

他夸张的说,宁国汇聚了三十万大军,一起来攻打昌安城,请求金德曼务必要派兵前来援助。

可金德曼一看,宁国的三十万大军围住了高句丽的王城,那还救个锤子啊!

你以为三十万天宁军,像三十万高句丽军一样的战斗力啊!

于是,金德曼立即把距离昌安城近的军队,全都调到自己身边,她又开始缺乏安全感了。

可以说,如今高建武的昌安城,已经成了彻彻底底的孤城。

一番勘察后,李恪、薛仁贵、刘仁轨三人制定了作战计划。

首先要做的,就是夺下昌安城北的牡丹峰。

于是,攻陷昌安城的战斗,首先在牡丹峰打响了。

一千名天宁军手举盾牌,悄无声息向牡丹峰缓缓移动。再有数十丈就能登上峰顶了。

巡逻的高句丽兵士终于还是发现天宁军。

“宁国人打上来了!”

“宁国人来了!”

……

峰顶上一片慌乱,随之鼓声响起。

紧接着 ,石头、滚木从峰顶接二连三的滚了下来。

天宁军兵士立即把手中的盾牌挡在身前,

“嘭”“嘭”“嘭”

虽然勉强能挡住一次两次滚落的石头、滚木,可如果太多的的话,在一次次强烈的撞击之下,兵士们的身体也吃不消啊。

于是,天宁军不得不丢掉盾牌逃命。

“跑了!天宁军逃跑了!”

“天宁军 也不过如此嘛!”

“不是说常胜军吗?哈哈!怎么就跑了!”

……

一时间,峰顶上笑声一片,纷纷嘲笑着逃跑的天宁军。

“将军!你看,那些天宁军的盾牌,被石头砸中,居然都没有变形!?”峰顶上突然一名兵士指着天宁军丢掉的盾牌惊奇的说道。

“好像是真的啊!这盾牌怎么如此牢固!?用什么做的?”那将军产生了好奇。

“管他什么做的!既然能防石头撞击,那肯定也能防宁国军的瓷片和石子!我们何不趁机把他们捡回来,万一宁国人用那种雷炸我们,这盾牌也好救我们一命啊!”

将军一想也是啊,现在宁国人攻击失败退回去了,不过肯定不会就这么轻易,!

“有道理!”

看了看还在狼狈逃窜下山的天宁军,这名将军安排500人下把盾牌捡回来。

这500人每人搬了两个,搬着往山上走没几步,就走不动了!

第156章 小便宜贪不得啊

首节上一节111/314下一节尾节目录